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遇刘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光中,喊杀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伏兵就像赶猪一样把黄巾贼兵赶到河边,黄巾贼兵穷途末路有不少人跳河,可是北方人会游泳的很少,大多淹死在水中
我看了看天色,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屠杀也差不多结束了,下令鸣金收兵,拿着包裹在衣甲中张牛角的人头,那衣甲是我从一个倒霉的黄巾兵那拔来的,我拔他衣甲的时候他早已死去多时了。
满意的看着这个最大的战利品,这颗人头,不光是我一家的血海深仇,随我出征的两千将士都是为了这颗人头而来。如今大功告成,我也该撤了。
顺河南下碰到太史慈的部队正在北上,太史慈和臧霸一看我大获全胜非常高兴,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我们现在还是在黄巾军的腹地中,而且经过武城一战,我们不可能再装成黄巾军蒙混过关了。从太史慈他们刚刚得到的消息来看,从前线撤下来的黄巾军已经重新占领了临清。
什么?从前线撤下来的?
我忙问太史慈这是怎么回事,太史慈急的脸红脖子粗也说不清楚,还是臧霸比较老练,不光跟我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还拿从城中来的地图给我讲解了一下当前的形式。
原来那皇甫嵩连战连捷,收服了三郡。朝廷看形势一片大好,便命令另一个大将卢植进攻广宗。如今卢植正在向广宗行军,只怕是已经到了邱县了。
我略一思考,如果从原路返回肯定困难重重,不知道打回北海的能有多少人,倒是可以直接去邱县,卢植大军已经经过的地方肯定比较安全。
臧霸也想到了这点:“如果原路返回不知道要打多少硬仗,倒不如去邱县,卢植这个人我听说过,是个好官,肯定能接纳咱们。”
我沉思着,邱县吗?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
“咱们去广宗。”“什么?”四个人吃了一惊,“将军,广宗是张角的门户,必是重兵把守,咱们就算是去了也帮不上卢将军什么忙啊。”
这就是现代人的优势了,有时候很多的事情我是听说过的,比如刘备这个师父。
我知道卢植因为宦官找他索要贿赂而他不给所以才被进谗言而败的,既然我知道这个卢植是个如此的好官,当然要帮他一把了。
可是还要有个理由说服我手下的四个大将,于是我开始忽悠他们:“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邱县虽好,但绝对不如卢植大将军的军中安全不是……”一通胡侃把他们侃蒙了,我带上军队直奔广宗。
广宗城外,卢植正在围城。
大营中,除了卢植还有三个大汉。三个大汉一个白脸,一个红脸,一个黑脸。那白脸的汉子大耳朵,大眼睛,手臂很长,就像还没进化完全的猩猩一般;那个红脸的汉子则是留着长须,丹凤眼,卧蚕眉(盗版罗老先生一段~还请罗老先生在天之灵不要怪罪,阿弥陀佛~)。那黑脸的汉子豹头环眼,一脸胡子像钢丝一样,很是不修边幅。
如果我在这大营中,看到如此奇怪的组合,肯定知道这就是传说中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哥仨了。
“先生,备看您似乎心中不安?”卢植看了刘备一眼,说句实话,他平时是比较看不上刘备的,刘备读书不求甚解,为人还比较浮华,可谁知道就这么一个落魄的纨绔子弟,在天下大乱的时候竟然挺身而出,还真是世事无常。
“嗯。我所布阵可谓滴水不漏,出不了多少时日,贼军粮草用尽必定破城,可是,为师心中有些不安,却也不知为何。”卢植自打和蔡邕等人在东观补续《汉纪》就不过问朝中事了,这次奉旨来讨贼也是迫不得已。他知道自己不管是胜是败都会被宦官所算计,可是又不得不带兵出征,虽说是为国效力,但他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个清平的晚年。
“先生不必担心,想必那城中的贼寇也没什么通天的本事能从这逃出去。”刘备一脸的恭敬,态度非常谦卑。
广宗五里之外。
“将军,你让弟兄们在这埋伏干嘛?”太史慈满脸的不解,说好了去广宗但是还没到广宗就停下了,而且还在官道两旁设伏,也不知道这个小将军打的什么主意。
“别问这么多,听我的命令就好。”我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问。又转向高顺:“高顺,刚才你派出去的细作确实看见卢植仍然是广宗的主将?”高顺斩钉截铁的说:“是高某亲眼所见广宗城外的大营中旗号仍是‘汉中郎将卢’,高某愿意拿人头担保。”“嗯,继续埋伏,等我的信号。”
又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将士们都有点累了,我也有点不耐烦了,那传旨的太监怎么还不来?
