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针锋相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赛?不会吧,有没有搞错?”陆晚晴瞪大眼看着陆静之。
“陆静之拍拍她的头,笑道:”没搞错,突厥使者指名要薛君寒应战。上元节那天比试。“
“这些突厥人心眼那么小,别人在战场赢了他们就要从其他方面扳回来吗?不是说突厥内乱吗?这么快就解决了?还真是枪口一致对外了!”
“什么枪口一致对外?”
陆晚晴不去理他,只一心想到薛君寒的安危来。听说那突厥使者是文武双全,博学多才,是突厥可汗特意找来挫挫大唐锐气的。偏偏两国刚刚修好,皇帝也不能不卖这个面子。但是,谁想他竟然指明要薛君寒对阵呢?要知道,薛君寒虽然是将门之后,却文强武不强,就他那个身手,如果是武试岂不必输?可是李隆基偏偏已经答应了人家。
哎,输了事小,丢了国家的面子事大。到时候李隆基生起气来,那可不知道什么情况了。
大过年的,你说你闹什么闹啊!
正愁眉不展,有人递了杯茶到她面前,她也就顺手接过来了喝了。不对,这茶怎么喝着味道这么熟?抬头一看,一张脉脉含情的脸映入眼帘。
“君寒,是你!你来的正好,我正要问你,那个比试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薛君寒挑眉一笑,带三分慵懒,七分邪媚,“怎么办?当然是参加比赛了。难道我还有挑选的权利吗?”
“可是你……呃,我担心你……会输。后天就是上元节了,你怎么一点也不心急?倒是我在这里皇帝不急太监急……”
薛君寒拍拍她脑袋,佯装生气道:“怎么对我这么没信心?我虽然很差,但是也不至于输的太难看吧?何况,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可是……”
“不要可是了,不是说好了去赏梅的吗?走吧,再不然梅花都要凋谢了。”
“好了好了,I服了YOU!”说罢,二人向外走去。
++++++++++++++++紧张的分割线,我割啊割++++++++++++++++++++
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而这时的大唐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百姓安居,四方来夷,八方太平,是以元宵节又隆重非常。今年灯市里听说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又命人做了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陆晚晴哪有什么心情去赏灯,今天下午就跟了哥哥到了校场。听说这次是十个题目抽三个来比。现在薛君寒刚抽了第一场——比射箭。陆晚晴当时就眉头深皱,射箭?听说那突厥使者阿史那炎是个百步穿杨的高手,薛君寒不是必败了吗?
早有不少朝廷官员携带眷属来观看,更何况迟些还有晚宴,更要看看这两国之争胜负几何了。
校场上人潮汹涌,专门来为薛君寒打气的粉丝们尖叫不休,仿佛这是一场关乎她们生死的战斗似的。又不是斗牛,激动个什么劲呐?
鼓声动,人声起,闹烘烘的校场霎时安静下来。陆晚晴定睛一看,只见薛君寒一袭湛蓝劲装,脚蹬墨色短靴,额间一抹镶嵌了墨玉的白色抹额,愈发衬得面如冠玉,英姿飒爽,神采飞扬。
迎面走来一人,身形高大威猛,胡须髭然,一双碧绿的瞳眸泛着幽幽冷光,深不可测。目光锐利如箭,冰冷似刀,让人看了直生寒。这人,正是突厥使者阿史那炎。
两人各自行礼后,各从侍从手中取来弓箭。这场比赛是各射十箭,看谁射中的几率最大。陆晚晴叹了口气,薛君寒那样,怎么可能赢得了马背上长大、弓箭上跳舞的匈奴人?
钟鼓响罢,全场霎那间一片寂静,如同嘈杂的集市突然空无一人一般,视线全部落到了场中那两个姿态各异的男子身上。只见薛君寒拔箭、举弓、拨弦、拉弓,每一举每一动都透露出危险和力量,偏偏每一举动又是分外的优雅闲适,仿佛这里不是万人瞩目的校场,而是他自家的后花园一般。
箭上弦,弓开,突然间,那羽箭飞驰而去,如流星,如刀光,如闪电,如疾风,直直飞驰而去!
电——光——火——石!
好像只是一瞬间,却又好像过了无数时间,周围人群的喧闹声将陆晚晴从震惊中喊回魂。她这才反应过来,目光死死地盯着那箭靶红心处的一支羽箭。
呃,是谁说他只是个书生的?这箭是怎么回事?她转头看了看大哥,发现陆静之倒是一派自在了然的模样。“大哥,薛君寒不就是个书生吗?为什么他的箭法这么好?”

陆静之疑惑道:“是呀,但是他好歹也是将门之后不是吗?从小这些练习是少不了的。纵然赢不了阿史那炎,也不会输的太难看不是吗?”
