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陈到的三个条件(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这样的理由,把守城门的士兵没有丝毫怀疑,一个个便纷纷放下心来,紧张的心情也为之一松,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就在这个时候,这五百人突然齐刷刷地亮出兵器,齐齐向把守城门的士兵杀去。
由于太过于突然,这些士兵没有丝毫的防备,转眼之间,便已经有几十个人倒在了血泊中。这五百人犹如猛虎出笼一般,杀得这些把守城门的士兵哭爹喊娘,尤其是魏延的一柄刀,没有一个人能在他的刀下支撑两招。
“嘎...”的一声持久之响,魏延率先杀到了城门口,推倒顶门柱,拉开门闩,使出千钧之力将城门打开。
早已等候在门外的徐晃急忙提着大斧纵马进入城门,身后数万士兵紧跟着蜂拥而入。
既然杨奉的大军已经进城,槐里城再也守不住了,正在往东城门赶来的张扬听到东门已经失守的消息,再无战心,当机立断,转向南门而去。
南门并没有受到杨奉大军的进攻,只是把守南门的士兵听着其他三门传来的喊杀声,显得有点紧张和不安。当张扬到达南门的时候,这些士兵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自己的主公来此是为了从这里逃走,于是,这些士兵哪里肯再留此等死,便纷纷跟随张扬而去,南门转眼间成了没有一个士兵把守的空门。
张扬刚刚逃走不久,一直躲在暗处的一队约有三千人的士兵突然冒了出来,将大开的南门再次牢牢关闭,并接替了刚才的那些士兵守在此地。虽然只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虽然这里还是那样平静,但却是物是人非了。
此时,槐里城的四门已经完全处在了杨奉的掌控下,城门的张扬残部尚不知他们的主公已经悄悄从南门逃走,仍在做负隅顽抗。虽然士气不高,但数量却有十万之多,徐晃和魏延急切之下还真没有好办法收拾下这么多人马。
直到杨奉纵马来到两军城内激战的地方,高喊了一声“张扬已经逃走,器械投降者免死”之后,张扬残部的抵抗才渐渐减弱,直至不再抵抗。
看着近十万人马排着长长的队伍被押着向城外走去,杨奉心中大块,对徐晃和甘宁笑道:“兴霸、文长,此一战大获全胜,不但拿下了槐里城,更是受降了近十万人马,其成果不可谓不大,其意义更是不可谓不大。”
甘宁也是笑着对杨奉道:“主公,何止是十万人马,张扬遗留的军械粮草更是无数。”
杨奉轻轻摇了摇头,道:“军械我们可以留下,但是粮草我们却不能要,因为这都是张扬从城门百姓的手中强抢而来,我军既然号称仁义之师,就应该将这些粮草退还给百姓。兴霸,传我的命令,在城门贴出告示,让城内百姓前来登记自己粮草被抢的数目,然后将粮草如数退还给他们。”
甘宁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甘宁走后,杨奉转首对魏延道:“文长,估计现在张扬已经进入了文和的伏击之内,走,你和我去看一看。”
魏延闻言,应了一声道:“主公,我去集合一万士兵。”
杨奉“呵呵”一笑道:“张扬已是穷途末路,哪里还需要动用如此大的阵容,你我二人带上五百亲卫前去即可。其实,本来我是准备只你我二人前去的,却又怕你说我太过于冒险,就带上我的五百亲卫吧。”
魏延见到杨奉还不到一个时辰,但是却已经完全被杨奉折服了。
首先是刚才杨奉命令甘宁将张扬抢自百姓的粮草如数退还,此乃仁慈之主;其实是杨奉丝毫没有雍州牧的架子,对待下属和颜悦色,此乃亲和之主;再次,杨奉对自己这个刚刚投靠的人如此信任,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乃雄魄之主。既然一不小心遇上这样的明主,魏延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自然只能是奋力杀敌建功,以报答杨奉的知遇之恩了。
当杨奉和魏延赶到的时候,贾诩正在指挥着士兵清扫战场,收编降卒。见到杨奉过来,贾诩急忙策马迎了上去,杨奉“呵呵”一声笑道:“看来文和这里的战斗很是轻松呀,这么快便已经开始清扫战场了。”
贾诩在马上双手一拱,向杨奉汇报道:“托主公的鸿福,张扬从槐里城逃出来的时候只带了不到三千士兵,进入我军的伏击圈之后,一阵乱箭便被射死了一半,张扬也死在了乱箭之下,剩下的士兵眼见不好,便马上缴械投降了。”
“哦”,杨奉听到张扬也死了的消息,微微吃惊道,“张扬也被射死了,在哪里,文和带我前去一看。”
“请主公跟我来”,说罢,贾诩一策马头,当先向右边而去,杨奉和魏延急忙跟在他的身后。
“果然是张扬”,杨奉看过之后,轻轻将白布缓缓放下,站起身来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张扬虽然与我军为敌,虽然兵败身死,但毕竟也算是一个人物,我们要学会尊重对手。文和,传我的命令,将张扬厚葬,另外将张野尸首合一,也和他哥哥葬在一起吧。”

贾诩眼神中尽是佩服的神色,恭恭敬敬道:“是,主公。”
杨奉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对贾诩道:“文和,现在槐里和户县都已经被我军占领,张扬兄弟也先后身死,你看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陈到展开招降?”
