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诸葛亮的用人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为一代名相,但其用人方面并非优秀,他在看才方面,择才方面,用才方面与刘备相差甚远诸葛亮观人,用人之术并不高明,从对马谡的任用(最有希望的反攻)到对魏延和杨仪的搭配(牺牲了蜀汉的一员大将),姜维的选拔和任用(诸葛亮没有为他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环境)等都可以看出。几次决定蜀汉命运大问题上的用人,调配上都有明显的失误。如果诸葛亮是一个善于用人的名相,那恐怕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不过,话又说过来了,人无完人,有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一个人过于完美,那他就真的不是人了,而是传说中的神仙了。
我们先来说说魏延,他的子午谷出兵策有很多人评说。魏延官封征西大将军,爵列南郑侯,与武乡侯诸葛亮有着相同的地位,可见魏延之功勋卓著。在南谷口对阵时,魏延与杨仪同时表奏对方造反,但魏延率领的是先锋部队,而杨仪是主力,所以魏延败了,造反的名声自然也落在了他的身上。但此役魏延先防火烧栈道,足以体现其智,而魏延出马时,连姜维都不敢出战,足以体现其勇。就是这么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而诸葛亮却不给予重用。刘备在世时,以关羽守荆州,张飞守巴西,魏延守汉中,刘备把魏延放在与关张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可见他也是非常器重魏延的。而诸葛亮却以魏延的傲气对其不加重用,这是他的第一个失误之处。
再来看魏延的对头杨仪,诸葛亮只注重他的办事效率,却不知他实则是个伪君子,临终前将兵权托付于他,这是他的第二次失误。倒是刘禅明白些,将杨仪斥退。第三个是马谡,他有着绝对一流的参谋水平,平南蛮中可见一般,可诸葛亮却以他为先锋,让他与魏国名将张颌对抗,用一个涉世未深的将领去对付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诸葛亮为何如此糊涂?这是他的第三次失误。诸葛亮在选接班人上出现的问题,诸葛亮以蒋琬,费祎代其文职,姜维代其武职。这是他的第四次失误。姜维九伐中原时,曾令廖化吸引邓艾主力,自己与夏侯霸突袭洮城,却被邓艾识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个不善用兵之人,既不善进攻,诸葛亮在世时调兵防守阴平小道,他一死防守阴平的大寨就空了,可见姜维同样不善防守。诸葛亮选拔这么一个不善攻守的人作大将,可见其用人之失察。而蒋琬,费祎也属平庸之辈,诸葛亮去世时,蜀国的军力已大大削弱,财力也入不敷出,用两个不善治理的人来掌管内政,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也是他的失误之处。
在刘备从政期间,诸葛亮,法正,庞统为股肱,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为爪牙,兼糜竺,简雍,许靖,李严,魏延辅佐之。可谓人才济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到了诸葛亮掌权时,却人才凋零,后备力量出现严重贫乏。有戏语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仔细考虑一番,造成这种局面的恐怕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不擅长选贤任能
诸葛亮用人不善于扬长避短,不懂得发挥部下的特长。他让马谡去守街亭,表面看来马谡失街亭及被斩都是咎由自取,因此把马谡说得一无是处,认为是他无能,这对他是不公正的。街亭之战以前,参军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屡出奇谋,克敌制胜,为蜀军立过大功。如献计征服孟获,离间魏帝与司马懿,都是良好的计策且取得成效。那么,马谡这样一个善出奇计的谋士为何在街亭惨败,从表面看是马谡无知所致,从实质上看是诸葛亮的用人不当。马谡虽然跟随诸葛亮多年,却一直仅是"高参",他曾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策略,他精于战略,拙于战术,会出高明计策,属于谋略之士,而非战将之才,缺乏实践经验,而诸葛亮却把他推到了主将的位置。最终酿成街亭之祸,上演了一场赵括式的悲剧。而且斩马谡后哭曰:"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他此时想到的仍然是自己把庸才当才用,始终没有明白失街亭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用人不当。
