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将——吕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这段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时期被历史学家称做三国鼎立时期,这是一个干戈纷扰、生灵涂炭的时代,也是一个狼烟四起、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数才俊之士脱颖囊锥,风云际会,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三国这个群雄逐鹿、刀光剑影的历史舞台上建功立业、演绎人生,历史的苍穹上升起了一颗颗光芒四射的明星,吕岱就是这三国众多璀璨群星中的一员。
吕岱(161—256),字定公,东汉广陵郡海陵县人,出身士庶,早年为郡县吏,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东吴政权元勋重臣之一。
东汉末年,岭南最大地方势力代表为士燮。士燮及其弟士燮、士黄有、士武分任交祉、合浦、九真、南海太守,交州七郡,士氏控制其四。史称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当时贵重,震服百蛮”。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势力退回北方,孙权向西发展遭到刘备集团阻击,向北发展暂无胜算,岭南成为孙权势在必得之地。公元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中,率军剪灭刘表在岭南的余部,迫使士氏兄弟归顺。东吴初入交州,政治基础还较薄弱,还得借助士氏力量,孙权加封士燮为左将军仍领交祉太守如故,这样岭南地方势力就与东吴政权暂时达成妥协,士氏兄弟将曹家招牌换成孙吴招牌,但交州的实际统治仍在士氏手中。因此,交州仅是孙权含到嘴里而并未真正消化的一块肥肉,东吴对不称王的“岭南王”士燮并未真正放心。
公元220年,吕岱奉命前往南方替代步骘交州刺史职务。吕岱到任之初,首先接受高凉钱博归降,并且仍沿袭惯例让钱博做了高凉西部都尉。接着郁林地方豪强起事攻郡围县,吕岱发兵讨伐,破之,桂阳、浈阳王金聚众南海界上起义,吕岱奉诏前往镇压,生缚王金传送京都斩首,部属归顺万余人,吕岱因此迁升安南将军,封都乡候。这样,吕岱一面恩威并施,在不断削平岭南地方势力反抗的过程中积蓄自身实力,一面秉承孙权意旨,努力寻求剪灭岭南割据势力机会。
公元226年,交[祉太守士燮去世。吕岱觉得铲除士氏兄弟绝好机遇到来,即向孙权建议彻底解决岭南问题。孙权采纳吕岱意见,乃以交祉“悬远”作为借口,下诏划分交州为二,合浦及以北的苍梧、南海、郁林等海东四郡为广州,以吕岱为刺史。交祉及以南的九真、日南等海南三郡为交州,委任戴良为刺史。封士燮之子士徽为安远将军,调任九真太守,另派陈时接替士徽交祉太守之职。按照当时父死子继常例,士徽接替其父士燮交祉太守之职方为正常,但是孙权却令士徽离开经营多年的老巢,这次明显不合常理的调动意在激起士徽反抗,以为出兵清除士氏势力寻找合法借口。就在戴良、陈时南下赴任之时,士徽拒不服从调动,自任交祉太守,举兵发动叛乱,派军守戍海口武装拒吴。戴良、陈时中道滞留合浦,派人通知吕岱,吕岱得到消息以后当机立断,一面紧急上疏请求讨伐士徽反叛之罪,一面称书士徽,“告喻祸福”,发动政治攻势。当时士壹之子士匡因与吕岱“有旧”,故在吕岱幕下供职,为了麻痹敌人,吕岱派遣士匡作为特使赶赴交祉游说士徽,表示只要士徽“服罪”投诚,可以保全身家性命。
时人对于吕岱这次军事行动曾提出异议,认为士氏经营交州多年,已为一州所附,士徽凭借父祖影响起兵反抗,此次出兵胜败难料。吕岱对此胸有成竹,他分析,士徽虽然恃势判逆,但未料到东吴大军会如此快速赶至,只要潜军轻举,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一定能够击破敌人。如犹豫不决,稽留时日,就会让他得以从容准备,一面据城固守,一面联络七郡地方豪强势力云合响应,一旦形成这种不可收拾局面,将难以解决。于是亲率三千铁骑随即从南海出发,昼夜兼程赶至合浦,与戴良部会合“晨夜浮海”,紧随士匡之后赶至交祉。正如吕岱所料,士徽听说吕岱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大为震惊,一时竟不知所措,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听从堂弟士匡劝说,与其兄士祗、弟士干、士颂等六人,肉袒奉迎吕岱大军,吕岱吩咐士氏弟兄穿上衣服,一起前至郡府。次日晨,吕岱设好帐幕,命士徽兄弟依次进入,当着满座宾客之面,吕岱肃然起立,拥节宣读诏书,列数士徽罪过之后,一声令下,将士徽兄弟推出辕门斩首,并将首级通过驿站传送武昌报捷。

