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百家之争,仙魔之仇,原来杀人须借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宴之上,一群有想法的人正在娓娓密谈。
听说能邀请到地仙助阵,一干密谋之人都有些兴奋起来。
当然,晋宇子所说能找到的地仙不会是尹喜。不过这些谈话让他想起以前曾听尹喜说过的与吴起合杀子思的事,这件事估计九州之内,除了那几名百家圣人外,知道的人并不多。就连那儒家之人可能也不知道,除非儒家圣人传下话来。说起来这事还是因宇子而起,而尹喜也是杀子思的元凶之一,当然,晋宇子不会傻到连这些也说出来的。在宇子看来,在诛杀吴起的事情之前,道家和儒家的仇怨先暂且放到一边,一些其它顾虑也顾不得了,先把黑锅一古脑推给吴起再说。
“什么办法,晋公子请讲。”公叔王错二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有了希望,最高兴的莫过于这两人,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这吴起当年曾杀死儒家述圣孔汲,估计这事儒门的人还不知道,如果此时把这消息告诉儒门,想必儒门会出动高手追杀吴起的。到时候我们再与儒家联合,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晋宇子话音一落,在坐的众人都面带兴奋之色。
儒门几百年的积累,实力自然不会太弱。当年仅孔丘便有七十二弟子,如今即便死一些,飞升一些,再除去资质差的,怎么说儒家找出几位地仙级别的高手还是可能的。
有实力就有一切,尤其是打打杀杀这样的事,多一名地仙便是多了N多把握。
公叔和王错都暗自庆幸天无绝人之路,终于能除掉吴起这个心腹大患了。众门客也很高兴,一来是先前跟随田文时,就与吴起有些不对劲,二来吴起也为魔之一脉,众人为道之一脉,“除魔卫道”向来是这些修行之人的宗旨,本性使然罢了,虽然这魔除得有些不讲理。当然最高兴的要数公孙鞅,这样一来吴起可杀,法经可得,远大宏图便更易实现。真是晋宇子一席话,乐坏满屋人。
“联系儒家之事非同小可,哪位先生能去办妥此事?”公叔见大家都面带喜色,知道众人都想从中捞些好处。无论是名也好,利也罢,费心费力,总是要有些利益可得。而此时此景,却正好是用将派将的好时机,于是公叔急忙问道。
“我去。”一个门客站起来,“我曾与孔汲弟子子季有过一面之缘,想必到儒门做事也方便。”
“好,就这么办。”公叔一锤定音。
盛宴之中,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计划成形了。不过由这些散修来联合百家之中的儒门大家,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想与他们共同行事也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办成。酒宴散了之后,或修练或做事,众人便各自忙自己的了。
西河郡守府内,吴起盘坐在地上,面前的空中,飘浮着李悝的那本《法经》。吴起双手不停的打出法诀,一丝丝的法力波动从手上传来,没入《法经》里面。已经有数月之久,吴起每天都盘坐在那儿修复这本法经。
在阴晋之战中,这本《法经》束缚吴起,使得吴起几次陷入绝境,险些命丧阴晋,威力之大自不必说。后来危急之中,多亏得晋宇子从天而降,破了法经对吴起的束缚,使得吴起重创《法经》,这才脱出困境,并一举击杀李悝,法经也被吴起得到。如此历害的法宝,吴起怎么会轻易放过呢,何况一旦修复炼化,便可得到法家精髓。可惜的是《法经》被吴起自己所损毁重创,如今若要恢复本来的威力,却是要颇费一番功夫了。
吴起虽然身具蚩尤魔功和兵家功法,但对法家之道却很少研究。如今想修复法经,自身澎湃的法力却使用不上。
法经是当年李悝以法家精髓为本,辅以五行之精,以王者之气淬炼而成。吴起不憧法道,悟不出法家精髓,修复法经当然是颇费周折,事倍而功不及十一。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吴起不间断的努力下,法经受到的损坏至少表面上看来已经逐渐修复,只是本源却很难恢复,使用起来,也全然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不憧法道精髓,法经修成这样,吴起也没办法,只好听之任之了。
李悝死后,吴起本想趁机出将入相,掌控魏国,再寻机扩充武卒,然后效蚩尤魔神横扫天下,建不世之功,成就无上大道。只是田文由齐入魏,出任魏相。那田文是有名的能人,门客过千,多是能人异士,吴起暗暗比较,感觉硬碰田文实属不智,也只好徒叹天不与我。
事已至此,吴起也懒得再关心安邑城的那些杂事,而专心在郡守府内吐纳修炼,淬炼肉身元神。
这一天,吴起正在府内修炼,有侍卫来报,说门口有一似道非道,似仕非仕的人来访。吴起运起察敌之术,想先看看是谁来访。令吴起大惊的是,察敌之术是修炼兵道悟出的法术,能察知方圆上百公里外的一草一木,然而,却根本感觉不到可能就站在门口的来人。这足以说明,来人的法力高出吴起太多。
敌情不明对每一个领兵统军将领来说都是大忌。
这种情况令吴起心里直打鼓。难道,又是一个所谓的“除魔卫道”的人来找喳,虽然吴起并不介意和来人打上一架,但来人法力太高,恐怕吴起就是想打也出不了手。不过吴起心里明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来人真的是来杀自己的,那么他根本连逃跑的机会都不会有,所以躲着不见根本没有用。索性大模大样地出去看看是什么人来访。
