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佛非佛法非法 讲非讲辩非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佛会开坛之日,只设一个讲坛,乃是佛祖指定最有悟性之人来。以前的佛会前夕,所有想之人都会汇聚到一起,先辩论,争抢这第一日之人。因此,第一个之人,乃是此次佛会最有才学之人,也最引人关注。
讲坛立于灵山之高点,黄色的圆形讲坛,高九十九米,直径九十九米,皆取取九九归一之说。之人位于讲坛中央。由于特殊之设计,在坛,灵山方圆百里之内的人,皆可听的清清楚楚。
能清楚看到讲坛之之人举动,领略这佛中至高之人风采的,只有讲坛之下的千余人而已。而这千余人,乃是四大部州各大寺庙的长老或准长老挑选出来的,乃是俗家之最有威望之人。待佛会之后,能在此讲坛上八十一日不被辩倒之人,将在这些长老的宣传下天下闻名。
此时,讲坛周围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大家围坐在讲坛周围,想看看此次佛会最有才学之人是谁。
他们只知道开坛第一讲的人是众佛辩论后得来的荣誉,却不知,此时的开讲第一人已是如来与弥勒内定之人了。
大家正期待着呢,只见一红衣女子走上讲坛。她头戴金饰,庄严而不妖媚;身姿妖娆,妩媚而落落大方;面容之美丽,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高贵之气质,可胜天宫仙女、玉帝王母之公主。
大家被这女子的美貌惊得张大了嘴巴,一颗早已向佛之心,此刻似乎又有了还俗之念。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金蝉子。只见她缓缓走到讲坛中央,环视了一下四周。看到的乃是一张张目瞪口呆的脸。
金蝉子说道:“我乃如来之弟子,金蝉子,奉佛祖之命,于开坛之日九九八十一日,直至佛会结束,若有能辩倒我言论中一字之人,我将从此不听、不说、不看,终身与这灵山之上参悟佛法。”
金蝉的话一出,更是惊的在座的僧众张大的嘴巴再也合不上了。佛会已有几万年之历史,而每十年就有一届佛会,开讲之人不下几千,而可以讲满九九八十一日佛会的人也只有如来、五方佛、八菩萨、弥勒而已。
金蝉接着说道:“我所讲之法乃是——释迦牟尼。”
金蝉说罢,又惊了四座一下。释迦牟尼乃是如来之名号,其中所含佛法包罗万象,只要能理解其冰山一角,亦可成正果。佛门之中成正果者,对释迦牟尼之理解也都是各有所长。正是因为释迦牟尼为最为深奥之佛法,以释迦牟尼,难免有偏差和难以理解到之处,被辩倒的几率也大为增加,就连当年如来也为敢用他的名字“释迦牟尼”,何况他人。
金蝉子接着说道:“‘释迦牟尼’——既是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正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正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金蝉一席话令在座之人茅塞顿开,未听金蝉的话之前,佛门弟子为理解“释迦牟尼”这四个字所蕴含的佛法,苦其一生也不能解。而金蝉仅将“释迦牟尼”所蕴含的佛法以“能仁寂默”四字表达,通俗易懂而又准确无比。金蝉之所以拜如来为师,是因为如来在凡间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金蝉,令金蝉敬佩不已,而其对如来在凡间修行之事即归纳为“能仁寂默”,而这也正是“释迦牟尼”之真意。
远方灵山之密林中,地藏王菩萨安坐于密林之中,他也正认真的听着金蝉子所讲之法。听到她讲了“释迦牟尼”,他紧闭的双眼睁了开来,默默的说道:“金蝉子,果非凡人也。”
雷音寺中,如来听罢金蝉子的,不由自主的对在座的众佛说道:“汝等可有一人能及金蝉子的悟性?”
众人默默不语,观音道:“金蝉子之悟性,超出我等百倍,可惜她凡心未泯,不然,其定可修成正果,位列佛祖之列。”
如来听罢,胖脸一紧,双眼露出杀机看着观音。
观音见了,吓得浑身冷汗直冒,如来近年来性情大变,杀人如喘气般平常,此番自己出言冒犯了他的爱徒,如来一个不高兴便会让自己灰飞烟灭。于是,她赶紧闭上了嘴。
如来“哼”了一声,道:“你若是能将妒贤的精力放于参透佛法上,悟性也不会比金蝉子低!”
另一方,弥勒听了金蝉子的,惊的站了起来,脸上虽然依然挂着笑容,却是笑的十分难看,他说道:“未曾想,金蝉子之悟性却已在我等之上了。其所讲之法,当真是一字难辨啊!”
南方宝生佛道:“我看却也未必,其讲不过是释迦牟尼佛涅磐成佛之前之所为所做,但与如今比起来,却有很多纰漏,我看我这就去与她辩法。”
灵吉菩萨问道:“我们不等等了?”
宝生佛道:“我看不必了,那些凡夫俗子有哪个能辩得了金蝉子,我看,此事趁早不趁晚,我这就去。”
灵吉菩萨听罢站起身来,对弥勒佛说道:“我随宝生佛一起。”
金顶大仙也道:“我也去。”
弥勒笑着脸,点了点头。
此时,金蝉正于讲坛之上回答讲坛下的僧众的问题。在座之僧众听了金蝉子的所讲的大乘佛法,都心存敬佩,此时,他们已不是与金蝉子辩经论法,而是像学生一样虚心的向金蝉子请教着不懂之处。

金蝉无一不细心解答,令僧众皆越发敬佩金蝉之平和。
正在此时,不知哪里的佛陀,站起身来道:“金蝉子,我听你刚才之时,若是能被人辩倒你所讲之法一字,你便从此不听、不看、不说。不知这‘三不’要如何兑现?”
