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饭后,张太太和周氏三妯娌继续着她们的牌局,觉新坐在旁边看她们打了两圈牌,便回到自己的屋里去休息。琴在淑华的房里坐了一会儿,觉民来唤她,她便和觉民一道出去。
“今天你要不要到社里去?”觉民问道,这个“社”字代表着利群周报社。
“我看还是不去好,”琴想了想回答道。她还害怕觉民不明白她的意思,又解释道:“妈今天心里有点不痛快。我又找不到借口,我不好走开。”她还鼓舞他道:“你一个人去也好。横竖你可以代表我。”
“不,我也不想去,今天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不过还有一二十页小册子的校样。我不去,也没有关系。惠如他们会替我看,”觉民低声说,他们已经走到觉民的房门口。
“你为什么又不去了?我在这儿也可以同三表妹、四表妹一起耍,我又可以找大表哥谈谈,”琴温柔地说。她又用更低的声音加上一句:“是不是你害怕我一个人在这儿寂寞?”她亲切地对他微微一笑,又说:“不要紧,我还可以给三表妹讲书。”
觉民不做声,好象在想什么事情。他们已经走进房间了,他忽然对琴说:“我想跟你谈谈,我们到花园里头走走,好不好?”
琴惊讶地看了觉民一眼,含笑地答道:“好。”接着她又关心地问他;“二表哥,你心里有什么事情?”
“没有。我们近来难得两个人单独在一起,我想同你走走随便谈谈话,”觉民略带激动地答道,他把他的充满爱情的眼光投在琴的脸上。
琴用同样含着深爱的眼光回答他的注视。她低声说:“我也愿意同你单独在一起。”
两个人沿着石阶走入过道,后来又进了花园的外门。
“我今天正替你担心,我还害怕你会受到委屈,”琴想起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望着觉民微笑道。“想不到你倒那样镇静,”她满意地说,“你不晓得我当时心跳得多厉害!”
“我晓得,我看见你的脸色,我就晓得。”觉民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我不怕。她们决不敢动我一下。我又没有做过什么错事。不过”他把笑容收起来,想了想再接下去:“如果姑妈也给她们帮忙,事情就有点讨厌了,我不愿意使你难过。”
“其实你也不必总顾到我。只要你的理由正当,你就应该勇往直前地做去。我是没有关系的。不管妈对你怎样,我的心里就只有你,”琴柔情地安慰觉民道
,她还用感激的眼光看他。
“我晓得,”觉民感动地说。他欣慰地对她笑了笑。他们已经跨过了月洞门,觉民慢慢地身左边的路上走去。他又说下去:“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你的事情。我自己什么也不怕。我只怕会给你带来麻烦。”
“你会给我带来麻烦?”琴好意地晒笑道;“没有的事。这几年来如果没有你,我还不晓得我怎样能过日子。你看,我现在多么快乐。”这时他们进了山洞,她便把身子靠近觉民,觉民伸出左手将她的右手捏住。她也不把手摆脱,却轻轻地唤了一声:“二表哥。”
觉民答应一声,也低声问一句:“琴妹,你要说什么?”
琴迟疑一下,才说出话来:“我有件事情不能够解决。你已经毕业了,我在省城里又没有学堂好进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早点到外面去呢?在这个地方住下去,我也厌烦了。我近来有点担心,我们的事情固然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们的办法跟妈同大舅母的希望还差得远,妈不赞成取消旧礼节,她不赞成你的办法。我们再在省城里住下去,我害怕我们的事情有一天会遇到阻碍的。比如,今天如果妈跟你闹起来,你叫我怎么办?”她的声音里泄露出一点点烦恼来。
他们走出山洞,往梅林那面走去。觉民不但没有放开琴的手,反而把它捏得更紧。他充满爱情地看她,她的烦恼刺痛他的心,它还引起他的忧虑。他了解她的话,而且他自己也有同感。但是他觉得最要紧的还是先给她鼓舞。他便说:“琴妹,这是用不着害怕的。你我都是这样坚决,我们还怕什么障碍!……”“不过今天的事情更使我”琴还以为觉民没有听懂她的话,她又点醒一句。
“琴妹,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不要怕,”觉民连忙打岔道;“我相信我们的爱情任何人都破坏不了。”他一直没有直接回答琴的问题,在他的心里发生了一场斗争。
他们从梅林出来,到了湖滨。湖心亭和曲折的石桥画图似地横在镜子一般的湖面上。对岸斜坡上一片绿色柳条构成了这幅图画的背景,使得一阵绿色的雾在他们的眼前渐渐地升起来。琴微笑地望着觉民,她想用眼光表示她相信他的那句话。但是她的眼光里多少含了一种似新非新的东西,那还是愁烦。觉民被爱、怜惜和同情所鼓动着。他早已放了她的手,现在又捏住它。他的身子也靠近了琴。
“我们到亭子里去,”琴连忙掉转脸,指着湖心亭低声对觉民说;那座亭子也被包上一层雾,绿色和灰色渐渐地混合,把桥和亭都染上深灰色,使它们在他们的眼前一步一步地退去。
觉民点点头,便陪着她慢慢地走上曲折的石桥,往桥中央的亭子走去。
觉民推开门,亭子里两排雕花格子窗全关着,里面只有一点灰暗的光。他打开了两扇窗户。外面的光线马上射进来,然而这已是失去光辉的黄昏的光线了。人们站在窗前,好象有一个柔软的网迎面罩在他们的脸上,令人愉快地触到他们的脸。水面罩了一层夜幕,绘着浓淡的影子。水缓缓地在动。“二表哥,我想我们还是早点离开省城好,”琴站在觉民的身边,她侧着头低声在他的耳边说;“我固然舍不得妈,不过这样住下去,我实在有点担心。”“琴妹,”觉民温柔地唤道。他掉转身子,和琴面对面地站着。他热爱地注视她的脸,他只看见她一对大而亮的眼睛。他坦白地说:“我也是这样想。我也只想同你到别处去。我看不惯我们家里那些情形。而且我看见我们这个家一天比一天地往下落,我也有点受不了。……说到我们的事情,妈也很愿意把你早点接过来。妈同大哥昨天还跟我谈起过。不过他们认为不行旧礼是绝对做不到的。其实我只要答应他们的条件。你早已到我家做媳妇了……”琴不作声,只是望着他,注意听他说话。她的脸上渐渐地泛起一道红霞。他又用坚决的声音继续说:“但是要你戴上凤冠霞帔坐花桥做新娘子,要我插金花披花红向许多人磕头,我们是办不到的。连我们也向旧礼教低了头,我们还有什么脸再谈改革,谈社会主义跟社里的朋友见面?”
琴忽然痛苦地插嘴低声说:“我们两个还是早点到上海去罢,三表弟、二表妹都在那儿等我们。”她的声音微微地在抖动。她觉得有一个黑影正朝着她的头压下来。
“琴妹,你不要难过,”觉民安慰地说。**突然把他抓住了。他伸出手去,紧紧地捏住她的两只手,把它们拉起来。他声音颤动地说:“这些天来我只希望能够同你这样地在一起,便是过一刻钟也好。这个时候我才觉得你真正是我的。”
琴觉得那个黑影突然被赶走了。她有一点害羞,不过她还勇敢地、柔情地对他表白:“二表哥,我的心里就只有你。我永远是你的。我只希望永远同你在一起做那些工作。”
“那么,我们准备着,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儿的,”觉民忽然露出喜色地说。他放了她的手,走近一步,侧着身子,他差不多要把下面的鼓励的话印到她的额角上去:“琴妹,你难道你忘记了前年的事情?那次连爷爷都拗不过我。我为什么还要害怕他们?我相信无论什么障碍我们都可以打破,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
“对罗,对罗!”琴忽然高兴地说。“二表哥,亏得你开导我。你真好,你对我太好了。”她看见他把身子挨近,便让她的身子偎在他的左边。她拉着他的手,带着爱娇地说:“你看,月亮出来了。”
他们靠在窗前,两个头紧紧地靠在一起,两对眼睛都望着水上的景物。觉民把左手伸出去,搂着琴的腰。琴慢慢地把他的那只手捏住。月亮已升起了。他们在这里看不见月亮,却看见了它的清辉。假山、房屋、树丛、静静地隐在两边,只露出浓黑的影子。一点一点的灯光象稀少的星子似地嵌在它们中间。水底也有一个较小的天幕,幕上也绘着模糊的山影、树影,也还点出了发亮的星子。“这些树,这些假山,这些房屋,我们不晓得还能够看到多少次,”琴指着她的眼睛所能见到的那些景物,象在看梦中的图画似的,温柔地对觉民说。她又把眼睛掉去看他。她感到了莫大的幸福,不过里面还夹杂了一点点惆怅。觉民把她的腰抱得更紧一点,在她的耳边说:“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它们,我们会离开这儿的一切。我们两个人永远在一起。我们可以自由地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我要用尽力量使你幸福,使你永远微笑。……”
“不,我们的事业比我更要紧,”琴笑着插嘴道。“你应该先顾到事业。”
“我偏偏要说先顾到你,”觉民故意坚持地说,还带一点执拗的、调皮的情人的神气,不过话却是很悦耳的私语。他还加上一句:“你不是同我们的事业一致的吗?”他再加上一句:“你做过了许多事情。”他称赞地轻轻在她的耳边说话,差不多吻到她的鬓角了。
“我不许你这样夸奖我,等一会儿给人听见,他们又会笑我,”琴亲热地抱怨道。她停了一下,对他笑了笑,又接着说下去:“其实要使我幸福也很容易。我同你在一起,我就觉得幸福了。……这些年来我见过不少人的痛苦。可是你总给我带来幸福。你记不记得?你很少看见过我的愁眉苦脸。”这些话象音乐似地在觉民的耳边颤动,它们给他带来一种异样的感觉。他觉得快乐突然侵入他的全身,一下子连每个毛孔都达到了。
“你为什么不说你给我的东西?”觉民欣喜地小声说了这一句。
“我给你的东西?”琴惊讶地问道,又抬起眼睛看她的表哥。
“勇气,安慰,这些都是你给我的,”觉民仍然赞美地说。“如果没有你,我早就象三弟那样离开省城了。我早就忍不下去了。没有你,你想我在这个公馆里头怎么能够住得下去?我晓得有好多人都讨厌我,都恨我,我也恨他们!……”他的声音渐渐地高起来,烦躁和愤怒象音乐中的失调突然响了两三下,使得琴又带点惊讶地看他。
