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航空母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军区宽阔的广场中停泊着一艘巨无霸航空母舰,舰身上明明赫赫标注着“吉运号”,它就是126军区上将在会议上所提及的大型反磁场飞行母航
“吉运号”的反磁场引擎由大唐共和国战舰研究院26位战船研究专家共同设计完成,它被大胆地设计成大型陆运母舰,就当时的世界技术水平实属一项创新,在设计的初期还遭受到中央国防部的全力反对,最后在26位专家展示全付可行性资料及126军区上将项上人头的担保下才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援。
然而,“吉运号”的反磁场引擎早在50年前就由一位名为温知存的科研家所提出,限于当时的军备开发技术所限,该项前所未有的设想只能当成理论记载于军备资料库中,而将该项理论引伸成实践的莫属于战舰研究院的蓝悦明教授。
蓝悦明享年56岁,毕业于中央军备研究学院博士学员,先后开发出:小型核动力引擎,机械太阳聚能炉,小型反磁场引擎及现今的战船级反磁场引擎。现全国战舰所使用的引擎技术均由蓝悦明所率领的26位专家全权设计开发。需说明的是蓝悦明为温知存第一任亲授学员,机械太阳聚能炉论理也由温知存率先提出。
“吉运号”全长536米,宽64米,整舰呈方形之势。推进主机为机械太阳聚能炉,满载源料(星际探索组队于10年前在火星发现了两种新物质,当它们混合一起马上产生裂变,同时释放出大量宛如太阳光芒般光亮的冲击粒子,命名太阳粒子,也因此得名太阳聚能炉,然通过弱磁场引导这些高速运动的粒子向同一方向喷射,便能产生相当强劲的推动力或者传送至压缩引擎转换成粒子光束。后两种物质被命名为星①及星②,星②实质为星①的催化剂。)能支持整舰运行3年,最大航速345千米/时。由于需要弱磁的引导作用,通常舰舱内都配备有先行常规燃油发电机。
“吉运号”漂浮动力发生装置为75万吨级反磁场引擎,总推力达96万吨,该装置消耗大量电力产生反磁场力,应需而生的即是太阳粒子发电机,此种中型电机产电量优于一座亿万瓦级电站。磁浮装置分别安装于舰体龙骨底盘五个方位,产生的磁浮力能均匀散布于舰底各处。
“吉运号”飞行甲板长498米,宽52米,能一次性运载120台“利剑”攻击直升机,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23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7层,分别为载机维修间,淡水舱,食品储藏舱,官兵居住舱,弹药舱,引擎及源料舱,最底层为磁浮装置舱。甲板以上的岛式舰桥分为5层,自下向上依次为:防空人员住舱;消防、医务人员舱;通信库;舰长及指挥军官会议室;作战指挥室;最高层为智眼系统安装库。
“吉运号”远程防空武器有甲板内置式T5导弹发射装置,共35孔围绕舰桥脚下甲板安装,备弹700枚,射程50千米;3座12联装T8中长程导弹,备弹120枚,射程138千米;近空防御武器有6座散式光束炮,散光束射程3千米;15座中型功率光能炮,射程达9千米;11挺实弹高射炮射程19千米,射高23000米。对空雷达为唐9防干扰13目标自动锁定式人工智能雷达母舰级(该智能雷达能捕获敌方雷达频率,并在其中植入欺骗目标,致使敌方误认我方的正真所在处)及250智眼探察系统,有效侦察距离250公里(海平面),必要时可调用卫星导航及目标锁定系统。
此时,舰桥的会议室内列座有126军区上将刘运宇;五名下属助将(该军区共8名助将,8万名官兵)及中央军部秘书长,室内气氛庄严。
“根据中央军部的指令,此次援助行动由原先的两艘母舰出击减为一艘,另加派4艘主力战舰支援,共备主力战舰运宇上将及五名助将听完秘书长的宣读,神色并无太大的变化,面对那样的战场以主力舰的**轰炸比武装直升机的捕杀方式来得有效。
“你等有何高见吗?”秘书长见无人发言,追问道。
五位军官相互点点表示同意中央军部的安排。
“那我得回去复命了。”秘书长向五位军官敬礼后急速离去。
“1师助将,2师助将,各即时准备4艘主力战舰。”刘运宇猛然站立起来下令道。
“得令。”两名助将立马离去。
“3师助将,反磁场航母准备如何?”
