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百姓看统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看统一
百姓看统一,无外乎他想些啥,能做些啥;同时,他企盼政府为此做些啥,干些啥。
一、百姓想些啥,能做些啥?
说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说法很多,利弊共存,但作为一介百姓他想些啥,为此能做些啥?
放眼环球,多灾多难的阿富汗、血肉横飞的以巴冲突,无不告诉人们,无论一个国家制度如何,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只能是灾难、贫困、痛苦。所以就大陆和台湾的百姓而言,最直接的愿望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一点我想绝大多数的大陆和台湾百姓都会作出如此认同和选择,除非他精神有病,脑袋有问题。
其次,要国家富强,直接结果是人民富裕,安居乐业。一个人走进这个世界,不能说他只想一世贫困,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老来饿死(病死)街头。最起码的要求,不谋富足一生,但至少能够体面地在世人面前生活,作为中国人,其对世界的贡献和得到的回报,至少不比其它社会和人种的人差(包括美国人)。
和平、富裕,体面地生活,中国人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一样,为此孜孜不倦地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愿望并不是痴心妄想,而日益成为现实。
立足于中国人人生的追求,用百姓的眼光看统一。
目前,台湾的宪法只承认一个中国。所以百姓对所谓“台毒”,没有切身的体会和利益的感受。到是现实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与他休戚相关。
面对大陆和台湾政府对统一和“台毒”的言论和主张,他感受到,如果台湾冒然独立,大陆将不惜打破双方现有的坛坛罐罐,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尊严,选择开战,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台湾的百姓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大陆的百姓也不愿意看到,在自家人间痛施杀手,就为这个虚无渺茫没有一点实质性好处的轻举妄动,国家、民族和人民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作为一介百姓,我能够明白无误表述的是,支持统一,反对台毒;选择和平,反对战争;企望国家强盛,切切实实地改善百姓生活(生老病死,就业、就学等等)。
二、政府该做些啥,干些啥。
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两岸的分离,历史的原因让两种社会制度在两地得到发展。作为百姓,最基本的认识是,不管何种制度,其存在的理由,只能是国强民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个制度没有存在的丝毫理由?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是洪水猛兽,资本主义也不只是富人的天堂。
我十分欣赏邓小平先生对制度的如下理解:一是猫论;二是一国两制。
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大陆彻底和私有经济决裂的时候,代来的是人为的天灾**;一次一次地尝试,一次一次地失败,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猫论的正确。猫论的核心就是承认私有经济,但也仅仅是私有经济最原始的阶段。因为私有经济发展到现在,其精髓是符合国际规则的市场经济。
人们对小平先生一国两制的理解,目前仍停留在一个国家充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即中央政府执行社会主义制度,某些局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上。事实上,一国两制并没有给出那一种制度就绝对地正确,其中包括大陆政府执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因为没有任何先例和借鉴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样,谁清楚?你就能肯定说它就那么正确?
所以对于改革,小平先生说了一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也有一句流传民间,同样著名的名言,拿钱买教训。其代价也不菲)。所以让我来理解一国两制,就是说中国的发展,应该在这两种制度的相互借鉴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这条路,如同韩国、新加坡等地区那样更符合于当地国情,而有别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之路。
这条路,你可以叫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可以叫它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检验它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国强民富。
显然,无论是大陆或者是台湾政府,对中国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都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这个时候,我们在来看统一,将是另一番情趣。
去年大陆在东山岛的军演,和台湾在美国的帮助下发射爱国者导弹,一介百姓我感觉都正常,不足为奇。前者说台湾当局要搞独立,大陆就只有选择武力解决,军演就是作准备;台湾说,为了防止大陆用武力打击台湾,发射导弹,显示武力,也算一种不示弱。
事实上,都没有如此严重。作为一届政府,养活军队,不演习,怎么应付这世事变化无常的世界,保家卫国,这是军队的天职。上升拨高,都不利于两地的和解,和关系的改善。
我认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不管它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中华民国)两岸高层领导应该尽快进行高层接触。
会谈不急于制定两岸统一的时间表,而是就一个国家内部的和平与战争,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达成共识,具体解决如下问题:尽快三通;建立超过过去两会接触的更高层次常设机构,以利于互相协调沟通;鼓励大陆和台湾金融界、企业界、科技界、教育界、医疗界、体育界、农业界、商业界等各界的接触和交融,让两地的社会和经济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两地保持各自独立武装力量的基础上,共同组建一支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联合舰队,以维护北至钓鱼岛,南至曾姆暗沙的太平洋西海岸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和岛屿的正当权益(为了不再延误时间,可由双方武装力量,从现役部队中各自抽调相应军舰和补给舰只组成,然后双方出资购买更加先进的装备,以保护国家和民族至高无上的领土和领海主权)。
如果说在解决争执和纠纷中,中国有一句俗语:退后一步天地宽的话。我要说的话就是在中国的统一问题上,能够走出第一步,且能继续走下去,那才真正叫天地宽。
中国的百姓,为祖国的统一加油!两地的政府为国家的统一加油!
