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爵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虽然行动略有不便,不过,口齿还是很清楚的。
他见纪一帆提了此事,便表示,之前因为感谢纪谢氏对皇太孙的养育之恩时,他便和纪谢氏有谈过皇太孙的一些事。
做为一个祖父,关心孙子的大事,还是很正常的嘛。
谁叫皇后和太子妃都不在了呢?
群臣听了,纷纷表示,皇上辛苦了,是他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才会导致皇上还要身兼祖母,母亲之职。
然后,皇上又提了,纪谢氏在谈起皇太孙时,也谈到了纪一帆的事。
所以,纪一帆和谢若宁之间有婚约,他是知道的。
要知道,他可不仅是个好祖父,更是个好君王,臣子的终身幸福,怎么可以不过问一下呢?
倘若没有订下,那他也可以帮着挑选。
群臣们又继续跪下表示,有皇上这样关爱臣子的皇上,真的是他们三生有幸。
再接着,皇帝又表示,这段时间不是国事繁忙么,所以,他一时也忘记了。
怎么着,先有国,再有家不是?
先得把国家的一些脉络梳理清了,再来关心孙子,关心定国公的终身大事。
皇帝觉得,这样的顺序是没有错的。
先别说皇帝这样的顺序本来就是对的。
哪怕真错了,谁敢说啊?
不想活了吗?
想去陪那些皇子们关禁闭吗?
再接着皇帝又表示,对于京城有这种传言出来,他表示极度的愤慨。
想那纪谢氏原先也是宫里的教养姑姑出身。
这么多年来,也没听过她带出来的宫女有什么行差踏错的。
至于纪家和谢家更是肱骨之臣。
他自然是信得过纪谢氏教导出来的侄孙女,更加信得过谢家的家风。
对于有些人故意想抹黑皇太孙和定国公,想离间皇太孙和定国公之间的兄弟之情,他是极度气愤和震怒的。
因此,一方面他安抚纪一帆,表示这件事呢,他是铁定放心上了。
等谢若宁出了孝,就给二人指婚就完婚。
为了表示他对纪一帆的看重,他到时候会让陈妃给谢若宁添妆。
将来,二人的其中一子,也可封为子爵。
皇帝话音一落,纪一帆立即跪下表示万万不可。
哪怕朝堂上的众臣也跪了下来,觉得此事再商议。
要知道,本身公爵就是超品爵位了。
论理,那时候纪一帆继承爵位就应该降一等。
只不过,那时候纪一帆的生父是阵亡的。
确切的说,他父亲的阵亡是皇帝导致的。
原本老定国公就是不打算进攻的。
冬季向蛮夷进攻本来就是兵家大忌。
可皇帝却下了死命令,非得逼着他进攻。
然后老定国公不仅自己阵亡了,连长女婿也死在了战场上。
那时候老定国公还有一个嫡子的。
这个嫡子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一直养在京城。
从一开始,老定国公就是把长女婿当未来的接班人在培养的。
那时候找女婿,也不是找女儿喜不喜欢,是否适合女儿。
而是找能否抗得起将来定国公府的大旗的。
只可惜,翁婿俩一起阵亡了。
一开始呢,大家都是瞒着纪一帆的嫡兄。

可当老定国公的遗体运到京城之后,哪里还瞒得住。
丧事一办起来,纪一帆的嫡兄一惊一怒之下,便倒也了,没几天也跟着父亲去了。
也幸好,那时候老定国公在上战场前,有想过,自己会不会有意外的事。
他有三个女儿,一个嫡子,自己的生育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
所以,那时候他在上战场前的几晚,临幸了几个通房丫头。
也是打算给自己留后的。
万一他真有个意外,就一嫡子,也怕嫡子支撑不起来。
毕竟嫡子的身体他也知道。
也把此事交待在给嫡妻的信里了。
特意嘱咐了嫡妻,倘若有人生了女儿,那么让嫡妻好好照顾一二。
到时候也就是一副嫁妆。
倘若有幸生的是儿子,还请嫡妻看护一二。
也算是求嫡妻的最后一件事了。
老定国公的几个通房丫头说来也巧,除了纪一帆的生母怀了身孕,别的通房丫头是没啥动静的。
老定国公呢,也是知道自己嫡妻的个性的。
要不然,这么多年来,也不会只有一个嫡子了。
所以,他做了两手准备。
毕竟,在古代,后继香火可是很重要的。
他特意吩咐了心腹,倘若通房怀孕了,那么,等她怀稳了,或者是生下孩子了,再带回京城。
皇帝因为愧对老定国公,所以,那时候是允许定国公的爵位不降等继承的。
一般情况下,都会降等继承。
比方说像候爵,一等候爵降为二等。
有些入不了皇帝眼的,从一等候爵降为三等候爵,甚至捋到伯爵的,都有可能。
皇帝那时候是想着,定国公的嫡子没了,那么,总得有人来继承他的爵位吧。
本来皇帝还想着找人协助定国公的嫡妻,去从宗族里找人选。
怎么着也得找个人家嫡妻可心的,将来好保证她的养老生活。
可哪里知道,定国公早有安排,已经有个通房怀孕了。
虽然还不知道男女,可皇帝也是大笔一挥表示,倘若生下的是儿子,那么爵位让他来继承。
而且为了表示对定国公一脉的看重,还表示,无论男女,都送进宫里来养育。
应该说,纪一帆那时候继承定国公的位置不降爵,也算是破列荣宠了。
现在皇帝说纪一帆以后生下的孩子,可以有一个单独的封为子爵,那是更加大的荣宠。
虽然公候伯子爵这么排下去,子爵是排末等。
可一般都是有功之人,才能封爵。
你给一个没出生的娃娃就封爵。
最要紧的是,还可以让纪一帆来指定,这让大家看来多么的荣宠和危险啊!!
纪一帆自然是意识到了。
倘若从正面的角度看,这自然是皇帝在奖励他和谢若宁。
毕竟,定国公的位置只有一个。
哪怕他的儿子继承,降为一等候爵,也只有一人能继承。
现在多了一个儿子能继承子爵。
虽然等级差距有些远,可也比没有好。
危险的是,荣宠越高,他成为孤臣的机会也就越大。
朝堂上就是如此。
以后,他只能紧紧地捆绑在皇太孙的身边,做个孤臣,做个纯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