“回上将,一切就绪。”

“准备启动。”
“得令。”
“4师助将,派6架高空侦察机率先出动。”
“尊令。”
“5师助将,准备利剑攻击直升机。”
“得令。”
五位助将相断接令离开后,刘运宇上将登上了操控室,室内的7名操控员速向其行礼,他们分别是:飞行操控员;雷达监控员;智眼系统监控员;导弹操控员;防空高炮操控员;作战通讯员。还有一名为该母舰的舰长。刘宇运向年轻而不缺欠稳定气势的舰长指示道:“通知空备部,批准利剑号直升机登舰。”
舰长迅而向通讯员转令,通讯信号很快发出。
不远处的空备部指挥室内,5师助将正在等待着登舰指令,一听通讯员转告指令已下达,即时放声下令:“全体利剑号攻击直升机机组人员登机。”
广播在直升机机库中回荡着,早已在战机一旁待命的机组成员迅速登上机舱,发动引擎待机中,机库中顿时轰轰隆隆响起有序的引擎运转声。
机库大门缓缓向左右两边收缩而开,领头的前五架“利剑”攻击直升机缓缓地伸展底盘的机械脚,“利剑”便缓缓地站立起来,两脚有3.6米高度,顶部的四片旋翼向尾部收缩成一线,底下的两脚迈开脚步向前方步行而去。
“利剑”为大唐共和国空备研究12所,于大唐历203年研制成功的机械脚行式全天候攻击直升机,近年来大量装配于各大军区的空对地作战部门。该直升机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底盘上安装有机械脚,以它取代传统的机轮式支架,脚步行步达35千米/时,之二在于运用了新型的太阳聚能炉及反磁场装置。
“利剑”设双操控舱,前舱部为飞行驾驶舱,后部为火力控制舱,作战参数如下:外层装甲:新型航空G合金(放入星①及星②裂变炉中得到强化的A型合金钢,特点为质量轻硬度超强)。
动力系统:小型机械太阳聚能炉,小功率反磁场装置。
扫瞄系统:大唐直升机专用YT35式防干扰4坐标雷达,有效扫瞄距离35千米,同时锁定目标数为4;近程智眼系统,有效监视距离38千米。
尺寸数据:旋翼直径尾桨直径4.05米,机身长(包括尾桨机宽约4.08米,机高(站立米左右。
武装装备:两侧短翼下分别设置5个武器挂架,从机身至外分别为1-5号挂架,1号挂载7.62毫米6管旋转式航空机枪,备弹4500发;2-3号挂载空对地E18火前发射巢,每个发射巢带18枚锁定追踪式80毫米直径空对地火箭,飞行距离18千米;4号挂载空对空E12发射巢,每巢带12枚智眼雷达双锁定系统60毫米直径航空火箭,射程30千米;5号挂载130毫米光束炮。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368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5米/秒,实用升限6100米,航程连续飞行45天至机械太阳聚能炉源料耗尽。
十分钟后120架利剑直升机全数站立于23层楼高的航母脚下,齐齐启动磁浮装置展开旋翼,启动旋翼引擎,于是120架直升机散发着轰鸣声响相继飞上母航飞行甲板的相应位置上,当它们降落后底盘的机械脚缩回,整机平卧甲板之上。
母航舰桥指挥室内,舰长一声令下:起飞,飞行操控员即时向智能操控系统发出指令,其实只需用口令,而无需按动任何键位,当然还是设有后备的手工操控键位。
首先发动的是先行常规燃油发电机,待太阳聚能炉内壁产生弱磁后开启机械太阳聚能炉,再次发动太阳粒子发机电反磁场装置应运而起,此时母舰底部产生一股无形的反地球引力磁场,该磁场经过磁控设备的净化并不会吸引周遭的金属物质,缓缓地整艘母航渐渐升空,在地面上完全感觉不到一丝引擎产生的推力,更看不到类似喷气式推进器产生的巨大气旋。
“推进引擎发动。”飞行操控员一声令下,智能控制系统开动主推进引擎,位于母般尾部的四座粒子推进器喷射出无数绿芒粒子,产生巨大的推进力致使母航于95千米/时的速度向前方飞翔。
以此同时,由1师助将及2师助将率领的8艘主力战舰也疾速飞行而出,其中四艘分别列于母舰四方作为护航舰,其他四航则一字排开列于母舰前方作为主战炮火。
4师的6架侦察机早已飞至远方高空,为母航舰队充当先行侦察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