我期待着有生之年,能有去祖国的宝岛台湾观光的一天。
阳关02-03-31P00:50
阳关关于统一的文章写了十几篇,详情请见<ahref=http://www.xiaoshuodaquan.com.www.xiaoshuodaquan.com/05650044556/blog/>博客</a>
第1条回复:作者:王灰(2002-04-0110:59:50.0)
这是我在统一论坛见到的最具建设性观点的帖子.
第2条回复:作者:王灰(2002-04-0110:56:25.0)
为阳关补充一点:
继续加快我们政治制度的改革与进步充分体现大陆制度的优越性才是推动统一进程的原动力.
第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0610:40:16.0)
既然双方都有能力,参与联合国的维和活动(无论过去或者现在),那么更有能力解决自身的和平问题,联合舰队,服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即国家统一,主权完整。其好处是:
1、有联合舰队的存在,大陆不用担心台湾会独立,台湾就是修改宪法朝这方面努力也是不能容许的,因为违背了联合舰队宗旨。台湾不用担心大陆随时会动武,需要的是双方努力发展民族的经济,造福百姓。
2、联合舰队的成立,从根本上杜绝了外国势力的介入,他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介入两岸的和平进程,真正体现中国人自己处理国家事务,寻求和平的特色,给世人树立一个崭新的榜样。
3、联合舰队的主要任务除维护两岸和平外,就是在太平洋西海岸游弋,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及领海主权。
4、中国的统一应该让两种制度充分融合,交流,取长补短,所以时间表一说不能强求,更不能用时间表一说,随易动武。
5、联合舰队不受党派和制度的约束,军人的天职就是效忠国家最高利益,他们肩负的重任,就是在台湾海峡,建立一个和平友好的缓冲区,让一切战争的阴云,彻底从台湾海峡散去,从而保障两岸的三通和更深层次的交流。直到有那么一天,中国的统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第4条回复:作者:王灰(2002-04-0613:01:41.0)
随帖主:联合舰队双司令员制或轮流制。
第5条回复:作者:那一剑的风情(2002-04-0614:39:34.0)
好一对理想主义者在交流!
第6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1121:05:43.0)
理想主义,只要为国为民,有何不可,你看人家朝鲜,韩国,尽管美国把朝鲜列为什么邪恶轴心,两地的统一谈得那么热乎,有什么不对。
第7条回复:作者:鱼刺(2002-04-1121:49:01.0)
深得小平同志理论之三昧
第8条回复:作者:何宇利(2002-04-1123:50:23.0)
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有美国的支撑,最近,美国与台湾台毒当局准备成立军事同盟,公然叫喊要动用太平洋舰队,甚至于“核武器”!

因此,现实是,一方面与台毒分子较量,一方面与老美周旋。与朝、韩不同,美国也支持南、北韩统一。所以,外因不能忽视!
第9条回复:作者:北京俗人(2002-04-1209:28:15.0)
标题怎么叫“百姓看统一”???
