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朋友陪游的温馨时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抽空半天,遵照妻子的指示去探望她的一个好朋友卢姐,她们30年没有见面了。卢姐和他的老公李先生热情接待了我,大家喝茶叙旧,极为融洽与亲切,然后我决定告辞赶回去“丈八”开会。主人夫妇执意要带我到西安城里转转以尽地主之谊,尽管我告诉他们西安市内的景点我基本走完了。
主人领着我下到地下车库,上了一辆越野车就出发了。我们的车在和煦的秋阳里中速前行,主人沿路向我介绍着西安的今昔故事,让人觉得特别的温馨与亲和,让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格外明媚。我们的车一直开到了古城的“碑林”,于我而言,这是一尾市内重要景点的“漏网之鱼”。
“碑林”的游客少,绿树多,且多为参天古木,当然里面最多的还是刻着各种书法艺术的石碑。据称:九百多年来,这里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石刻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千余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的墓志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林林总总,目不暇接,所谓“书法艺术的长廊”,这里绝对是“第一廊”,但在布局上却没有廊的冗长,浑然是庙的殿亭楼台,展示的厅堂则为馆的感觉。主人又热情地要工作人员拓了字帖相赠,妻子与他们30年前的友谊让人无法拒绝。

我们的车子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曲弯的神秘之地,据说最地道的西安小吃就蛰伏在这条深巷之中。主人带我品尝的是“灌汤蒸饺”,店主与他们熟得像朋友,入座之后,主客闲聊,乡亲乡音的一如那小巷轻轻荡过的秋风。他们说陕西话让我想起小品名士黄宏的口语,憨厚而风趣,尽管只听懂了“我”叫“厄”,心情也温润。
店主与店员个个手脚麻利,不一会儿,那凉的红米粥、现制现蒸的饺子、坚韧的锅盔饼子和特别的蘸料就端上了桌面,于是我一下就坠入了状态,沉浸在古城民风的闲适优雅里无法自拔。原来还想稍微尝尝然后再赶回去与“组织”共进中餐的,但看来原来的想法不得不被束之高阁。
灌汤饺子大概就是灌汤包子上发展而来的,皮更薄,馅料鲜美而馅汤烫口,蘸了调料滋味更妙,一吃居然止不住,这很可能是这辈子吃的最好的饺子,我们三人就这么一笼又一笼地不停地吃下去。无论是滋味与顺畅,调料与红米粥在吃的过程中起了很好的配合与协调,它俩可是灌汤饺子最好的助手。这样的绝配,历经了小巷民间上千年的推敲与玩味,然后一举温润了你的五腑六脏……
卢姐一家用车把我送回“丈八宾馆”的时候,会议下午的活动正好开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