贾诩乐呵呵一笑道:“主公放心,我已经派人到礼泉到处散播槐里和户县失守和张扬兄弟身死的消息,估计过不了几天,礼泉城便会大乱,士兵士气低落。到时候,主公再派人前去招降,陈到哪里还有不降的道理。”
“嗯”,杨奉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想,鬼狐就是鬼狐,考虑问题什么时候都是这样到位,如此一来,只要礼泉的守军听说这两个消息,估计都不敢再与我军为敌,陈到想不投降都不行了。
贾诩算计的很好,自从槐里和户县失守和张扬兄弟身死的消息在礼泉开始传播之后,礼泉守军的军心大乱,士兵三三两两聚到一起谈论着这件事情。这些士兵大都是张扬从槐里和槐里以西的地方强行抓来的,既然槐里已经落到了杨奉的手中,那么扶风西面的地方也必然落到了杨奉的手中,这也意味着,这些士兵的家乡都已经被杨奉占领了,他们的家人都在杨奉的统治之下,要想让他们拿着武器和杨奉的军队对抗,难。
陈到也在犹豫着,降还是不降。
陈到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士兵还没有回来,这两个消息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如果是真的,这个杨奉确实厉害,自己难是他的对手,也只有投降一途了。倘若消息是假的,自己贸然投降,可就落下了一个背主投降的骂名。
很快,陈到就不用再犹豫了。
一定是陈到派去打探消息的士兵回来了。
不,不是。
是李严又趁机再劝陈到投降了?
不,不是。
那是...
是贾诩派人将张扬的尸体送了过来,负责运送张尸首的人正是贾诩本人。本来贾诩提出这个主意之后,杨奉便极力反对,担心贾诩会有危险,但是贾诩却微微一笑,只对杨奉说了一句话:“主公放心,诩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
如果贾诩在现代,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心理专家,因为他善于把握人的心理了。贾诩之所以敢几乎是独自一人走进礼泉城(除了那个推着放有张扬尸首的小车的士兵之外),是因为他知道现在陈到只有投降一途了。
果然,当贾诩走进礼泉城之后,当陈到确认张扬的尸首不是假的之后,陈到立即将贾诩奉若上宾。
“张扬兄弟兵败身死,槐里和户县已经落在我主掌控之中,礼泉成为孤城一座。我主求贤若渴,自第一次见到陈将军的本领之后,一直对将军念念不忘,并提及叔至文武双全,乃当世不可多得之将才,这才遣诩来此,不知陈将军意下如何?”
贾诩的话说的很客气,意思也很委婉,这句话若是直白了说,便是这样的:槐里和户县先后陷落,张扬兄弟也死了,你陈到孤守礼泉,岂能有回天之力,早晚也是要步上张扬兄弟的后尘,只不过我家主公看到你还有点本领,这才准备给你一条生路,考虑考虑吧。
陈到是个直人,却不是个傻人,尤其是之前已经被李严劝说的早有了投降之心,何况杨奉派了他最倚重的谋士贾诩来此说服他,已经是给了他足够的颜面了。所以,在听了贾诩的这番话之后,陈到装模作样地沉吟了一会,一脸沉痛道:“也罢,既然如此,我陈到也就不再不知好歹,螳臂当车了。只不过,我有三个小小的条件,若是雍州牧大人能够应允,到立即率众投降。”
贾诩心中已经猜到了陈到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却故意“哦”了一声,装作很是好奇的样子问道:“陈将军有何条件,旦请提出,若是诩能够做主的,当场便可给陈将军一个答复,若是诩做不了主的,会马上禀告我主。”
陈到没想到对方竟是如此爽快,愣了一下,才迟疑道:“第一,厚葬我家主公兄弟二人;第二,不可坑杀降卒;第三,不可为难槐里、户县和礼泉三地的百姓。若是雍州牧大人能够答应这三个条件,陈到马上跟着贾先生前往槐里。”
贾诩听了,不觉哈哈大笑起来。
陈到被笑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贾诩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在耻笑自己竟然提了这样幼稚的问题。
陈到勃然变色道:“先生何意,可是陈到要求过甚,倘若如此,还请先生请回,陈到虽然明知不是雍州牧大人的对手,却也要血战到底。”
贾诩好容易才止住了笑声,闻言急忙挥了挥手道:“陈将军误会了,贾诩之意是你的这三个条件我家主公早已经做到了。后两个就不要说了,对于第一个条件,本来我主是准备厚葬张扬兄弟二人,但是因为担心陈将军对那两个消息有所怀疑,所以诩这才先让陈将军辨认一下,然后再将之进行厚葬。”
贾诩没有发现,在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陈到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