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只身犯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风安顿好了鲁肃的家人,然后才把太史慈和许褚叫到自己的身边
“子义,仲康,蔡邕先生一家人呢?”齐风有不好预感,太史慈和许褚都没能把蔡邕接过来,恐怕是出了什么大差错。
太史慈面带愧疚,拱手答道:“公子,蔡邕先生受朝中任命携家带口前往雒阳,故而仲康与慈并没能把蔡邕先生接回来。”齐风皱了下眉头:“风知道了,此事不怪你们,你们先去休息吧。”
太史慈和许褚走出门外,齐风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蔡邕一贯是淡泊名利的,就算是朝廷有命令恐怕也会借故推脱掉任命,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会这么爽快就去雒阳上任了?正在考虑的时候,鲁肃不声不响的走了进来。
“主公?”齐风吓了一跳,一看是鲁肃,有些生气的责问:“子敬来此也不吱声,吓了风一跳。”鲁肃赶忙道歉,然后把有关秋收的账目交给齐风,齐风翻了一两下:“这些交给居次就可以了,子敬此来可是有什么别的事情?”鲁肃点了点头:“肃特来谢主公将肃家人接来此地。”齐风摆了摆手:“人之常情,不谢也罢。”反倒是鲁肃又是一拜:“主公体恤下属,肃好生敬佩。倒是肃听闻蔡邕一家人没有来这离石?”齐风皱了皱眉头:“风正为此事烦恼。”把来龙去脉给鲁肃说了一遍,鲁肃低头沉思。
“此事恐怕和那董卓有关。”鲁肃在沉思了许久之后蹦出来这么一句话,齐风听着糊涂:“何以见得?”鲁肃紧皱的眉头松了松:“主公有所不知,那董卓来自西凉苦寒之地,那里并没有多少名士。而欲治天下必然要有士人所助,董卓请蔡邕先生如朝为官,这是给天下士人一个信号,说明他董卓十分欢迎士人来自己处为官。”齐风想了想:“看来这董卓也并非是鄙薄之人啊。”鲁肃点了点头,不再说话。齐风又陷入了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道鲁肃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齐风从自己的沉思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入夜了。猛然的,齐风的心里起了一个念头:我要去雒阳。
这个念头越发的强烈,到最后齐风的脑子已经被这个念头占满了。他恨不得马上起程就去雒阳,不过他知道,离石这里还需要做一些安排。
半睡半醒中齐风熬过了一夜,等到转天醒过来的时候,齐风立即召集贾诩、鲁肃、马均三人来见自己。
等到三人到齐的时候,齐风只说了一句话:“我要去雒阳。”马均很吃惊,贾诩和鲁肃则是早就料到一般波澜不惊。“主公可有什么嘱托?”贾诩眼睛半闭,似醒非醒的问道。而齐风则是环视了眼前的三人,开口说道:“齐某不再的这段时间,大事均由文和先生决断。子敬仍执掌农事,德衡若是有什么新玩意的话尽可以找文和先生,文和先生当尽力相帮。”三人应诺,齐风又说道:“齐某此去并不打算带人马,只是自己有人便可。”贾诩三人听完都皱起了眉头,鲁肃更是上前劝导:“主公,有道是双拳不敌四手,猛虎难架群狼。主公要去雒阳某等不会阻拦,只是主公要孤身一人前往雒阳路途未免太过危险。”齐风打定了主意:“此乃风一人之事,何必劳烦离石军士。”
正说话间,问外传来了一个颇有些勇武而又沉着的声音:“主公此去雒阳,某愿相随。”等到那人进来,齐风惊讶的发现那个人是一直对自己并不是非常信任的张辽。
“文远来此可有何贵干?”齐风笑着问道,他并不希望张辽和自己一起去雒阳,毕竟城中的骑兵还需要张辽来训练。而张辽却拱手一拜:“城中将士训练略有小成,还请主公查阅。”齐风点了点头:“此事不急,还等风回来之后才说。不过风不在的这段时间还需文远执掌城中兵马调度,万万不可随某同去雒阳。”张辽脸色没来由的一红:“城中军士尽是高顺将军所训,高将军之才,胜某十倍,城中留高将军一人足矣。”
高顺带兵的本事齐风自然是领教过,不过张辽之所以跟自己同行恐怕也没这么简单。“文远有何心思不必隐瞒,大可以说出来让吾等听听。”张辽听齐风这么一说,单膝跪地:“张某实乃是想知晓齐将军之往事,故能决定齐将军之为人。”齐风心想果然如此,既然这样也就不好推辞了,只好答应了带张辽一起去雒阳。鲁肃本来还想劝齐风再带些人马以保周全,可是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诩抢先说道:“还望主公早去早回,免得城中将士多有惦念。”说完给鲁肃使了个眼色,鲁肃心领神会,不再说话。

齐风听贾诩说完点了点头,又吩咐鲁肃准备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准备即刻起程,而鲁肃在走出房门后问贾诩:“文和先生为何阻止某劝诫主公?”贾诩摇了摇头:“子敬莫非以为相劝主公便可以让主公多带兵马吗?”鲁肃听完愕然。
当天下午,齐风带上张辽两个人骑马前往雒阳,为了掩人耳目,兵器只选了两柄斩马剑而不是长戟长槊,齐风身上也没有穿盔甲,只是张辽在身上穿了一层环甲。
这种环甲是用一个一个的铁环相扣而成,做工精巧,防御力强而且轻便。刀砍在环甲上没有多大的效果,而铁环的大小正好把长兵器的尖刺卡住,扎不到穿甲者的皮肉。这种环甲虽好不过很难制作,齐风的手里只有三套,分别给了太史慈、高顺、张辽各一套,许褚和齐风自己都没有。
齐风本来是打算给许褚一套的,许褚以自己是齐风的护卫为由拒绝了。而齐风自己以自己很少冲锋陷阵为理由也没有给自己打造这环甲。
这种费时费力的东西,还是应该给那些在战场上立功的战将啊!
