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哭泣的大树-消失的原始森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哭泣的大树--消失的又一片原始森林
此前笔者写了一篇文章“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发于新华网,寓意在于当人们已经意识到植树绿化,在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城市大造各种人工花园的时候,想没有想过,光凭城市这屁大点地方的绿化,并不能改变祖国大地的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把目光看得更加长远,在祖国三峡地区建造绿色长廊,生态肺。
话没有落音,位于重庆黔江、酉阳和湖北咸丰交界处,方园数百平方公里,躲过大跃进时刀斧之灾,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保存尚完好的一片“千岁高龄”的大板营原始森林,十年不到,已经毁于一旦。
大板营名源自明朝。当年,张献忠曾在此安营扎寨。九十年代初,四川省林科所专家曾到此考察,惊奇地发现了云豹、金钱豹、独角野牛等100余种珍稀动物;还有珙桐、银杉、木兰、重阳木等珍贵树种。还有一种奇特的四季不败、色泽艳丽、芳香逼人,随春夏秋冬呈白、紫、兰、黄色变化的寡母子花。
除了山美,大板营的水更绝。三条清溪横贯森林,形成无数跌水、瀑布。
为避干扰,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宣传大板营。可惜,最终没有逃脱噩运。大树解成料,小树当柴烧。每年以二百公顷的规模痿缩,现在是再已见不着大树,看不见林了。
大板营深处有一颗古银杏,村民们砍了一个月,没有砍断,后来被大风刮倒,从一个山头,倒向另一个山头,形成了跨度七十余米的树桥。至今这树桥还躺着,向路人悲怆地诉说一个老人,不愿就此倒下的故事。
一个原始森林,从地球上抹去了。一老者称,再过百年,大板营还会“原始”,但愿那时子孙们,能和森林和睦相处。
当看见这则报导的时候,曾如我以前听说的大兴安岭,川西的原始森林,他们一个个从我们的视觉中消失,而我们却在地图上的黄河防护林,长江防护林中陶醉一样,不只是一声叹息,更多的是无奈。
农民是因为穷,把刀斧指向森林。弄不明白的是重庆市渝中区电力局,作为一个企业,它又有什么权利,把屠刀指向峨岭公园的大树,近日砍掉四十九颗,最大直径四十余公分,九月份砍了三十余颗。
要知道这是栽在渝中区的屏障,峨岭的大树啊?谁给你如此权力,为所欲为。花点钱,请人移个窝行不行,非要刀斧相向?
所以,当我漫步解放碑的步行街,为那几十株花大价钱购来的绿树自豪的时候,我想,它抵得上,那峨岭的八十余株大树么?
当电力局的机关干部,响应党的号召,花钱请人植树,绿化祖国的时候,当电力局团委,动员每一个共青团员出资五元钱,去植一颗树的时候,与现实比较,我感到,如此作秀,真是假得稀奇。

我终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年年植树,何以始终不见树的道理。
01-11-23P7
***
大板营的详细报导,见昨日重庆晚报头版头条,峨岭公园见今日晨报。
第1条回复:作者:kinzo(2001-11-2321:57:14.0)
"板营深处有一颗古银杏,村民们砍了一个月,没有砍断,后来被大风刮倒,从一个山头,倒向另一个山头,形成了跨度七十余米的树桥"
70米?开玩笑吧?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1-2322:00:04.0)
请看今日的重庆晚报。头版。
第3条回复:作者:kinzo(2001-11-2322:05:55.0)
银杏生长很慢的,70米高的银杏?世界记录把?
被考证为世界上树龄最长的四千岁“银杏王”也没有70米高.
第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1-2410:47:49.0)
为了慎重起见,本人发电子邮件询问发这篇新闻的重庆晚报记者肖重阳先生,再告。该文发重庆晚报11月22日晚报头版头条。笔者曾在广西昭平县城看见过一颗千年大黄桷树,专门修了围墙保护,树冠占地数十亩,里面有很大的坝子,有供老人休闲的茶园,有公共厕所。树有多高,因为目所及,只看见树冠。上面长有多种缘生植物。名贵中药材。
这是下面的保护牌上写的,明示观赏者。
---
毁绿必须严惩
22日,浮图关公园临江森林被人大片砍伐(23日晨报A4版:48颗绿树轰然倒地)经媒体披露后,市园林局、渝中区人大、区政协、区政府等单位,一致要求依法、从重、从严处理相关责任人。
市园林局领导讲:在主城区的公园里面砍树影响非常恶劣。城区供电局却顶风以“改造线路”为由,大规模毁绿。要求按最高极限,从重、从严处罚城区供电局。
渝中区人大、政协的领导讲:重庆正争创“山水园林城市”,有人竟敢置法律于不顾,在主城区接二连三地毁绿,令人发指,必须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23日,渝中区政府领导表态:一定依法、按有关程序处理,绝不网开一面。
区绿化局领导说:罚钱在其次,关键是要用倒下的86颗绿树(两次相加)唤醒城区供电局的绿化意思。
22日,城区供电局领导在浮图关公园查看了现场后表示,今后将加强教育,并愿意接受有关处罚。
晨报记者罗小光26日A4版xwb@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