辩经之人,之前要立下重誓,若是被辩倒所讲之法,定要按其誓言处罚,以证佛法之尊严。
金蝉听罢道:“若是能辩倒我一字,我将毁双目,从此不看;聋双耳,从此不听;割吾之舌,从此不说。”
金蝉说罢,又将在座之人惊的够呛,这样美貌的一个女子,若是挖了双眼,割了舌头和耳朵,那比起杀头来还要残忍百倍啊。
这个佛陀听罢,说道:“好,我来问你,你刚才讲:‘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如来当年与元始天尊大战,我佛门弟子死伤何止千万,所伤道家之人又何止千万,此亦是‘能仁’者所为么?”
这个佛陀所讲之事直指如来,已经不是在了,甚至有些不讲理。因为,佛法涵盖万物,不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就能代表佛法的,这点世人皆知,若是这个佛陀以他人做比,金蝉子只要如此回答就能让对方哑口无言了,但是,这个佛陀用的是如来做比,如来乃当世佛祖,又称释迦牟尼佛,可以说,如来就是佛法,佛法就是如来,若是说如来不对,便是说佛法不对,也就是自己所讲之法不对,那样,金蝉子便是输了。
只见金蝉子说道:“何为众生?道家属众生;佛家属众生;天地万物皆属众生。我佛不爱争斗,而不争、不死、不重生怎悟正果?我佛两方皆不袒护,亦是两方皆有袒护,正是如来的大仁慈所在。”
那佛陀道:“借口,笑话,难道杀人亦是超度?杀人亦算得上仁慈?”
金蝉道:“我看长老是长久未到人世了,忘了人间之疾苦了吧?即便是在天界,活着难道就不是受罪?死了也未必不是一种解脱。佛门与道家大战之时,无论是我佛门弟子还是道家之人,活着都是一种受罪。那个时候,既无法修行得道,也不能超脱成佛,活着,只是在浪费时间罢了!”
金蝉一番话说罢,听的灵山千万来参加佛会之人心中顿时理解了生为何生,死为何死,都觉得自己的修为大大增进,禁不住鼓起掌来。灵山上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表明,金蝉的话已说到了位,那佛陀再若强辩,必遭佛家弟子的鄙视,此辩题金蝉得胜了。
那佛陀默默坐下,这时又站起一位长老,他对金蝉说道:“汝说,唯释迦佛一人可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若是佛祖寂灭了,天下众生当如何?”
他这一问,若是常人以为,释迦佛如来寂灭了,那定是要让弥勒佛继位,继续普渡众生,此问也就解了。可是这么一回答,那也就将弥勒与如来放在了同等的位置。
于是,金蝉子答道::“如果你们不能依照释迦佛的教言而行,即使他活了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释迦佛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释迦佛真正的弟子。”
此话一出,灵山之上又响起了无边的掌声,雷音寺内的如来一等人也都鼓起掌来。灵山的僧众鼓掌,是因为金蝉子讲出了佛法的真谛,让他们更加领悟到了佛法的深奥之处。而如来鼓掌,是因为金蝉子这一番话不仅稳固了自己在佛门弟子中的地位,更加将那弥勒比了下去。因为,金蝉所提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正是弥勒的年龄,她如此说的意思是,弥勒活了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对佛门也没什么贡献,活了也是白活,而如来即便今日寂灭了,他所留的佛法,也将永传于世。
弥勒那张大胖笑脸被金蝉子的一席话说的铁青,他双拳紧握,脸上的肌肉已经开始抽搐了。
两个被辩倒的佛陀灰头土脸的看向了另一个地方,所看之处仍是一位红衣大长老,那长老站起身来,看着金蝉子,竟半天没说出话来。这个佛陀不是别人,正是宝生佛所变,刚才那两个佛陀一个是灵吉菩萨,一个是金顶大仙。
宝生佛心想,灵吉所处之题可毁如来,而金顶所出之题可提升弥勒的地位,可二人的题在金蝉子的回答之下,不但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提升了如来的地位,毁了弥勒的形象。他心说,此时弥勒的脸色该是怎样的已是不想而知了,自己若是再出了什么差错,回去定要被弥勒惩罚,所以,他事先想好为难金蝉的问题,此刻却不敢说出口了。
金蝉见宝生佛站在那里,不言不语,这人也定是与前两人一样,皆是弥勒佛的手下。因为,起初的两人根本不是为辩法而来,明显是针对如来的,以金蝉的智慧,她心中早已有数了。于是,未等宝生佛说话,金蝉便道:“无欲无求,乃佛法之上乘,弥勒之名,乃是不可胜者的意思,不可胜之人乃是无欲无求之人,此等道理,乃是弥勒佛的智慧,汝为其弟子或手下,当明此法。我乃无欲无求之人,即便瞎了双眼、聋了双耳、没了舌头,我也不会在乎。而你若辱没了师父、主人之名,定遭惩罚,你现在的举动表明你对此定是十分在意,只能求胜,不能失败,心中有了欲求,又怎能胜我?我看你已经不必与我辩经了,因为,你已经输了。”
金蝉的一席话字字如刀一般砍在宝生佛的心中,句句准确无比,字字都中要害,说得宝生佛大汗淋漓,心中斗志全无,他点了点头,便灰溜溜的离开了灵山讲坛。
密林中的地藏王菩萨听罢点了点头,道:“金蝉子真乃如来之福星。”
如来听罢“哈哈”笑道:“金蝉子不愧为我最得意的弟子,她一人真可胜三千佛陀啊!”
而另一边的弥勒堆着笑脸,恶狠狠的说道:“查查金蝉子的底细,找出她的把柄,我要她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