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回家(冲新人榜,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节回家(冲新人榜,求票!)
“公子,敌将已经拿下了,不知公子要如何处置?”高强站在黄忠的旁边,手还按在黄忠的肩膀上。看着我说。
看着眼前被押着的黄忠。真没有想到第一次和他相见。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还射了我一箭,差点要了我的小命。
看到我犹豫起来。徐庶在旁边也看了看被押着的黄忠。说道。“仓舒,你怎么会认识这位老将军的?”
我看了看,心想,你明知道,还问我。但还是回答道。“回先生,这位老将军。姓黄,名忠,字汉升。乃荆州南阳人士,正是我们此次要寻找之人。”
面的庞统和石韬还有周不疑都走到了前面。“他就是你说的那名勇不可挡的老将军。难怪难怪。看刚才战时风采。确有大将之风。”庞统也看了看黄忠。
“高强,快给黄老将军松绑。”我还是决定试试看。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你这个孩童,到底是什么身份。”黄忠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旁边的徐庶,石韬,庞统还有周不疑。
“原来是黄老将军,晚辈还想请问黄将军。我们并未做何坏事。为何要拦住我们,到底是何目的?”周不疑从后面站了出来。
黄忠看了看站出来的周不疑。看他也是个孩童,并未理会。只是把头扭了过去。周不疑一看也不由得生起气来。徐庶这时却说。“黄老将军,我们与你并无恩怨,更非来此攻城。为何要带队人马来此为难我们?”
黄忠一看是徐庶。知道刚才是他在指挥战斗。“汝只说从此经过。并未提及有何原因。身旁又带如此多的侍卫,怎会不让人生疑。”说完,又把头扭了过去。
“既然如此,为何不问明白,就对我们发起攻击。你为主将,就是如此行军打仗的吗?还不知道是不是敌人,看到人多些,就要打仗。。。。。。。。。不疑又冒了出来。边说边还摇着头。
“你,你。汝是孩童,我不与你计较就是。”黄忠听了周不疑的话,非常的生气。
“身为主将,竟一句不与你计较就是。难道就完了吗?你手下跟随你的士兵怎么办?他们就这样白白的送命了吗?”周不疑得理不饶人。继续问道。
“我若非顾及他们。又怎会不独自离去?你们的这些侍卫是很厉害。但想把我困在这里,确也不一定能围得住我。”黄忠是真的生气了。
我看了看周不疑。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周不疑看到我的眼神。也就退了几步,站在人群中间了。我又转身看了看黄忠。“黄老将军之勇猛,刚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之。这点已无人质疑。”我停下来看了看黄忠,看到他也正看着我。接着说道。“以黄老将军的大将之风,怎会在这个小小的许县呢?”
听到我的问话,黄忠这回无话可说。只能把头低下。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徐庶在旁边看到这一切。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说道。“仓舒,你怎能如此说呢。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没有经过苦难。就说为汉高祖打天下的韩信。当年也曾受过之辱。后来不也为汉高祖立下汗马功劳。”说着。徐庶又看看黄忠。
黄忠听了也是浑身一震,这才觉得活着有些意思。以他所想,今日以多一倍的兵力居然还被对方给生擒了。实在是平生大辱。
“先生说的极是。常言道,世间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虽千里马常,但伯乐不常有。黄老将军之勇猛,又起只是千里马。只可惜未遇上这识得千里马的伯乐而矣。”说完,转过头去看了看徐庶。见他也对我微微一笑。
“不知你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你们是谁,要如何处置,悉听尊便。”黄忠本来还好好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急了起来。
“黄老将军,请先听我一言,我曾听说,黄老将军还有一子,乃黄叙是也?然其年少便有病常年卧床不起。可有此事?”说完,看了看有些惊讶的黄忠。
听了我的话,黄忠一头雾水的看着我。我接着说道。“此次我们路经此地,乃是要在此地寻找一人。曾听闻有一人有其真本领,然未受人重用,特此前来请他出山。”说着又看了看眼前的黄忠。“要找之人,便是黄老将军您了。”
“啊!”黄忠听完了。“你们来这里,就是来找我的?”
“正是,黄老将军可让我们好找呀,只是没有想到,遇见之时会是这样的情况。”我边说边挠了挠头。
“那么你们到底是谁?”
“呵呵。既然是来找黄老将军的,自然要告诉黄将军我们谁了。小子姓曹,名冲,家父正是曹操。”
“啊!”黄忠吓了一跳。看到这些侍卫和徐庶这些人总是看着我。知道我的身份不低,但也没有想到我会是曹操的儿子。
“那你来找我?”
