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杨奉的改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袁绍的大军,杨奉算是长吁了一口气,率领大军不紧不慢地入住到了长安城内。既然现在自己已经是皇上亲命的雍州牧,自然就应该进入雍州的治所长安,然后以雍州牧的身份发号施令,虽然杨奉心下明白张扬等人十有**不会听自己的。
长安城原本有人口二百万,经历了董卓之乱和李郭之乱,长安的百姓被杀的,逃往他乡的几乎占了一半以上,待到杨奉进入长安城之后,经过盘点人口,发现竟然只有七十多万人,而且多都是老人和妇孺,看来年轻人都逃到外地避难去了。
也难怪,李確和郭汜厮杀数月,两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兵力,到处抓壮丁入伍,是以长安城方圆数十里的青壮年男子都不敢呆在家中,有的躲到了山上,有的逃往了外地,还有的干脆砍断自己的一只手或者一只脚以躲避被抓入伍,可见当时百姓的无可奈何和对当时社会的愤慨。
对于这样的情况,杨奉并不担心,老人、媳妇和孩子在家,还怕那些人永远不回来吗。只要自己废除李確和郭汜的那些弊政,施之以仁政,长安城自然会再次热闹起来,而且这些淳朴的百姓更会踊跃入伍,以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于是,在摸清了长安城的基本情况之后,杨奉便在城内张榜安民了,告示上也没有多少内容,主要是七条:
第一条,是针对官吏的政策,杨奉设置了公义堂,任何百姓都可以到公义堂里状告长安城内原来的官吏和地主豪强,贪污受贿,欺男霸女,抢占土地,鱼肉相邻者,只要是为非作歹的,都可以告,而且杨奉许诺,百姓所告事宜,一旦查明证据,立即严办,绝不宽容,同时举报属实者赏金五斤。
第二条,是针对田地的政策,杨奉派人丈量长安城的田地,按照新统计的人口,每人分田五亩,第一年的只需上缴所得收成的十分之一,第二年才恢复大汉正常的田赋。另外,对于无人耕种的荒地,百姓只要在官府登记一下,便可自行开垦,所得收成比大汉的正常田赋多上缴一半,五年后,田赋才恢复正常,也就意味着这些田地受到政府的合法保护,并入自己所分田地之中。
第三条,是关于募兵的政策,杨奉不主张强行募兵,当兵全靠自愿。一家中,父子二人的,只能一人入伍;兄弟二人的,只能一人入伍;兄弟三人以上的,最多只能入伍两人;独子者,不得入伍;父或子有残疾者,另外一人不得入伍。对于入伍的人,除了每月发放军饷之外,家中的田赋减免三分之一。
第四条,关于社保的政策,也是杨奉初次施政最得人心的一条,对于鳏寡孤独者和家中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每月可向当地官府申请救济粮,救济粮根据人头数发放,并且由官府派人定期送到这些人的家中。
第五条,是鼓励生育的政策,大汉末年,经过连年战乱,人口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没有三国后期人口减少的厉害。除了尽量减少战争对人口的损耗之外,便是大肆提倡生育了。杨奉宣布,一户人家,生育子女在五人之上的,每年免除三分之一的田赋,并且政府每年还要补助大钱五百。生育子女在八人以上的,每年免除半年的田赋,并且政府每年还要补助大钱一千二百。这条政策是最让大家想不明白的,因为杨奉宣布的这条政策,是不分男女的,只要生的孩子达到要求,就可以生效。这在当时落后的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末来说,可以说是惊世之举。
第六条,是鼓励通商的政策,汉末的国策是重农抑商,虽然做生意也很赚钱,但地位却很低,向来被人看不起,认为是一身铜臭,即便再有钱,也难以进入上流社会,是以当时的人宁愿中田刚刚解决温饱,也不愿从商去挣大钱。当然,做生意的人也不是人人都地位很低,至少全国还是有几个大户,例如徐州糜家、河北甄家,河东卫家等,生意做得太大了,以至于地方已经不能掌控,便将之聘官,成为羽翼。杨奉针对这一点,宣布将商税由十五稅一降低到二十稅一,同时,凡是正规商人都可到官府登记,领取商人通保卡,只要凭借此卡,只要在雍州境内,无论到哪里,都可要求官府派兵保护,或者直接住进官驿之内。
第七条,是鼓励人才出仕的政策,有了地盘就要有人才,尤其是整顿吏治,更需要大量的人才去补充。杨奉宣布,只要举荐的人才在经过考测之后被录用者,赏金十斤,免半年田赋,隐匿人才不报者,没收其一半田产,赋税不减。