“二表哥,我们今天不要提起‘恨’字,不要提起那些事情,”琴关心地打断了他的话。“爱比恨更有力量。”她充满着纯洁的爱对他笑了笑。“今天的我,还是你造成的。没有你,我也许会象四表妹那样,我也许会象别的小姐那样;没有你,我也不会跟存仁、惠如他们认识,我也不会参加我们的工作……”
琴还要一一地列举。但是觉民突然轻轻地笑起来,打岔地说:“你好像是来替我表功似的。”他的嘴离她的脸本来很近,这时他便鼓起勇气把嘴放在她的柔嫩的脸颊(右边脸颊)上印了一个吻。
这是他第一次吻她,虽然他的吻只是印在她的颊上,她也感到一阵从来未有过的激动,这里面自然还含了一点害羞的感情。她的心跳得更急,她的脸颊发烧。她并没有(而且也不曾想过)做出拒绝的举动。不过她说不出一句话,默默地望着水面。但是她的眼里只有一张被热爱鼓舞着的脸。一个黑影从湖边窜出来,掠过水面带着响声飞往水阁前荷叶丛中去了。那张脸消散了,然后又聚拢来。
“琴妹,你不会跟我生气?”觉民看见琴不作声,还害怕她会恼他,便压抑下**,在她的耳边低声问道。
琴慢慢地掉过脸来看他。她的大眼睛里燃烧着爱情。是那么柔和的、透明的眼光,在这阴暗亭子里,在清辉笼罩的窗前,她的眼光比在任何时候都显得明亮,它们传达给他一种近于忘我的喜悦。她的带着感情的声音温柔地回答他:“我怎么会跟你生气?我不是早已把我的心给了你?”她的脸跟他的离得很近,她的带一点香味的气息轻轻地飘上他的鼻端。这半明半暗的环境、画里面一样的景物和静寂中而带有轻微的声音的四周,慢慢地织就了一个梦的、感情的网,把这两个年轻人罩在里面。年轻的心容易做感情的俘虏。然而甚至在这种时候他们的感情也是纯洁的,他们所了解的爱也只是把两颗心合成一颗,为着一个理想的大目标尽力。不过那个大目标更被他们美化了,成了更梦幻、更朦胧的东西。而他们更清晰地感到的,却是两颗心互相吸引,挨近,接触,溶化。这把他们带到了一种忘我的境地。
“那么你不怪我Kiss你?”觉民压住心中的狂喜问道。
“我相信你的爱。我相信你的一切。你使我觉得骄傲。我觉得在我们这一辈人中间我最幸福。我除了同你在一起跟着你做那些工作以外,我还能够有什么希望?”她被感情鼓舞着,她被这个带着梦幻色彩的环境鼓舞着,她毫无隐藏地
对他打开了她的深心。自然两年来这并不是第一次,但是这一次给觉民的快乐更大,他觉得她的声音象音乐一般地美丽。他凝神地听着。她微微一笑,又说:“我从没有想到爱情是这样的,爱情会使一个人改变得这么多。我真该感激你。”
“你感谢我?”觉民满意地抗议道,他的脸上铺着一层幸福的微笑。“我倒该感谢你。你使我改变了许多。没有你的爱情,我的勇气又从什么地方来?你就是我的一切。我有你在我面前,我觉得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幸福。”他说话时慢慢地举起两只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头,他的眼睛望着她的眼睛。她的笑容吸引着他的心。他把脸略略地俯下去(他比她高),他的嘴突然压下去,挨着她的嘴唇。他们接了一个吻。她的嘴闭着,她连忙往后退一步。接着她惊醒似地说:“二表哥,你不要这样,会有人来看见的。”
觉民吃了一惊,他的两只手落下来。他诧异地看琴,不了解她的心思。
琴也在看他,她的右手轻轻地按着嘴唇,她还带一点激动地说:“我并没有怪你。不过在这儿给别人看见,岂不叫我有嘴分不清?”
觉民羞惭地望着她,说不出话来。琴的脸上又浮出了微笑。她又挨近他,柔声责备地说:“你做事素来周密。怎么今天又不小心了?”
“并没有人看见,”觉民辩解地说了一句,他的心也安静下来。他现在明白她的心思了。
“但是它看见的,”琴抿嘴笑道,她指着地上的月光,那是穿过另一面的关着的窗户射进来的。觉民笑出声来。他正要说话,却被琴抢先说了。琴拉起他的一只手小声说:“我们出去罢,等一会儿真的被人看见,那才不好!”
觉民同意琴的话,他们把先前打开的窗户关好,便手拉手地走了出来。
“二表哥,你现在心里头怎样?琴含笑地问觉民,柔情地望着他。
“我觉得畅快多了,”觉民满意地答道。
“那么,你还是到社里去一趟罢。你不是说过还有一二十页小册子校样该你看吗?”琴温柔地提醒觉民道。这时她忽然看见梅林中间有一团红光向着这面移动。她便指着红光说:“你看,果然有人来了,我想一定是三表妹来找我们。”
红光出了梅林,来到湖滨。于是他们看见了三个黑影子。他们看不见面颜。不过可以猜到淑华在这三个人中间。觉民并不讨厌她来打岔他们,反而高兴地说:“果然是三妹,她的胆子倒不小。我们去接她。”他们便朝那个方向走去。
来的人也看见他们了。淑华的声音响起来:“琴姐!二哥!我们来找你们。”
琴和觉民齐声答应着。来的三个人中间除了淑华外,还有淑贞和翠环。翠环手里打着一个椭圆形的红纸灯笼。他们在桥头跟这三个人见面了。
淑贞连忙抓住琴的一只手,抱怨地说:“琴姐,你到花园里头来,也不喊我一声。”她亲切地偎在琴的身边。
“我同二表哥随便走来的,你那个时候正在吃饭,”琴含笑答道。她又关心地问:“四表妹,你今天吃了几碗饭?吃得好不好?”
“我只吃了半碗饭,就不想吃了,”淑贞低声答道。
“你吃得这样少?”琴惊讶地问道。
“我近来都只吃半碗饭,吃多了心里就不好受,”淑贞答道。
“四妹,你心里要放开一点。五婶骂你也好,她跟五爸吵架,跟喜姑娘吵架也好,这些都是小事情。你不要把它们挂在心上。你要当心你自己的身体,”觉民怜惜地插嘴劝导淑贞。
“我晓得,”淑贞埋头低声答道。
“我不说了!说起来真要把我气坏了!淑华忍不住在旁边嚷起来。她又问琴:“琴姐,你说好不好,我们去求姑妈把四妹抱过去做你的妹妹?”
这完全是淑贞没有料到的意外的话。但是它把她的停滞的心境大大地搅动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希望。她急切地等待琴的回答。
琴的心里很不好过。她本应该哂笑淑华的奇特的想法。但是这时候她的脸上泛出一丝的笑意。她深切地惋惜淑华梦想不能成为现实。淑华提醒她,她多么希望有一个妹妹!她不忍心一下子就说出残酷的答话。她沉默着。她的身子靠在桥头栏杆上。“这是做不到的,”觉民摇摇头说:“你想五婶会肯吗?姑妈也不会白白地去碰钉子。”他的话说的很清楚。他知道自己说的是真话,却没有留心他一下子就杀死了两个人的希望。
淑华噘着嘴不作声,好象在跟别人生气似的。琴觉得淑贞的身子在发抖,便俯下头很亲热地唤着:“四表妹。”她听见淑贞用很低的声音答应,又看见淑贞伸手揉眼睛。她的心里充满了怜爱的感情。她不能够再用话伤害淑贞的心,她只得空泛地安慰淑贞道:“四表妹,你不要难过。我们一定给你想个办法。一定有办法的。”淑贞还把脸俯在琴的脸前。她听见琴在她的耳边说的那几句话,她心里仍然不好过。过了片刻,她才抬起脸比较安静地答了一句:“我晓得。”她又亲热地挽住琴的膀子央求道:“琴姐,你今晚上就不要回去。你答应吗?你留在这儿,我心里也好过一点。”
“我答应你,”琴感动地答道。
“琴小姐,我还有话跟你说,”翠环忽然高兴地说,她的手里还提着那个红灯笼。
“你有什么事情。”琴诧异地问道。
“等我来说,”淑华听说琴留下,很高兴,这时听见琴问翠环有什么事,便抢着说:“琴姐,翠环、绮霞、倩儿三个人早就跟我说好,哪天请你‘消夜’。本来说好在端午节那天,后来你又回去了。以后也没有碰到机会。今天你来了,可惜倩儿生病没有好。翠环和绮霞打算就在今晚上请你,要我来跟你商量。正好你不走,那么我们让翠环先出去备办洒菜去。”
琴正要推辞,但是翠环接着说话了:“琴小姐,三小姐已经答应了,不晓得你肯不肯赏脸?我们做丫头的自然备办不起好东西。不过我素来晓得琴小姐还看得起我们,所以才敢请琴小姐赏我们一回脸。”
琴噗嗤地一声笑起来。她答道:“好了,你不必多说了。你们请客,我哪儿还有不来的道理?”她无意间一扬头,她的眼光正对那一轮明亮洁白的圆月。她觉得心上的暗雾完全消散了。然后她埋下头望着觉民,低声鼓励地说:“你还是到社里去一趟罢。不晓得现在晏不晏?我不愿意人家说你耽误工作。”觉民还没有开口,她又说:“你看她们又要请我‘消夜’,我在这儿不会寂寞的。”她更把声音放低:“如果我明天不走,我也要亲手做几样菜请你‘消夜’,庆祝你毕业。”
觉民感到幸福地微微一笑,低声答应道:“我先谢谢你。我马上去。”然后他又大声对她们全体(不过四个人)说:“你们就在这儿多耍一会儿,我先出去。”他一个人急急地走了。
淑华们没有听见琴对觉民讲的话,因此她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先出去。
“三表妹,你今天去看过倩儿,她害的什么病?”琴向淑华问道。
“哪个晓得?倩儿病得不轻。四婶又不肯请个好一点的医生给她看脉。真岂有此理!”淑华生气的说,她的脸色变了。
“四舅母不肯,找大表哥也好,”琴沉吟地说,她又自语般地接下去:“我明天去看看她。”
“好嘛。琴姐,明早晨我陪你去,”淑华大声说。
琴看了淑华一眼,点了点头说:“明早晨我们看了倩儿的病再说。有事情当真可以找大表哥帮忙。”
觉民到了利群周报社,黄存仁和张惠如正在里面小房间内分看小册子的校样。陈迟在外面照料。黄存仁看见觉民,带笑地说一句:“你来得正好。等一会儿我们还要商量一件事情。”张惠如接着说:“我们下个星期天搬家,你一定要来帮忙啊!”“好,”觉民兴奋地回答了他们。他从他们的手里接过校样来。他们全看过了。他打算自己再看一遍。方继舜和张还如也就在这时候进来了。
外面有四五个年轻人来买周报,过了一会儿他们先后走了。黄存仁等到觉民看过校样交给张还如以后,便提议:“今天早点关门。我们就在这儿开个会罢。免得再跑到别处去。”
大家都赞成黄存仁的意见。于是在一阵忙乱之后铺板全上好了。两扇门半掩着。陈迟坐在外面守铺子。其余的人就在里面开会。
“昨天接到重庆的快信,要我们派个人到重庆去商量大会的事情。他们说有很多重要的意见等我们派代表去面谈。我昨晚上已经找惠如、继舜谈过了。他们主张我去一趟。好些问题的确应当认真地讨论一下。他们那边力量雄厚些,比较有办法。可能还有别地方的朋友去。我也愿意去。我想至多花三个星期就行了。大家的意见怎样?”
