第三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旅行团来了,仅几分钟,所有的客人都进了房间,连领队都办好了一切手续。
领队夸酒店的效率高,说从没见过十点以后总台四个人上班的酒店。这个规模的酒店管理成这样,除了规模不够五星,别的都够了。领队还说,他们单位今年还有两批没出来,来的时候还到他们酒店来。这是原志成的善心给他带来的效益。
郑翠儿回到宿舍等李安俊的电话。十点半刚过他就打来了,问为什么要加班。
她把情况跟他说了。
他马上说:“明天我汇点钱给你,不过我出来带的钱不是很多,只能给你五千,你先拿去帮她吧。如果需要,告诉我,我让会计从公司给你拿。”
郑翠儿说:“暂时不用,我这儿攒了两个钱,先给她用,需要的时候我找你。”
“也好。你们原总说得对,千万别心疼钱,救命要紧。钱不够大家凑凑,困难就过去了。”
“嗯,”郑翠儿眼底有泪,李安俊困难时有人帮他“凑凑”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的他是怎样走过来的?董小霞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原志成-一个可能没经历大磨难却有爱心的人;她遇到了李安俊-一个经历了众多磨难爱心没有磨灭的人。
“翠儿?”
郑翠儿急忙用平常的口气说,“你的事顺利吗?”
“不顺利,可也不比想像的难。”
这就是说事很不顺利,因为她知道他想像的有多难。难到钱也解决不了吗?可能李安俊的钱不够多。原志成解决董小霞的事用的钱只是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只要有心解决,解决起来就容易。要是需要百分之百,千分之千呢?解决自己的事可能孤注一掷,解决别人的事谁还能那么潇洒?李安俊的事也许是孤注一掷也解决不了的。
“我没有什么可以帮你,只能帮你往好处想。祝福你。”
“翠儿,这就够了。”
李安俊对一个穷人没有过高的要求。
“你注意身体。”
“你也是,别太累了。”
“嗯。”
“休息吧,明天我再打。别想太多,好好睡觉。”
“好。你也是。”
她确实太累,身心疲惫。李安俊也够累,也身心疲惫。一切没有解决的都留到明天吧。也许一睁眼,迎来一个艳阳天!
艳阳天不是每个人的艳阳天。辛欣打电话来说半夜董小霞又急救了一次,好在早上醒过来了。
“大概又得万儿八千的,”辛欣说,“翠儿,在总台弄个捐款箱,用意见箱行了。写点字,写得煽情点。没办法,只能靠社会了,初向阳准备卖房子呢。捐款的老客一律享受最低价,终生有效。”
“好。”
没想到初向阳这么有担当。初向阳和董小霞还没登记,他们的房子实际是初向阳自己的,初向阳这时拿腿走人顶多招来几声谩骂,没有任何损失。
现在一些事情都靠社会善心人士捐助,报纸上经常有这样的消息,董小霞这事不知可不可以上报纸,恐怕“分量”不够。可是谁能说她不需要帮助呢?归根到底,是因为比她更需要帮助的人太多。
这字怎么写?郑翠儿反复打草稿,终于写了如下字:捐多捐少,爱心不少。房价打折,爱心不打折。同事遭遇车祸,恳请大家帮助。无论您捐多少,一律享受酒店最低价,终生有效。
弄了张桌子放在服务台前,桌子上摆上捐款箱。进进出出的客人有捐10块的有捐20的,一律都享受了最低价。一上午大概捐了200块钱。
十一点半,一个客人退房时往捐款箱里投了20块钱,郑翠儿马上把他260的房价改为200,“谢谢您先生,你终生享受这个价格。”
客人二话没说把两天省下的120块钱房费投到捐款箱里。
“酒店能为员工做这些值得称赞,如果一直这样,我想它的终生会比我的终生长。”
“谢谢先生。”
“你看是不是这样,和你们老总请示一下,给一个‘证书’,不光捐款人,捐款人的亲戚朋友拿着这个证件也可以享受这个价格,也算给酒店打个广告。”
郑翠儿擅自做了一回主,“先生,您的亲戚朋友只要提您的名字,一律享受这个价格。”

她想,原志成一定会同意。
那客人满意地走了。
原志成接受了这个提议,拿出一摞名片签上名当“证书”。郑翠儿把“证书”给每个捐款的客人。
中午来了一个人开房。此人是个公子哥,叫张斌,是酒店的常客。张斌不仅“文武双全”,吃喝嫖赌更是样样在行。他爹在下面一个市开了个金矿,每个月给他一万块“零花钱”。张公子很少工作,他爹给他找个活他也不好好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幸亏他爹钱多,他晒网的机会也多。晒网晒累了,他就带着女朋友来酒店消费,消费完了,那网早被他忘到脖子后面去了。
今天他又换了个女朋友,那女孩年纪不大,傲得象只得胜的斗鸡,好像傍上张斌是很了不起的事。
女孩指指捐款箱,那眼光不知是蔑视还是不相信。
张斌大声念:“捐多捐少,爱心不少。房价打折,爱心不打折。”
他挨个兜掏着,“你让我捐少,我还真捐不少,最小的五十。是不是太多了?”
