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匈奴战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招揽人才的圣旨发出之后,一个月之内,田畴、蒯氏兄弟、吴懿、田丰和沮授都陆续到达了长安。吕布给他们都请了侍郎的官职,才给他们都分配了任务。
蒯良、蒯越和鲁肃三人都被任命为了别驾从事,共同处理雍州大小事务,有他们三个。吕布就彻底解脱出来,他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别的就由他们三个处理了。
吴懿接替张辽领了弘农太守一职。反正他是个将军,正好可以统属弘农的五万步兵。
田丰和沮授被任命为了左右军师,在贾诩之下,不过,他们在朝中的官职却远远高于贾诩,好在贾诩正全力建设情报系统,跟他们并没什么交集,不然就搞笑了。沮授被吕布留在了长安,帮助徐晃训练士卒,传授行军布阵之法。田丰则是随张辽一起先行的。
田畴被任命为了匈奴中郎将,主要负责应对北方的少数民族。
吕布跟一路跟他详细谈过才知道,田畴虽然熟悉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可也仅限于冀、幽之北的乌桓、鲜卑等。对于羌、匈奴并不了解。
一路到达太原郡,进了刺史府。吕布就叫来了司马徽、高顺,以及随在自己身边的田丰、张辽、典韦、赵云、张绣、马超、田畴等人,一起商讨起了进军策略。
根据司马徽收集的情报,吕布大盖清楚了匈奴的一些情况,总算是聊胜于无吧。
匈奴自东汉初年就分裂成了南北二部。如今一直跟大汉征战不休的就是南匈奴。南匈奴与鲜卑、乌桓三族经常入塞劫掠。大汉先是对他们大举进攻,以防止他们势大。接着又开始分化瓦解,可惜,蛮族反复无偿,总是降了又反,反了又降。
桓、灵二帝以来,三族更是变本加厉,把黄河流域当成了自己的牧场一般,随意进出掠夺。
公元188年,南匈奴内部发生内讧,右贤王于扶罗尽起其众,集十万人马突袭杀死了单于羌渠,自立为单于。
南匈奴内部,却并不臣服于他,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共同讨伐于扶罗。岂知,须卜骨都侯在一年之后就死在了战乱之中。单于之位无人可坐,众部落首领只好各领其事。对攻击于扶罗的热诚也逐渐减退。于扶罗趁此机会,大肆攻击,倒也占领了不少地盘,吞并下了大小十数个部族,成为最强大的部族。各头领现在才尝到了养虎为患的恶果,又连忙结盟抵挡于扶罗,却也是处于节节败退的境地。
吕布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并州的,趁着各部族正联合抵挡于扶罗,他就想抄了于扶罗的后路。只要杀了他,再灭了他的部族,整个南匈奴就没有大的首领了,对大汉的威胁也就微乎其微了。
田丰听了吕布的计划,却摇头道:“将军此法虽好,却不是长久之计。若我们过早的介入战争,各部族并未受太大损失,却会因为战争导致食物和生活物资贫乏,肯定会继续前来劫掠的。”
田畴也说道:“确实如此,我们此战的目的是削弱他们的势力,以达到让北地平静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效果。不如放任他们互相攻击,再假借朝廷的名义,传旨与各部族,言于扶罗大逆不道。另其等全力攻击。我们再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起兵攻击,则能一石二鸟矣。”
司马徽也说道:“可以趁他们相互攻伐之时,派两路军队假扮成匈奴人,掠尽其人口,抢尽其牛羊,再围歼双方的军队。此计若成,则匈奴十年之内,无可战之人!”