黄存仁坐在靠里的一个角上,左边的肘拐压住那张条桌,他的头略略向前俯,带着严肃的表情,用低沉的声音说了上面的话。
方继舜接着解释这次商谈的重大意义。他鼓动黄存仁去。他还说最好大家商量一下,多带些意见去。张惠如的发言内容跟方继舜的差不多。
“我前天看到程鉴冰,她告诉我她刚收到许倩如的信,说广东搞得轰轰烈烈。她还说,有些人到工厂去子。到重庆去,应当把这个问题好好研究一下。那边有些工厂,他们考虑这个问题也方便些,”张还如兴奋地说。
“这个问题我们上次已经向重庆提过了。这次存仁去一定可以讨论出具体的办法来。我看只有依靠劳动阶级,革命才有希望。单靠我们这几个书生是没有办法的!”方继舜说到后面两句忽然站起来,他并没有提高声音,但是他用手势加强他的语气。觉民并不完全了解方继舜最后两句话的意义。但是他也不去仔细考虑他们提到的那个问题,因为他相信这几个朋友,尤其是黄存仁。而且他想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少,黄存仁从重庆回来一定会带回更好的、更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发展计划。所以他就简单地讲了自己的希望。
黄存仁又讲了一下他的看法和他的打算。接着大家你两句我两句地发表了一些意见。方继舜讲得最多。众人都同意他和黄存仁两人的意见,但是并不把它们写成文字。这里所有的意见全由黄存仁口头向重庆朋友传达。
他们最后又谈到动身的日期。学校放假了,黄存仁没有别的工作,不过他想参加了周报两周年庆祝会以后出发。觉民也希望他能够出席那个庆祝会。然而方继舜和张惠如弟兄都认为应该早日动身。黄存仁这时也想到可能还有别地的朋友在那边等候他,便同意早走,决定就在后天动身。
不到两个钟头会就结束了。陈迟从张惠如的嘴里知道了会议的决定。六个人分两批散去。陈迟和张惠如弟兄先走。过几分钟方继舜、黄存仁和觉民便锁上门,走下了楼梯。他们三个人从商业场前门出去。商店全上了铺板。有几家半掩着门,一两个自己人在进出。有几家店里送出来洗麻将牌的声音,有几家店里有人在拉胡琴唱京戏。最后一盏大电灯冷清清地照着突然显得空阔的大门。走出大门,方继舜给他们打个招呼,就往另一边走了。觉民陪着黄存仁多走了一段路。
黄存仁同觉民两个默默地走了半条街,好象感到兴趣似地望着路旁几家小饮食店:抄手、汤圆、小笼蒸牛肉、素面、甜水面、醪糟鸡蛋……样样都有。生意兴隆,灯光明亮,人声嘈杂,顾客笑笑乐乐,进进出出。过了十字路口,他们走进了一条小街,那里好几家老店都关了门,熄了灯。月光照亮了大半边街。
远远的一盏街灯倒显得昏暗了。路是石子铺的,走起来并不怎么舒服。他们走得慢,黄存仁忽然侧过脸对觉民说:“我长了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省城。”他笑了笑。
“我还不是一样,”觉民含笑答道。“不过我也应该离开了。”他在黑暗中忽然看见了那张美丽的笑脸,他觉得心里特别暖和。
“你决定同蕴华一路下去找觉慧吗?”黄存仁关心地问道。
“还没有一定。我们正在想办法,”觉民诚垦地说。
“其实在这儿也可以做点工作,”黄存仁自语似地说,他在想他自己的事情。
“不过在我们那个家里,问题太多,有时候真叫人没法住下去,”觉民稍稍改变了语调回答道。他想到了今天家里的那一场吵闹。
“我有时也想,你们能够下去对蕴华也许好一点,”黄存仁同情地说。
“我也是这样想。我自己是不怕什么的。在省城住下去,就是蕴华苦一点,”觉民说。
“那么你们早点到下面去也好,”黄存仁鼓舞地说。
“不过我们两个人同时走,也有些问题。蕴华很想早走,但是她又不愿意把她母亲一个人丢在这儿。这就叫我为难了,”觉民皱起眉头说。
“这的确是个问题,”黄存仁迟疑地说;“我在想鉴冰的事情。”
“鉴冰?你是在说程鉴冰吗?”觉民顺口问道,他仍然在想琴的处境。
“你说还有哪个鉴冰?她真好,你还不晓得!”黄存仁含笑道。“她祖母很顽固,但是又喜欢她。她现在毕业了,家里好象要给她找婆家,她很着急……”
觉民不等黄存仁说完,便惊讶地打岔说:“怎么连蕴华也不晓得?”
“大概她还没有告诉别人。她说她有办法对付她家庭,”黄存仁略带兴奋了地说。
“我看你很关心她,”觉民忽然高兴地说,他觉得自己猜到黄存仁的心事了。
“觉民,我对你说实话……我爱她。她也爱我。我们准备今年结婚。我家里是没有问题的。她说她祖母虽然顽固,她也有办法哄骗到祖母的同意。不过我还有点担心……”黄存仁说到这里忽然闭了嘴,加快脚步朝前走了一阵。
觉民正等着听他以后的话,看见他默默地只顾下着脚步,不知道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忍耐不住,关心地问道:“存仁,怎么你一下子又不说话了?你究
竟担心什么,说出来大家好帮忙嘛。”
黄存仁站住,侧过脸对他一笑。他们正站在街灯下面。他看见黄存仁两眼发光,笑容满面,他放心了。黄存仁说:“我不过是一句话。其实也用不着我担心。她说过她为了我也会脱离家庭。我刚才想起了去重庆的事。我今天要把那些意见好好地想一想。明天我要去找船。我还要约鉴冰出来商量一下。所以我有点着急。老实说,我本来打算开过纪念会才走,就是为了鉴冰的缘故。现在我决定了。我今天就告诉你一个人,你现在不要跟别的朋友讲。我走后万一鉴冰有什么事情,希望你同蕴华多多帮忙。”
“那当然,还用你说!”觉民激动地、诚恳地答道。“你还跟我客气?你过去帮忙我的地方太多了。你尽管放心罢。”
“你还提过去的事情做什么?我应当谢谢你。”黄存仁感激地望着觉民微微笑起来。一个过路人从他们旁边走过,侧过头好奇地看了他们一眼,又继续向前面走了。黄存仁关心地又问一句:“你同蕴华打算在省城结婚吗,还是到了下面再说?”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往前走。
“我这些天就在想这个问题,”觉民一边走,一边沉吟地答道。“阻碍是没有了。麻烦的就是礼节。我们不想行旧礼,但是她母亲那一关又难过。”
“我看就是行旧礼节也不要紧。只要目的达到,应付一下也没有多大损失,”黄存仁接下去说。他忽然想出一条路来了。
“但是别人又怎样看我们呢?对旧势力屈服,让步……”觉民不同意地辩驳道。
“这不是根本问题。在一些细节上我们哪天不对旧势力让步?礼节不礼节是小事情。只要社会制度一改变,别的都会改变的,”黄存仁带笑地说。
“不过你不晓得我们家里的礼节多繁,真叫人受不了!”觉民略带焦虑地说,好象看见琴穿戴凤冠霞帔让人从花轿里搀扶出来一样。
黄存仁点了点头,说:“你们是官宦人家,礼节多,跟我们中等人家不同。不过我看时代变了,这些礼节也会变的。你们家里那些人也不能总摆臭架子。我同鉴冰都希望你们早点结婚。”
“我倒想你们一定比我们早,”觉民带笑答了一句。他觉得刚才的焦虑又渐渐地消失了。他接着点点头说:“你这个意见也对。我看我们家里的臭架子也渐渐地在垮下来。这个家并不要多久就会垮的。我还害怕什么!”
