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俩要出山?”水镜满脸惊讶地看着风尘仆仆的姜火和邓宁。
邓宁点头示意:“我和小火赶去江陵救银屏!”
“哎,仇恨,多么可怕!战争为什么要留下这么多仇恨?”水镜反问自己。对于战争的问题,水镜探索了多年还是没有完整的结果。
屋内寂静无声。
水镜和蔼地笑道:“我门下有个规矩。凡是要出山的都必须完成一次考验。”
姜火吐个舌头,嬉笑道:“什么考验啊?小宁,我看我俩还是不要走了。若是出个难题,那结果大家也知道,就太没悬念了。”
“结果?什么结果?”水镜弄得不知所云。
姜火假装无奈地说:“结果就是我和小宁完成不了考验,呆在这里。”
水镜呵呵一笑,使出激将法:“我这题目简单!你看你,还不知道题目就开始打退堂鼓,真是没信心。”
“在先生面前没信心是正常的。连管老头都那么敬畏先生,嘿嘿!”姜火给水镜灌点蜜糖。
水镜望着平和的邓宁,说道:“小火啊,你瞧瞧小宁比你稳重多了!”
姜火扮个鬼脸说:“我和小宁个性不同嘛。我就是我,想扮小宁都学不会。”
“小火,你说你今年多大了还象个小孩子。幸亏我和你个性不同。”邓宁乘机取笑姜火。
“好兄弟居然说这种话?”姜火气得火冒三丈。
邓宁没有理睬姜火,认真地问水镜:“言归正传,先生请出题吧!”
水镜捋着胡须,平心静气地指着前面的门槛说道:“你们两个小鬼谁能设法让我跨出这道门,你就可以出山。”
“哎,真是个大大的难题。先生不出门,谁能请动天下间三大绝顶高手之一的水镜啊?”姜火忍不住叫起来。
“其实这么题目不难。当年我门下三位弟子都完成这个考验,然后踏上出仕之路。”水镜不忘对二人来个激将法。
“哦,让我仔细想想!”姜火显然不服气,“先生能不能给个提示?”
水镜哈哈大笑:“提示?你需要什么提示?是不是想作弊啊?”
姜火倔强地回答:“先生啊,你说的三位弟子一定是诸葛亮、庞统和徐庶。他们可是天下间足智多谋的人才啊,小火哪里能和他们相比。要是我绞尽脑汁想出的办法他们都用过,那么先生你是绝对不会中计的。”
水镜又是一阵大笑:“哈哈哈!你的反应还挺快的,是不是怕你想出的主意和他们雷同?好吧,我先给你们两个小鬼讲讲他们三人怎么通过考验的,这下你们需要想出更好的法子才行了。那个徐元直啊,一向体弱多病。三人跪拜在我面前苦苦哀求,就这样跪到午时六刻。孔明和士元慌慌张张跑进屋告诉我元直中暑昏倒。我呵呵一笑,没有中计。过一会见厨房只有孔明和士元端着碗狼吞虎咽,嘴里还念叨着元直如何如何昏倒不醒人事。没见到元直吃饭,我心里老是放心不下,知道元直这孩子身体虚弱。不一会,孔明和士元匆匆忙忙闯进来说元直中暑恐怕性命危急。我急忙跑出屋想去看看元直病情,没想到刚出门,外面一阵笑声,元直好好地站在那里说‘先生出门了,元直现在可以出山了!’我方知中计,又悔又恼,不过若是元直真因为这事有个三长两短,那我恐怕一辈子都会内疚。想到此,心情放松许多,同意元直第一个通过考验。”
“呵呵,徐庶利用先生善良的性格欺骗先生,算不得真本事!”姜火似乎成竹在胸,不以为意。
水镜继续讲述:“那个庞小鬼更加气人。他知道我那机关屋放着我的机关术的毕生心血。他就说‘若是先生不出屋,我就一把火烧掉机关屋。然后替先生再造一间更好的!’这是什么话?庞小鬼自己能造出机关屋?我当时实在是太爱惜机关屋的东西了…”。说到这里话音噶然而止,担心姜火也如法炮制,那就吃亏了。
“嘿嘿,霸王硬上弓么?真这样做怎么对得起教诲自己的恩师?我可不会象庞统那样!”姜火生性顽皮,但要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软的硬的都使出来了。那么诸葛亮是怎么通过考验的?”邓宁半天才开口。
水镜指了指厅门:“这个孔明更是绝了!他站在那里假装冥思苦想,好一会才说‘元直和士元比亮聪明,他们真有办法。哎,可怜我想破脑子都想不到一个好办法。不过如果让先生从外面进屋,亮倒是有几个点子可供选择。’我知道孔明是三个弟子中最聪明的,听他说没办法请动我出门,我心里不由暗暗得意。‘你连让我出门都不行,又怎么可能让我进去。我倒看看你那几个点子!’我一边说一边踏出门槛。只听身后孔明得意地笑道‘先生已经出门了。那么亮不用再请动先生进屋!’此时我方知中计,后悔莫及。最后只得准许三人出山。”
姜火笑道:“诸葛亮的确很狡猾哟!”