对一些确有专长的雄才隽士往往求全责备,不能宽容,如李严,与诸葛亮同受刘备托孤,为两大辅政大臣,资历才能可与诸葛亮平起平坐。但无意中的过失,就被贬为平民,流放终身。还有很多像这样的例子,比如廖光,彭漾,刘封。这些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却因小过失而被贬甚至除之而后快。或许从这些方面不能断定诸葛亮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但他作为一个领导,没有虚怀若谷,大度容人之心,这一点诸葛亮做得显然不够好。
二、事必躬亲,不利于人才的发展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立法施废,整理戎旅,诸般事宜皆井井有条。刘备死后,却事必躬亲,出将入相,独力支撑,辛辛苦苦,将自己的身心弄得疲惫不说,反而压抑了人才的发展。萧何荐韩信,管仲举城父,都是用他们的长处来补救自己的短处,诸葛有萧何,管仲治国之才,却没有他们的用人之智。整天劳碌奔波,一旦撒手西归,培养的接班人蒋惋,费祎因缺乏实际工作的全面培养和锻炼,最终难以支撑危局。蜀汉后继无人,从而导致了一蹶不振的局面。
两个观点表明了诸葛亮的用人失误之处,然而,他卓越的政治才干,光明磊落的政治品质,以及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高山仰止。
总的说来,诸葛亮的择人,用人方法,由于大环境,就是彝陵战后,蜀汉动荡的时期,内忧外患,他用老人,培养人才,谨慎选才,并无过错。但是当蜀汉安定后,诸葛亮依然这样选人才,这就是他的失误。(虽然诸葛亮弥补的很快,马上就选了一个姜维,可惜还是不足取的),刘备和曹操在乱世的情况下择人,用人都非常高超,所以能够成功。而诸葛亮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权衡用人也是对的。但面对不同的形势,也要跟着改变做了同相应的应对。
诸葛亮虽然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最先灭亡。这与诸葛亮的用人有不当有很大关系。诸葛亮是何等人也?可以说他是料事如神,有着超常的智慧和谋略,为何在用人上这么失败呢?他一世英明,却落了个“蜀中无大将”的悲哀,是因为他自己太强了,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还是怕下属能力太强,而掩盖了自己的光芒呢?除了五虎将,蜀中还有什么可用之才呢?世人皆言“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乃蜀国衰败之兆。何故?廖化不过一平庸之将,竟能为蜀后期栋梁,任右车骑将军。廖化从前,不过关羽一主薄,演义中亦不过一裨将而已,何曾让其随关张马黄一起冲锋陷阵过?
饮恨五丈原
先来了解一下五丈原,它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这个地方是诸葛亮的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后,诸葛亮一方面构筑营垒,一方面屯田耕作,以作长期对峙的打算。与此同时,东吴孙权被诸葛亮派去的使者说动,也各分兵路对魏发起猛烈进攻。
那个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继位的魏明帝曹叡(r亲自率领大军与东吴交战,而且还派司马懿在五丈原防守蜀军。魏明帝当时对司马懿只交代了四个字:"只守不战。"
司马懿听从了魏明帝的意见,只管牢牢守住营垒,任凭蜀军怎样挑战,就是不给予理睬。诸葛亮千方百计想激怒司马懿,派人给他送去一套妇女服装,意思是嘲讽他像女人一样胆小,不敢出营决战。不料司马懿一笑了之,连火都懒得发,因为他清楚这是诸葛亮使用的激将法。
面对着蜀军一次次的挑战和嘲弄,虽然司马懿表现得沉着冷静,但魏军上下却忍耐不下去,纷纷要求和蜀军拼个你死我活。司马懿没有办法只好应对道:"你们不要性急,我立刻上奏皇上,希望他能够批准我们跟蜀军决战。"
过了一段日子后,魏明帝派来一个钦差大臣宣布命令,总得来说就一句话:"不许出战!"
