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生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小档案:
姓名:孙权
生卒于:公元182年——252年
字:仲谋
籍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
简介: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丁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孙权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这使他长了很多见识,他也非常爱读书,历史、等各方面都广泛涉及,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这使得哥哥孙策大为惊讶,他未曾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见弟弟这么有计谋,非常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时,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就给他一个县长的职务让他管理,而孙权这时只有十五岁。
公元200年,孙策被害致死。在他死之前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孙权当时18岁),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不如我。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时也非常年轻,只有二十六岁。
孙权继承父兄大业之初,政权很不稳固,当时的统治区域虽然已经包括了江东六郡,但并没有完全稳定,再加上孙策刚死,许多人想投靠新主子。危难之际,文臣张昭和武将周瑜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一起辅佐孙权,说孙权完全能担当复兴江东的重任。政权初步得到稳定。
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当曹操见到吴军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可谓英雄相惜之语经过励精图志,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局面。
在三国中,孙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因为他不属于白手起家,继承父兄业所以他的开拓力就逊一筹,至少他没有表现他开拓力的机会。三国里承父兄业的人不少,但只有孙权成功了(司马家属于后话),因此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多谋善断
虽说孙权的事业从哥哥孙策那里接过来的,可两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哥哥孙策就像火,是火一样的**和跃动造就了江东小霸王,火一样的孙家军,火一样的席卷着江东,了望着天下。孙权则仿佛是冰,他把所有的一切隐藏在厚厚的冰下。所以他冷静,他自制,他沉稳,他深沉。在关键时刻,他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懂得将杀机藏于无形却又毫不留情。而深冰之下,又踊跃着毫不次于烈火般的涌动。
当他双戟掷虎,当他亲临军阵,当他策马巡军,当他拜受九锡时,相信他一定有着非同凡人的自信:他深深的明白,在这纷乱的世界,冷静和思考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而他,就是能做出最正确判断的那个人,是一个多谋善断之人。
而孙权之所以能成为雄略之主,正是因为他的多谋善断。
多谋和善断是来自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完美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实属不易。他名权字(仲)谋;权即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决断的能力,谋即多思,富于策划。从他的名字中也能够反映出他的这一特点,更加证明了孙权这一特点是名符其实的。
在从政的人员里有一种人,他们善于分析形势,考虑问题十分周全,善于策划,总能提出很多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他们有这么多特点,但他们缺乏一种应变、决断和实干的能力,不善于随时把握局势的变化,具体行动起来却又优柔寡断。他们坐而论道的能力比起实行的能力要强得多。
此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比较善于把握机会,行事果断,敢做敢为,一旦决定,就立即实行,毫不犹豫,也不会手软,可他们也有短处,就是缺乏分析复杂局势的能力,不善于多思,看问题往往顾此失彼,容易仓促作决断。思考策划的能力不如临场实干的能力。

而就是这两个不容易做到的地方,同时体现在了孙权的身上,他能将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在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他的这种才能,在魏、蜀中,只有曹操、诸葛亮等人可以相比;而在吴国内,具有类似才能的,也只有周瑜、吕蒙、陆逊等人。
吴国在三国中势力是最弱的,可维持的时间却是最长的,这与孙权在位五十余年的开拓和治理是紧密相关的。虽说年纪轻轻的他就掌握了大权,但他拥有的多谋善断的特点,使他在长期的军事政治活动中避免了许多重大失误。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家。
在对待重大事情时,下属通常会给领导提出很多意见,领导者如何粗中取精、伪中存真,及时做出合理的决定,对事情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孙权做得非常好。在剿抚山越人后,孙权又紧接着灭掉了占据长江上游的江夏太守黄祖,将夏口纳入自己的版图。就在他此刻踌躇满志时,曹操率领大军来到赤壁,鲁肃急忙邀诸葛亮一起去见孙权,共同分析了曹操兵力与江东和刘备兵力的对比,以及曹操长途征战的不利因素,加上水上作战江东占据上风。孙权感觉这个策划不错,便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在这个时候,曹操送来了书信,说自己领兵八十万,要与江东决一雌雄。曹操的恐吓使东吴内部动摇了军心,图保家室的、胆小怕事的、另谋投靠的都主张投降。在这个时候,是战是降对于东吴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经过权衡,孙权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决定与曹操在赤壁决以死战。经过赤壁之战后,曹军大伤元气,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权的决断能力,试想,如果当时孙权不经思考就采纳占多数的投降派意见,三国的历史很可能就会被改写,吴国也不可能统治那么长时间,可见,决断对于领导才来说有多么重要。
孙权在赤壁大战之前的这一决策,应该受到大大的嘉许。当刘表新亡,刘备新败,曹操大军南下之时,鲁肃建议以吊丧为名,往江夏游说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孙权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这一提议。当张昭等人主张降曹时,孙权暗地里对鲁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当孔明假意劝他降曹时,他"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权思想上一直是倾向于抗曹的。那么,他为何一直不做出决断呢?因为对于号称"雄兵百万,上将千员"的曹军,东吴还不清楚对方的虚实,不能轻易地下决定。所以,孙权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深入了解各种情况,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及其理由。因此在公开场合下,无论是对鲁肃的主战言论,还是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言论,他只是"沉吟不语"从来不置可否。后来经过诸葛亮、周瑜多方打探,终于揭穿了曹军势大的谎言,而且分析出曹军的许多致命弱点,孙权这才最终明确表示"亲与曹贼决战,更无他疑"。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许有许多都会认为这些情节是在指责孙权没有谋略,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当强敌压境,事关东吴存亡之际,在做出决策之前,孙权反复探究,慎之又慎,应用"对演法"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从这里能够体现出孙权非常善于思考,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事面前,倘若不经过谨慎考虑就做出决定的话,那只能说是一个鲁莽之人。
在孙权当政期间,正是因为他的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吴国才会在他的治理下得以强盛发展。
?

.pp alor:#f00;tt-drat:der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