“那么你俩有什么方法让我出去了?这次我可吸取教训,不再犯那种低级错误。”水镜说着端坐中央,一付天塌下来也不跨出厅门半步的样子。
姜火托着下巴在水镜面前绕了一圈,调皮地笑道:“我就不相信先生能不走出客厅?”
“为了难倒你们,我说什么也不会踏出房门半步。”水镜信心十足。
姜火眼珠一转,古灵精怪地说:“先生说话当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么?”
“呵呵,八匹马都追不回来!”水镜乐得很想看看姜火会出什么鬼点子。
姜火摇头诡异地说道:“先生撒谎!我打死也不相信!”
“哈哈,小火是无计可施吧!我要走出房门半步,你就可以出门了!”水镜越发好奇姜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姜火得意地笑道:“先生,那小火可以出山了!先生扪心自问吃饭、睡觉、拉厕能不走出客厅么?”
水镜方知中计。厨房在客厅左侧,卧室在客厅右侧,茅房在院子后面。“小鬼头,你是要饿死老夫,还是要憋死老夫?”水镜无奈地开个玩笑。
姜火故意装出一副冤枉的表情:“我们可没有这么残忍!吃饭交给我处理,大家可以到客厅用餐。茅房嘛…交给小宁负责。谁让先生不许我们出山,否则弄它十个八个马桶救急。”
邓宁苦笑道:“茅房我负责?难道让我把茅房搬到客厅不成?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这个主意实在太有创造性了!嘿嘿,我可没想到要把茅房搬到客厅里。”姜火与邓宁一唱一和。
水镜暗叹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想出这么一个自己稳输的考题。“好吧,小火算是勉强过关。”勉强二字足见水镜心服口不服。
姜火如遇大赦,高兴地搂着邓宁鼓励地说道:“小宁,加油!现在看你的啦!”
水镜一脸严肃的表情:“小宁,你的主意可不许和他们的一样!”
适才姜火和水镜对话,邓宁早就有了答案,底气十足地说道:“先生多年以来心忧天下,足不出户仍时时刻刻关心天下苍生的疾苦。身在客厅,心在四海。难道先生不觉得自己时刻都置身于门外吗?”

“呵呵,小宁啊,你怎么跟我玩起哑谜来了。莫非黔驴技穷?”水镜使出激将法要让邓宁给出一个完整的满意的答案。
邓宁冷静地说:“那晚竹林听先生吹奏竹叶才知道在先生内心深处一直压抑着隐遁与出仕的矛盾。先生如果出仕天下,试问如何能够身处客厅完成夙愿?”
邓宁的话直刺水镜的内心。水镜今年六十多岁,出仕天下已是力不从心。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做梦都希望能回到姜火、邓宁这种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啊!造福苍生一直是他的宏愿。或许在某些人眼里这是一种虚伪的表现,水镜却不以为然。自先秦以后圣贤者唯孔子。水镜常常叹息,欲以孔子为榜样,不断追求成为圣贤的最高境界。心系天下又怎能安处客厅?水镜心头一震,不由得承认自己输了。姜火和邓宁正是他出仕天下的替身,出山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既然两位年轻人执意出山,留得住他们的人,留不住他们的心。这又何尝不和自己拥有同感。
水镜仰望孔子画像,故意避开两位年轻人殷切的目光。自己至少还有四分之三的本事没有传授给姜火、邓宁,实在不甘心。但又发觉自己原来不忍心套住二人。“哎!”一声长叹表明了水镜其实心太软,所有的不甘心也随着这声长叹烟消云散。
“成功者离不开心计。元直、士元、孔明用计出山;小火、小宁用心通过考验。别具一格,不错,不错!你俩随时都可以离开,水镜竹屋随时欢迎你们回来!”心计这个贬义词居然被水镜玩成褒义词,也算得上别具一格。
姜火和邓宁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跪在水镜面前,叩拜三下。水镜见两位青年有情有义,不枉呕心沥血教导三年,喜极而泣。
“多谢先生三年来的养育之恩!”本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为何只凝聚出一句感激的话。
水镜扶起二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火、小宁,我各送你俩一个名字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好运!”
姜火和邓宁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突闻此言大吃一惊。
水镜指着姜火说:“火,字烈焚。以后你的字号就是烈焚。”又笑谓邓宁:“宁,字幼安。以后你的字号就是幼安。”
姜烈焚。邓幼安。
古人姓名里多个字号。凡年满十六岁,也就是达到弱冠之年的,长辈会依照当地习俗给他们取字号。直至出山时,水镜才完成一个长辈应尽的义务。
水镜指着乾坤屋和机关室得意地说道:“这是我平生的杰作!小火,你研究了一年的机关术长进如何?”
