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高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南某地。
“杨明海,出列!”
“赵军武,出列!”
“王烈,出列!”
……
前后一共六个人从密密麻麻的阵列中走了出来,来到前面。
开始叫一个两个人名的时候众人还不清楚,而待这六个人全都站到前面,哪怕对这六个人认识不全的也都明白了,这六人应该全都是记了二等功的战友!
而接下来,在这六个人的注视下,其他所有人在命令之后开始了军中最常见的一对一空手博击。
最后,六名优胜者被选了出来。
再然后,这十二个人开始“休假”。
在这种地方,休假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真的休假,还有一种就是出行特别任务,出于保密原则,一律冠以休假之名。
被选出来的杨明海等十二人也都以为这一次是出行特别任务,但在飞机上从西南一路飞到东北,直到进入东北大营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一次的任务似乎有点怪异。
和一个人交手,而且还是车轮战?
有这么厉害的人么?
待休整一晚,第二天上午,看到那位首长,也就是“许先生”的时候,杨明海等人不由都是仔细打量。
然后就是一个个目光微缩。
对他们这些好手高手来说,看一个人能不能打还是很容易的,腿脚也罢,手臂也罢,但凡练过的,必有痕迹可察,说得再明白点,一个练脚的人,他走路的姿态就与别人不一样。
肯定不一样!
但在这位许先生身上,他们什么都看不出来。
看不出练过武还是没练过武。
没有一丝半点练过的样子,但真正一点没练过的人,又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看不出年龄。
看起来很小,但若下意识地用年龄很小来判断他的时候,又有一种莫名的而且非常强烈的违和!
看不出是干什么的。
真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但这让杨明海等人心中俱都一凛。
就这个什么都看不出来,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位,莫非是秘密战线上的战友?”好几人心中嘀咕着,但紧接着又觉得,这么招眼的人,不可能是秘密战线上的吧?
种种猜测,在交上手之后,烟消云散。
刚交手的时候,杨明海感觉这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交手了十几招之后,杨明海感觉这是一个棘手的对手。
交手了二三十招之后,杨明海感觉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对手。
交手了四五十招之后,杨明海已经麻木,他已经既无心也无力来揣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了,而只是拼命地如发泄般地出着招。
这是上午。
下午的时候,杨明海配合针灸。
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从本地战友的口中得知,这位许先生是一名中医师的弟子。
中医师的弟子?
那就也是一位中医师?
杨明海根本就无法相信,拥有那么一种超绝身手的人,居然是一个医生!那他们这些连人家衣角都摸不到几下的“战士”,又成什么了?
直到他在针灸中睡着。
直到他醒来之后。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别说只是高中毕业,杨明海发誓,他哪怕就是博士毕业,也绝对无法把醒来后的那种幸福感给说出来。
太轻松了!
太舒服了!

而直到晚上,依然还是从本地的战友口中,杨明海才知道,和最关键的东西比起来,轻松和舒服,真的算不了什么!简直就是提都不值一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天。
杨明海一行十二人,已经有九个人和许先生交过手,同样,也是那九个人被他针灸过。
到了这个时候,再不需要本地的战友给普及,杨明海等人都已经发现了,被针灸过一次之后,他们身上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毛病,似乎全都消失了!
杨明海苦练过一段时间铁砂掌。
这东西一点都不玄,但就是练起来要吃苦,而练出来之后,也很有威力。不过当时虽然是被教练带着学的,杨明海还是护理不当,把一双手给伤了。
每天早晚,或者阴天的时候,他的手腕和手关节就会泛酸泛凉泛疼。
算不上很严重,但这玩意儿却是治都没法治的。
但是现在,两天过去,杨明海发现他的手,再没有什么泛酸泛疼,一丁点儿都没有!
其他人的情况,也都与此类似。
这让他们在一起讨论这事的时候,又是惊奇又是佩服。
许先生真的是太厉害了!
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医学并没有什么比较深的了解,要不然,这时的感觉就不会是“惊奇”又或者“佩服”什么的,而会是怀疑人生了。
和杨明海他们同样从外地过来的还有好几批,他们并不参加大营的日常训练,早上的时候也只在练武场自己演练着。
演练之余,所有人话里说着的,都是许先生。
然而这一天的上午,他们却并没有等到那位许先生的到来。下午的时候,杨明海一行十二人被带队的长官宣布,“休假结束,全体返回!”
许广陵在哪里?
他在图书馆中。
昨晚,得出答案之后,今天,他就在图书馆中查找一些相关的东西。
哪些相关的?
辟谷。
禁食、断食疗法。
过午不食。
……
从中国古代,到西方现代,许广陵翻阅着很多的古籍、图书、杂志,但翻了很久之后他才又发现,这番查找翻阅虽说不上是全然无用,但也基本没什么大用。
其实就一个说法,那就是以他现在的层次,所面对的很多问题,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在世俗的文字记载中,找到答案了。
别说答案。
就连关于问题的记载,都没有。
“高处不胜寒啊。”又放下一本书,许广陵微微喟叹着。
其实不是胜不胜寒,而是某种孤单。
老子庄子他们,当年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才留下自己著作的呢?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他们是想立功(学说为帝王所用),还是想立德立言(学说为后世垂范)?又或者这些都不是,而仅仅只是为了抒发某种“孤单”?
这一刻,许广陵心里忽然升起了这样一种奇妙的想法。
但当然,关于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啊。”下一刻,许广陵心里念叨着这么一句话,然后手持着一本书,心神却开始沉浸于自我之中。
==
感谢“最后的仙人”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魔君湿身”的月票捧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