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往事如道,大道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天,尹喜叫来晋宇子,“师弟,你该下山去历练一下了。”
“好啊。”晋宇子早就厌倦了在太和山的单调生活,心里象小鹿似的盼望着下山,“师兄,我现在就可以下山了吗?”
“嗯,现在正是时候。”尹喜说道,“一来你修炼已经略有小成,二来你出生之时,多亏了吴起出手你才顺利脱险,昨日我推算出吴起不日将有危难,你曾受其恩惠,因果循环,当帮其脱去此灾,否则与你道途不利。”
“吴起,他是谁?”晋宇子问道。
“他乃魏国西河郡守,修炼的本是蚩尤魔功,与我道家敌人儒门是死敌。先前我得吴起之助,击杀儒家述圣孔汲,这才将你救回,否则你便会落入儒门之手。这吴起后来训练了五万武卒,引起了相邦李悝的嫉恨,不久便会有一次血光之灾。吴起为儒门死敌,活着对我道门有益,况且曾有恩与你,正好你也要下山历练,就去解他危难吧。”尹喜说。
“武卒,什么是武卒?”晋宇子有些不知所以然,曾听尹喜讲过百家诸子,旁门杂学,却没听说过武卒之名。
“武卒是吴起从军队中挑选出有潜力的战士,教其修炼蚩尤魔功,借杀伐戾气凝聚元神,成为军队中的修魔者,或者说是修魔的军队。这种修魔者军队战力强悍,非同一般,这才引起李悝的猜疑,借助秦国大军来清除吴起。”
“哦,师兄,如你所说,那武卒这么历害,吴起又怎么会有危险呢。”晋宇子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秦国并无高手,而且武卒又十分强悍,吴起本来没事。昨日为兄闲来无事,忽然算得李悝会在关键时候出手,李悝本是法家高手,手中有历害法宝,想那吴起虽然强横,猝然之下,也难以保全,先前老师曾有交代,对魔家高手,关键时候帮其一把,对我道家有利,何况他于你有恩,你也正好了却这因果。”
“原来这样。”晋宇子终于明白。
春天的太和山,绿树婆娑,百花竟艳,万蝶齐飞,更是增添了无限的旖旎风光。山边,尹喜看着眼前这个比他还高的少年,古井不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慈祥。十多年来,天天与这少年相伴,忽然之间少年要远行历练,心里还真是有些不舍。虽然这种心境对于修道来说似乎有些不利,但既称道人,便是有道亦有人,是人便是会有一些感情的,尹喜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
从出生的第一天就被尹喜抱来,十多年的天天相处,十多年的教导,对尹喜来说,晋宇子与其说是代师教授的师弟,不如说是一个看着长大的晚辈。晋宇子即将远行,此刻,即便是修练有成的尹喜道人,在感情上也有些不舍了。
此情此景,“道人”,“感情”,“自然”,这些个字眼在尹喜的心中交替闪现,何为道,何为人,何为自然,尹喜忽然悟出些什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人,这感情,这万物,虽千差万别,但都是自然一分子。何谓“自然”,是自然而然。出世也好,入世也罢,修道贵在于顺乎自然。所谓大道无情,却并不是道无情,大道唯一,而道有亿万。此道非彼道。得小道易,得大道难。而诸子百家,都是道之亿万分之一,是为小道,并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百家之道纵然修到极至,仍是天仙境界,而并不是与道合一,炼虚合道。而道家修练所谓的平心静气,不念外物,也并非是压制本心,强作无情。道,只是法于自然,溶于自然,自然而然而已。

悟出这些,对于尹喜来说,虽不能让他一步踏入天仙境地,但相应的法力却水涨船高,也算是半只脚跨入天仙门了。离大道,却也是又近了一步。
尹喜自然是惊喜万分,没想到百年来没悟出的东西在这一刻悟出。看来老师当真是用意深远。
“师弟,从今天起,你就出去历练吧。记住严守本心,道法自然。”尹喜一边交代宇子,一边拿出一个白晃晃的琢子,“这个琢子你拿着,这是老师留下的道家至宝,万法不侵,关键时候能够防身。”
在这住了这么多年,终于要离开这儿了,晋宇子看了看太和山,眼前是晶晶亮的山水,娇艳的花草和美丽的飞禽走兽。在宇子眼里,这太和山从没有象今天这样美丽。
以前收服的乌龟和大蛇如今都在那个深水潭里修炼,自从跟了晋宇子,倒也没有再打过架,而且关系还相当的好。晋宇子能凝聚天地元气助它们修炼,这乌龟和蛇都境都十分之快,当然,这天地元气也不是随便都能吸收的,如果体内聚集了太多的天地元气却吸收不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肉身自爆,所以即便是晋宇子能凝聚天地元气小球,每一颗所蕴含的天地元气都相当于它们十来年的吞吐,但乌龟和蟒蛇吸收时也都只能量体而为,心里再眼馋也不敢超过肉身容纳的限度。
经过这几年晋宇子凝聚天地元气的大补,乌龟和蛇每一个都有了超过人仙接近地仙的修为,能够自由变化大小,虽还不能化为人形,但打起架来还是能出把子力的,而且路上也有个伴。临行前,晋宇子把它们收进袖里乾坤,再看了看这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便离开了太和山,朝师兄交代的阴晋方向而去,开始了第一次走出太和山的历练行程。
太和山在楚国境内,与阴晋之地相距较远。当然,以晋宇子现在法力,飞行起来,半个时辰就能赶到,但他却并不想迅速赶到那里。离师兄的推算的时间尚有时日,晋宇子久在深山,很难与人往来,也想多走走路,游历一下,体验世情,以入世来求道。
其实,晋宇子这么做,却并不知道,他的所做所为正好符合道家至理。道法自然,目的并非唯一的目标,许多事,如果能够快速的达到目的,很多人都愿意放弃过程。其实,没有了过程,这目的,便也就少了许多的意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