“的确不应当害怕。不过我们做事情也应当谨慎些、沉着些,”黄存仁说。他们已经走到一个丁字路口,觉民应该转弯走了。黄存仁便站住说:“你要转弯了。等我回来再谈罢。”他伸出手来紧紧地握了一下觉民的手,接着又说一句:“刚才谈的事情不要对旁人讲啊。”
“你放心,我不会讲的,”觉民含笑道。他还说一句:“路上保重,”便转了弯走了。
觉民到了家,走进了二门,天井里一片月光,更显得大厅上十分阴暗。门房里有一堆晃动的黑影,仆人和轿夫们在那里打纸牌。他刚走到拐门,袁成正从里面出来,恭敬地招呼他一声。他觉得这个仆人最近显得老了,背已经弯下来了。他走进自己房间,在方桌旁坐下来,很兴奋,也很高兴,但是又有一点点说不出的怅惘的感觉。他觉得房里太静,自己在椅子上坐不住。他很想马上见到琴。他又站起来,正要走出房去,却听见有人走上石阶。接着黄妈就走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茶杯。
“二少爷,我等了你好久,你才回来。我给你端茶来了,”黄妈笑吟吟地说。她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又接着说下去:“姑太太回去了。琴小姐喊我告诉你,要你就在屋里头等她。她怕你到花园里去找她。她说翠环、绮霞两人请她同三小姐、四小姐‘消夜’,你去不大方便。”
“我晓得,”觉民笑答道。他就安心地坐下来,端起杯子喝了茶。黄妈满脸带笑地望着他。她笑得多么慈祥!她也老多了。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更多了。他忍不住说一句:“黄妈,我看你这一年老多了。你太辛苦了。”
“我吃了六十年的饭怎么会不老?”黄妈哈哈地笑起来。“我到公馆里头来的时候,你们两弟兄还常常睡在地上打滚,我看见你们两个一天天大起来,我心里多欢喜。二少爷,你今年毕了业,又快要接二少奶奶了。真是喜事重重,连我老黄妈想起来,睡着了也笑醒了。我跟太太说过了:早点给二少爷办喜事罢。我也跟大少爷说过了。二少爷,你哪天请老黄妈吃喜酒嘛?”她高兴得眼睛快要眯拢了。
觉民带笑地望着这张堆满笑容的脸,他那点怅惘的感觉被黄妈的笑声赶走了。他现在有的只是幸福的感觉。他心平气和地坐在椅子上,故意开玩笑地说:“你说接二少奶,没有人做媒,新娘子在哪儿还不晓得。黄妈,你是不是想给我做媒?”
“二少爷,你不要骗老黄妈了。你还要人家做媒?新娘子不是就在眼前?哪个不晓得她?哪个不喜欢她?二少爷,你快点打定主意。早点把二少奶奶接过门来,免得变卦。今天我真替你们担心啊!你接了亲,成了家,老黄妈甘心情愿服侍你们一辈子!我今年虽说上了六十,不过骨头还很硬;只要人高兴,心里痛快,做到七十八十都不会睡倒吃白饭。”黄妈说着,高兴地笑起来。
觉民吹了两声口哨,自己也笑了。他说:“你好象什么事情都晓得。我也不骗你,不过你千万不要对琴小姐讲这种话。她会生气的……”
黄妈忍不住伸手指了指觉民,打岔地说:“二少爷,你呀,你太小心了。我起先在三小姐屋里头就悄悄地跟琴小姐说过了。她一点也不生气,她就是笑笑……”“她说了什么话没有?”觉民不等黄妈说完,连忙问道。
“她就说了一句:‘你去跟二少爷说,我不晓得。’二少爷,你们的心事老黄妈不会不晓得。老黄妈不怕挨骂,还要跟太太讲。二少爷,我就是因为有你们两个人才肯在公馆里做下去。不然我早就回家去了。我那个不听话的儿子前天又来接我回去。我不是舍不得公馆里的浑水,我是舍不得你们罗!我看不到三少爷,看到你同琴小姐也就高兴了!”她说着说着,眼圈忽然红了,眼睛里包了一眶泪水。
“黄妈,你放心。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好意。”觉民感动地说。“你不肯回家,我们将来就请你给我们管家罢。你愿意不愿意跟我们一路出去?”最后的一句问话是他顺口说出来的。“二少爷,你们还要到哪儿去?”黄妈睁大眼睛惊疑地问。
“去找三少爷好不好?”觉民含笑说。
黄妈摇摇头说:“我不相信。你们走了,姑太太一个人怎么办?她肯放琴小姐走吗?”
觉民收敛了笑容。他想了想,就说:“我不过随便说说。要走也实在不容易。”
黄妈忽然叹了一口气,接下去说:“其实走开也好。不过不要走得太远。象钱姑太太那样到宜宾,不然就象李亲家太太那样到嘉定去。姑太太也好去。只要你们不嫌弃,你们走到哪儿,老黄妈也会跟到哪儿……”
“你们走哪儿去,不要忘记我啊!”一个熟习的清脆的声音打断了黄妈的话。觉民马上站起来。他知道来的是什么人,这时候他多么渴望见到她!虽然他跟她分别不过三四个钟头。
琴含笑地走进来。黄妈看见她,就说:“琴小姐,我正在把你的话讲给二少爷听,你自家就来罗。”
琴脸上红了一下,但是过几分钟她就谈笑自如了。她说:“黄妈,你尽管说下去,我不打岔你。”她就隔着方桌在觉民的对面坐下来,又客气地指着放在方桌另一面的方凳对黄妈说:“你也坐下罢。”
黄妈连忙说了两句道谢的话。她看看琴,又看看觉民,忽然高兴地笑了两声,接着说:“我把话都讲完了。你们自家讲罢。我走罗。你们要吃茶只消喊一声,我就送来。”她又看了他们两眼,也不等他们再说什么,一个人低声笑着,摇摇晃晃地走出房去了。
“不是说翠环她们请你在花园里‘消夜’吗?怎么你一个人又出来了?”觉民兴奋地问琴道。
“本来三妹还想多耍一阵,四妹却担心五婶发脾气,想早点出来,我觉得累,”琴两眼发光地望着觉民说;“而且我很想见到你。我要三妹在她屋里等我。”她微微地笑了两三声,又说:“我看见你,我满意了。我自己也说不出什么缘故,我刚才真想见到你。”她不霎眼地望着他。
“我也是这样,”觉民点了点头说,“也许就是因为今天那件事情。”他站起来,走到先前琴指给黄妈坐的那个方凳前坐了下去,这样他跟琴离得更近了。
他把两只肘拐都压在方桌上,向着琴略略伸过头去低声说:“琴妹,我有好多话要告诉你。我先说,黄存仁后天要到重庆去。”
“他去做什么?怎么早没有听见你讲起?”琴惊讶地问。
“你不要急,等我慢慢讲。”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又换过话题含笑问道:“你明天不走了。你说过明天亲手做菜请我‘消夜’,算不算数?”
琴温柔地笑起来:“当然算数。”她充满爱情地小声说:“为了你我还有什么不肯的?”然后她又催他:“你说有好多话,快说嘛。说不定三表妹等不得又会跑来找我的。”
“我说,我说,”觉民感激地笑了笑。
琴在高家住了两夜。她回家第二天就发烧,在床上躺了十多天。她因病不能够参加《利群周报》两周年纪念会。那天觉民去得早。他到报社的时候,社里还只到了张惠如、方继舜几个人。
“蕴华还不能够出来?”张惠如看见觉民一个人走进来,便问道。
“她的病好了,不过还没有完全复原,她母亲不肯让她出来,”觉民含笑答道。
“真不凑巧。偏偏走了存仁,病了蕴华,”张惠如带点扫兴的神气说。
“不要紧。我会把一切事情讲给她听,”觉民顺口答了一句。他抬起头到处看了一下,又在屋里走了一转。这是他们新搬过来的双开间的铺面(就在旧地址的隔壁)。房间宽大。当中那张餐桌上铺了雪白的桌布。桌上正中放一瓶鲜花。餐桌的四周安了许多可以折拢的掎子。刚刚粉刷过的白壁上有好几幅各国革命家的肖像,都是从一本叫做《世界六十名人》的大书上抽出来的。张还如站在一个凳子上,正在用图画钉把它们一幅一幅地在壁上钉牢。靠壁,一边有两个书橱,另一边放着两个茶几和三张靠背椅。靠里有一间用木板隔出来的小屋。小屋里面有两张小条桌,还有一个文件柜。方继舜正俯在一张条桌上写字。另一张条桌上堆了一些文件。角落里还有两堆刚印好的小册子。
这些新气象便是他们几天来辛劳的成绩。每一样东西都可以表示年轻人的热诚、勇敢、信赖、大量(无私心),以及他们的创造的冲动。这里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家庭。在这里有的是和睦,有的是亲爱。共同的信仰把他们系在一起。相同的是大家的心灵深处。大家最敬重、最宝贵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因此他们能够以赤心相见。没有隔阂,没有猜忌,大家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是觉民常常感觉到的。这个感觉给他带来过许多次衷心的喜悦。这一天也不能是例外,他一时的扫兴终于被这样的喜悦驱散了,而且他在喜悦以外还得到鼓舞、安慰和期望。这是一个庆祝的日子,也可以说是酬劳的日子。那些努力耕种了两年的人现在见到他们的收获了。程鉴冰来了。她的脸上仿佛闪耀着春天早晨的阳光,她带着清新的朝气走进来,带笑地夸奖道:“你们弄得真好!我还怕你们来不赢!”她看见觉民,特别亲切地对他笑笑,接着又关心地问道:“怎么蕴华没有来?我想找她谈谈。”“她的病还没有全好,她母亲不让她出来,”觉民答道,这一次他没有扫兴的感觉了。他带着温和的微笑招呼程鉴冰。他想起了黄存仁那一晚对他说的话,便又加了一句:“她要我请你哪天到她家里去耍。”
“我过两天一定去看她,请你转达一声,”程鉴冰兴奋地含笑说。她会意地看了觉民一眼。

“鉴冰,你这两天怎么不来帮忙?我们都忙,你却躲起来,你应该受罚!”张还如刚从凳子上跳下来,得意地看了壁上那几张肖像,便转过头来带笑地抱怨程鉴冰道。“这几天我家里事情多,我祖母又生病。晚上我实在逃不出来,”程鉴冰红了一下脸,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她又把眼光转到张惠如的下颔突出的三角脸上,忍住笑对他说:“我前几天出来过。我走过你那个裁缝铺,看见你穿着黄袍坐在长板凳上,俯在案上缝一快布片。你的头差不多要挨到布上了,所以你没有看见我。你真像个裁缝徒弟,不过衣服有点不对,你这件黄袍就应当脱掉。
我想跟你说话,又怕你不方便。”她抿嘴笑笑,又说:“我怕你的师傅会干涉你,所以我就悄悄地走了。不然我会托你代我请假。”
众人笑了起来。张惠如含笑说:“请假?你又太客气了。还如不过跟你开玩笑,你就长篇大论地说了一大套。我们没有人会怪你的。说起请假,我今天倒向师傅请了假。我的眼睛近来渐渐不行了,不然我怎么前天会没有看见你?我就要去配眼镜。”“惠如,我哪天来看看你做裁缝的情形,”觉民忽然大声地对张惠如说。他不是在开玩笑,却是在说钦佩的话。
“这又不是西洋景,有什么好看!”张惠如和气地哂笑道。他随便伸出左手给觉民,笑着说:“你看,我这只手就跟你们的手不同!”