忽然看见官道上尘土飞扬,我连忙叫将士们埋伏好,将士们知道目标快来了,也都急忙提起精神。
只看见一枝百人左右的护送队敲敲打打的就走了过来,我的心中不禁一阵得意:死太监,你的风光就到今天为止了。
等他们走到包围圈的正中间,我一箭射穿那太监的脑袋,一个太监骑着高头大马,真是不知死活!大喊着不留活口,三千人的军队瞬间把这些可怜的护卫淹没,一个都没有逃掉。又从那太监身上搜到一封圣旨,我把圣旨揣进衣服里,把这些死人的钱财搜刮干净,一溜烟的就跑了。
直奔广宗,那些负责警戒的人马一看我们吓了一跳,连忙报告卢植,卢植也吓了一跳,远远的一看是自己人,也就放心下来。
我进到卢植营中,跟卢植略一寒暄也就知道了他是谁,其实就算是不寒暄我看他身边那三个人也猜出他是谁了。卢植当然不认识我了,问道:“不知道这位小将军是何人帐下?”忍不住好奇又跟了一问,“今年多大年纪?”我不紧不慢的答道:“在下北海大都统齐风,曾师从北海孔文举,又曾师从蔡邕蔡伯奢,时常听蔡先生提起卢将军,今日一见卢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实乃是汉之栋梁。”这一句话就套近了不少关系,最后还给卢植带了个高帽,卢植心里高兴,又是见到故人之徒,就想把我带进军中大营,我让太史慈拿着张牛角的头颅跟我进大营,又让高顺带着我的旧部在卢植营外扎营,安排好之后,我和太史慈在卢植的带领下进了军中大营。

一进卢植的大营,冀州的沙盘就在大营中间放着,我不禁暗暗赞叹这个卢植还真是文武双全,能搞到这么精确的地形图,甚至连我前几天刚刚淹过的武城都在这沙盘之上。
卢植看我一进大门刚要跟我客气几句,我却先说话了:“齐风此次前来,主要是有两件大礼要赠与卢将军。”这一句话不光是卢植,刘关张哥仨都来了兴趣。卢植笑着问道:“是何大礼,齐都统可否尽快告知卢某?”我冲着太史慈使了个眼色,太史慈拿出张牛角的头颅,把包裹在外边的衣甲一拔。“卢将军可认得此人?”卢植大吃一惊:“这不是那黄巾大渠帅之一的张牛角?”我呵呵一笑:“不错,正是此人。”说完我又给太史慈使了个眼色,太史慈把张牛角的头颅包起来,我对卢植说:“此头齐风尚有一用,用完之后必定奉上。”卢植欣喜,跟着问道:“这确是一件大礼,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大礼,却不知是何物?”我神色一正:“请您屏退旁人。”卢植一笑:“这大营之中都是自己人,营外百步之内绝无一人,齐都统尽可放心。”这你叫我怎么放心,我干的可是杀头的勾当。又出了大营转了一圈,确定没人之后回到大营,大营中的人只有我、太史慈、卢植和刘备哥仨。
我缓缓掏出圣旨,面对卢植。卢植大惊失色,他也算是朝中重臣,这圣旨他当然见过。
“汉中郎将卢植接旨!”我利喝一声,卢植站出来就要叩拜,却被我扶住了。“卢将军这是要干嘛。”“接旨啊!”卢植满脑子疑惑,刚才不是你叫我接旨么?我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既然这大营之中没有外人,这礼节也就免了吧。而且,实话告诉您,这圣旨……是我劫来的。”卢植打看到圣旨那一刻就知道我不会是从京城来这传旨的,肯定是用了什么手段。不过他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干这杀头的事呢?
“齐风之所以劫下这圣旨是因为传旨的宦官是个败类,必定向卢将军索要钱财,而卢将军一向清正廉洁,必不会将军中粮饷给那阉割之徒,那败类如果心生怨恨而向圣上进谗言诋毁卢将军,卢将军恐怕很难自保,故此齐风出此下策,将圣旨劫来给卢将军,还望卢将军以天下为重,不要声张此事。”卢植心中感慨,就连这般少年尚且知道朝纲不振,阉党当道,卢某又如何给圣上分忧呢?
“此事我自有计较,齐风将军尽管放心。不过话说回来,齐将军还没有回答我到底多少年纪呢!”卢植说完哈哈一笑,刚才的事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我知道这事搞定了,也是轻轻一笑:“齐风今年刚刚十一,尚还年幼,望卢将军多多指点。”
卢植呆了,刘备呆了,关羽也呆了。
张飞大声的嚷嚷起来:“小娃娃你不要装蒜,哪有十一岁就如此有心计的人,更何况你能把那黄巾渠帅斩杀,必不是十一岁,快快不要戏弄我等,把真年纪报来。”刘备回过神来,呵斥张飞:“三弟休得无礼,齐将军,我这三弟平日少管教,请你不要见怪,不过……齐将军真是只有十一岁?”我轻轻笑笑:“无妨,这位将军心直口快,齐风很是喜欢结交此类豪杰,此战过后定要跟这位将军喝上两杯。不过齐风确实是十一岁,此事北海人人尽知。”说完将我为何出征,收服臧霸,一直到我伏击那宦官说了一遍。卢植四人听后唏嘘不已。
我转向刘备:“这位就是刘备刘将军吧,刘将军仁义,救北海于危难之中,齐风感激涕零!”说完深深一拜。“齐小将军请起,齐小将军少年英雄,玄德十分敬佩,可不敢受此一拜。”关羽和张飞也是过来说好话,他们俩对我的遭遇也是深感同情。
卢植这时候说道:“不知齐小将军今后有何打算?”我回答卢植:“我打算拿这张牛角的人头祭拜天地,然后帅军回北海,交换兵权之后回吴郡去继续在蔡邕先生门下学习。”卢植点点头:“如此甚好,不过齐小将军少年英雄,不如留在卢某军中,今天下大乱,时不我待,以小将军之能,来日攻破黄巾之时必是战功累累,那时候再回吴郡也不迟,小将军看这样如何?”刘备也劝我留下来。
我回头看看太史慈,太史慈目光坚定,分明是在说将军去哪我就去哪。得,反正问他也没用,我打了个商量:“卢将军盛情齐风深感惶恐,待齐风回营与众将商议此事然后定夺。”卢植点点头:“早去早回。”
回到营中,高顺和臧霸赞成我留下来,他们俩说这确实是个机会,也许以后就不会有这种建功立业的事情可以干了。而许褚则是和太史慈一样,我去哪他就去哪。就这样,两票赞成两票弃权,我决定留在卢植军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