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陈平心服 李斯腰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平别了曹操,搬着一个大木盒回到屋舍,点起灯火,慢慢的打开木盒,里头都是碗口大的书简。
这是曹操桌上摆放的书简,因为他酷爱读书,所以开口向曹操借几本古籍来看。曹操大方的说道:“只要先生喜欢,曹某卧房中的这些书籍先生尽可拿去。”
于是,陈平斗胆将曹操案几上时常翻阅的几本书籍一并拿了过来,曹操当时笑了笑也未反对。
他从木盒中拿出了最上面的一扎书简,正是《孙子》,秦国是不允许这种教打战的书籍流传于世的,但他还是从许多地方收集了一些残篇窥得大概面貌,心知孙武子所著的这兵法13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为当时最精妙的兵书。
刚展开书简,登时发觉此《孙子》于自己看的不同,还多了一篇序章。
“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曰足兵,《尚书》八政曰师,《易》曰师贞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固杀人,杀之可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
寥寥百字,竟是由曹操亲自所写。
“妙,妙,妙。”陈平连说了三个妙字,“好一句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可谓至理也。想要国家兴旺,若主武好战,不休国治,必如夫差一般灭,若主文无武,国无强兵。必如徐偃王般亡。治国之道在于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崇文尚武是也。”
陈平神情激动,继续看了下去。
计篇:
曹操注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计于庙堂也。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以索其情。
曹操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曹操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曹操曰:欲攻敌,必先谋。
几乎《孙子》每一句的旁边。曹操都注有略解,而且字字珠玑,将玄奥无比的《孙子》略解的简单易懂。更主要地是他乃一介平民,在民弱国强的秦王朝,不可能象项梁一般,自幼得到很好的军事教育。在如此情况下,曹操有此成就难道不足以证明他乃天命所归的真命之主?
陈平的心剧烈的颤抖了起来。
其实,昨天地种种都是陈平演的一出戏。
他陈平是何许人也,在天下大势为明之前,又岂会轻易的向曹操效忠。
至于,他暗示曹操项梁对其起疑一事,完全都是范增设计的。范增故意要他如此说,让他打入曹操的内部,收集曹操拥有野心的证据。
说白了,他陈平就是范增安排在曹操身旁的棋子,昨天的种种举动都是陈平为了当好一个棋子所演地戏。
可这一刻,陈平真的动容了。
英雄出少年,此言果然不假。
曹操之才,足以驾驭他。
他微微笑了起来,或许跟随这样的一个主公驰骋天下,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做的。
想着,他又想起了范增。不屑的低声笑道:“范老啊,范老……论才智,你确实在我之上,但说到阴谋,诈术,十个范老也不如我一个陈平。”

秦国。咸阳,阿房宫内。
郎中令赵高躺在二世胡亥寝宫附近地偏殿,说是偏殿但豪华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胡亥的寝宫。
郎中令职位不高,但确实二世胡亥地近臣,可以自由出入阿房宫内每一个地方,他掌守卫宫殿门户。也就是说,想要见二世胡亥一面,必须要赵高亲自点头。
不然。即便你是丞相。也得乖乖地在门口等。赵高若是心情好,让你等上个把时辰,心情不好,即便等上三天三夜,也休想得到二世胡亥的召见。
耳中听着胡亥雨宫女侍婢胡闹地嬉戏声,赵高眉头不由微皱了起来。
惹他烦忧的不是别人。而是丞相李斯。
事情发生在一月以前。
因为战事四起,需要许多的军饷、粮饷,大秦国库本就不足,余下的那些皆是胡亥的心头之肉,李斯自知无法动用分毫。
因而动用亲信上奏胡亥,劝说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
胡亥昏庸,一心要做一个吃喝玩乐。随心所欲,而又要永远统治天下的皇帝,这阿房宫便是他嬉戏的重要场所。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逮捕入狱。
赵高也恼李斯无礼,因为修建阿房宫是他为了讨好胡亥而提出的建议,李斯此举不正是煽他耳光吗?
于是,处心积虑想加害李斯。
可李斯毕竟是秦国地丞相,地位之高。并非他想杀便杀地。
李斯可不甘心如此。多次上书,更直言怒斥他“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
虽然,李斯所上之书皆被他扣留,但他也知李斯不除,必为祸端,只是没有铲除李斯的借
这时,宦官通报:“咸阳令求见。”
“让他进来。”赵高说道。
咸阳令阎乐乃是赵高的女婿,也是他麾下的第一心腹,虽然阎乐并未如他所愿,助他除去大患,但还是将咸阳令的位子给了他。
自从阎乐当上咸阳令后,事事有赵高护着,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坦。以往的干练模样已然不见,此刻地他肥肿如猪,走起路来满是油脂的肥肉摇来晃去,绿豆大的眼睛中透露着贪婪和奸猾。
“岳父,有好消息……”阎乐在赵高面前点头哈腰,只差没有摇着尾巴,不然活脱脱的是一条肥狗的模样。
“什么消息?”赵高神色微动,阎乐却不如以前干练,但却有着一肚子的坏水。
阎乐压低这声音:“今天,我府里来了两个人,他们是颍川郡守杨傲和一个侍从,他们来控告李由。说李由与韩国勾结,暗助韩国复国。”
赵高闻之,立刻站了起来,忙道:“详细说来。”
阎乐将情况一说。
赵高大笑:“好,好,好一个李由。他假意出计前后夹击,其实是骗阳翟守兵出城送死。然后,又退兵新郑,坐视阳翟失守。其助韩之心,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该杀,该杀。”他焉能不知杨傲是为逃避战败的责罚才编出此事,但只要能处死李斯,纵是如此又有何妨!
赵高立刻请来杨傲,协同他求见胡亥,状告李斯父子通敌之罪。
李斯本就不被胡亥所喜,听他通敌,怒不可解。
在“证据确凿”之下,李斯受刑不过,点头认罪。
于是通敌罪名成立,判决李斯腰斩弃市,灭三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