大家都伸过头去看那只手,头、二、三,三根指头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针眼。“痛吗?”程鉴冰皱起眉头,低声问道。
“现在不痛了,”张惠如平静地答道,“这是我自己手艺‘温’。”过后他又指着他的弟弟打趣道:“幸好还如没有去学剃头匠。不然,我们里面总有几个人的头会给他割破的。”
“你乱说。你不信,我现在不要学,就剃给你看看!”张还如笑着辩道。
方继舜放下笔从小屋里出来。他着急地问张还如道:“怎么陈迟、汪雍两个人还不来?我担心纪念刊还没有印好。”他又跟程鉴冰打了招呼。
“不会的,我昨天下午去的时候,正看见上版,今天不会没有,”张还如答道,他觉得方继舜的担心只是过虑。
“陈迟向来来得慢。今天他还要约汪雍一起到印刷所去,当然不会就到的。现在还不到十一点钟,”张惠如在旁边插嘴道。
“那么不要说闲话了。我们还是快点做事罢,等一会儿别人就会陆续地来了,”方继舜带笑地催促道。他又问张还如:“你的报告弄好没有?”
“我昨晚上熬到半夜两点钟,一口气就把它弄好了,”张还如高兴地答道,在他的塌鼻头上面两只圆眼睛发亮地霎动着。“不过我还要改动几个字,”他加上了这一句,便走进小屋去了。
“觉民,你来帮忙,我们去把里面一张条桌抬出来,”方继舜对觉民说,他又指着门口的一个空地位:“条桌应该放在这儿,好摆签名簿。”他便同觉民进去把条桌搬出来在适当的地点放好了。
众人不再说闲话了。大家热心地做事情。程鉴冰揩干净茶杯和碟子。方继舜找出签名簿放在条桌上,又回到小屋里去写秩序单。觉民进去整理堆在地上的小册子。张惠如拿了一张单子出去买点零碎东西。
“来了,来了”汪雍的声音先从外面送进来。随后他的面孔也出来了,他和陈迟两人跑得气咻咻的,每人手里抱了几叠报纸。他们一进层就放下报纸。汪雍把他手里的报纸往条桌上放,陈迟的报纸却放在餐桌的角上。
“陈迟,你小心点,刚印好的报纸脱墨,看把新桌布弄脏了,”程鉴冰连忙干涉道。
陈迟笑了笑,就捧起报纸,打算走进小屋去。
“给我一张,”程鉴冰说,便伸手去拿报纸。
“到底来了,”方继舜高兴地说,从里面出来迎着陈迟。他等程鉴冰揭了一张去,便把那几叠报纸接过来,当作宝物似地抱进小屋去了。
众人中间做完了工作的便拿一张报纸来读。后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了一份纪念刊。他们仔细地读着,一个字也不肯遗漏。有的人还低声念出一些字句。渐渐地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满意的笑容。这样的笑容使这些脸显得更年轻,使这些眼睛更加灿烂。
张惠如捧着好些纸包进来。他看见这个情形,也忍不住笑了。他问道:“怎么大家都在看报?就没有事情了?”
“你还有什么事情给我们做?”程鉴冰含笑问道,抬起头看了张惠如一眼,又埋下眼睛去读手里的报纸。
“继舜,如何?我说今天一定有,自然不会错,”张惠如对方继舜得意地说,便把买来的东西拿进里面去。
“还如,你来,我把账算给你,”张惠如把东西放在书桌上,在里面唤他的弟弟道。
张还如拿着报纸走进里面去。程鉴冰也跟着进去了。她对张惠如说:“你买了些什么点心,拿给我,等我来装碟子。”张惠如指给她看。她捧起纸包,拿到外面,把它们一一打开。是些花生、瓜子、糖果、点心。她把碟子全装满了,纸包里还有剩余。她把碟子在餐桌上摆好,又将剩余的东西包好拿回小屋里去。方继舜提议出去吃饭。这是适当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反对。不过程鉴冰是吃过饭来的。张惠如便说:“我也不去,我买得有鸡蛋糕。那么你就同我留在这儿看房子。”程鉴冰点头表示同意。方继舜、高觉民几个人有说有笑地沿着走廊出去了。
张惠如坐在餐桌前一个凳子上,闲适地望着栏杆。他听见楼板上咚咚的响声渐渐地去远了,便掉过头去看程鉴冰。她正站在墙边茶几前看钉在墙上的肖像。他唤道:“鉴冰。”她把眼光从肖像掉到他的脸上。
“你毕了业了,家里对你怎么样?”张惠如好意地问道。
“你想她们还有什么好主意?”程鉴冰微笑地说,“我祖母同我妈就想把我关在家里。”她迟疑一下又说:“她们还想给我选一个人家嫁出去。”
“这个主意倒不错,”张惠如忍不住笑起来,故意说。“她们老年人除了这个,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她们虽是那样想法,我却有我的主意,”程鉴冰坚决地说。
“当然罗,现在时代不同了,”张惠如鼓励地说。
“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时代进步得这样慢!”程鉴冰用不满意的口气说;“民国也成立了十二年了,五四运动也过了四年了,我们这儿还是这样不开通。我出街次数多了,家里就要说话。接到一封男朋友的信,家里也要说话。幸好她们说了几句也就算了。如果她们认真干涉起来,问题就多了。”她说着不知不觉
地皱了皱眉头。
“其实也不能说慢。已经改变了好多了。社会的进步有时固然明显,有时也是看不出来的。不过它一定在进步。所以我始终相信我们会得到胜利,”张惠如关心地安慰程鉴冰道。他看见程鉴冰不作声,便带笑地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我们今天能够在这儿开两周年纪念会,这不就是一个进步的证据吗?”
程鉴冰的双眉开展了,她点点头答道:“我也明白。如果是在从前,我哪儿能够同你们在一起办报……”她忽然红了脸。她想起了另一个人,她的眼睛又发光了。张惠如马上接下去:“你恐怕早坐起花轿到别人家去当少奶奶了。”他温和地笑着。“你不要笑,你自己就不插金花披红做新郎官吗?”程鉴冰指着他笑道。她马上觉得话说得不大对,便搭讪地问道:“你怎么不出去吃饭?”
“你忘了,我说过我买得有鸡蛋糕。”张惠如便把蛋糕取来,打开纸包,连纸一起放在碟子里,自己拿起一块,又递了一块给程鉴冰。
程鉴冰接过了蛋糕。她想起一件事情,便奇怪地问道:“你还在吃素?”
“自然罗,所以我不同他们出去吃饭,”张惠如安静地答道。
程鉴冰注意地把张惠如的上半身打量了一下,看得他有点莫名其妙。她的眼光里露出了惊愕、同情、尊敬三种表情。她说:“你也把自己折磨够了。为什么你一个要这样地刻苦?你何必把一切都放在你一个人的肩上?”
