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冥冥之中的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刚凝聚出元神便骤然感应到的这丝危险信息让晋宇子略有不安。
按道理讲,晋宇子的家人都在绛城,虽说最后的国家已被韩赵所灭,但母亲依然住在绛城,是断不会到宋国来的。除此以外,还有谁是和他有密切关系的呢?晋宇子百思不得其解。
宋国位于中原腹地,呲邻鲁、楚、郑等诸国。墨家圣人墨翟便在宋国出任卿大夫,更有大量的墨家弟子在宋或为官,或制器经商,可以说,宋国是墨家的大本营。
而且,墨家之于儒门,那是势同水火的大敌,墨翟更是时刻欲除儒门而后快,先前孟坷初出生之时,墨翟便曾凳门想要强收孟坷为徒,从而挖儒门墙角,以防这个天生的儒门天才光大儒家。但事与愿违,墨翟也最终没能如愿,而且孟坷此时也早已是儒门的掌教了。
但墨儒之仇,却是根本无法化解的。
当初,墨翟年轻之时曾以制器入道,善于提取宇宙中各色精华炼制器具,以器具为媒沟通天地,从而驾御天地。虽然初期进境较快,但只是恃以外物,却是难以大成。于是墨翟游历诸国,意欲寻找感悟天道之途。
墨翟曾请教于老子李耳,但李耳之道讲究不恃外物,却正与墨翟所擅长的制器相左。墨翟也曾请教于孔丘,并修习过儒术。对那些儒家法术,浩然罡气也知之甚多。但儒家之道,标榜以仁义治世,却宣扬廉耻用以愚民,追求的只是那种王道之气,企图御天下万民以助其儒家成道。而这些,都是墨翟所憎恶的。当年的孔丘,曾经携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宣扬儒法,并打击异已,灭杀不同道者数家,其中就有墨翟的至交好友杨朱。孔丘妄图儒家一统九州教化,以儒为天,以儒道为天道。
当初孔丘率七十二弟子围攻杨朱之时,墨翟正好与杨朱同游。那时的孔丘已经晋至天仙境地,七十二弟子之中,最差的也都是元神大成,个别象子路等几人都臻至地仙。而那时的杨朱还只是一只脚刚踏进天仙,勉强算是半个天仙,墨翟也只是刚刚晋地仙境界。在众儒门高手的围攻下,杨朱被孔子当场格杀,墨翟也身受重伤,性命眼看不保,要被众儒家弟子乱剑刺死。关健时刻,云梦大山深处法家、纵横家、阴阳家之祖鬼谷子以一人之力,击败孔丘及其七十二弟子,并使孔丘受伤,救走了墨翟。自那次之后,孔丘就遁入了宇宙虚空,潜心研道,不再过问九州之事。
墨翟被鬼谷子救走之后,在云梦大泽里与鬼谷子长谈百日,从花鸟鱼虫,到贩夫走卒,再到王公将相;从山川地理,到阴阳五行,再到星辰宇宙,无所不谈,无所不辩。随后,墨翟又在云梦大泽静坐三年有余,终于豁然开朗,领悟了宇宙本源,五行之术,以及器物机变,万物同源的道理。后来墨翟创立墨家,墨翟为墨家圣人,自身也由此晋身天仙业位。
墨翟从云梦山出关后,入世求道,在宋国入仕。广收弟子,宣扬墨家理论,与儒家分庭抗礼,墨儒两家也从此势同水火。因孔丘遁入虚空,无数年来,儒家再无天仙业位的高手出现,因此儒家也渐渐势弱,再无力进行九州的道统之争。
晋宇子也是知道这种情况。按照常理,儒家和墨家是死敌,道家和儒家也算是敌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道家和墨家应该是盟友一类,墨家是不会在自家的地盘上对道家之人大打出手,甚至危及其生命的。根据推算,动手的必是儒家门人无疑。又是哪个儒家门人如此胆肥,居然在死敌的地盘上胡来,看来动手这人不是太蠢,便是实力超群或者心思缜密。
鲁国都城郊区有一座学宫模样的城堡,这就是儒门在鲁都教授弟子的专门所在。孟坷自从被子仲收作弟子后,就一直在这里努力修炼。作为天才的人物和儒圣内定的接班人,所有的大儒都对能找到孟坷并加以培养而十分欣慰。
子仲也十分满意能收到这个儒家未来的希望为弟子,也更加卖力地教导孟坷。其它长老也不时指导一下孟坷。得到了这些儒门高手的悉心教导,孟坷以前独自摸索时的许多疑问都迎刃而解,对儒门各种密艺的理解也是茅塞顿开。如果说孟坷以前修炼儒术好比在黑夜里摸索前行,那现在则就是在宽敞的马路上坐着四御的马车奔驰。孟坷的进境自然是一日千里。但即便是有多人悉心指导,孟坷能有如此之快的进境也儒门之中前所未有的,更是让一干儒门高手感到汗颜加不可思议,惊叹圣人眼光果然锐利,看中的天才果然是天才,不愧是儒门的希望之星。
很快,孟坷的儒门六艺以及中庸之术便都融会贯通,所差的只是火候而已。其中尤以术数为最,其突飞猛进,术数之高已经超过了儒门的那些长老,包抱孟坷的便宜师父子仲。
鲁国邻齐,然而百家争鸣以来,齐国就从来容不得儒家插手。一直以来,道、名、法、兵、农等诸家把持着齐国教化,而儒家在齐却备受打击。
齐国乃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当年,姜尚习黄帝之术,通天文地理,术数变化,法力几近天仙,只是后来不知因何原因而突然为人暗算而致形神俱灭。但姜尚虽死,部分道统却是传了下来,后辈子孙也多有修习有成之人,正因如此,数百年间,齐国日渐强盛,也正因为如此,齐国向来不买儒门的帐,虽然儒门在国门之侧咄咄逼人。
自古以来,所有家、国、门派等问题都多是出在内部,齐国也不例外。春秋中期,齐国便一直是田氏为相,随着权力日大,齐相与齐国国君之间不可避免的渐渐产生矛盾,到齐康公之时,齐相田和与齐君之间矛盾日深,田和有意灭齐自立,但齐康公却依靠淳于髡,邹忌等地仙级的高手,使得田和不敢轻举妄动。

