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袁术称帝对杨奉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杨奉从唐月的粉臂**中起床之后,心里便开始盘算着今夜在哪一个公主那里过夜。由于伏寿怀着身孕,杨奉又答应让她将孩子生下来,是以现在不适合到她那里,而永年公主刘慕则是未经人事,杨奉也不准备马上就把她开苞,他要等到将那三个公主通吃之后,再对刘慕动手。
杨奉来到三国之后,所经历的女人大都是少妇,除了甘巧儿之外。从其中的比较中,杨奉偏向于喜欢那种成熟的少妇,因为她们在床上没有少女的那种拘谨和无措,有的是**和放纵,她们个个都是经历过此中之道,知道怎样去做才能让杨奉更加舒服。
但是,一个消息的传来,打乱了杨奉的香艳计划,那便是袁术称帝了。
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虽然说前不久也听说了袁术有称帝的动向,因为袁术称帝很有可能打破目前中原地带各个诸侯之间的均衡,尤其是曹操、刘备和吕布三人。
杨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急急忙忙来到前府(杨奉的府邸的最外面一层),并派人将贾诩喊来。
这时候杨奉才感觉到手下的谋士真是太少了,只有贾诩一个,虽然贾诩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时期最巅峰的谋士。现在杨奉只有一个雍州,若是日后地盘大了,四面树敌的情况下,只有贾诩一人是万万不行的。
杨奉来到汉末的时候,基本是群雄割据的局面已经进入了初期,袁绍、曹操、刘表、刘璋、袁术、吕布、刘备、孙策都已经割据一方,手下更是有众多文武相辅助,所以杨奉要想招揽没有出仕的人才是很难的,因为大部分人才都已经被网罗走了。
所以,对于杨奉来讲,要想再去寻找一些依然隐居的人才可能性不大,可能会有一些,这些人要么是淡泊名利,不愿出山,例如司马徽、崔州平等人,要么就是年龄幼小,还不是出山的时候,如诸葛亮。所以,摆在杨奉跟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打败另外一方,将其手下的人才招降过来,为己所用。
贾诩为杨奉制定的战略步骤第一步,统一雍州已经完成了,第二步便是出兵汉中和益州,南下天府之国。所以,杨奉事先对汉中和益州的人才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汉中和益州有这么几个人才。文有阎圃、法正、张松、黄权,武有严颜、张任、冷苞、邓贤、孟达等人,这些人自然就是杨奉重点关注的对象。
贾诩接到杨奉的通知后,很快便赶到了杨奉的议事厅。
“主公,可是为了袁术称帝之事?”虽然杨奉派人去请贾诩的时候,并没有说明是什么事情,但精明的贾诩自是能够猜到杨奉喊自己过来必是为了此事,因为贾诩也在昨晚接到了这个消息,由于已是深夜,贾诩就没有过来打扰杨奉。
“嗯,正是,不知文和对此事有何看法?袁术称帝对雍州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杨奉正在思考袁术称帝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想来想去却想不出什么眉目,既然贾诩来到了,杨奉索性就不想了,直接去问贾诩。
贾诩昨晚就已经想好了,于是便不假思索道:“主公,袁术称帝,中原只会是更加热闹,此时正是主公出兵汉中的大好时机,只要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汉中拿下,再暗中收买益州权臣,弄一张西川地图,则取西川自是不费吹灰之力。”
杨奉微微一愣道:“如今我雍州初定,人心尚未完全依附,岂能再动干戈?”