张惠如象对小孩子说话似地哂笑道:“我并没有吃苦,我还不是跟你们一样?不过我想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一致。我吃素,其实我只不吃肉,这是因为我不赞成伤生。我们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我喜欢把这个‘人’字推广,推广到一切的生物。”
“我的看法跟你的不同,”程鉴冰摇摇头说;“我的主张倒跟存仁接近。存仁说你受了一点佛学的影响,是吗?不过我佩服你的毅力,我们都不及你。”张惠如大声笑起来。他抗议道:“我连佛经也没有念过,我怎么会受到佛学的影响?……”
人们逐渐地到利群周报社来。到下午一点半钟光景,二十多个人都到齐了,挤满了一个房间。众人关心地问询,带笑地谈论,没有顾虑地打开自己的胸怀,坦白地、充满着信任地倾听别人的意见。这里有一些不大熟习的面孔,但是并没有陌生的心。一个信仰把这些年轻人拉拢在一起,给他们消除了一切可能有的隔阂,使他们见到,而且经历到他们在别的环境里得不到的东西。他们象一群香客在一个共同的庙宇里找到他们的天堂,在简单的装饰中见到了庄严的景象。这里面有几个人,他们还是在孤寂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甚至没有机会知道同志们集会中的喜悦。现在他们的心被放置在许多热烈的同样年轻的心中间,感到心与心的接近。意外的兴奋、安慰、鼓舞,最后是喜悦征服了他们。他们从来没有象这样自由地、畅快地、安心地呼吸过。一种热、一种满足充满了他们的全身。他们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心跟别人的心中间的距离。他们的“自己”逐渐溶化在众人中间,他们得到了一种他们从来没有过的力量。他们这时候真可以跟随众人到任何地方去,甚至冒绝大的危险、贡献绝大的牺牲,他们也是甘心情愿。
于是会议开始了。众人拥挤地坐在餐桌的四周。方继舜被推举做主席,汪雍担任记录。方继舜站在餐桌后面,用他的坚定的声音讲话。他是一个演说家,他会用话点燃听众的热情。他的话并不冗长,却使人容易抓住全篇的要义。他同时还报告了《利群周报》两年来的情况。全体的掌声证明了他的讲话是得到欢迎的。
接着张还如报告社里的经济情形。他把账目也读出来了。方继舜和张还如的报告同样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人们可以从这两个报告中看出了一个运动的发展。刊物内容的逐渐充实,销数的增加,同情者的增多,小册子的较广的散布,各处的响应,这些也许只是迟缓的进步,只是一个新力量的萌芽。但是在年轻的他们看来这些却是一个胜利的朕兆。他们相信着这个快要到来的胜利。不过他们并不是来亨受这个胜利的结果,却是来牺牲自己促使这个胜利早日到来。
张还如坐下以后,他的哥哥张惠如又站起来说话。张惠如的演说就充分地表现了这样的一种信念。他兴奋地说着在他的心里贮藏了许久的话。他带着一股热情畅快地把它们倾吐出来。他说话很急,话一句接连一句,似乎就没有停止的时候。他的脸上泛起红色,眼睛里射出信仰的光辉,仿佛出现在他的眼前的并不是这间房里的景物,他的眼光越过墙壁看见了“光明的未来”的美景。他的话自然地引起众人的共鸣。他们的心跟着他的话跳动。他所揭露的、倾吐的事是他们的心,他们注意地望着他,差不多屏了呼吸地望着他。他们就希望他的口永远不要停住。但是他的喷泉终于竭尽了。他闭了嘴激动地坐下来,接着是一阵宁静。然后便是热烈的掌声。众人带着笑声嘈杂地在说话。他们感到了一种畅快。
身材高大的何若君突然站起来。他要报告欧洲社会运动的现状。这是一个很动人的题目。他对于欧洲(尤其是法国)社会运动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他用北方口音讲话。他说得慢,但话清楚而有条理。他渐渐地展开了另一些国度里的革命者为人民争自由求幸福的斗争的壮剧。他不夸张地叙述一件一件的事实。这里有的是崇高的牺牲精神,仁爱的心,决断的行为。那些欧洲的革命者,他们大部分还是青年,他们有很好的前途和物质的享受,然而他们毫不顾惜地牺牲了这些。他们没有别的希望,只想使被压迫受践踏的同胞得到普遍的幸福。他们甘愿在黑暗中流尽自己的热血,只为着给无数受苦的人,给后代的人带来光明。
在个人的英勇的牺牲行为以外,何若君又叙述了集体行动中的休戚相关的精神和社会斗争中的互相帮助的事实。这也是同样令人感动的,虽然这些事实对于在座的一部分人还是十分新奇,但是他们也能够了解。
若君并没有说过一句空泛的话,他只叙述事实。他给他的听众打开了一个新的眼界,立下一些新的榜样,他不过叙说他从书本上、从见闻中知道的真事。他想不到这些话会永远成为那班青年的鼓舞的泉源。他在众人的鼓掌中坐了下来。感动的微笑还留在听众的脸上。方继舜又站起来说话。他要求社员和来宾们自由发表意见。
吴京士响应地站起来用诙谐的调子说了几句庆祝的话。觉民便在这时离开餐桌,走进小屋去抱了一叠小册子出来,张还如也去拿了纪念刊向众人散发。每个来宾都带着惊喜的眼光翻阅纪念刊和小册子。
来宾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学教员站起来恳切的发言。他的讲演术反倒比那些青年学生差。他说得慢,而且每说两三句就要用一个“这个”来缓和他的困窘。但是拙劣的言辞常常表现了诚恳的心。他感谢他们,祝福他们。他仿佛还想从他们这里求得一点力量。他恭维地对他们说:“青年是人类的希望。”这便是受惯了生活压迫的“外国史”老教员在他的长岁月中得到的结论。他的确敬爱
他们。他对他们的工作也常常贡献小的帮助和鼓励。所以他能够同他们结了友谊。
那个红脸的中学生也发表了意见。他似乎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他站起来,身子就微微颤动,手也在抖,牙齿也在打战。他现出了一脸的窘相。但是他仍然鼓起勇气说话,他觉得众人的眼光集中在他的脸上,他更发慌了。他预备好的话全混在一起了,它们不分先后地乱跳出他的口腔。他的同伴黄脸学生着急地望着他。他没有条理地说下去。
然而听话的众人中间并没有谁发出笑声。他们甚至用同情的眼光望着他,希望能够给他帮一点忙,使他畅快地把话说完,安静地坐下去。他们了解他的话的意义。他带了夸张地(其实在他,却是很诚实地)称赞周报和负责人的种种功绩,又谦虚地诉说他的愿望。他诚心诚意地希望献出他的年轻的生命,只求他们能够给他一个工作。他的话似乎还没有完结,但是他突然闭了嘴坐下来。众人也用掌声酬答他。
以后还有两个人说话,不过说得不多,也没有新的意思。方继舜最后起来作答复。觉民接着说了几句补充的话。然后便是用茶点的时刻。茶水已经预备好了。陈迟和汪雍两人端茶出来。紧张的空气松弛了。一种和睦的、亲切的气氛包围着他们。大家随意用着茶点,更自由、更畅快地谈着个人的或者社会的事情。房间里充满了衷心的笑声。嘈杂的声音突然静下去。全房间里的人的眼光都射在何若君的脸上。他安静地坐在方继舜的旁边,张着口,用他的响亮的声音唱法文的《马赛曲》和《国际歌》。他们不能了解歌词的意义。但是那种象万马奔腾似的力量不可抗拒地打击着他们的心,那是一种呼召,一种鼓舞。它使他们的热血沸腾,它使他们的热情满溢,它使他们感到放散的需要。这两首歌曾经先后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去为理想献出生命,这时它们同样地燃起了他们这班异国青年的牺牲之火。他们真正准备跟随这样的歌声毫无顾虑地去跟旧势力战斗。
歌声停止了,众人的心上还响着它们的余音。那些声音似乎进到了他们的心的深处。他们的整个身体都因为歌声颤动了。他们想不到世间还有这样的奇异的歌。这跟他们常常听见的《乐郊》、《望月》、《悲秋》、《苏武牧羊》、《金陵怀古》等等完全是两类的东西。好些人马上跑过去向何若君索取歌谱,有些人又要求他教他们唱这两首歌。何若君欣喜地一一答应了。他还为他们唱了几首革命歌,这些歌同样地充满感人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崇高的感情,在他们的心上留下永不消灭的影响。
以后就是汪雍、陈迟、觉民、张还如几个人的轮值了。他们先后被人怂恿着,汪雍和陈迟唱普通的歌,觉民唱了一首英文歌,张还如只会唱京戏,他的须生嗓子在同学中是相当有名的。但是大部分的人对京戏并不感兴趣;普通的歌曲在听者的心上也没有留下印象。它们从一只耳朵进来,又从另一只耳朵出去,并不曾留下一点痕迹。然而它们也没有搅乱房中和睦的空气,相反的,它们还引出一些轻快的笑声。京戏唱完,大家觉得应当休息了。碟子里的瓜子、花生、点心等等都光了。茶水也全进了众人的肚里。有的人便离开餐桌站起来,或者走到栏杆前面,或者立在书橱旁边,或者同新的、旧的朋友谈话。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表情。这一天好象是这些年轻人的节日。
这些时候觉民的脸上就被一种愉快的微笑笼罩着。他的心安稳地在许多同样年轻的心中间闲适地游历。这些心的接触给他带来快乐。他很少有过这种安稳的喜悦的时候。但是同时他又感到惋惜。这惋惜是和喜悦同比例地增加的。他每次意识到他在这个环境里得来的喜悦,他便想到另一个留在家中的人。他惋惜他不能够同她分享这些快乐。他惋惜她的病给她带来多大的损失。他知道她的参加会使他感到加倍的欢欣。然而他是一个能够克制自己的人,而且年轻的心也容易被纯洁的快乐吸引,所以他始终不让惋惜的表情出现在他的脸上,也不让别人猜到他的这种心情。众人在这里过了大半天快乐的光阴。他们不觉得时间不停留地往前逝去。但是怀里的表是不能够被欺骗的。散会的时候到了。他们不得不带着留恋地分开。然而这并不是结束,晚上他们还可以在法文学校里见面。《夜未央》就在那个地方上演,一部分的社员应该先到那里去布置一切。
来宾先离开报社,他们临走的时候还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其次走的是一些社员。只有在早晨就来了的那少数人还留着。他们忙碌地把房间收拾干净,然后抬铺板来一一装上。他们关好门正要上锁,忽然一个年轻的店伙模样的人流着汗急急地走过来,对张还如说:“我是来买报的,还可以买吗?”
