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刘备的天下,肯定少不了诸葛孔明的功劳。提到诸葛亮,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有关刘备的事情,民间流传下来的不少,达到家喻户晓程度的,当然要数"三顾茅庐"。
关渡之战后,刘备投靠益州牧刘表,却遭刘表小舅蔡瑁设计陷害,幸得“的卢”马那神奇地纵身一跃,他才得以逃过一劫。刘备脱身后,又得遇水镜先生司马徽,他指出刘备的战将关羽、张飞、赵云皆万人敌,只可惜无善用之人。此话可谓是说到了刘备的心里,他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屡遭挫折,最重要的原因是身边缺乏谋划性人才。遂向司马徽请教人才何在?司马徽说:“并谓今之天下奇才,尽在襄阳,‘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在最困难的时候,得遇水镜,可谓绝处逢生,这也许是天意吧!是刘备的命运好,天下注定要有他的一份。
后来,刘备遇到徐庶。在徐庶的谋划下,大败曹军。曹操得知是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便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都,让她写家书唤徐庶回许都,徐庶母亲知道曹操的用意后,严辞拒绝。曹操欲杀之,是程昱向曹操献计,把徐庶的母亲带到另一个地方,自己诈称曾与徐庶是兄弟,善待徐母。
程昱时常送东西给徐母,并写信向徐母问候,徐母不知其中有诈,亦每信必复。不久,程昱便掌握了徐母的字体,仿照徐母的笔迹,假修了一封家书,让徐庶回许都。
徐庶与刘备临别之时,对刘备极力举荐诸葛亮,他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把他比作鸾凤,那么我本人只能算作一只寒鸦。您应当亲自前去请他帮助成就大业,千万不能慢待。如果您得到了诸葛亮,就如同周得姜子牙,汉得张良,何愁天下不定!"
徐庶走后,司马徽又一次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他对刘备说:“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看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就带着关羽、张飞,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
假如没有司马徽、徐庶力荐诸葛亮的旷世奇才,刘备就不可能知道天下还有诸葛亮这等奇才,刘备与诸葛亮就会失之交臂,刘备也不可能创建三足鼎立的蜀汉大业,也就没有诸葛亮的大展鸿图了,三国的历史也将是另一番样子。
第一次去时,诸葛亮出门去了,也不知何时回来,刘备惆怅不已,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
过了几天,刘备准备再去隆中。张飞说:"派个人去把他叫来就可以了。"被刘备叱责:“诸葛先生乃世外高人,怎可如此请法?我要亲自去,以示诚意”。三人走到半路,下起大雪来。张飞又说:"天寒地冻的,不如回去吧。"刘备执意前往,不想诸葛亮又不在家,只遇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刘备叹息道:"我刘备这样没福,不能见到先生。"于是,刘备留书一封,说明了自己为兴复汗室,求才若渴的心情,希望诸葛亮能出山相助。恋恋不舍而归,但这两顾都坚定了刘备的三顾之心,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并吃素三日,准备再去隆中。关羽说:"哥哥去了两次了,我们的礼数也够了。想是诸葛亮没本事,躲起来不敢见我们。"张飞说:"不用哥哥去,我去将他捆来。"拿了绳子就要出发,刘备很是生气,又叱责了他们,他们也不敢再劝,只得同去。由此可看出,刘备是非要请到孔明先生不可。
这次诸葛亮在家,不过,他正在草堂上午睡。刘备不敢惊动,张飞说:"我去后院放一把火,看他还睡。"刘备把关张赶到大门外,自己在草堂外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更衣后,下拜说:"涿郡的村夫刘备久闻先生大名,今特来拜见。"
诸葛亮敬佩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于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便向刘备提出了“兴复汉室”、返于旧都的战略方针,即“隆中对”。他向刘备建议:可利用“帝室之胄”的有利身份,打出“兴复汉室”的鲜明旗帜,用以号召天下,必然能获得广泛的响应;军事上要占领荆州、益州两地,利用其险要位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安抚西南少数民族;对内则应广招人才,励精图治,不断地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时,即出兵直取南阳、洛阳、长安等地方,消灭曹操,统一中原。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刘备对诸葛亮的高见宏论欣佩至极,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见诸葛亮还有犹豫,刘备即双膝跪地泣告:"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说完,泪沾袖袍,衣襟尽湿,孔明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终于"愿效犬马之劳",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刘备的哭能换来世外高人诸葛亮的相助,真可谓是哭的技艺高超啊!不得不让人佩服。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人生的一次大的转折点。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重新发展、壮大起来,他新招揽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军队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还赢得了荆州老百姓的衷心拥戴。从此,诸葛亮便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筹谋奔走、呕心沥血,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也显示了他杰出的才能。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名篇,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三顾茅庐"的故事,千秋传为美谈,家喻户晓。这也是刘备和诸葛亮这对鱼水君臣的开始,此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后人所称颂,不知有多少有志之人想找到刘备这样能尽其才的明主,也不知多少君王想找到诸葛亮这样的贤臣。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中国历史上或许就不会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诸葛亮了。就因为有了三顾茅庐,后人才对刘备的礼贤下士,极其羡慕和推崇。刘备本人也因为"三顾茅庐"而老少皆知,成为中国历史上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模范。
?

.pp alor:#f00;tt-drat:der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