是阳关老兄手误吧?
应该叫“我认识的或我所理解的百姓看统一”;
你代表不了百姓,不要“**民意”啊。
先说对不起,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标题。
在统一的问题上,政府的态度是比较理智的。
百姓呢?我所认识的老百姓呢,就一个字:“打”。
可能阳关兄认识的老百姓和我认识的老百姓想的不一样。
第10条回复:作者:正辨(2002-04-1122:42:05.0)
顶楼的论述还不错.只是以下这一段我看不大懂引述:目前,台湾的宪法只承认一个中国。所以百姓对所谓台毒,没有切身的体会和利益的感受。到是现实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与他休戚相关。面对大陆和台湾政府对统一和台毒的言论和主张,他感受到,如果台湾冒然独立,大陆将不惜打破双方现有的坛坛罐罐,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尊严,选择开战。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台湾的百姓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大陆的百姓也不愿意看到,在自家人间痛施杀手,就为这个虚无渺茫没有一点实质性好处的轻举妄动,国家、民族和人民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边用"台湾的宪法只承认一个中国"来否决独立无切身体会与利益.这个论点很奇怪.无视于两岸互相不能控制对方之下的几十年发展.这个部分请楼主说明.另一点.大陆将不惜打破双方现有的坛坛罐罐,选择开战.可是没有论及如果不开战的利弊得失.只说开战后国家、民族和人民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彷佛选择开战是那么天经地义.应该请楼主也分析一下.如果不开战.会是如何的发展.
开战与不开战的利弊如何影响.再下结论,否则与其它网友时常犯的毛病一样.前提太过于天经地义.某甲在街遇到某乙,忽然奏了谋乙一吨曰:不是我想打你.是你长得一副欠扁的样子,武统分子常持此一论调
第11条回复:作者:北京俗人(2002-04-1209:43:48.0)
正辨兄,
顶楼的意思可能和以前的白痴兄一样。
代表老百姓的意思为台湾要“和平”来了。
他如果说“打”,只是说说而已,不是真要打。
因为和平最重要。所以你不要台紧张。
你们是一家人。
其实我认识的老百姓,都是有血性,哪里是贪生怕死之徒?
不过,你也不要紧张我,我认为要打也不在这几年,还早着呢。
第1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1411:11:17.0)
答网上关心统一的朋友:百姓看统一,源于本人确实是一介百姓,没有一官半职,班组长都不是,可谓赋闲的老者。因经济所限,上网也不敢操大方,只得斤斤计较,一小时一小时作记录,害怕这一月又超出预算,影响开支。既然是一介百姓谈统一,就选择该题目,丝毫没有代表全体百姓之嫌。至于用了该题目是否**民意。我想如果用市民谈公交涨价,或市民谈自来水涨价,是否就要求我先声明,是一个市民而不代表所有市民呢?既然文章由我写,当然这个市民或者这个百姓主要是指我,或者说指与我同观点的百姓、市民而矣,请问,可以吗?
说到我认识的百姓,可能不如“俗人”老弟,层次那么高,有血性,开口就一个“打”。我认识的百姓么,也许是坐茶馆,手抱一壶茶的退休老头,也许就是下苦力的农民棒棒,或者是下岗的工人。当他们的生计(比如吃喝拉,看病)都捉襟见肘的时候,想法肯定与老弟不一样,他就很现实,正如我对制度的认识一样,请问,做不到国强民富,任何制度它有存在的必要么?说句不怕见笑的话,我最近写的一篇“(实行)阶梯式水价的问题与对策”,我就不停地对着来的朋友念,希望能听到他们的真知灼见。
既然关心统一,大家都是朋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商榷,能有这么多统一论坛的高手,惠顾本文,实乃本人的大幸。如果讲字眼,何宇利老弟说,“台毒”当局如何如何。请问都认定它是“台毒”的当局,你还能与它谈统一吗?只是一例,说明用词造句,都得当心。正辩老弟所引用的一段,我是这样理解的:台湾的宪法,实际上就是中华民国宪法,也就是说,在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谁能有独立的体会和利益的感受,就正如正辩老弟你有**的体会和利益的感受吗?“两岸互相不能控制对方之下的几十年发展”.能说明独立的感受么?否,这件事,最好问蒋经国先生,他作为台湾的领导人,未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他终身的遗憾,他感受的只能是不能统一的思乡之苦和自己责任未尽的良心遣责。
本人并没有专事研究台湾问题,只从一介百姓谈谈看法。想告诉关心祖国统一前途的朋友:台湾的领导人,如果肆意孤行,修改宪法,非要独立,一是不能完全代表民意,二是,大陆为了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只有选择武力。要说天经地义,不如说这是历史的必然,不仅大陆可以运用武力,就是台湾岛的有识之士,也可以揭竿而起(包括海外的所有炎黄子孙),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谁个愿意缩头,做千夫所指的缩头乌龟。“俗人”不是常称道他有血性吗?