这就是他说的“只懂点皮毛,只会点防身功夫”?原来古人的谦虚是这样的。今天她总算了解了。
阿史那炎也射中红心,两人势均力敌。接下来的九箭,只听校场中时而唏嘘,时而高声大叫,时而鼓掌,时而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场中的气氛也在一箭之后越来越高涨,当最后一箭射出后,场中的大唐人明显都有些失望。薛君寒正中红心八箭,阿史那炎则是十箭全中,可以说是例无虚发。突厥那边是高声喝彩,唐朝这边是士气低昂,不过幸好这才是第一场,接下来还有两题,结局尚未可知。
陆晚晴看了看薛君寒,那家伙倒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好像一切本就在他意料之中的表情,仍旧是带着淡淡的笑,闲庭信步地退了场。
这次是阿史那炎抽的签,题目是李隆基亲自出的:落花,马蹄。
不错,就是四个字,落花,马蹄。以这个题目画一副相关的画,画上题诗,要与题目相关。另外,还要当场作一曲以记之。时间是在一柱香的工夫,超过时间算输。
这么短的时间里,够吗?
不只是陆晚晴这么想,所有人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你不仅要构思,还要作画作诗作曲……这个李隆基是在玩大家吗?
落花跟马蹄?果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真不知道皇帝大人怎么想的,这思想就是不一般呐!
薛君寒依旧自在得很,看了题目,思考了下,随即来到自己的画案旁坐下。早有童儿奉笔以待,他接过画笔,思考片刻就落笔了。
他画什么了?再看旁边的阿史那炎,也是振笔疾书。太和殿中气氛一下子冷凝起来。一时间只听见细微的沙沙声,再无其他。
“哥哥,你说他能完成吗?”她不禁有些担忧。
陆静之笑道:“能,你当他这个才子之名是假的吗?”
是吗?再看那家伙,只见他的动作如行云飞快,似流水无碍,笔画起落间有淡淡烟霞拢起,在他脸上洒下一片光晕。
那一柱香,只剩下了小半柱还在苦苦挣扎燃烧生命。陆晚晴顿时将心提到了嗓子眼,这第二局可不能再输了!
时光飞逝,如指尖细沙流过,毫无声息。阳光渐渐西斜,透过殿廊,洒下淡淡温暖。
突然,薛君寒将手中笔放了下去,起身拿出随身携带的那支翠玉长笛:“皇上,薛某已完成,作《落花香》一曲,愿献陛下。”
旁边阿史那炎似乎还未完成,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去写字了。
李隆基显然甚是高兴,接过太监递来的画,在众人的期待下将那画放在了身边。
众人皆看向那一柱快要燃尽的香,再看看阿史那炎,纷纷期待他完不成。
眼见得那香将燃尽最后一点,阿史那炎终于站了起来,施礼道:“尊贵的大唐皇帝,阿史那炎也完成了,请评鉴!”
众人期待的目光看向李隆基和众多文士,只见两幅画被挂在了檀木屏风上,出现在众人眼前。
惊呼声和叹息声四起,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那两幅画上。
陆晚晴定睛一看,不禁乐了起来。薛君寒的画上无马也无蹄,只有一个马蹄踏出的印子。只见浓墨淡彩中,落花几片被践踏在马蹄印上,暗香浮动,引来彩蝶翩翩。小雨初晴的天空,一方落花,几只彩蝶,落花,马蹄,寥寥几笔,不仅意境深浓,更是含蓄绵长,让人看了就联想到了很多事情。想那马蹄印是何人所留,他为何匆匆冒雨赶路……
形神俱备,更是切合了主题,十分符合中国国画中求意不求形的风格。再看它上面的题的诗,更是一下子让人看到了杏花春雨的江南。诗云:
枕上忽闻清雨声,懒起支帘窥东门。
马蹄踏破杏花香,独留残蝶醉香粉。
清宵细细鬓云开,长歌寂寂霜华冷。
若非鲮鱼传尺素,会向无定梦中逢。
好画!好诗!好文采!
陆晚晴高兴地差点没尖叫起来。再看旁边阿史那炎的那幅画,笔势磅礴,画中惊马怒目,气势磅礴。只见画中黑色马儿半身仰起,可见两个马蹄白若明月,马边一棵花树,落花飘零。那马儿是风姿出众,那花儿也是美丽无瑕,整体看来不失为一幅好画。但是——这幅画未免有些呆板了,虽然也是符合了落花了马蹄的主题,可是终究不如薛君寒的意境好,比不上他的形神俱备。
高下立时可见,什么东西只要一比较就看得出来优劣。众人已是各有见解,只等着两人奏曲。
薛君寒因为是先完成的,故而他先奏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