贾诩微微一笑道:“主公,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没有袁术称帝之事,主公自是不可轻易南下攻打汉中,否则必然会引来袁绍的猜疑,但是现在就不同了,袁术称帝,乃是叛逆之举,主公只需让人四处造谣,说汉中张鲁与袁术勾结已久,然后再派人到邺城请旨讨伐张鲁。虽然袁绍与袁术是亲兄弟,但是对于袁术所作所为,袁绍只会是暗中支持,绝对不敢过于明显,加之主公讨伐的是张鲁而非袁术。汉中和淮南之地隔了一个诺大的荆州,张鲁的死活对于袁绍和袁术来讲根本是无关紧要,是以主公一旦请旨,袁绍必然不会阻拦,更可因此表明他与袁术并非一个立场。”
“可是雍州西面还有凉州的马腾与韩遂呢,他们会不会趁机东进?”杨奉还是有点担心,毕竟这雍州之地得来的不太容易。
“马腾和韩遂嘛,主公就更放心才是。马腾乃是伏波将军之后,素来以大汉忠臣自居,这袁术称帝乃是忤逆之举,主公奉旨讨伐张鲁,名正言顺,马腾岂敢出兵雍州,自坏名声,说不定其还会出兵相助。至于韩遂,就更好办了,诩昔日在凉州的时候与之相交甚深,只要诩写上一封书信,韩遂自是也不会出兵。马韩二人既然按兵不动,凉州其余八部人马自然也不会轻易动兵。”贾诩胸有城府,侃侃而谈。

杨奉心中一动,故意道:“既然文和与韩遂素有深交,日后我军西取凉州,将会事半功倍也。”
贾诩猜得出杨奉的话中之意,眼中精光一闪,微微点头道:“不错,韩遂昔日对诩确是言听计从,本来在诩的计划中,主公一旦平定益州,实力大增之时,诩便会和韩遂取得联系,劝其率众归降,韩遂若降,凉州大半将落入主公手中,量一马腾也难起多大风浪。但是,既然这次事情发生了变化,诩只得提前和韩遂取得联系了。”
“好”,杨奉听了贾诩的话,不觉前途一片光明,如果益州和凉州真能被自己拿下,也就拥有了和冠绝于诸侯的袁绍几乎一样的实力。到时候,袁绍雄霸北方,自己则虎踞西部边陲,而且袁绍的位置必然使得其会不停地受到其他诸侯的袭扰,自己则可以安心发展,积攒实力,多年之后,这袁绍必然不会是自己的对手。
“竟然如此,文和可立即派人在各地散播袁术与张鲁素有勾结的谣言,一旦流言四起,奉便请旨出兵。”杨奉在贾诩的一番话下终于下定了决心,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得到汉中之地的好机会。
贾诩虽然觉得杨奉这个主公脑子不太好使,和曹操、刘备等人相比,差了太多了,但毕竟杨奉还是能够从谏如流的,这一点还是让贾诩很是满意的。也许这才是一代帝王的风范,出谋划策、领军打仗都应该是手下人的事情,贾诩心道。
“主公”,贾诩看到杨奉有点得意忘形了,觉得应该提醒一下杨奉,于是又道,“即使如此,主公还是应该小心一些,这些毕竟只是诩的猜测,主公还是要防备袁绍或者马腾、韩遂真的领兵来袭的可能。我雍州共有大军十二万,南征汉中至少需要五万人马,剩余的七万人马需要分守在凉州与雍州的边境以及司州与雍州的边境处,以防万一,同时雍州还要留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坐镇,方可确保无虞。”
“文和也要随军出征吗?”在杨奉想来,一个小小的汉中,随便派出自己麾下的一员大将就可轻易取得,哪里还需要贾诩这般重量级的人物亲往。
“正是,诩之所以要随军出征,有两个原因”,贾诩轻轻点了点头道,“其一,此战乃是主公占领雍州之后向外征讨的第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不但会使得我军士气大跌,短期内不得恢复,更会使得雍州民心生变,以免出现什么祸端。其二,汉中张鲁手下的谋士阎圃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张鲁之所以能够占据汉中多年,使得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刘璋望之兴叹,实乃阎圃之功也,若无阎圃,汉中必然早就为刘璋所得。因此,只有诩亲往,才能克制阎圃,主公手下虽然诸多将才,但论起谋略来讲,无一会是阎圃的对手。”
贾诩说的句句在理,杨奉边听边是不住点头,心叹贾诩的心思缜密,就算是事无巨细的诸葛亮也只能考虑如斯吧。只不过贾诩在谋略上是考虑的很全面,几乎没有漏洞,但是在处理政务上就没那么细心了,很多事情都放手给了手下人去做,这也许就是诸葛亮短命,贾诩长寿的原因吧。
“文和以为谁人镇守雍州最为合适?”杨奉在军事方面几乎就是一个白皮,几乎事事都要请教贾诩。
“主公前不久已经派人前往荆州去请马顼兄弟出山,若是在我军南下之前,马顼能够来到,他便是最佳的人选,到时候只需要留下两员大将辅助即可。倘若我军出兵之前马顼来不到,诩以为可以让李严防守凉州边境,姜囧防守司州边境,徐晃镇守长安,陈到相辅,往来救应。”杨奉前不久听贾诩说荆州有一贤才名叫马顼,乃是三国后期马良的大哥,目前还未出山,于是便派了徐晃带了自己的书信前去请其出山相助,徐晃去了已经有半个月了,还没有回来。
“好,就依文和之言,若是此次能够占领汉中,文和当为首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