司马徽之计果然毒辣,不过却是再有效的。吕布立刻拍板同意下来。
司马徽自来到并州,就非常关注匈奴和羌人的情况,不过羌人在凉州的西面和北面,跟并州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的重点就在匈奴这里。每月都会和甄家一起派出商队,带着匈奴人最需要的盐、绸缎和铁器,到匈奴的各个部落去交易,换回马匹和牛羊。所以,手下有不少对草原十分熟悉的向导。
吕布一确定下计划,张辽、赵云、高顺就忍不住了,一个个昂首挺胸等着吕布下命令,就是张绣和马超也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典韦是跟惯了吕布,他去哪儿就跟到哪儿,也不怕没有仗打。
吕布又跟田丰商量了一下,此行以掠夺为主,而且,各部也不会留太多守卫的军队,所以不用带太多人马,两路各出一万就行。方便劫掠之后往并州运送。这样,军队虽然会越来越少,却不会被辎重拖累了。
去于扶罗后方的军队,吕布派了高顺带领,去各部族后方的人选则是赵云。他俩都跟匈奴打过了十数场战斗,熟悉匈奴人的情况,要比别人更得心应手。

至于张辽、张绣和马超,吕布则带着他们领着主力军队慢慢进逼到雁门郡,等着匈奴人大战之后,再一举击破他们。
在他看来,这次出兵虽然能让南匈奴平静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并不是那么完美。万一鲜卑和羌人从中渔利,就又该让他们坐大了。好在他并不着急,等自己占领了整个北方,在回头收拾他们也不错。以他的想法,书尽量收复他们,再以他们为先锋,一路西进,这样开疆阔土,即可缓和民族矛盾,又能教化他们习汉字,学汉礼。这样,不用多少年,就能同化这些少数民族了。这可比连年跟他们征战不休要好太多了。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南匈奴、鲜卑、乌桓、羌人全跟大汉有或多或少的矛盾,内部也是有亲汉派和仇汉派之分。就是这四族之间,也是互有攻掠,想把他们全聚在麾下,让他们并力西向,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吕布却没有想太多,万事开头难,只要自己开了个好头,自会有人延续下去。若能一直持续下去,整个亚洲就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了。
雁门郡因为司马徽的人口迁移策略已经是地广人稀了,除了境内的七、八县城,其余的地方都已经杳无人迹。一路行来,颇让人有些隔世的感觉。
大军驻扎在了马邑城,这里是最靠近边境的一座县城。城内只有三千守军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百姓。
匈奴常年的劫掠让这个小城破败不堪,人口还只有中原一个大的村落那么多。听驻守的校尉讲,原本这里的人口只有一千多,跟本没有驻防的军队。还是司马徽开始搬迁百姓之后,从边境地区又迁来了一千多人。高顺巡视雁门郡的时候,就命士兵修葺了城墙,留下三千人驻守。也算是防御匈奴的一个桥头堡。
吕布很看重这个马邑城,它靠近鲜卑、匈奴、羌等族的交界地,周围有四、五条河流,水丰草盛,正是牧牛养马的好地方。还可以以此城为依托,建立一个供大汉商人与三族交易的集市。
吕布把这个想法跟田丰和田畴一说,两个人都非常赞同。
田畴更是说道:“将军此法甚好,以往都是我们的商人跑去跟三族交易,各种货物的价格往往要看对方脸色。若我们建立这样一个集市,把所有的商人都招集到这里,让三族来我们这里进行交易,更能同化和降服他们,可以在城内建立私塾,只要献上一匹马,就可以交他们的孩子学汉文,说汉语,必能教化出不少心向大汉的三族牧民。子泰还可以把这里做为治所,来监视他们,可谓一举多得啊。”
田丰也说道:“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军马场,让军队来训练和放养战马,这样可比从商人手中购买便宜多了。还可以允许外族人口定居,只要能帮我们养马,甚至可以给他们钱财。等他们都蜂拥而来的时候,再在北边建城驻军,如此步步为营,则外族也该成我大汉子民了。”
这两个人的补充让吕布的想法瞬间成了计划,他也点头说道:“你们想得不错,等这次战斗结束。子泰,我就给你两万士兵,让司马徽全力协助你,争取在三年内建立起这么一个集市,五年内能给建立一个十万匹马的马场出来。我给你充足的钱粮,一定要引进最好的种马,给我培育出最优秀的战马。”
“将军放心,末将全力以赴,达到将军的要求。”田畴起身抱拳答道。
自田丰、沮授等人来到长安之后,虽然都听从了吕布的安排和调动。可除了吴懿之外,还没有一个人归顺自己,都是自命为汉臣。这一直是吕布耿耿于怀的地方。
好在他们只是刚刚来到长安,吕布还不太着急。不过,今天田畴的归顺却让他高兴异常。这么一个好的开始,相信以后田丰等人也会拜自己为主公了吧。
现在,吕布只是要加速发展,巩固自己的雍、并两州,并伺机夺取凉州。所以,跟袁绍等人没什么直接的冲突。他怕的就是田丰和沮授若是一直不归顺,那自己的想法就很难实现了。他们可是不让卧龙凤雏的谋士,若真心投靠了吕布,那他真可谓如虎添翼,扫平天下,也是只日可待了。
(这书不错,各种资料也很全面,看得差点忘写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