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眼泪与情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啪的一声惊雷,天空中下起雨来,雨是咸的,因为里面夹杂着男人的眼泪。
有人说过,和女人可以没有感情,有感情可以不和女人。刚听到这话时,刘吉并不理解,此时此刻,他懂了,但懂是用痛换来的。
周仓和刘吉之间有着很深很复杂的感情,其中有一种感情叫忠义。忠义这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可以用生命来衡量。
刘吉跪在周仓的尸体前,瓢泼大雨里呆了大半夜,最后在众人的苦苦劝说下,才回到屋内。
许褚怒道:“不知道是什么人指使的,再遇到那黑脸汉,俺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刘吉的脸色冷酷得吓人:“不管是谁,我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鲁肃踱了两步说道:“董卓现在正是用得着主公的时候,不可能是他干的。主公在冀州得势,周边的诸侯必然眼红,我认为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曹操和袁绍。”
许褚说道:“那持弓军将死时,黑汉叫了一声文烈,不知文烈是何许人?”
“文烈?”刘吉回忆了半天,脑袋里也没有这个名字,其他人也迷惑的摇了摇头。
刘吉说道:“我们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那虎头刺青,回去让李通查探清楚。快天明了,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吧。”
究竟是谁?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刘吉眼前晃来晃去。文烈身份不明,那黑汉是谁?能和许褚打得难分难解,这世上超不出五人,使一对大戟,相貌丑恶,难不成是,典韦?哼,曹操这个王八蛋,爷爷本来不想和你动粗,这都是你逼我的。一个茶盅被刘吉捏成了粉末。
第二天一早,李儒过来探望刘吉,长安出了这么大的事,董卓坐不住了。京师全城戒严,吕布领着人挨家挨户的搜查,折腾了好几天,也没查出凶手。这也难怪,典韦等人在行刺当天就趁着夜色出城逃向东郡了。
刘吉则领着众人赶回邺城,虽然心急如焚,但无奈伤号众多,行进缓慢。鲁肃在戒严前快马轻骑前去河内,不几日,杨奉大帐近在眼前。
鲁肃此行志在必得,投靠刘吉以来,他还寸功未立,这次,是他向主公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机会。
通报过后,鲁肃被领到中军大帐,帐内坐着一人,结实精壮,面容刚毅,正是杨奉。
鲁肃方欲开口,却听杨奉大喝一声:“拿下!”几个士卒一拥而上,将鲁肃绑了起来。
鲁肃不解道:“将军这是为何?”
杨奉说道:“刘吉与董卓为伍,都是逆贼,你既然是刘吉的说客,我焉又不除之理。”说着就命令士卒把鲁肃推出去斩首。
鲁肃并不惊慌,身躯挺立,仰天大笑。
杨奉一惊,问道:“何故发笑?”
鲁肃说道:“我笑将军死到临头了却浑然不知。”
杨奉走上前来问道:“何出此言?”
鲁肃瞥了眼杨奉,说道:“董卓已派大将张辽,领兵前来荥阳,将军两面受敌,恐时日不久就将成了阶下之囚。”
杨奉不解道:“那张辽乃是前去攻打曹操,与我何干?”
鲁肃神秘的说道:“荥阳距东郡好几百里,你真的相信他为的是曹操?我不妨告诉你内情,这是董卓的声东击西之计,张辽的目的是拿下将军的河内。我家主公念将军乃汉室忠臣,一得到消息就令我前来禀告将军。”
杨奉沉思片刻说道:“哼,事到如今。我不如把你交给董太师,也是大功一件。”
鲁肃冷笑道:“你以为董卓会原谅你吗?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底细,你原来也是董卓的部下,但和李催有隙,加上董卓有篡汉之思,才领兵谋反。即便董肯卓原谅你,李催也会置你于死地。”
杨奉慌忙说道:“我一时糊涂,还望先生教我。来人,快快给子敬先生松绑。”
鲁肃摆脱过来的士卒,高仰起头颅说道:“不必了,我家主公心存仁义,将军却恩将仇报。我更是双眼昏花,居然认为将军是个有为之士。子敬无颜回去向主公复命,你还是杀了我算了。”
“都怪我有眼无珠,先生不要动怒。”杨奉这下真的慌了,亲自上前为鲁肃松绑,并把他拉到主座上,又是斟茶,又是倒水。
鲁肃吮了口香茗,缓缓的说道:“既然将军是个明道理的人,我就把我家主公的意思转告给将军。虽然表面上听从董卓的命令,但我家主公并不肯和董卓反贼同流合污。只要时机一到,就会起兵匡扶汉室。我家主公时常说,杨奉将军是当世豪杰,愿与将军共抗董贼,且已经拟好了计策。”
杨奉眼睛一亮,说道:“不只是何妙计?”