他瞄着柜台里的人,郑翠儿和王速鹏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这种人不能对他真笑,不然他以为你看上了他)没人说话。
女孩从兜里掏出一元硬币给他,张斌挑衅地冲他们一扬,“当啷”,投进捐款箱里。
“谢谢您先生,您终生享受酒店最低价。”
郑翠儿这样一说,张斌似乎一愣,郑翠儿在押金条房价一栏里写上200/天。他似乎还不相信一块钱的“爱心”让他一下赚了四十块(酒店给张斌的价格是240/天)。他这种人最了解酒店的行情,240的房价在旅游旺季已是最低,是优惠他这样的常客的。酒店都靠这个季节赚钱,谁家也不可能轻易把房价降下来。张斌挫败地搂着他女朋友上楼了。
王速鹏说:“这种人,就是找事。给他200?220都亏。”
郑翠儿相信张斌是找事,她也相信这点小小的触动改变不了他什么,她还相信不给他200对酒店丝毫无损。她毫不犹豫地让他和所有捐款人享受一个价,是希望老天知道他们需要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爱心,是希望他们接受了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爱心后,献出这个爱心的人对他的爱心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郑翠儿和王速鹏下班时,清点捐款箱,共761块钱。酒店办公室还在酒店内部发动了捐款,普通职工10块,领班20,经理50,副总100,共700块钱。这是原志成定的价,他知道每个在他手下打工的人都不容易。会计又打了两万到医院,因为董小霞两次抢救化了三万八!酒店的四万块钱只剩了两千,加上董父带来的一万,估计只够两天的费用。
初向阳的房子看样真保不住了。
郑翠儿和王速鹏拿着1461块钱来到医院。走廊里,两个病人家属在说话。
“老头跪在地上,‘求求你收下孩子吧,求求你收下孩子吧。’老头的孙子先天心脏病,才九岁,没有爸,他妈为了给他治病到外地去打工,家里就剩一老一小,小孩再不救就活不下去了。唉,真可怜。”
那两个人说了一个个“故事”,说了无数个可怜。王速鹏站在当地迈不开腿,他紧紧抓着腋下装钱的包,郑翠儿怀疑他要把这1461块钱给那两个人。
医院这地方是不能进的,悲伤太多,无奈太多,无能为力太多,生离死别太多。
郑翠儿拉拉王速鹏,这钱还是让它尽快发挥它该发挥的作用吧。给董小霞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给另一些人可能只是大雨中的一点星星之火,还没来得及发光就被浇灭了。无数个微不足道的爱心可以救活一个人,但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爱心太渺小!
王速鹏死命夹着包,喃喃自语,“医院这个地方我再也不来了。”
这是他第一次进医院的大门,医院这个地方他确实可以不来。他那需要进医院的母亲从没进过医院,最“大”的地方是进了趟镇卫生所,医生给开了点便宜药,这些年他母亲就靠那几种药支撑着。也许捐款箱应该常年设立,可是仅靠这几个捐款能解决什么问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