杨奉的告示一经贴出,立即引起了长安城内一阵不小的骚动,这样的政策太宽厚了,简直是当时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是以,很多人对告示上的内容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杨奉是骗人的,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当第一个鼓起勇气走进公义堂的人竟然在一个时辰之后安然无恙的出来了,很多人都暗暗感到奇怪。让大家更为惊讶的是,三天后,此人所举报的长安南城守卫杜宇林被当众斩首示众,此人也得到了五斤黄澄澄的黄金。
这下子,再也没人怀疑告示上的内容是假的了,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告官的,分田的,报名当兵的,举荐人才的,一时之间,让原本就不大的州牧府大门被堵了个水泄不通,杨奉这才感到安排的不太合理,竟然忘了设置各个办事处了,于是便让贾诩赶紧去办。
安民的工作既然已经正常开展,接下来要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整军了。
杨奉手下一共是两万一千人,其中有杨奉原来的五千士卒,韩暹的八千降兵以及段煨的八千士卒。
当日,杨奉在贾诩的帮助下,制造了几件段煨的假证,然后,由贾诩出面,在家中宴请段煨,段煨虽然对贾诩很是猜忌,不敢重用他,却也从未想到过贾诩敢害他,于是便欣然赴约,酒足饭饱之后,还没等段煨抹去嘴角的油腻,便发现肚子前面突然冒出了半截刀尖。
杀了段煨之后,杨奉便将八千士卒全部召集起来,将段煨的几样“罪证”一一列举,并说明他此次前来,乃是奉了皇上密旨,说是段煨意欲提兵随同李郭造反,并且杨奉声称,只杀段煨一人,余者皆无罪。
杨奉的名字,段煨手下的八个司马都是听说过的,尤其是知道他刚刚救了圣驾,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既然他说是奉了皇上的密旨,应该不会有假。而且杨奉一行只有五人,颇像专门来此公干的,并且他们看到一向让段煨敬畏的贾诩的立场也很鲜明,这些司马便再无疑虑,齐齐投靠了杨奉,使得杨奉兵不血刃地得了八千兵马。
华阴毕竟不是雍州的地方,归属于司州境界,这些人是必须要全部迁移到长安的。但是这些人大都是本地人,背井离乡,大都不情愿,若是强行下令,不但容易激起民变,而且更容易引发兵变,毕竟这八千士兵也全部都是本地人。
杨奉的一系列安民的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政策太优厚了,不光如此,对于华阴的百姓,杨奉开出的条件更加让人垂涎三尺。杨奉规定,只要是华阴迁移过来的百姓,除了分给相应的田产之外,还补助每人五百大钱的搬家费,免除半年田赋。
而且,贾诩也在华阴城内大造舆论,说杨奉是百年难见的明主,跟着他不但享受这些仁政,更是可以免于战乱之苦。而且皇上已经许了杨奉为雍州牧,杨奉自然就不可能再理会华阴了,华阴一旦成为无主之地,早晚会被他人占领,战乱将随之而来。
过惯了安居乐业生活的华阴百姓自然不希望战乱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在贾诩的煽动下,没有一家愿意落在后面,都是急急忙忙地搬起家来。从开始搬家,到抵达长安,总共才用了十天的时间,速度不可谓之不快。
杨奉将这两万一千人,择其精壮,弃其老弱,分两次遣散五千人回家,并给予妥善安排。剩下的一万六千人,加上新募的四千人,共计两万人,至此,雍州牧杨奉手下算是有了一支两万人的部队。
军队的数量也不算少了,但是令杨奉不满意的是,这两万人的差别太大了,战斗力最强的是杨奉的本部五千人马,其次是段煨手下的部队,最差的就是韩暹的降兵,不但战斗力低下,就连军纪也是奇差无比,这不得不使杨奉暂缓讨伐李確、郭汜等人的念头,而将部队交给徐晃加以强化训练。
同时,杨奉写了几封劝降书,分别派人送到张扬、胡才和李乐的手中,对于李確和郭汜,杨奉则决定予以歼灭。张扬等人接到杨奉的劝降书之后,并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为难信使,杨奉心中明白,自己还没有展现出让他们害怕的实力,只要能够歼灭李郭二人,他们自然就会率众来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