对于台湾老百姓而言,台毒的好处,真的只能用一句话“虚无渺茫”来表达。如果我们不在毫无前途的台毒上兜圈子,而是认真地加强两岸经济,制度的交流、融合,在国强民富上比拼又如何?事实上,只要两岸的这种交流、融合越深入,越全面,这仗就越不可能打起来,你不相信,我相信。
几位老弟,我是先下载,慢慢写回答,因为在网上写,自己掏钱,招架不住。如果不是夫人支持,本人早就想戒网了。真得感谢她!善解人意。02-04-13P08:40明日发,我上网的时间通常是周六和周日,顺告。一般一个小时。上个月两会召开,多上了几次网,花了八十几元,相当于她养老金的四分之一。人穷需要精打细算,但志不穷。
第1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2011:50:29.0)
国强民富只四个字,就民富来说,如果展开来可以写几十本书。如小平先生的小康论,北京大学厉以宁先生的两套住宅论,财政部长项怀诚先生的大胆花钱论,像我这种讲现实的百姓,简单明了民富么,最起码的应该:吃得起饭、穿得起衣,住得起房,上得起学,吃得起药,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要求不高,很具体,也很现实。至于两套住宅,轿车之类的,那就让那些能享受的百姓去享受吧!诚如“俗人”老弟所言,百姓毕竟还不一样呢?
第15条回复:作者:我不是人才(2002-06-1418:56:44.0)
贴主真是有想象力,若能象贴主所说样组成联合舰队,只怕两岸离统一也不远了,哪里还会有和平,武力之争。
第16条回复:作者:款款道来(2002-06-1503:19:00.0)
15条
对两岸统一,只炒冷饭,不发挥点想象力,只会越来越遥远。
第17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1511:44:09.0)
时隔三个月,文章尚有人关注,阳关谢谢了。
第18条回复:作者:老是忘事(2002-06-1512:35:23.0)
呵呵,标题太吓人了,要是再来一个主张“急速武统”的朋友也来一个“百姓看统一”,你以为会是什么效果呢?怎么“代表情结”还这么顽固呢?
第19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1512:46:21.0)
百姓一说,前已解释,不再多说。以后注意以免中国人误会,应该写明,一个百姓看统一。话说回来,和我认识相同的百姓也不至一个。为什么我们非要在百姓中分个左中右呢。只要大前提一致。应该充许有不同观点。如果到了某一天,事实并不证明你的观点正确,那么是左正确,还是右正确,还是中间的正确。可以论功行赏么。笔者亲身经历了不少运动,好象运动中正确的左派,事后并不正确哦?百姓看统一,只是谈一个素民百姓的看法,不代表官方,也不代表别人。
第20条回复:作者:老是忘事(2002-06-1512:58:02.0)
所以说啊。阳关兄的文字是极好的,所以没有必要取一个容易让人误会的题目。因为这样大家的眼光很容易集中到题目而不是文章的内容。对于阳关兄发言的初衷也是不利。
你以为呢?好了,不多说了,免得跑题。(已经偏了啊,哈哈,这就是恶果呀。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