齐风和张辽两个人决定先去河东郡的安邑,然后经函谷关至雒阳。这一路上人烟稀少,比较清静,齐风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去人多的地方就不去,于是两个人从离石出发直接向南行去。
谁知道齐风刚才,居次差点把治所给闹翻了天。这么大的事,齐风也不和自己商量一下,居次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决定要带人去雒阳找齐风!鲁肃苦苦相劝没有效果,只得让居次带上许褚再带上二百貔貅营的精兵去寻齐风。等把这个小姑奶奶给送走之后,鲁肃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对站在旁边的贾诩说道:“这丫头太过刁蛮,此行若是出了什么事恐怕主公会怪罪吾等啊。”贾诩轻轻摇了摇羽扇,一点也不想鲁肃那么着急,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茶水下肚,贾诩不由得笑出了声。
“文和先生何故发笑?”鲁肃正为了齐风和居次两路人马的安危担心,可是看贾诩却笑出了声,不由得心生疑惑。贾诩笑完,把茶碗放下:“此次是那居次自己吵闹要去雒阳,与吾等何干?更何况贾某观那居次不但不会有危险,反而会助主公一臂之力。”鲁肃听完一愣,转眼间回过神来:“原来是文和先生告知居次主公只身前往雒阳?”贾诩又把眼睛半闭上,沉默不语。半晌之后,贾诩和鲁肃两个相对哈哈大笑。
不说居次如何追赶,还是说齐风一路南行。因为一路上并没有多少人家和城郭,齐风与张辽快马加鞭,不出数日便到了临汾。
临汾是座古城,尧都平阳既是此地。尧王让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此。
不过在齐风看来,这里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城郭罢了。即说不上有多么的繁华,也不算是有多么的破败。
这里离河东郡的安邑已经不远了,而那个安邑有一个让齐风很反感的人:卫仲道。
虽然身在临汾,不过安邑的卫家在这里已经是名声远扬。虽然不是官宦之家,不过卫家也是司隶中的大商贾,尤其在河东这边更是有名。因为行商常常要奔走各地,所以卫家的名声大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在卫家中卫仲道算是个例外,虽然父母世代经商,不过卫仲道对经商之事颇为反感,硬是要学习四书五经。卫仲道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把他送去吴郡的蔡邕那,这才有了后来齐风威胁他的那些事。
其实说起来,卫仲道也算是个才子,可惜他是个病秧子,自打从吴郡回到河东之后就一病不起,不知道是不是让齐风给气的。
总而言之齐风对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所以当齐风进入安邑的时候并没有多做停留,稍微歇息了一下便离开安邑直奔函谷关了。
在古时候,关隘其实并非是像现在人们想像那样的长城一般,其实一个个关隘都是一个个的城郭。不过这些城郭建设的初期就是按照防御外敌的目的来修建的,所以城中没有多少百姓,反倒是城墙箭楼异常的多,而且扼守险要,很难攻破。
不过齐风这次来的目的不是攻城拔寨,更何况现在也是和平年代。虽然董卓日后说不定会行暴政,不过初到雒阳的董卓还是比较收敛的。对外装出一副太平盛世的样子,函谷关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阻拦平民百姓过关的理由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雒阳了,齐风的心情不由得不紧张。蔡邕先生,琰儿,马上又要见面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