“我一直在研究楚国古墓,真是奇特!”姜火对机关室相传的楚墓神往。
“光靠理论,缺乏实践是不行的。有空你可以到楚墓去逛逛,绝对令你大饱眼福。”水镜回忆当年独闯楚墓的经历情不自禁。
姜火惊问道:“照先生的话,世上还真有如此奇特的古墓?”
“不仅有我还去过。哈哈,有兴趣的话,你和小宁也去逛逛。”水镜笑眯眯地捋着花白的胡须。
姜火顽皮地拌个鬼脸:“我可不去!那些古墓阴森恐怖,说不定还闹鬼呢。”
“胆小鬼成不了大事!”水镜似笑似怒地推门踏进乾坤屋,把姜火和邓宁留在外面。
等到水镜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柄宝刀和一本书。
“临别前我有两件礼物送给你俩。”
水镜缓缓抽刀出鞘,看得两个青年齐声叫好。这柄刀呈乌黑色,整个刀刃锋利无比,给人一股浓厚的感觉,可惜刀鞘很一般。“此刀叫作‘戒刀’,又名‘慈悲刀’。刀身以乌金掺合玄铁锻造,削铁如泥。从前洛阳白马寺空慧大师送给我的。‘万物皆空,方显智慧。’空慧大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高人啊!我看小火修炼乾坤诀的刚猛真气无处可泻,故赠此刀作为防身武器。‘慈悲刀’顾名思义慈悲为怀,切记不可妄开杀戮!”
“先生送给我刀却不教我刀法?”姜火接过宝刀爱不释手。
“难道关索没有传授刀法?你这小鬼还想骗我刀法。不是我小气,实在是我没有刀法传授给你。”水镜说。
姜火眨眨眼睛:“小火谢过先生!不过先生好偏心,送我宝刀就不送小宁一件武器?”
“我对你俩一视同仁。兵器小宁不需要,这本棋谱倒是对你大有裨益。我从成山的竹简里搜寻到不少经典的棋局抄写到纸上编成这本棋谱。”水镜把书交给邓宁,然后问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先生你尽管讲吧。只要小宁能做到的一定照办!”邓宁干脆地回答。
水镜指着凉亭神秘地笑道:“要求很简单。就是想和你下最后一盘棋。”
三年多来邓宁经常和水镜对弈。若论棋术,水镜比邓宁高几个档次。为了鼓励邓宁,循序渐进的提高棋艺,水镜又经常诈输或诈和。而且水镜喜欢弈棋时谈论天下大事,邓宁收获比姜火丰富。可怜的姜火,不爱下棋也不爱观棋,不少良机白白失去。
“最后一盘棋?先生说得太伤感了吧!如果有空,小宁就回来陪先生下棋。”邓宁说话总是有一股诚信的魅力,年龄的增长毫无影响。
水镜心里暗暗摇头:只怕你俩出山后无一刻空闲。他想起黄承彦讲述诸葛亮出山时谆谆告诫其弟诸葛均好好照看田地等到功成名就之后再躬耕南阳。十二年过去,诸葛亮连家门都没踏过,更别提回去养花种草。
“从今往后我封棋了!”水镜说得非常坚决。隐居山林的他靠弈棋来研究天下局势,如今他的替身作为两颗重要的棋子出仕天下,对水镜而言再闭门造车变得毫无意义。
姜火、邓宁百感交集地望着水镜,说话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先生。
“小火,你也来观看这局棋吧!”水镜言语间包藏深意,却不强迫。
对于弈棋这种需要静坐的活动姜火是半点兴趣也提不起。这次要不是想到今日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先生再见一面,姜火才不会站在石桌旁边默默地观看两人对弈。姜火毫不犹豫地答应水镜。
棋局展开,黑白对峙。
“人生就如同一盘棋。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一步步去实现,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水镜的开场白直论人生。
一局棋下了足足一个时辰以水镜大胜而告终。水镜其实很给邓宁面子了,不然半个时辰就能解决战斗。其实下棋的目的无非是利用这短暂的时间通过对弈教导姜火、邓宁做人的道理。可怜两个未曾见过世面的家伙听得似懂非懂。
“好了,时候也不早啦!你们俩走吧!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们两兄弟都要同心协力,千万不要兄弟相残啊!”水镜最后感慨地叮嘱二人要团结。
“放心吧,我们怎么可能兄弟相残呢?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永远是好兄弟!”姜火和邓宁异口同声地说道。
望着两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年有说有笑消失在紫竹林里,水镜默默地站在院门,不知何时眼眶里噙着晶莹的泪花,猛然间发现手里还紧紧攥着两颗棋子。
棋子。出仕天下的棋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