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最后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布的话让张济的心彻底迷茫起来。
他知道,在乱世之中,要么是有足够的实力,要么就投靠势力强大的人,否则是无法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
他当然也不是愚忠之人,董卓于他而言,也只是一个依附对象。不过,这个依附对象现在相当强大,特别是反董联盟不败而败之后,董卓的声势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了。
现在,吕布要杀董卓,还要自己也参与进来。他不得不仔细考虑成败的几率了,站对了位置,那自己就光宗耀祖了,要是站错了队,那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在这里沉思,吕布却继续说道:“董卓不是隔一两个月就会来楣坞一趟吗?有两千精兵跟随护送。我可是有两万五千骑兵的,十二比一的比例,只要情报准确,他是绝对跑不掉的。”
张济盘算了一下,说道:“温侯所言不差,不过,这可没我什么事情啊。好像您自己就可以办到了吧。”
吕布哈哈一笑,说道:“将军所言不差,可长安可还有牛辅的五万人。单凭我自己,可收拾不了他们啊。”
张济也暗自的笑了,好嘛,你是在这里打埋伏呢。没有我这些人马,你还真控制不了长安城。这样,我可得捞足了好处再干活了。想到这里,他也笑了起来,说道:“温侯是想让我配合占据了长安,再打退李、郭二人的进攻?”
吕布说道:“将军多虑了,我们只需把他们和杨奉招回长安,就可以轻松拿下了。你的军队是要重新占领洛阳,占领司隶。等我安定了西凉和雍州。张将军,到时候,你我就可以兵发关东,笑傲天下了。”
张济被吕布描绘的蓝图吸引了,不过,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很快就清醒过来。张济可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的性格也比较温和,不喜欢争权夺利,不然现在也不会总被李、郭等人压在头上了。不过,他却要为自己的侄子着想,张绣还很年轻,不能因为这件事被牵连,那自己可就是张家的罪人了。吕布的计划他已经听了个大概,知道有了自己的配合,是绝对可以成功的。可这个决心却并不容易下,他不相信吕布,或者说他不相信吕布会在事成之后善待自己。
他在这里犹豫,吕布也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不说一句话。张绣却在外面等不及了,刚开始,他还担心张济和吕布谈不拢,自己夹在中间难做。现在刚有谈妥的迹象,可张济又卡了壳。
张绣等了半天,再也忍不住,直接走了进来,对着张济说道:“叔父,你还犹豫什么?董卓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我们正好能除掉他,也算做做好事啊!”
张绣的话无疑给了张济一个台阶,张济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就全听温侯的吩咐了,您来安排吧。”
张济的点头让无疑让吕布的计划完美起来,离成功也相距不远了。现在,吕布就该考虑如何来对付牛辅了。
他跟牛辅并没什么交情,也只是在董卓的家宴上见过几面。现在,要吕布把牛辅和他的手下们一网打尽,还真是为难他了。
吕布把张绣留在了楣坞,有他在,也能给张济帮帮忙。更重要的是,吕布要通过他来联络张济。别人,他可不放心。
长安到楣坞一个来回要500里路,虽然远,可吕布也不想再耽误时间。他要到贾诩那里去,跟他好好商议一下,如何对付牛辅。
踏着月色,吕布进了长安城,就直接往军统的基地去了。只有晚上,才不会被太多人注意,现在并不是暴露军统的时机啊。
正在吃饭的贾诩见吕布来了急忙行礼,吕布也不客气,摆了摆手,就让下人又送上了筷子和食物。这一天,他也没吃什么东西呢。
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对付牛辅的方法,很快就把计划敲定下来了。
这件事还是离不开蔡邕的帮忙,他现在可是董卓身边的红人。董卓手下的文臣武将对他也都是比较尊敬的。
吕布和贾诩的计策就是等董卓出了长安,吕布就找机会杀掉他,再赶回长安。再让蔡邕在自己家里办个夜宴,把董卓一系的武将和文官都一网打尽。再连夜要张绣带五万人马过来,配合吕布接管城防,然后再开始大清洗。
