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又是一片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上学不同,寒暑假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又像是换了一重天。
文星场,顾名思义,出过文星,有下场口圣旨高悬的状元牌坊作证。五五年离开文星场后,第二年紧挨小学修了一所初中,无论小学也好,中学也好,都留了一块不小的操场,文星中学的操场至少有半个成年足球场大,装了少年足球门。
一个只有五六条小街的乡场,有三、四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假期让街上几十百把个猴猴玩,空间绰绰有余。
读小学时,使用小橡皮球的篮球活动,开展十分普及。学校班级间的比赛不过瘾,往往自己取名,自己组队,自己掏钱去北碚印背心,向其他小学挑战。
对象就是天府小学,一小或二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中学回乡的十三中学生就找文星中学的同学挑战,都是熟人,战书一下,到时就只管登场。在场上兵戎相见的有文星中学的郑国斌,陈秉琮,小郭儿等。足球我们胜的多,篮球则互有胜负。
假期,父母都有各人的事,各忙各的,互不干扰,母亲不识字,回家后只向他们汇报下成绩,叮咛两句就算沟通。
回家后的家务事,主要是挑水。上场口有自来水,为省钱,都自己去井里挑。挑水也有讲究,生活用水一口井,饮水又是一口井,区别是饮水井可以点豆花,生活用水含钙多,吃了潮人,只用来刷洗。
有时天旱,井里渗透的水少,挑水还得排轮子,需下到井里,用瓢舀,桶盛满水后,用扁担提上井口,这时往往要起个大早,趁太阳没有出来,就把水缸挑满。
逢场天,街上非常热闹。一大早各店铺就早早打开门,大小馆子升好火,熬好汤,下场口的馆子,面向农民,大锅的杂碎汤,加上麻花,香气四溢;对门的刘家旅馆头天晚上住下的赶场客,提着货物,选好地点,铺排地摊。
近中午卖菜的、卖打打药的,三教九流云集下场口的坝儿,街上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经年的赶场天,我们感受着小场节日的气氛,接受社会底层的熏陶。
假期的去处很多,同学相约登山。
附近有两个山寨,兔儿寨和天府寨,两寨由中间的山脊相连。登山一般先上兔儿寨,寨有寨墙,有寨门,寨内有井,也有土地,面对北碚的一面山势陡峭,十分险峻。兔儿寨就因峭壁上的几块巨石,形似兔儿而闻名。

登上兔儿石,遥望河山,如玉树临风,心旷神怡。
出兔儿寨沿山脊而行,走不久便到了天府寨,传说天府寨是强人出没,占山为王之地。想想文星山沟里走不多远,就会遇见的碉楼,耳边就会回荡已逝久远的械斗声。
登山除了玩,就是采蘑菇,这要选时候,选地点,一般是出太阳,又落毛毛雨时候,挑选一处阳光能照到的松树林。一去一个准,包你高兴而去,满意而归。
山坡上的另一项作业,就是采野葱。野葱个头小,但很香,夏天是下饭的好小菜。因人为的开发面向文星的山坡,已看不见成片的树林,山脊上稀稀拉拉的树丛,野生的青杠树还不到人高。
同学间也三、五一伙下沟、下田。下沟主要是捉鱼虾,搬螃蟹,下田,小时候是捉蝌蚪,大点就捉鱼鳅、黄鳝。这方面场上的娃儿不擅长,场周围的同学内行得多。
街上有三个茶馆,其中两家茶馆,都有讲评书的,听客多为天府煤矿的职工。刚解放,工人老大哥生活有保障,收入不菲,一天井下辛苦,到茶馆来消遣,轻松轻松。
不交钱的学生娃打巴壁(即:别人掏钱,白沾光),站在门外听。这两处茶馆,读小学时常去,中学因情趣改变,少了点对武侠的痴迷,就不常去了。
假期作业不多,就是出版社统一印刷的,一天一页,需时不到一个小时。
有时间,也去同学家串串门,代家沟的黄照西,焦厂上面的明杰,去的方向,多是上学不顺路同学,算是一种对平时怠慢的弥补。
母亲一生,勤俭一生,劳动一生,所以有时也主动陪她拾煤,下力挑担,替酱园厂为分布各处的代销店送酱油、醋、豆瓣等调料。为挣零花钱,也曾一大早从天府后峰岩挑锯木面去黄桷镇的大新药厂。
假期与上学不同,学生直接融入社会,与社会和平民共呼吸,相同的是仍是那样的活泼好动,仍是那样的对生活,对知识,对未来,充满渴望和追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