这命令在军队中传达后,魏军将士非常泄气,蜀军将士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失望。还是诸葛亮洞察出了司马懿的用意,分析道:"司马懿上个奏章要求出战,是做戏给士兵看的。试想,大将统率兵马在外,有必要千里迢迢去向皇上请战吗?"
无论怎么样,诸葛亮仍然会派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每次都很客气地接待使者,同时还趁机不露声色地了解一些关于诸葛亮及蜀军的情况。当他听说诸葛亮每天忙于公事,胃口不太好后,就对手下几个亲信将领说:"你们想想,诸葛亮日夜操劳,却吃得很少,这样身体能撑多久,相信过不了多久便会累垮!"
司马懿预料得不错,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终于倒在了病床上。
后主刘禅得到这一消息后,连忙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去慰问。
回去后,李福向刘禅汇报说:"丞相病情十分严重,陛下该考虑由谁来接替丞相了。"
刘禅焦虑地说:"我怎么知道谁能接替丞相呢?还是由你再去一趟五丈原,请丞相自己推荐接班人吧!"
李福奉旨再一次到了五丈原,此时诸葛亮已明白他来的目的,就对他说:"请你告诉皇上,将来可由蒋琬接任我;蒋琬之后,可由费祎(yī)继任。"
临终前,诸葛亮决定撤军,并对撤军作了部署。诸葛亮死后,蜀军依嘱,整军从容而退。司马懿不知诸葛亮已死,只紧追而不敢战,蜀军故作回军反击,司马懿怕中计,不敢再追。
等到蜀军安全撤退后,蜀国才宣告诸葛亮病死。于是民间百姓流传说:"死诸葛亮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以蜀国地小人寡的有限力量,能够对当时实力最雄厚的曹魏主动发起攻击,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虽然这也不单靠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但他的足智多谋,他的治蜀方略,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否真有其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不少严肃的历史著作和中学教科书中都是当作历史事实来叙述的。过去曾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近来又有不少史学家提出"七擒孟获"情节过于离奇,可能只是民间传说,并非史实。
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先生在1983年时,在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指出,诸葛亮凭什么本事,将孟获当小孩一样随便放了又捉?已故著名滇史专家、西南历史地理专家、原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国瑜先生在《诸葛亮南征路线考记》一文中表示,七擒七纵孟获这件事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载于志书者更多附会,不值辩论。方先生还在他所著的《彝族史稿》一书中对此问题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证,认定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之说"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虚构的。"当代著名三国史研究专家兼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谭良啸先生也在提出,关于七擒一事,实在是太荒诞了,诸葛亮俘孟获不杀是事实,但"七擒七纵"则不可使人信服。这只是后人对诸葛亮的一种"神化"罢了。
对于七擒孟获的地点,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分别覆盖在现在的云南省内。从当时交通情况看,是兵卒步行,辎重马匹驮运。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开始的南征,平定完叛乱班师回成都是秋天。从成都出发,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渡泸,已占用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的走,走完各点也是相当困难的,更别谈还要在这些地点作仗,可能吗?
关于"七擒七纵"的故事,在《三国志》中并无记载,是到了东晋以后才出现的故事,后者记述又有层层添加的痕迹,距三国时代较近的史学家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曾两处提到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军南征的事,但他只字未提"七擒孟获"。最早记载"七擒"之事的是南北朝时的史学家裴松之,他是转引东晋时人写的一本《汉晋春秋》的。东晋时人写的《华阳国志》也记有"七擒"之事,但民间传说故事的色彩很浓。比如其中谈到孟获为煽动南人造反,曾造谣说官家要征收胸前都是黑毛的狗300条,要一种小虫子的脑都很像是民间传说。后来史籍记叙此事又层层添加。"七擒孟获"最后人为了歌颂诸葛亮而编造出来的。其实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过"七擒诸葛亮"的故事,这些都不能当作史实来看待。
只是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将它大大渲染了一番,使情节变得离奇,怪诞不稽。而实际上诸葛亮的南征,重用的是地方势力,以些来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诸葛亮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此种方法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家得以富饶发展。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