“曹冲正是代家父前来邀请黄老将军正式出山,别人不知黄老将军的勇猛,然仓舒却知之甚详。以黄老将军之雄风,若在此处当个守城官,那真是大材小用。黄将军应该在真正的战场,一展所长。又何苦在此浪费大好光阴。而且先生与我回到许昌后,我可找寻天下名医为令公子治病。他日等令公子身体康复,也可父子同上战场,成就一段佳话。”说完,看了看正听我说的黄忠。
“。。。。。。。。。。。。。”黄忠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
“黄老将军,仓舒所言不无道理,如今你只是在这个小小的许县当个守城官,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以将军之威,当上阵杀敌。在此地,将军也只是在虚渡光阴。何况,若去许昌,能治好令公子的病,起不是更好?”徐庶也在旁边帮着黄忠分析着。
黄忠听了,叹了口气。又想了想。就这样反复了几次。最后说道。“只要能治好我儿子的病,莫说是上阵杀敌,就是上刀,下油锅。我也在所不辞。”说着。跪在了我的面前。

我连忙把黄忠扶了起来。嘴里还边说。“将军何须如此。他日立下大功。只怕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说着,把黄忠扶了起来,又看了看黄忠,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说完,自己也低下了头。想起了第一天到三国时,看见环夫人时的情景。
黄忠听了。也是沉默不语。
许庶见黄忠答应与我们一起走。马上说道。“既然黄将军愿意与我们一同去许昌,那实在太好了。”说着。又看了看高强。“高强,快去整顿人马。再派几人前去城中黄将军家中,将家中的黄夫人与黄公子一齐**来,不得有误,明白吗?”
黄忠一听,马上说道。“这位先生。”徐庶一听在和自己说说话。又接道。“在下姓徐庶,”我一听,走了过去,对黄忠说。“黄将军,这位是家师。”听了我的话。黄忠又接着说。“难怪难怪。刚才见徐先生指挥部下。从容自得。果然厉害。”徐庶听了,客气的说道。“呵呵,黄将军过奖。”黄忠接着说道。“在下的家并不在城中,所以请徐先生莫要派人去城中,”
听了黄忠的话,我们皆愣住了。怎么这个守城官的家眷不在城中,那在哪?不会是在荆州城吧?那还真有的麻烦了。
黄忠看到我们的表情,又笑着答道。“在下家就在这许县附近。因犬子的病情,不宜在城中居住,所以搬到附近的村庄,想来也是安静一些。”
听了黄忠的话,我们也觉得有道理。徐庶就让高强派人去城外的黄忠家把家中的黄夫人和黄公子给带过来。可黄忠说,家中人不识得这些侍卫,未必会跟随他们前来。而且黄叙还有病在身。所以黄忠要自己去。徐庶也没有勉强,便派了几人一同去把人接回来。
黄忠便带着几名侍卫去接他的家人。
这时,庞统,石韬和周不疑也走了过来。看着我和徐庶。
庞统先说道。“元直,恭喜,恭喜呀。你首战告捷。值得庆祝呀。”
徐庶回头看了看剩下的侍卫,说道。“还说什么庆祝呀。一战下来,便损失过半。若每都如此下去。只怕还没等把别人打完,自己便没什么兵可带了。”说着,苦笑了两声。
庞统摇了摇头。“元直此话不妥。开战之前。敌方的兵力是我们的一倍,如今敌方也全军覆没,而且还生擒了主将。而我们却只是损失了半数人马,且受伤之人。多为轻伤,过了几日,应该还能上阵杀敌。如此一看。我们最多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马。而打赢了比我们多一倍的人马。难道这还不值的庆祝吗?”
庞统分析的也是很有道理。双方的人数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对方还比我们多一倍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战果,确实是非常不错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零伤亡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哪怕是在小的一个战场。
“士元,所言确实有其道理。元直,我也要恭喜你了。看到你这个样子,我也很高兴呀。”站在旁边的石韬也站了出来说话。
“徐先生,我今才真的服了你,如此临机应变。指挥自如,不疑真心佩服先生。”说完,周不疑给徐庶施了个礼。
看到这样的情景。徐庶自己也是笑了笑。“那我就谢谢各位的赞赏了。呵呵。一会黄将军回来,莫要谈这些。以其本领,若不是手下之兵太过软弱。恐怕我们就是赢,也不会赢得如此简单。”
众人听了,也都点点头。
没过一会。黄忠领着家眷回到了我们分开的地方。
我看了看后面的马车,呵呵。这个徐庶还真是细心,知道了黄叙有病。便去接人的时候就让人带了一个马车去。走到黄忠的面前。“黄将军。一切可安排妥当?”黄忠对我抱了抱拳。说道。“一切安排妥当。可即刻上路。”
我又回头看了看徐庶,石韬,庞统和周不疑。这一次外出游学。可真是没有白来。看看现在我眼前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智谋高深之辈。黄忠,当然了,他虽没什么智谋。然确实是一个绝世猛将呀。
看着这些人和后面站着的侍卫,“高强,传令下去。即刻上路,回许昌。”我转过头对着高强说道。
“是,公子。”说完。跑到后面去整队准备上路了。
坐在马车里,看看身边的周不疑。再想想前面车里的徐庶,石韬,庞统。还有一个在最前面坐在马上的黄忠。。。这些人就是我以后征战天下的本钱了。
看着回许昌的路。想起刚刚从许昌出来时的慌张,在路上的不适应。又想起那个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的小兰。到现在的这些一个比一个聪明的饱学之士。不由的想大声的笑他两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第二章完)
雪泽的这本书,也写了快十万字了。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新手榜。
嘿嘿!~~不好意思。。。。。
在此〈求票〉!!!!!!!
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雪泽的这本〈三国风云之曹冲传〉
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