大门外,一哨卫兵站成半环状守在门前,警惕的目光盯着中间一人。

此人正是鬼谷子。
吴起走出门,看到这个束发稽,留长须,着黑袍的人就站在门口,可是吴起却感觉不到他有一丝丝法力的波动,也没有一丝的气息外泄,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的站在那儿。然而凭吴起地仙的修为,凭本能,他也知道,这是一个绝世高人,是绝对得罪不起的。
吴起不敢殆慢,急忙弯腰行晚辈礼,“晚辈不知尊驾是哪位高人降临,有失远迎,还请前辈恕罪。”
鬼谷子此来当然不是为了杀吴起。在鬼谷子看来,天下万物皆有道。蚩尤功法也是一种道,只不过蚩尤战败,后世之人循着成者王候败者寇的惯例称蚩尤为魔,但这并不能就说蚩尤功法就是邪魔之法。若蚩尤战胜,那黄老之术岂非也成了魔功?事实上,道家现在却自称是最正宗的大道之术。何况,以鬼谷子现在远远高于一般天仙的境界,却是不屑于杀吴起这样的地仙之流,就好象一个人没有兴趣去专门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对于公叔座、王错等一众想杀吴起的人来说,吴起法力高强,凶悍无比,没有绝对的把握那是宁可远观也不招惹。但对鬼谷子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吴起也就是一只蝼蚁。
鬼谷子这次前来,并不是一时兴起,对这只强壮的蝼蚁起了兴趣,而是有一件事关九州天道变动的事要告知吴起。鬼谷子术数之高,甚于历代任何神仙,天仙推算,自是算无遗策。而把这事告诉吴起,正是要推动天道变动朝向与自已有利的方向,自然,也会对吴起有利,否则无利不早起,吴起也未必会听命于鬼谷子。
面对吴起执晚辈之礼,鬼谷子坦然受之,微微颔首,“你不但习有蚩尤功法,还修炼有孙子传下的兵家之道,老夫这前辈倒也是做得。吾乃是云梦山鬼谷子。今天前来是要告诉你一件与你有关的事情。”
鬼谷子是兵家之祖,当年孙子也曾问道于鬼谷子,虽然孙子兵道也已修到了极致。吴起修练兵家之道,在鬼谷子面前,自称晚辈并不算错。
“请前辈不吝赐教。”吴起恭敬有加。
“咦,李悝的法经居然在你这儿。”没等如吴起所愿赐教,鬼谷子便发现了法经的气息,稍感诧异,略一推算,便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李悝虽然是法家之人,但战国时期百家功法盛传于天下,李悝修习法道,当然也是法家弟子,但却并非鬼谷子亲传。对于吴起李悝的之间的仇怨,鬼谷子倒也不以为意。
“你既自称晚辈,老夫当给你一些好处。这法经内部受损严重,你不憧法道精髓,以外力强行修复,有其形而无其实。岂不闻“金玉于其外,败絮居其中”的道理?法经被你如此修复,还有什么威力可言。”鬼谷子说话间一扬手,那本法经由吴起体内飞出,悬浮在鬼谷子面前。
吴起心中忐忑,毕竟李悝是法家弟子,鬼谷子是法家祖师,不知鬼谷子知道了李悝死在自己手里会不会勃然大怒,然后杀了自己。
吴起随即就释然了,百家圣人精于大道,哪里顾得上理会这种些许小事,又怎么会为此而捏自己这只蚂蚁呢。
鬼谷子左手心射出一道黄色光幕,罩住法经,光幕微微振动,波光鳞鳞,象星光般灿烂,右手好象是随便捏了几个法诀,恍忽之中,吴起似乎听见有书页翻动的声音,还有轻微的‘叭叭’声,两个眨眼的瞬间,光幕消失,而法经光芒大放,封面上原本已经模糊不清的篆体法经二字也金光大放,字形竟是比受损前还要清晰粗大。
吴起看得分明,心中大喜。法经是以法家之精髓为根本而炼。鬼谷子本来就是法家之祖,这法家之道自然是远远高于李悝,鬼谷子修复的法经威力也就远远高于原来。法经经过鬼谷子这么重新一炼,不但是威力尽复,而且更是增加了新的功用。
鬼谷子将法经抛给吴起,说道,“你与儒家有大仇。如今天道有了变动,儒家现在有一天才出世,将来的成就恐怕会远高于你。现在你法力不低,而儒家高手凋零,自然不怕儒门找你麻烦。但等到这少年成长以后,你必将遭到儒门的围杀,而你也将性命不保,横死在儒门之手。”
吴起听到鬼谷子这样说,心中也是十分震惊。但他知道,自己与儒门的仇是越结越深。杀死现在几乎算是儒家第一高手的儒门述圣,儒门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只是碍于儒家高手在世的不多,奈何不得自己而已。若果真是如鬼谷子所说,儒门有一天才出世,那等他成长起来以后,估计第一件事就是先行诛杀自己。到时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儒家与我有不可解之仇,这天才的确对晚辈威胁太大。只是晚辈不善天机,不知去处,还请前辈指点吴起那天才的去处。吴起定将他灰飞烟灭,以绝后患。省得儒家那些虚伪小人妄动心中贪念,企图以假仁假义教化天下。”吴起心知鬼谷子告诉他这些绝对不会是同情自己,定是也为了鬼谷子本身的利益,但吴起仍然颇为感激鬼谷子,弯腰行礼道。
“你也不用谢我。”鬼谷子娓娓而谈,“儒圣蒙避了天机,想以此助这儒家天才成长。只是这人成长之后,对法墨道等诸家都多有阻碍,老夫虽知去处,却不便亲自出手,故借你之手而为。”
“吴起明白。请前辈告知此子去处。”吴起拱手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