鲁肃说道:“那张辽刚到荥阳,立足未稳,将军不如趁其不备、夜袭荥阳,即便消灭不了张辽,只要死死拖住他即可,我家主公还有后招。我冀州多产精良兵器,愿支援一些给将军。”
杨奉想了一想说道:“先生说道倒是不错,但高顺已经占领簯关,我若兵发荥阳,恐其趁机偷袭。”
鲁肃笑道:“这个不难,将军手下是否有一员战将,名叫徐晃?此人可担当大任,我愿助其为将军夺回簯关。”
杨奉低头沉思了片刻:“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在我军中担任骑都尉,但此人并无过人之处。但有先生相助,我是一百个放心的。”杨奉虽然看不起徐晃,但对鲁肃还是很重视的。

鲁肃搞定了杨奉,又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走向徐晃大帐。听刘吉说徐晃有勇有谋,也是个忠义之士,鲁肃觉得徐晃要比杨奉难说服一些,所以,事先埋下些伏笔,就等徐晃入瓮了。
远远地,鲁肃看到徐晃帐前有一将正在习武,此人身长九尺,气色雄浑,小麦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壮的光泽,手中一柄大斧,耍的呼啸生风,气吞山河。
鲁肃拍手叫道:“好武艺,敢为阁下是否徐晃徐公明?”
那人停下来说道:“正是在下,不知你是何人?”
鲁肃行礼道:“吾乃鲁肃鲁子敬,受我家主公右将军、邺侯、冀州牧刘吉之托,前来拜访将军。”名号多了说起来就是费劲,刘吉时常抱怨这个,鲁肃终于明白了主公的苦衷。
徐晃一愣,没想到最近红得发紫的刘吉会派人拜访自己,不由的打量起鲁肃起来:此人神色坦荡,说话不卑不亢,样貌上看像是个饱学之士,但身材壮实,又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以前只知道刘吉手下有个叫荀彧的,号称王佐之才,没听说过鲁肃这一号人物,刘吉身边还真是卧虎藏龙。
徐晃还了一礼,问道:“公明只是一无名小校,不知刘将军找我何事?”
这一问把鲁肃弄得也有些楞,为什么招揽徐晃他还真说不上来。刘吉只是说了句徐晃有勇有谋,就没别的了,徐晃现在确实像杨奉说的一样,没斩过名将,没立过大功,看不出什么过人之处。总不能说我家主公说你有勇有谋,抑或是刚才看你斧头耍的蛮帅的来敷衍事吧。
鲁肃只好编起故事来:“有人向我家主公举荐过徐校尉,说徐校尉熟读兵书,武艺过人,乃大将之才。我家主公是爱才之人,特命我前来招贤。”
徐晃还真被鲁肃蒙住了,把鲁肃迎到帐内说话。
鲁肃继续说道:“当下正逢乱世,乃大丈夫杀敌立功之时。徐校尉有勇有谋,怎能甘于杨奉手下做一个小小的校尉?我家主公之才,十倍杨奉,手下能臣勇将众多,且冀州富饶,兵精粮足,正是徐校尉建功立业的乐土。我家主公保证,只要公明投效,必会重用,所以命我无论艰难险阻,也要招纳公明。”
徐晃被鲁肃说的有点心动了。杨奉,虽然是个忠臣,作战也很勇猛,但看不出他有多么大的志向。在杨奉手下,整天就是毫无目的的战斗,看不到希望,说白了就是瞎混。与之相对,鲁肃说的句句都是实情。刘吉能迅速得势,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况且对自己赤诚相待。谁值得自己为之奋斗,徐晃当然看得出来,只是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还是很犹豫。
徐晃撇了撇嘴,苦涩的说道:“刘将军这么看得起我,公明当然非常感激。但杨奉将军待我不薄,就这样不辞而别,公明做不出来。”
鲁肃笑道:“公明果然是一个仁义之士,我家主公没找错人。公明的顾虑,我早想到了,所以已提公明请战。只要公明帮杨奉将军夺回簯关,自是报了大恩。”
徐晃赶紧拜谢鲁肃,感动的说道:“子敬兄想的这么周全,公明岂有推托之礼?簯关一克,我就赶赴邺城,以效犬马之劳。”
刘吉交代的两个任务,鲁肃都漂亮的完成了,但此时他还不能回去,要帮徐晃攻打簯关,鲁肃知道,高顺和他的陷阵营,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对手。
但徐晃并不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和自己一样忠义,一样沉稳,一样有勇有谋的名将。他现在所想的,只有尽快攻下簯关,好去辅助刘吉。
与此同时,东郡的曹操也很焦急,伏在紫檀木的案几上,眉头紧锁,典韦刚刚回来,告诉他行刺失败了。
曹操怒道:“不是告诉过你们,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轻易动手吗?”
典韦说道:“曹休大人恐刘吉回到邺城会更加难下手,所以。。。”
曹操一把推开案几上的竹简,怒不可遏的说道:“这个莽撞的文烈,坏了我的大事!我本想等刘吉走到张杨的地界再动手的,哎!”
曹操失望的靠在坐榻上,闷闷的问:“文烈在哪里?居然躲着不敢见我。”
典韦略带哭腔的说:“曹休大人他,死了。”
“什么?”曹操脑子一懵,两行眼泪滑落下来。
曹休,字文烈,是曹操的族子,幼年丧父,被曹操待若亲子,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征伐,曹操对他倍感关爱,此次派他行刺,是想培养锻炼一下,好日后委以重任。
一旁的戏志才说道:“主公节哀,刘吉现在如惊弓之鸟,不好再刺了。现在他尚未回到冀州,邺城群龙无首,我们不如借此空挡,先下手为强,奇袭冀州。”
曹操喝道:“刘吉,我要让你血债血偿!”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五月末,东郡曹操起马步兵五万,杀向冀州,先锋夏侯惇领精兵八千,直扑邺城门户,黎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