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给农大张家骅教授的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农大张家骅教授的信
张家骅教授:您好!
看了重庆晚报本月14日2版“库区退耕还草难度大”的报导,第一感觉是教授的发言务实,作为重庆人深感西部开发责任重大,不客气地讲,重庆政府务实的不多,再失掉如此机会,重庆要再图发展,难!难!难!
现寄上我写的一篇谈西部开发的论文,说实在硬不知道往何处寄,想寄北京,查遍报摊,查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的邮编和地址(邮局也查不到),只寄了一份给重庆经济报。
我的想法,有些人可能以为是痴人说梦,仔细想来,贫穷落后的重庆,除了长江,除了三峡,还有什么?
深圳的开发是全国带着钱去,而沿海的启动,某种意义上讲和走私,贩假不无关系,国家投资修路,方便了流通,如果不发展自己,反而会更加落后,重庆要发展关键在农村,现在说的发展,不再停留在有饭吃,有房住,而是要有钱,要小康,要现代化,说白点,就是要让一个农村的壮劳力,在自己的家园,靠自己的劳动挣的钱,能修新房,能供孩子读书,能讨老婆。
这个起码的要求,不知道政府职能部门,在规划西部开发时想过没有,还是外出打工,河山依旧?
三峡是重庆的,更是民族的,543万亩要退耕的坡耕地,275万亩10年内必须退耕的坡地,退耕后农民怎办?如果按我的建议进行产业定位,我们选定十余块地区,出售山林命名权,如果出资方愿意,香港林就由香港政府来开发,但总体原则是还林,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让它开发(山区的开发,除机械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为民族留下一块绿地。
我是一位退休的老人,如果这项工作能上马,一些退休尚能工作的老人,不要钱,也愿意为此出力。寄上此文,供参考。
二000年四月十六日退休市民郑祥光
邮编:400020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28号
电话:6—****
动员民族的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建设长江三峡绿色生态区,为华夏子孙留下一块绿地!
一个企业可以花一亿,或数千万元在电视上打广告,或者买一个冠名权,无外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何不让他们以同样的投入来三峡冠名认林,留芳百世!(重庆市林业局的相关政策是谁出钱,谁收益,但政府未出面,力度不够,现在的构想是谁出钱,谁出名,民族得益,国家得益,重庆受益)
让从事三峡生态林区开发的打工者有不低于月二百元的现金收入(大学生有不低于七百元的收入),把外出打工的农民(农忙照旧回家种地和时下的棒棒军一样),城市下岗的工人,知识分子吸引到三峡,为建设家乡出力,为子孙后代造福!
国家投资修路,方便了流通,如果不发展自己,反而会更加落后,重庆要发展关键在农村,现在说的发展,不再停留在有饭吃,有房住,而是要有钱,要小康,要现代化,说白点,就是要让一个农村的壮劳力,在自己的家园,靠自己的劳动挣的钱,能修新房,能供孩子读书,能讨老婆。这个起码的要求,不知道政府职能部门,在规划西部开发时想过没有,还是外出打工,河山依旧?
三峡是重庆的,更是民族的,543万亩要退耕的坡耕地,275万亩10年内必须退耕的坡地,退耕后农民怎办?如果按我的建议进行产业定位,我们选定十余块地区,出售山林命名权,如果出资方愿意,香港林就由香港政府来开发,但总体原则是还林,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让它开发(山区的开发,除机械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为民族留下一块绿地。(后两段摘自给张家骅教授的信)据张教授提供:重庆耕地三千八百多万亩,二千四百多万农村人口,人均耕地1.5亩左右。
二000年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寄出五封信,北京中国社科院,经济日报,清华大学魏杰教授,重庆晚报罗昌林先生,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二十七日上午收到晚报罗昌林总编的电话,交换意见后,代转。
补充资料:
一、成功与不成功开发的例子

成功开发的例子:深圳,昆明的世博园;
不成功的开发:海南,广西北海。
深圳,世博园开发的成功除政策优势外,主要是产业定位准确,突出了地域优势;类似的例子是上海浦东。特点,国内外资金主动注入,当地主要是利用了地域优势,获得了长期持续的发展。而海南利用政策搞歪门邪道,和北海类似,地域优势不突出。
二、重庆的地域优势
三峡、长江水道,因修水电站成为库区,近期全国支持,体现对库区损失的补偿,电站修好后,估计水电收入有一定提留;地域不利之处,山区,贫穷落后,人口众多;政策优势和西部其它地区相同。
三、利用地域优势的产业定位和资金筹措
三峡的关键在移民。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在数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因三峡水电站的建立长期未定,延误了国家对库区的投入,造成了库区的经济十分滞后,而要上百万移民搬得动,显然成了问题的关键。
为此,国家规定了相应的对口支援措施,引进技术,企业(相当过去的投资),新建和改造了一批企业,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比如,宏声卷烟,白猫洗衣粉等,但除卷烟外,市场经济的准入已经不是无偿的帮助。
因此从整个库区的发展来看,可以说至今没有形成明确的产业定位。在谈到成绩时,现在的一种典型说法是库区农村的农民,吃的、住的基本没有问题,这一概念完全可以推广到全中国。事实上,这一要求太低太低。
有饭吃,相对于没有饭吃是一种进步,在农村有饭吃折合**民币一个月就三、四十元(农村大米0.6元/斤),这种算法只是粮食的折价,并没有兑换成现金,如果用现金收入来衡量农民的收入,我曾请教过不少农民,一个月有得200到300元的现金收入,你愿不愿意到重庆来当棒棒,多数人答不愿意。
也就是说一个农村的壮劳力,在现阶段年收入有得3600元才能算一个大的进步,这点收入相当于城市的救济金。国家定了一个目标,什么时候达到小康,这个概念较模糊,依我看重庆能使库区农村的壮劳力,人均月能有200到300元的现金收入,才表明库区经济的发展有了大的进步。
否则不管哪一任领导,都可以拍拍**就走,说自己尽心尽力,成绩显著。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现在的做法,外出打工,给人家下苦力,自己的家乡,山河依旧,甚至一年不如一年(年青的都外出,留下老弱事农)。
就重庆而言,我认为必须对库区的产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措施得力,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这个定位就是库区长江三峡带建成绿色生态林区,发展现代林业,区域性的现代农业,中药材种植业,旅游业和疗养业。
用商业筹资模式,全社会出钱(类似于世博园),重庆出土地,出人力,开发和经营这片土地,而开发出来的森林归民族,归国家,名字归出资者,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前十到二十年的开发,所有的基本建设包括工资来源,都由享有命名权的地区或单位提供,逐步做到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自立。
如果不采取上述新的思路,可以说再过二十年或一百年库区都不会有大的变化,重庆市的广大农民的境况也不会有大的变化,所谓的三峡旅游,也只有吃石堡寨,张飞庙,白帝城的老本。
重庆直辖,中央给了重庆五年的优惠政策,体现在大量资金投入重庆的基本建设,但仔细一想每年上百亿的资金投入,并不像五十年代修成渝铁路,对重庆人民的收入,有多大直接影响。
因此物色让成百万人提高收入的大项目,才是发展重庆,百姓致富的正道(现在搞退耕还林,每亩给多少粮食,可折算下来值多少钱;又称,捐五元钱植一颗树,试问树苗值多少钱,谁来种,谁来管,要不要工钱,这些做法,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华而不实,按这些做法和说法,中国已栽的树,国土上早就找不到植树的地方了)。
二000年四月三日郑祥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