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意外收获(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意外收获(一)
就这样,徐庶成了我的老师。虽然他的学识不一定能比诸葛亮,庞统强。但他的性格我非常的喜欢。相信他从今以后,只要我不放弃理想,他是绝对不会背叛我的。
“仓舒,既然你已拜我为师。从今以后,为师的话你可要谨记,万不可随着你的性子来做事情,你可知道?”徐庶一边喝着茶,一边看了看我。看来他对我这个徒弟还是很满意的。从他表情上就能看出来了。
“是的,先生(古代是将老师也叫做先生的。)仓舒谨记先生的教诲,他日学得真本领。也好一展所长。为国家出力,为父亲分忧。也让先生之名名满天下。”说着,心中暗想,当然了,把你请回来,当然是要听你的意见了。不听你的,请你回来干嘛呀。
“仓舒,虽你神童之名早已远播,然你年纪尚小,其学识仍有不足之处。万不可有轻高之心,否则他日将后悔终身。”
听了这话,好像我怎么了地一样。再仔细一想。这话像是对周不疑说的一样呀。再看看周不疑。好嘛。这小子现在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但还是回答道。“是,先生。仓舒也自知学识不足,日后定当刻苦,努力。不辜负先生的一片厚望。”
这时,周不疑在旁边看了半天了。也有些呆不住了。“徐先生,在未见你之时,仓舒即与我说起先生,说先生乃天下奇才,世间少有。今日一见,徐先生之才确实极深。在下佩服。然为何先生不去寻找名君,一展所长。而在田中躬耕,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莫不是故意在此等待,也学那姜尚,准备钓一条周文王一样的大鱼?”说完,周不疑也没有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就直直的看着徐庶。
我一听,呵呵。周不疑你小子不错。问了问他有没有辅佐我的意思。还顺便把你自己的不满给说了出来。还是要看看这个徐庶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
徐庶看了看这个周不疑,忽然笑了起来。“呵呵,你这个周不疑,你怎知我未寻找名君,又如何知道我在田中躬耕?就算我学那姜尚,用那直钩钓鱼,难道在你心中,仓舒并非是一条大鱼???”
徐庶看了看周不疑,又看了下我。接着说道。“周不疑,只是你一相猜测,看到我在田中休息,便误以为我是农夫。这样的判断是否太过武断了。?”徐庶说完。自己一个人低着头喝起茶来。。
我看了看周不疑,心想,兄弟。你就别和他斗了,你们弄个两虎相斗,最后受伤的那个人,是谁呀?那就是我呀。不行,不能再让他们两个人这样斗下去了。正想着呢。
“徐先生言之不无道理。在下刚才失言,还请先生见谅。”周不疑对着徐庶施了个礼,看来周不疑先退出来了。
徐庶呀,徐庶。你这么一个大名人,没必要我们二个小孩子在嘴上过不去吧。不对,他是不是误以为,是我故意让周不疑试他。毕竟除了我自己,谁也不知道我难这么清楚的知道他们自己的本事呀。想到这,不由得冒出冷汗。
“仓舒,发生何事了?为何如此?”周不疑看到我神情紧张,所以问了我一下。
“哦,没事,没事。”说完,我看着徐庶,接着说道。“先生,仓舒是不是条大鱼,还要待日后才知,今日能寻得先生,拜得先生为师,乃是仓舒今日钓到一条大鱼也。”徐庶一听,便和我一起大笑了起来。周不疑在旁边也跟着嘿嘿了两声。
我看这样气氛满不错的。便接着说道,“以先生之才,教仓舒本领,本已足够。但天下之事,非几人之力所能解决。此次外出游学,当然以寻得先生为主,今日寻得先生,仓舒十分高兴。但我欲再寻几位治理天下的饱学之士和能征善战之武将。为他日之大业做好准备。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我还是抬头看了一下徐庶。毕竟刚拜完人家为师,就又要去找别的能人。换谁谁心里都不是太好受。要是脾气高傲一些,完全可能拂袖而去。我可不想失去徐庶,还是先听听他的意见。

“哦,仓舒。你若欲寻之。为师自然同行。但你怎知哪些人是饱学之士呀?”徐庶说得不错,在这个时期,真正的人才其实不多。要有目的的去寻找,首先你要知道谁是真正的饱学之士。但是,这些虽然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但对于我这个三国通。这根本也就不是问题呀。
“先生,仓舒曾做个一个怪梦。梦中出现一高人。为我指点迷津。曾细数天下之饱学之士,能征善战之武战,然仓舒愚笨,未记住几人。所以这次游学。想去寻那几个梦中高人所指的饱学之士。”
徐庶听完。好奇心不由得上来了,连旁边的周不疑也有了兴趣。这种事情,在古代本来就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何况这次我找到连一次面都没见过的徐庶。这两个人也就信以为真了。何况,也想听听从我口中到底能听到什么饱学之士。
“仓舒快讲讲,那梦中高人,到底都言之何人也?”徐庶开口问我,看他那神情,再看看那个没开口的周不疑。两个人还真像。
“那梦中高人所言,天下奇士不多,有二人为最者。乃,卧龙,凤雏是也。又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也。”说完,我还是看了看徐庶。毕竟没把老师说成最厉害的。不过我这么也照历史来说呀。要没有我,当年你离开刘备的时候,也不是来了段走马荐诸葛嘛。所以徐庶你不应该生我的气。
“诸葛亮,庞统二人之才确非寻常之辈所能比之。虽说得一者,可安天下,这说法有些夸大,但也不是不无道理。哦。这个梦中高人确实厉害。这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无一人曾为他人出谋画策,至今也未有何名声。居然知晓。果然厉害。”说完。自己又是点头,又是赞许的表情。搞得我不知道怎么说了。
“仓舒,继续说下去呀。不会世上就此二人吧?”徐庶看我不说,问道。
“非也,先生之名,梦中高人也曾提起,言先生,其材也非一般人所能比这。且其性格刚毅,为人极为孝顺。是位有德之饱学之士也。”
“呵呵,这梦中高人居然也提起了我。哦,仓舒,你可是按梦中高人所提示,前来寻我的?”
“仓舒不敢欺骗先生,我是得到梦中高人的指点,才来寻找先生的。”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先去寻那诸葛亮,庞统?此二人之学识远在我之上也,也未曾出仕,为何不去寻他们呢?”
“先生,仓舒以为。读书人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有着刻苦精神的坚持才会成为饱学之士。然其德也,不是学就能学来的。所以,仓舒认为,德比学识更为重要。今日我要请的乃我师也。必以德为先。不过,此二人愿为我或我父效力分忧。仓舒愿向家父举荐。必让其有一展所长之地。”
“呵呵,。。。。。。。。。。。。。。。。。”徐庶笑了笑。
“仓舒,既然我已为你师,你日后还要再寻些高明之人,不如让为师为你推荐一位吧。”徐庶又接着说道。
“不知先生所言是何人?”
“呵呵,也不知你那梦中高人,可曾向你提过。此人姓石,名韬,字广元。不仅学识了的。且口才极佳。
“啊!是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