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求收藏推荐。
从警察局里面出来,林笑阳苦涩着脸告诉李盛晴他被暂时限制出境的处境,李盛晴看着他,说道:“这样也好,我早就不想这个时候出国,你不能走了,估计我也会留下来的。”
李盛晴果然很了解自己的父亲,得知林笑阳无法离开滨海市后,他也打消了让李盛晴一个人去日本的计划。
不过他又叫林笑阳要贴身不离地保护自己女儿。半路杀出打了一场拳的林笑阳,就这么的成了李盛晴贴身保镖。表面上很想上台打拳的林笑阳,因此显得心情很不好。
不过心情不好,林笑阳还是早早醒来,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
说起来,来滨海市市也有半个月了,林笑阳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训练。现在的林笑阳已经没居住在李沈椿给他的那间房子了,而是跟李盛晴住在一起。李盛晴的房子更大,练功场也更为专业。
只见他站在练武厅内,先是深呼吸一口气,做了下四肢的伸展运动,不停的拉着各个关节,然后压腿。热身运动做完,他才站成半马步,缓缓打出一拳,这一拳虽然速度很慢,却带着“呼呼”的声音。
我们知道,力气大速度又快的人,如果全力一拳打下去,有时候也能打出“呼呼”的声音。但像林笑阳这般速度还能发出如此声响的,只能说明林笑阳的肌肉里面的力量太大太强悍,缓慢出手,也不断震动空气。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用手去靠近他的双手,会发现林笑阳的肌肉有一股很特别的弹力,你一碰就像电麻似的震开你。
如是者反复打了五十拳,林笑阳的脸上开始冒汗,而他也停止了这种打拳的修炼,改成用手指砍纸片。
林笑阳拿了一叠被纸条大一点的小纸片,往空中一扔,就用手指去劈,他出手的速度极快,几乎看不清动作,奇怪的是反而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不多时,他就劈烂了七八张小纸片。,这些纸片都是从中对称地被劈烂,不左不右。
劈完小纸片后,林笑阳拿起一把长二长枪,试了试,单手“哗啦”扎了一枪。一时风声大响,像推土机压过马路。
很多人都听说过“棍打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说的是棍和枪的特点和使用技巧,那晚林笑阳拿着一根饭店里的小木棍当枪使,连点伤了不少对手,这个时候使用真正的长枪,威力更大。林笑阳站着扎成高马步,全身重心成为一条直线,没其他动作,双手却是不断飞舞,那长枪却如同是他手臂的延伸,从不同角度上下翻飞。
而林笑阳终于开始大量的出汗,如落雨一般。
这大枪又长又重,使枪者不仅要腕力惊人,还要腰力惊人,不然来回就只能把枪直刺而已,所以说是“月棍、年代、辈子枪”。
现在流传的内家枪法,许多人喜欢托名在三国名将赵云名下,唤做“赵子龙十三枪”,也有根据门派叫成“太极十三枪”等。在古代,三、六、九等都是虚数,表示无穷无尽的意思。但细细说来,枪法还真是就只有三个基本动作,拦、拿、扎。其他的动作都可以从这三个中演化出来。拦是抵挡的守势,拿是冲刺的时候的避让身法,这扎很好理解,纯粹的攻势,“枪挑一条线”也是因此得名的。枪法的鼻祖赵子龙的时代实在太久远,枪法归宗岳飞则是有根据的。岳武穆王曾专门纂文形容过那时的“河南大枪”,岳王笔下那时的枪和现在的构造用法已经区别不大了。

不过枪法难练,甚至不少武林人士认为没有高深的内功或者天生神力,是无法练得枪法大成的,也就很少有人专攻这个。
林笑阳当然不是专攻枪法,他只是利用练枪来锻炼臂力、腕力、腰力与腿力。
当林笑阳舞完长枪,就听见一阵清脆的掌声。他回头一看,看见一个四十左右的陌生男人正站在门口,用力的拍着手掌。
林笑阳见这个陌生男人边拍掌边走了过来,不由露出询问的表情。那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叫谭武阳,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说过!”
“谭武阳,”林笑阳当然知道,在“同拳会”的好手里面,除了那晚跟李从智一起受伤的丁火,名气最大的就是这个谭武阳了。不过谭武阳很少参与“同拳会”的事情,他甚至不是“同拳会”的人。谭武阳是李从德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与“同拳会”也只是朋友关系。但这个人武功十分了得,曾经帮李从德对付过几个很能打的拳师。
“你好,林师父,说来惭愧,‘同拳会’来了一个你这么武功高强的拳师,我却现在才看到。”说着,谭武阳显得有点感慨道,而他的年纪虽然比起林笑阳大上很多,可是叫出这句“林师父”却是显得相当的自然,“刚才看你的枪法,只怕这滨海市没人比你用的更好了。”
林笑阳淡淡一笑道:“我这枪法却是练着玩的,其意不在练枪本身。倒是谭师傅谦虚了,看你双手的老茧,怎么能说练锻炼的时间都没有了呢。”
谭武阳笑了:“我这种水平,在你面前最多也只能说是在锻炼身体而已,不过见到高手不动手,这心痒的滋味很是难受,说什么也要跟林师傅过两招才行。”
林笑阳见谭武阳食指大动的模样,知道他是真的动了心,也不推辞。
谭武阳很快换了练功服出来,一身白,系着根黑腰带,他活动了脉络筋骨,又对林笑阳说道:“林师傅,可能不说你也知道,我其实更多的功夫是在双腿上。”
林笑阳笑着说:“谢谢谭师傅告知。”然后眼睛紧紧盯着谭武阳的双腿。
此时的谭武阳缓缓走向林笑阳,整个双腿迈着一个奇怪的步骤,每步大小都一致,不长不短不块不慢,可是看那走路的姿势,却是个普通人一样。这对侵淫谭腿几十年年之久的谭武阳来说,他一双腿能踢飞四百斤以上的沙袋。谭武阳在崔意唐两米处停了下来,马上像钉子一扎在地上。
我们常说“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腿功练习被看成是武术基础训练项目之一,但真正只单独修炼腿功的,也是少数。
四十出头谭武阳,这双腿已经反复踢了三十年了,不仅只是站立着一个前踢提过肩膀伤人,他几乎能从各个你想得到、想不到的角度迅速出脚,而且每一脚力量极大。谭武阳是谭腿的外家弟子。
中国武术里一直有“南拳北腿“支之称,这里的南拳指的就是洪拳,而“北腿“自然就是潭(谭)腿了。传说此拳起源于山东省龙潭寺,故称为潭腿。明朝正德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相济禅师,亲自到山东临清龙潭寺巡访,与昆仑大师后辈传人跃空大师相见,两僧将少林的罗汉拳与临清潭腿互换学练以留做纪念。随后少林寺后人又将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动并添增两路,故又称少林潭腿。
林笑阳见谭武阳这么表演功夫,却假装不识货,只是微笑着看着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