“可以,可以,”张还如连忙客气地答道,便打开门让他进去。他带着尊敬的眼光看了看站在栏杆前面讲话的那几个人,然后跟着张还如走进里面去。
张还如走进小屋去拿了《利群周报》二周年纪念刊出来递给年轻的店伙。那个人接到报纸便伸手在怀里掏钱,一面红着脸胆怯地说:“我起先来过,看见你们在开会,不敢打搅你们,就走了。”他说完话还没有把钱掏出来,他的脸色因着急而变得更红。
“你不要给钱。这份报就算送给你。今天是我们的纪念日,你留着它做个纪念罢,”张还如带笑地说。
“多谢!多谢!”那个年轻人千恩万谢地说,他的通红的脸上浮出诚实的(而且近于可笑的)微笑来。
张还如对他说了两句话。他只是恭敬地点点头,便拿起报纸往外面走了。张还如陪着他出来。他跨出了门槛,还掉头对张还如说了两声“多谢”,然后又向那几个谈话的人客气地点了点头,便匆匆地沿着走廊去了。
“这一定是什么铺子里的学徒,”张还如望着那个人的背影低声说。
“他把我们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其实我们一点也不配!”张惠如感动地接嘴道。
没有人再说一句话。张还如关好了门。他们带笑带说地走出了商业场。
觉民要送程鉴冰回家,他一路上跟她讲话。他们刚走到商业场后门口,忽然看见觉新一个人从外面进来。觉民想避开觉新,但是觉新的眼光已经射到他的脸上来了。他只得带笑地招呼他一声。他看见觉新露出惊疑的脸色,也不说什么话,就安安静静地陪着程鉴冰出去了。
这个晚上《夜未央》在法文学校的演出,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散戏以后,觉民一个人回去。他经过那些冷静的街道走到高公馆,大门已经掩上了。他用力推开门走进去。
看门人徐炳垂着头坐在太师椅上打盹,看见觉民进来,便站起来招呼一声,还陪笑地说一句:“二少爷,今晚上回来晚了。”觉民不经意地点一个头,匆匆地往里面走去。
觉民走上大厅,便听见三更的锣声远远地响了。他吹着口哨跨进了拐门,快要走到自己的房门口,忽然看见一个人影从过道里闪出来。他一眼就看出这是觉新。他也不去唤他的哥哥,却踏上自己门前的石级,预备走进他的房里去。但是觉新却叫一声:“二弟,”就向着他走过来。他只是站在门槛上等候他的哥哥。
锣声逐渐地逼近了。永远是那个使人听见便起不愉快的感觉的声音。觉新走上石级,他望着觉民担心地问了一句:“你现在才回来?”
觉民点了点头,诧异地看了觉新一眼。
弟兄两人进了屋里。觉新带着一脸的焦虑不安的表情,一进屋便在方桌旁边一把椅子上坐下。觉民兴奋地在房里踱着,他的脑子里还现出《夜未央》中那个感情与理智斗争的场面。
“你们今天在开会吗?”觉新用低沉的声音问道。
觉民惊奇地望着觉新。他记起了这天下午在商业场门口遇见觉新的事,便坦白地答道:“是的。《利群周报》两周年纪念会。”
觉新睁大了眼睛。觉民的不在意的神气倒使他的不安增加了。他注意地望着觉民,他似乎想看透觉民的心,要知道这心底究竟隐藏着些什么。然而他的努力是没有用的。觉民的心还是一个猜不透的谜。
觉民看见觉新痛苦地望着他,不知道觉新有什么心事。他忽然想到一件事,便问觉新道:“蕙表姐的灵柩今天下葬了吗?伯雄没有再反悔罢?”
“葬了,”觉新点个头短短地答应着,他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以后他的面容又变阴暗了。他努力挣扎出一句话来:“二弟,你不能够!”
“不能够!什么不能够!”觉民站在觉新的面前,十分惊愕地看他的哥哥。他怀疑他的耳朵听错了话。
“你们干的都是危险事情,”觉新鼓起勇气答道。他的心跳得很厉害,他的心就在希望与失望的歧路中间徘徊。他等候觉民的回答。
“危险?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觉民直率地答道。他说的是真话,而且是不费力地说出来的。“危险”两个字在觉民的耳朵里是很陌生的。
觉民的镇定反而增加了觉新的烦恼和痛苦,他带着更大的焦虑说:“你不能够拿你的性命去冒险。你应当想到去世的爷爷同爹妈。”他知道自己没有力量阻止觉民,便求助于死去的祖父和父母。
觉民感动地唤一声:“大哥。”他开始明白觉新的好意的关切。他对这番好意是很感激的,但是他却觉得这只是他哥哥的过虑。而且在思想上他们中间还有一道墙,他没法赞成他哥哥的主张和生活态度。他同情地望着觉新,温和地安慰觉新说:“我并没有做什么危险事情,你不必替我担心。”
“你还说没有危险?你自己不晓得。我比你年纪大,看得多。即使你们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他们也不会放松你们的,”觉新带着更大的惊惧对觉民说。以
后他稍微安静一点,又用痛苦的声音哀求地说:“二弟,我求你以后不要再到报社去。你们那样做法有什么好处?只会招来压迫。我们省城里的情形你也该晓得一点。只要碰到当局不高兴,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前几个月报上还登过吴佩孚枪杀工人的消息。有好些省分都捉过学生,何况我们这个地方。你们男男女女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人注意……”
“我们不过办周报,并没有做别的事情,这是没有危险的,”觉民看见觉新的痛苦的表情,连忙插嘴道。这次他只说了一半真话,他还隐藏了一半。
“你们自己以为没有做什么事,他们却不是这样想。况且你们报上时常骂到旧派,得罪人不少。我真担心随时都会出事情,”觉新着急地说。
“但是我们做事情也很谨慎,”觉民马上接下去说。
“你们的谨慎是没有用的,”觉新越发着急地说,“你们做事情只晓得热心。什么社会情形,人情世故你们都不懂。”他把眉毛皱得紧紧的,额上现出几条皱纹。他的整个脸仿佛蒙上一层忧悉的面纱。他看见觉民的坚定的眼光,知道自己的话并没有发生效力。他的眼光和脸色变得更加阴暗了。他又对觉民哀求道:“你的思想,你的信仰,我管不到你。不过我求你看在去世的爹妈面上听我这句话:你虽然刚毕业,还是在求学的时候,我求你不要参加团体活动,不要发表文章。”他连忙加一句:“你要研究是可以的。”
觉民咬着嘴唇,不回答他的哥哥。他暗暗地想:“我什么都知道,我不见得比你知道得少,但是我不能够听你的话。”
觉新没有得到回答,他很失望。他知道觉民的决心不是轻易可以动摇的。然而他仍旧挣扎地说下去:“我只有你们两个兄弟。三弟在上海一定加入了革命党。我常常担心他会出事。但是我写信劝他也没有用处,他不会听我的话。我也只好由他去碰运气。现在你也要走他的路了。如果你们两个都出了事情,你叫我怎么办?爹临死把你们两个交给我,我如果不能够好好地保护你们,我将来在九泉之下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老人家?”他的眼泪掉下来,他也不去揩它们,却只顾说话。他最后苦苦地哀求道:“二弟,只有这一次,你就听我的话罢,你晓得我全是为你着想。”
觉民仿佛觉得一些悲痛的情感在他的身体内奔腾。他用力压制它们。他不要让自己露出一点软弱。他在跟他自己斗争。这斗争是相当费力的。但是他居然得到了胜利。他痛苦地、但是依旧坚定地答道:“大哥,我懂得你这番好意。我对你只有感激。但是我不能够答应你。我要走我自己的路。我当然比你更了解我自己。我们在思想上差得远,你不会了解我。”
“我们的思想并没有差多少。我很了解你的思想,就是你不了解我!”觉新有点动气地辩道。“我也恨旧势力,我也喜欢新思想。不过现在你们怎么能够跟旧势力作对?鸡蛋碰墙壁,你们不过白白牺牲自己。”
“那么要到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呢?倘使大家都袖手旁观,大家都不肯牺牲?”觉民勉强做到平心静气的样子问道。
“牺牲要看值得值不得。况且现在也轮不到你!”觉新痛苦地叫起来。在这时候电灯厂的汽笛尖锐地、呼痛似地突然响了。
“大哥,你不必这样担心。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行动,更谈不到牺牲,”觉民温和地安慰他的哥哥。他感觉到他们中间逐渐增加的隔膜,这搅乱了他的平静的心境。他还想说话。但是淑华和翠环从外面匆匆地走进来。把他们的谈话打断了。
“大哥!”淑华惊惶地叫道,好象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一样。她急促地说下去:“倩儿不行了!”
“她怎么样了?”觉新站起来吃惊地问道。
“大少爷,倩儿话都说不出来了,她翻着白眼,在喘气。大少爷,请你救救她,”翠环断断续续地哀求道,她的眼里包了一眶泪水。
“四太太说怎样办?”觉新皱着眉头问道。
“四太太看都不肯去看倩儿一眼。她嫌我大惊小怪。她说我们这班贱骨头,害病不过是为了想偷懒,哪儿就会得死!大少爷,你看四太太还肯想什么法子?