齐国的这股乱流很快被儒门掌握,于是儒门派遣大批门人入齐,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将齐国原有的高手或灭杀若赶走或收服,并协助田和放逐齐康公,自任齐公。而儒家,由于鼎力支持田齐太公田和,也算是基本掌握了齐国的治世教化,声势一时无两。但齐国仍有许多被儒门收服的各家高手,不能让人放心却又不能全部消灭,为防这些人再起波折,儒门只好驻大部分的高手在齐国,这也使得儒们分身乏力,差点失去掌控魏国势力的机会。
在决定魏国走向的关键时候,儒门总算得益于孟坷卜算天机,派人及时增援,这才救了公子罂一命,挽回部分颓势。但仍只帮公子罂掌控一半的魏国。就在此时,孟坷法力精进,引发了地仙天劫并顺利渡劫成功,晋升地仙级别。
先前孟坷就精于术数,晋入地仙后,术数天机更是精进。儒门更是借此推举孟坷为儒家掌教。
此时,齐国基本为儒家掌握,大多数的非儒家高手在儒门势力下易弦改辙,转投儒门。魏国也已经为儒家掌握一半,另外一半虽暂时无力渗透,但儒门窥伺在旁,一伺时机成熟,便能雷霆一击,彻底掌控。
自从发现元神在生机勃发的地方能加速的成长,晋宇子便每天都去附近的森林打坐。
当孟坷正运起易经八卦,卜算安邑情势时,晋宇子就正在安邑城外打坐。
结果出乎孟坷的意料,安邑居然只有一名地仙坐镇,而先前一直存在却模模糊糊无法看出情况的高手竟然不在安邑。这一发现让孟坷大喜。
自任掌教以来,孟坷便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魏国目前最为强盛,必须要全力掌握,并逐步以儒术教化贵族士官,完成先前至圣先师没有完成的目标。
以易术窥得的情报让孟坷惊喜交加,明显的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借机掌握魏国的机会。他一边通知子仲等人针对安邑采取行动,一边亲自动身,准备赶往大梁坐镇,并说服魏惠王即公子罂以儒术治国。
魏国在鲁国西方,中间隔了一个宋国。
宋国是墨家的大本营,有着许多的墨家高手坐镇。而墨家实力先前还超过儒门。一般情况下,儒家门人是不会直接从宋国经过的,都是绕过宋国,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孟坷本来也可以绕过宋国去魏。但一来他自忖自己已是地仙,自保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孟坷还有一种自己领悟出的引以为豪的瞬行之术,施用起来速度奇快,便是天仙也难以追赶得上,倒也是并不怕遭到宋国墨家门人的阻拦。也根本就没打算绕过宋国。而是径直从宋国一穿而过,直奔魏国。
孟坷在经过宋国都城的时候,便有墨家门人发现孟坷,但由于他速度很快,一闪而逝,倒也并没有人追赶。
墨家巨子墨翟也发现了孟坷。与门人一样,墨翟并没有把这个偶过的儒家门人当回事,而且此人速度甚快,很快没有了踪影,便也没有起身追赶。
孟坷越过宋国都城向西大约一百里左右的地方,他忽然感到心中起了一丝的波动,竟是周围有什么人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心境。想细细搜寻时却发现又没有了头绪,什么也没有发现。周围并无法力高强之人存在,甚至连个修仙之人都没有。孟坷顾不得赶路,停下仔细寻找,这才发现出现这种感觉只是因为附近农家小院里的一个约有四五岁的小男孩。
因为这种感觉,即便附近只有一个小男孩也未让孟坷放松警惕。这是一种天生对于敌人的憎恶感觉,类似于猫和老鼠见面时的那种感觉。难道冥冥之中,这个小孩子会是自己将来不共戴天的敌人?
将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不仅是墨翟、鬼谷子等人的想法,也是孟坷一贯的宗旨。
孟坷立即朝小院飞去,准备先将这小孩掳走再作打算。毕竟儒家门人自己标榜仁义,孟坷倒也真不愿无缘无故的就将这个小孩杀掉,而是准备掳回后再细细推算,若真是未来的劲敌,自然也不惜先行杀掉。
孟坷突然落在院中,倒是让那男孩吓了一跳。男孩正独自在自家院子里玩耍,父母都去农田干活了,只剩他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如今突然见一个陌生人从天而降,样子虽然看起来似是和蔼可亲,但男孩总感觉孟坷象是村里那个最为凶神恶煞的波皮一般,甚至还尤有过之,不由得有些惊恐,而且,更是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憎恶。
孟坷完全可以感受到来自小男孩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敌意。他极力按住心情,对面前的小男孩说道,“小朋友,来,我带你去找你爹娘。”
男孩干脆地拒绝,转身想回到屋里。
一股火按捺不住地升腾,孟坷伸手一抓,两丈外的小男孩倒着飞向孟坷手中。
小男孩在孟坷手上无助地挣扎着,孟坷用手一拂,小男孩便昏了过去。
坷已经确认这小男孩对自己的敌意,不过倒也并没有想当场置其于死地。他提着小男孩,向魏国方向而去。
“哼,无故在此掳人,还想走吗?”一声冷哼传来,随即一股大力从四面八方向孟坷压迫而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