吕岱的“食言”之举虽然遭到一些封建史家的非议,但无论从维护当时孙吴政权利益还是从稳固中国南部疆土来看,都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岭南地方势力不会轻易让出既得利益,士徽手下大将甘醴、桓治等人率领当地吏民起事反抗,吕岱奋起迎击,大破甘、桓叛军,接着乘胜进军讨伐九真。吕岱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他随即按制“改置长吏,章明王纲”,形成“威如万里,大小承风”局面,自此岭南才算真正纳入东吴政权直接控制之下。吕岱以功封番禺候,且升为镇南将军。孙权又将七郡合并为交州,仍令吕岱为交州刺史。
吕岱担任交州刺史期间,多次派官员“南宣国化”,境外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堂明诸国国王纷纷遣使者至吴朝贡。吕岱遣中郎将康泰及宣化从事朱应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岛)以及今东南亚一带凡百十余国。回国后,康泰著《吴时外国传》,朱应著《扶南异物志》,记载海外述闻,虽然两书均已散佚,但这是已知的中国人看外国的早期重要著述之一。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吕岱这次外交行动“从此开始了中国和海南诸国的正式往来……与甘英、班勇介绍陆上西方诸国同是文化史上重大贡献”。
公元231年,孙权觉得“南上清定”以后,方下令将吕岱调离交州,驻军长沙沤口。当时仆射薛综担心接替吕岱的人不能胜任,为此专门上书孙权,认为:交州地区并未真正太平,只是慑于吕岱“方略智计”、“奇数异术”威名,不敢轻举妄动而已,如果吕岱不再留在岭南,继任之人不称职的话,就可能再度出现“群恶日滋,久远成害”局面。果然,吕岱离开交州八年之后,孙权所遣“南讨夷贼”将领廖式,杀死临贺太守严纲等人,自称平南将军,“合众万人”发动叛乱,交州苍悟、郁林诸郡再度发生骚扰。为不贻误战机,吕岱一面上表情战,一面雷厉风行率部辄行,大军星夜兼程。孙权急遣使者重新追拜吕岱为交州牧,急调唐咨诸将率部增援吕岱,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征战,叛军头目廖式、费扬等人被斩,吕岱率部“并其支党,郡县悉平”后,凯旋还屯武昌。
克靖岭南对于中华疆域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岭南教地区北隔五岭,南濒大海,地域相对封闭,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一直比较薄弱。奉汉以后,岭南地方割剧势力多次反复脱离中央政府独立,早在东汉中期,岭南就已出现“长吏之设,虽有若无”局面,三国纷扰,岭南地区士氏势力坐大,随时可能再度分裂出去。东吴政权恢复对岭南的实际统治,是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胜利,吕岱功不可没。自此,中国南部疆域再次得到明确确认。
岭南地区“土广人众”,物产丰富,盛产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翡翠等,岭南归属孙权以后,不仅为东吴提供了大量财富以及战略物资,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此孙权有了相对稳定的战略后方,这是孙吴能与曹魏长期对抗,且比刘蜀享国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清代历史学家蒋超伯指出:东吴所以能与曹魏抗衡,吕岱作出贡献最大。如果没有吕岱平定岭南,八闽、百粤就非孙权所有,没有闽、粤则东吴政权将会陷入四面受敌困境,就会像后来南唐后主李煜、吴越钱叔终为北宋并吞一样。东吴正是拥有闽、粤之地,外以大海为疆限,内有丰饶财富之区,所以支撑时间较长。就此而言,吕岱之功不在鲁肃、周瑜之下。
注:史实资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