”翠环气恼地答道。她的纯洁的眼光恳求地望着觉新。
“大哥,你去看看倩儿罢。你看还有什么法子可想?就让她这样死了也可惜。我也要去看她,”淑华怂恿道。
“我那天就应当去看她的。好,我现在同你们一起去,”觉新忽然下了决心地说

“我去先点个灯来,”翠环兴奋地说,泪珠从她的眼角滴了下来。她掉转身子急急地往外面走。
“我屋里就有风雨灯,”觉新在后面提醒她道。
翠环又转回来,走进内房去了。
“翠环倒热心帮忙别人,”觉民靠在方桌旁边称赞了一句。
“嗯?”觉新回过头看了觉民一眼,也不说什么。
“我倒觉得她们那种人比我们的长辈还有良心,”淑华泄愤似地答道。
“岂但我们的长辈?”觉民讥讽似地说了半句,但是淑华已经跟着觉新走出去了。
他们走入过道,电灯就熄了。翠环提风雨灯从觉新的屋里出来,给他们带路,把他们引到桂堂后面的天井里。
梧桐和核桃树的绿叶象大片的乌云一般厚厚地盖在他们的头上。昏暗的灯光从右边小屋的纸窗中射出来。墙边和阶下安闲地响起了蟋蟀的歌声。
“到了,大少爷,就在这儿,”翠环带着紧张的心情低声说。
觉新点点头。他没有说什么,便跟着翠环走进了那间小屋。这里只有臭吵,没有一个人。桌上瓦灯盏里灯草头上结了一个大灯花。屋子里到处都有黑影。
身材高大的汤嫂摇摇晃晃地从隔壁房里走出来。她看见觉新,脸上现出惊喜的表情,尖声说:“大少爷,来得正好!请在少爷看看倩儿今晚上是好是坏。她样子真有点吓人。”
觉新连忙走进另一间屋去。淑华跟着他跨过了门槛。屋里的情形跟淑华两次看见的差不多。床前那根板凳上仍然放着那个药碗。那张瘦小的黑脸仍然摆在床中枕头上,不过方桌上瓦灯盏发出的微光使人看不清楚脸上的表情。
觉新走到床前。他看见倩儿的嘴微微张开,还在喘气。翠环立在他的旁边,担心他看不见,便挨近病床,提起风雨灯让他看清楚倩儿的脸。
倩儿的眼睛睁开,黑眼珠往上翻,两颊深深地陷进去,仿佛成了两个黑洞,嘴微微在动,急促地呼吸着,翠环柔声唤道:“倩儿。”病人似乎没有听见。翠环又悲痛地大声叫着。这次病人的黑眼珠往下移动了,她的眼睛略略动了一下,接着头也微微动了一下,她的嘴也动了一下,她的喉咙发出一个咳嗽似的声音。她似乎想说话,却又吐不出一个字来。
“倩儿,大少爷来看你的病,你有什么话吗?”翠环俯下头大声说。
倩儿转动一下眼珠。她似乎想用眼光找寻觉新或者别的人,她的脸上残留着的皮慢慢地搐动了一下。她的眼珠又转向着翠环的手里的灯光,慢慢地从她的眼角迸出来两滴泪珠,它们就留在鼻梁的两边。
“大少爷,你看还有什么法子?你救救她罢,”翠环忍不住掉过头看觉新,悲声央求道。
“大少爷,你看要紧不要紧?”汤嫂害怕地问道。
“大哥,她不会死罢?”淑华怜悯地说。
觉新走近一步。他把右手伸出去,在倩儿的额上略略按了一下。他又拿起药单子,在灯下看了一遍,焦急地说:“不能再吃这种药了,应当立刻请个好医生来看看。”他又退后一步,迟疑一下,忽然决断地说:“我去找四婶商量。就只有这个法子。说不定还有救。”
“你找四婶?”淑华惊疑地问道。她想起了前几天在花园里和周氏的房里发生的事情。
“自然要先跟四婶商量才行,”觉新不假思索地答道,便吩咐翠环:“你打着灯,跟我到四太太屋里去。”。
觉新、淑华、翠环三人走入桂堂。王氏的房门已经关上了,不过房内还有灯光。他们便沿着这个房间的窗下走过角门,转进四房的饭厅。淑华就留在饭厅里,让觉新和翠环直往王氏的房间走去。
一盏不明不暗的灯照着这个空阔的房间,李嫂立在床前踏脚凳上铺床叠被。她看见他们便转过头说了一句:“四太太在后房里头。”
后房里发出一阵快乐的笑声。觉新便放重脚步走进去。
王氏拿着一根水烟袋坐在床沿上。对面一把新式的椅子上坐着克定,他翘着二郎腿,手里还挟了一根纸烟。他和王氏的笑声都因为觉新的意外的出现而中断了。这两个人的惊讶的眼光都射到觉新的脸上。
觉新客气地招呼了他们,唤一声:“四婶,五爸。”
“明轩,你坐罢。你有什么事情?”王氏淡漠地说。
“四婶,”觉新恳切地说,“倩儿的病有点不行了。我来跟四婶商量,马上请个好点的医生来看看,或者还可以挽救。”
“现在这样晚还请医生?”王氏冷笑道:“倩儿不过一点小病,有个医生给她看病,过几天就会好的,也值得你夜深跑来告诉我!她已经吃过好几副药了。难道我就不晓得?”克定仍然翘着二郎腿,安闲地在那里抽纸烟,把烟雾慢慢地喷到空中去。“四婶还说是小病?人都快要死了!四婶还不赶紧想个法子?”觉新着急地辩道。“死了也是我花钱买来的丫头,用不着你操心!”王氏赌气地答道。
翠环胆怯地站在门口,低声对觉新说:“大少爷,我们走罢。”
觉新心里很不舒服,不过他还没有忘记倩儿的事情。他还想说话,但是听见翠环的声音,他的心冷了半截。他知道他的话在这里是没有用的。除了给他自己招来麻烦外,不会再带来什么东西。他只得把一切忍在心里,沮丧地垂着头打算走出房去。
克安带着笑容拿了一张纸从外面进来。他看见觉新站在房里,便诧异地说:“明轩,你也在这儿?你有什么事情?”然后他又高兴地说:“你来看我新做的诗,这是给芳纹的两首七绝。我念给你听。”他走到桌子前面,借着灯光,摇摆着头铿锵地把那两首肉麻的诗读了出来。他读完诗还踌躇满志地四顾问道:“如何?”“妙极了!妙极了!我自愧不如,”克定带笑地恭维道。
“明轩,你说,你觉得怎样?”克安又掉头问觉新道。他好象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就不肯把觉新放走似的。
“四爸的诗当然很好,”觉新敷衍地称赞道,不管他的心里装满了多大的轻蔑和憎厌。
“明轩,你知道这两首诗的妙处在什么地方?”克安听见觉新赞他的诗好,非常高兴,又得意地望着觉新问道。
觉新木然望着克安的黑黑的八字胡和两颊上密密麻麻的须根,一时答不出话来。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地听过克安的诗。他只得带点困窘地说了两次:“这个……这个……”
“这个你还不知道,”克安失望地接下去说。“你再听我念一遍。”他又摇头摆脑地念起来。但是他刚把一首诗念完,王氏却不耐烦地打岔道(她是在对觉新说话):“明轩,你怎么不把刚才的话对你四爸说?”
“什么话,明轩,你来说什么事?”克安惊讶地问道。他不再读手里的诗稿,却抬起头看看觉新,又看看王氏。
觉新听出王氏的讥讽的调子,他的脸色变白了。但是他还保持着礼貌简短地答道:“我看见倩儿病重,来跟四婶商量,请个好点的医生来给她看一下。”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话不会发生效力。
“原来是这件事情,”克安哂笑道,“明轩,你倒有闲工夫管这种小事情。明天早晨喊人请罗敬亭来给她看看就是了。这点小事也值得大惊小怪的?”
“四爸,恐怕等不到明天了,”觉新着急地说。
“那么翠环,你出去喊个大班马上去请罗敬亭来,”克安随口答道,他看了翠环一眼。翠环刚刚答应一声,她的声音就被王氏的带怒的大声掩盖了:
“你说请罗敬亭?说得好容易?你晓得脉礼要多少?就是我生点小病,也还不敢请罗敬亭!”
“这一点脉礼又算得什么?要治病就不必贪图省钱。四太太,我看还是请罗敬亭来给倩儿看看罢。倩儿病早点好,也多一个人服侍你,”克安温和地说。他并不赞成王氏的意见。
王氏把眉毛一竖,厉声说道:“话说得好听!我倒不敢当罗!我晓得你看上了那个小‘监视户’!我前两天人不舒服,也不见你说请罗敬亭。那个小‘监视户’的病一半是装出来的,我给她捡过好几副药,已经很对得起她了。你还要请罗敬亭来。我问你,高公馆里头有没有过丫头生病请名医看脉的事情?我晓得你的心,你巴不得我早点死了,你好把倩儿收房。你这个人真没有良心。你在外面闹小旦,我也没有跟你吵过。你想在我面前‘按丫头’,那却不行!”她怒容满面,好象要跟她的丈夫吵架的样子。
克安并不打算吵架,他只把眉头略略一皱,勉强做出笑容敷衍道:“我哪儿有这种心思?我不过随便说一句话。你说不请罗敬亭,就不请,也犯不着这样生气。”
“大少爷,走罢,三小姐还在等着,”翠环轻轻地在旁边提醒觉新道。
这一次觉新不再迟疑了。他不想再听王氏讲话,便告辞出去了。
淑华还在饭厅里等候他们,看见觉新神情沮丧地走出来,知道事情没有办好。不过她还抱怨一句:“你们怎么说了这么久的话?也不管人家等得心焦不心焦!”
觉新简单地答道:“我们快走,我等一会儿告诉你。”
他们跨出门槛,又转个弯,沿着石阶走去。翠环仍旧给他们打风雨灯照路。觉新叹口气说:“现在真是没有办法了。”
“大少爷,全是我一个人不好。我害得你受一肚皮的气,”翠环带歉意地说。
“怎么能说是你不好?这全是他们不好。如果依得我的脾气……”淑华气愤地插嘴说,她忽然停顿一下。但是觉新却接下去说话了。
“这不怪你,你全是为着想救倩儿,你没有错。倒是倩儿才可怜,我没有想到他们的心肠会这样硬,”觉新感动地安慰翠环道。这时他们已经走过淑华的窗下,觉新吩咐翠环回去,她却坚持着要打着灯照他们回屋。
在路上觉新又把他在王氏房里见到的情形和听到的话对淑华详细地说了一番。不久他们就到了觉新的房间。淑华留在觉新的房里,听完他的叙述的后面一部分,翠环便动身到张氏的房里去。翠环临走的时候,觉新还温和地安慰她:“你不要着急,说不定倩儿的病明天就会有转机。四太太不肯请医生,我明早晨就喊人去请罗敬亭。”
“明天不晓得还来得及来不及”翠环自语似地痛苦地说。
“哇!”静夜里忽然响起了一个女孩的痛苦的哭叫声,这使得他们三个人发愣了。
“我二回不敢罗!”那个女孩哭叫道。同样的声音响了几次。后来声音又减低,成了断续的哭泣。
“大少爷,三小姐,你们听,春兰又在挨打了!”翠环悲痛地说。他连忙掉转身子,头也不回地揭起门帘匆匆地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