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稀世怪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余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曹操、陈平一直留意陈余、张耳的动向,此刻不仅仅是陈余、田荣反抗项羽,就连彭越也于反于梁地,挥兵击楚,并且领兵两万投奔了田荣。
田荣命彭越渡黄河,帮助陈余攻打常山郡。
项羽得到消息暴跳如雷,但因军粮不足,未能及时出兵。
张耳难挡陈余、彭越,向曹操求援。
面对张耳的使者,曹操以军粮不足拒绝出兵。
种种消息通过陈平传到了曹操的手上。
这日,他收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消息。
韩信过于狂傲,被项羽不喜,一直得不到重用。终于决定了自己的去路,反楚归汉,入川投奔了汉王刘邦。
因谋士蒯彻的举荐,刘邦以拜韩信为大将,深得器重。
曹操见此消息,呆立半响,突地笑了起来,没有沮丧,反而有股热血沸腾的感觉,期待能够跟韩信一战。
其实,早在当初,韩信说出那番话的时候,曹操便已经不对韩信有了任何的期望。因为以韩信的傲气,说出了那番无礼的话来,又怎有颜面再来求自己。
因此,曹操甚至多次暗谋杀他。只是,韩信是执戟郎,基本上日夜都在项羽身侧,没有机会下手而已。
“韩信,象征着不败!”曹操低声笑道:“我曹操偏要让你常败,将你打服。”
说着,曹操立刻修书一封,上面写下对敌之策,命人快马加鞭的送给章邯。
一月后,曹操得到了章邯亲自送来的书信和战报。
楚霸王元年,八月,汉大将韩信出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图奇袭关中。章邯事先察觉敌方动向。
设伏于陈仓小道,火烧汉兵。一万五千汉卒无一活命,韩信身负重伤。仅带十余人逃回汉中,首战以惨败告终。
刘邦大怒,撤去韩信上将职位,贬为庶民。
曹操摸了摸鼻子,暗道:“似乎自己玩的过火了。”不过,很快,曹操便不再如此去想。
韩信被诛。但并不放弃,委身于蒯彻麾下充当客卿,又度出计南下,征讨西川异族。刘邦命蒯彻为主帅,而蒯彻将指挥大军的权利全部交给了韩信。短短半月,韩信用兵,蒯彻用谋。西川上下六个部族相继被汉兵征服。
刘邦募得两万蛮族兵将,觊觎关中一地。
曹操合上了竹简,闭目深思,韩信之能,章邯是比不了的。同时,刘邦的实力也远胜章邯,夺取关中并非难事。只要刘邦取了关中,项羽应该坐不住了吧。只要刘项僵持,这北地就是我曹操的了。
“武王……”
一个急促地声音打断了正在思考中的曹操。
曹操精神一震。这是叔孙通的声音。
叔孙通自从接下曹操招募良才的人物以来可谓忙地焦头烂额,一天到晚的在外地奔波,人影也不见一个。
只有遇上出色地人才的时候,才会兴冲冲的跑来告诉自己。比如说李必、骆甲,他们原本是秦将,而叔孙通以前也是秦国的博士,深知此二位的才干非同一般。
只是因为得罪了赵高,一直不得重用。
叔孙通查到他们就在太原郡内落脚,亲自前往求见。
他们听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不计较以往的罪过。不计较身份地位,登时大喜。一同前来投奔曹操。
曹操亲自起身迎接,拉叔孙通坐下,命人奉上茶水,然后笑问道:“通老,又给孤王带来了什么人才?”叔孙通干事卖力,深得曹操的喜欢,以改口称他为“通老”以表示自己对他地器重。
“这人恐怕需要武王亲自出马!”叔孙通又是欣喜又是遗憾。
曹操一听,眼中闪出了惊奇的光芒。叔孙通处事圆滑,但很讲究礼节,若非对方是天纵之才,他不可能让自己以大魏武王之尊去求见一个人。
叔孙通续道:“此人武王大概听说了他的名字,他年六十有五,姓尉名缭。”
尉缭!!!