蔡邕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可他对董卓也确实是有几分感激之情的,所以,吕布还真有些担心他不配合。还是贾诩提点了他,让他望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这里用力,蔡邕就不得不帮忙了。

蔡邕的尚书之职虽然风光,却并没有什么实权,李儒早就把所有的权力抓到了一起。不过,蔡邕并不在意。虽然他也喜欢升官,可依附于董卓也不是他想要的。所以,早就托病不出,每日里也只是读读书,赏赏花。董卓相请的时候再去露个脸,平常就根本不出门了。
对于吕布,他一直是极厌恶的,现在,也只是因为女儿嫁给了他,才改变了一些看法。不过,还是不愿搭理他,毕竟,他娶自己女儿的手段实在是太不光彩了。
见到吕布来访,碍于礼节,他也只好把吕布让进了中堂。吕布见过礼,就说起了自己的来意。果然不出所料。蔡邕是死活不答应帮忙的
看着这个倔强的老头,吕布一肚子的恼火,偏偏又打骂不得,只好苦口婆心的劝道:“董卓倒行逆施,早就怨声载道了,现在他又想逼献帝禅让,如此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您还要依附于他,整个天下的士族可都在以您为榜样呢。若是以后,人人以投效乱臣为荣,那您就是千古罪人了。”
吕布的话让蔡邕十分震惊,特别是董卓要称帝的消息,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连忙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吕布不回答他,直接说道:“传国玉玺在十常侍之乱的时候就已经丢失了,不过,您真以为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吗?”
“什么?你说……”蔡邕吓了一跳,私藏玉玺,这可是谋逆之罪啊。
“早在逼弘农王退位之时,我就已经找到了玉玺,只不过被他私藏了下来。当时,他声势正隆,我也没有办法啊。”吕布十分“惋惜”的说道。
“若真是如此,我就帮你把他们请来,剩下的就交给你来办了。”蔡邕这次下定了决心,坚定的说道。
“如此,布就代表天下百姓,谢过泰山大人了。”吕布站起身给蔡邕深深鞠了一躬,心里却想到,就当我代刘坚给你赔礼了,反正你女儿也是我的人了。
得到了自己老丈人的许诺,吕布就放下了心。现在,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他只用静景等候董卓出城就好了。
公元190年4月,此时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楣坞经过小半年的修建,主体已经完工了。就是城中的宫殿,也都初具规模了。看了张济着人送回的报告,董卓十分高兴。立刻找来了李儒,跟他商量起了巡游楣坞的想法。
李儒整日操劳,自然眼红他岳父悠闲的生活,立刻赞同了起来。两人商议过后,决定在三天后出发,在楣坞转上两天再回长安。董卓喜好排场,就决定**一万人的护卫。好在李儒在一旁劝阻,减少了一半。
出行当日,满朝文武,皆送到了东门之外。董卓特命于道旁设宴,与百官同饮。席上,吕布适时着人送上了张温暗结袁绍的书信。
董卓看了当即大怒,直接备起一口大锅,等水沸之后,立刻让士兵把张温丢进了锅里。待他被活活煮死之后,董卓才说道:“诸公勿惊,张温连结袁绍,欲谋害我,今日特杀之,以净朝纲。”
张温临死前的惨叫还回荡在众人的耳畔,董卓却大笑着上了马车,带着士兵呼啸而去。
吕布暗笑一声,也悄悄的离了席,向南而去。在长安城南三十里,他的骑兵们正驻守在那里。只要带着自己的两万五千人马,在半道截住了他们,就要大功告成了。
吕布兴奋的带着所有的骑兵远远绕过了长安城,冲向了楣坞。好在董卓追求舒适,车速不会太快,吕布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追上他了。
而此时的长安城,百官仍没有从刚才的恐惧中清醒过来,都径自上了自己的车马,往家里赶去,现在,还是明哲保身的好,别惹出了麻烦。牵连到自己就完了。
(《吕布》写到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字数也快17万了。现在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也不签,我也不忍心把它太监了,只好另想办法了。这书我会一直写下去,依然是一天一更,很难再加快速度了,请大家见谅。
前两天,本想写点香艳的来求收藏,效果也不好,以后主要就是战争了,那些就简略一些。
最后,谢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我会继续努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