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毛主席让咱上北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咱上北京
川师出现带高帽的过激行动后,造反派的视觉,都被发生在省委门口的成都大学(原四川财经学院)的静坐吸引。起因是前段时间仓促进校的省、市工作组,因保当权派,镇压学生运动,成了新一轮的纠斗对象。
静坐,就是要求省委让省、市工作组,重新回到学校接受批判。
川师各系的造反派,由此,才有机会互相见面、认识、交流。
记得,当时参会的有化学系66级的陈华绪等。
不久,第一批外出去北京串联的张子林、王永忠同学回到班上。他们带回的消息,除了首都北京如火如荼的造反形势外,经常乐道的是如何见到**、刘主席、周总理(8.31)。
在人群中挤散了的张子林,在金水桥进**的地方,离中央领导很近、很近,他强挤着靠前,越过警卫战士的保护圈,握住了**主席的手。
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够在如此近距离与国家主席亲近,心情说不出的激动。但他此时,跟本就不会想到,乘车次序已经靠后的**同志此时是何心境?
张子林、王永忠等同学,因为有8.31在**见到**的共同经历,回校后十余人成立了8.31战斗队,因与要武战斗队同是造反派,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进入了无政府状态的自觉革命时期,其特征是全靠自觉,所谓战斗队的负责人,实际上就只有为大家服务的义务,没有丁点特权。
所以,两队很快合二为一,统一使用“要武”的名称。
这一时期,从北京到各地散布火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早已成了燎原之火,不可抑制。与此相似,去北京串联,见**的学生也是烽起云涌。
一天,中央电台广播:**邀请全国大学生去首都北京。
根据统一安排,我们川师的大队人马,将于九月下旬进京。
这时,志同道合的造反派,开始由单干走向联合,全院的造反派组织:四川师范学院9.7**主义战斗团宣告成立。

由于“要武”战斗队名声在外,不仅吸引了外地串联同学的关注,也成了校内造反人士的避风港。
初期,作为党政干部、教师、工人,绝大多数人对这次运动不理解,加上五七年反右的教训,他们深知,凡**的运动,后期的秋后算帐你才知道利害。
所以,相信学校领导正确的保守派占统治力量,但这一浪又一浪的领袖出面支持造反派的事例,让一些人也不得不思索。究竟伸出去的第一脚,应该踩在什么地方?
其时,教师支持学生中造反的,有物理系66级3班的年级主任罗兴廉,他是四川财经学院工经专业毕业,我们也主动的上门征求他的意见(另外还有数学系的老师梁毅、何宝侃夫妇)。
来“要武”队求助的是川师的少数派工人,其中就有原党委书黄明的小车司机刘司机的爱人袁秀英。为此我执笔写了一篇他们受迫害的经历,刻成传单散发。
川师的大队学生人马离校,显然要加重这些少数派工人的精神和生存负担。由此,造反学生离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将他们中的代表带上北京。
为此,与保守派展开了一场有趣而生动的斗争。
第一道关,在学校上车,好象发生了抓扯。斗智斗勇的结果,我们准备了几套方案,让他们在外面的地方上车,终于乘上火车,一道上了北京。
(05.2.21P2:40)
附注:乘长途火车,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是首次。这次出远门,按原来的老习惯,大学生们都带上被盖,及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与前次上农村搞社教类似,一路新奇,一路欢歌笑语。
火车在陕西宝鸡停车,沿站的农民和小贩递上当地的特产西瓜。二、三十斤的西瓜,只卖你五角钱,当时物价就那么便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