听此名字,曹操动容的站了起来,此人在军事、情报、政治方面是个怪才,是被秦始皇最倚赖的臂膀之一,著有《尉缭子》一书。
可以说一句,此人的才华不亚于张良、陈平还有范增。
“此人在哪?”如果真是尉缭,确实值得他亲自造访。
“便在我国的太原郡境内地晋阳城附近的谢家集中!”叔孙通细细说出了一切。
原来,叔孙通原先为秦国效力的时候,结交了许多好友。其中便有一位年方七十的博士,此人不满二世胡亥弃官归隐,便在河内居住。

叔孙通路过河内,两人正好遇上。阔别多年,互述经历,其中便提到了尉缭。
那人告诉叔孙通,尉缭弃官归隐以后,便在大梁定居了下来,两年前,不知何故的搬迁到了晋阳。
叔孙通听得此消息后,立刻改变了行程,本打算直接去请,但知尉缭脾气古怪,怕自己将事情搞砸了,因而来请曹操,希望他能效仿文王求姜尚一般,亲自动身求才。
“通老,你干的很好!”曹操满意的笑了起来,立刻命人准备一切,打算亲自前往晋阳拜见尉缭。
出了大殿,正好遇见虞子期。
虞子期行了参拜之礼。
曹操笑着问好:“一切都准备妥当?一路平安吧!”
自从被受封大魏武王以来,曹操便打算派人接虞姬来安邑,择日完婚。虞子期因上次虞姬遇刺一事,不放心他人护送,因而自告奋勇的担当了此任。\r
由于曹操已经受封为王,安邑便是稳定的根基,大魏国都,虞子期索性将江东上百年地家业一起全部都搬迁了过来。
一来。表示自己的忠心,二来也可免去后顾之忧。
所以,在时间上晚了许多,直到今日方才赶了回来。
虞子期笑道:“打着武王的旗号。谁敢找我们麻烦?只是……路过洛邑时,河南王魏豹没给我们什么好脸色。而且似乎还充满了敌意。河南与我们河北一河之隔,武王还需担心一些为好。”
曹操赞许的点了点头:“魏豹,原先是魏王豹,现在魏王之位,被孤王取得,他自然不喜,这些都在寡人的意料之中。不过。将军有此戒心,却是好事。魏豹此人唯利是图,只要一有契机,谁也不敢保证他是否会出兵渡河阴我们一下……这样吧,虞将军不久即是孤王地大舅,我们也是一家人了,一路上你也立下了赫赫功绩。孤王便封你为怀侯。驻兵河内,一面帮助孤王治理河内,驯养士卒,一面提防着魏豹这个小人。”
虞子期大喜领命。
曹操续道:“最近难得有空闲,后头你跟萧丞相将婚期的日子定下,拖了这久也该定下来了。”
虞子期自是幸喜万分,连连同意。
接着,曹操便和叔孙通轻装往晋阳赶去。
尉缭自从退隐以后,深居简出。少于他人接触,此刻居住在晋阳县内的一个叫谢家集的无名小村庄里。
一行人至晋阳大厅到了谢家集地下落,正欲前往,曹操突地闻到一股浓郁香醇地酒香,那酒香远比一般闻到地酒香更加浓郁香醇,几乎可以媲美记忆中地那股滋味。
“来人……去买些许酒来。”曹操以闻的酒瘾发作,迫不及待的让楼烦去买酒。
过不多时,楼烦买了三坛,口中不断的嘟哝着。
“说什么呢?”曹操不顾形象打破了封泥。对着坛口便大口的喝了起来。
楼烦道:“闻这酒香便知是难得的好酒。只是以前从未听过,叫什么当歌酒。据说是县里大户赵家最新研制出来地美酒。”
“赵家,可是晋阳赵家?”这酒入喉中,一股熟悉却又难以言喻的美感直入肺腑,听得楼烦如此说来,心中不由一动。
陈平的四策,前三策颇为顺利,惟独这第四策却毫无进展。
只因,中原仇视异族,异族同样仇视异族,一般商人很难得到异族的信任,惟独晋阳赵家例外。
这赵家当家的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叫赵常,三十年前敢于打拼,以贩卖私盐起家,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两年前,这赵常突然改变了风格,开始于异族打交道,做生意,而且还在塞外开办了一家马场,几乎垄断了北方一半以上的马市场,家财遂改以亿计。
据说赵家甚至可以直将南方地大珍珠亲自卖到匈奴王挛冒顿的王妃的手上,这便意味着赵家很可能已经和匈奴的王室有不寻常的关系。
此言道听途说,未必是真。但陈平还是从中发现了一丝不自然。
陈平智计无双,在诡诈一道上秦末无人可与之相比,心知要想跟异族购买战马打通赵家的关系必不可少,可凭借他的才能,竟然抓不到赵家的任何把柄,同时也查不出赵家的任何底细、实力。
他所得到地消息,无论怎么看都证明了赵家是一个良商,不奸不诈,完全没有漏洞可钻。如此,反而更加证实了赵家不简单。
喝着这个所谓的“当歌酒”,想着赵家的一切资料,曹操突然笑了:“也许,可以找个时间亲自拜访一下这赵家的当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