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军统特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立升,小名陈三儿,十九岁,洛阳人氏。
他的家在洛阳近郊,也算是中产家庭,衣食无忧,他还进过几年蒙学。
八年之前,黄巾之乱前夕,家中的十几亩土地全被十常侍手下强抢了过去。父母和两个哥哥也被官府判了个殴斗官差的罪名,流放到了乐浪郡。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无依无靠只得以乞讨为生了。
张老树,汝南著名的木匠,他的木匠活可是当地一绝,有小‘鲁班’之称。黄巾之乱中,汝南也被黄巾贼洗劫。眼看家乡不能再呆了,他一咬牙,拖儿带女,一路逃难到了洛阳。
到洛阳之后,他又重操旧业,又做其了木匠活。刚开始无本无钱,也没人知道他的名气,只好白手起家。不到半年,他的名气就又流传开来,有同样是汝南的流民们再替他一宣传,‘小鲁班’的名号就又传开了。
就在这时,张老树开始招收徒弟,陈三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他的视线的。陈三儿读过书,家里原先又是庄户人,老实勤奋。张老树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挑中了他当自己的大弟子。
也是陈三儿时来运转,不到五年,就把张老树的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不仅成了张家木匠房的大师傅,也赢得了张老树女儿的芳心。
张老树对这个无依无靠的大弟子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吃住都跟着自己。现在,女儿喜欢上了他,也正合他的心意。本打算过了年就给他们两个操办婚事。没成想,先是十常侍和何进火拼,接着又是董卓董卓进了洛阳,度过了两个多月惨无人道的生活,又被迫西迁。好在八个徒弟有一半都是孤儿,往长安这一路上倒也一路平安。而且,看押的官军也不像别的董卓军那么残暴,不抢不拿,也不**妇女。打听过才知道,这是温侯的军队,果真是军纪严明。
到了长安,张老树这杨的手工匠人都被集中起来,在长安近郊建立了村镇,有吕布的军队把守,倒也没有鸡鸣狗盗之徒。
很快,一批又一批的人都被各种官员领走了,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去干什么,可一颗心却总七上八下的,放不下来。终于,轮到木匠们了,当所有的木匠们都集中在了一起,得到了指派,才明白过来,他们这是要给温侯吕布做活。既然不是要咱们的命,给的工钱也不低,那就干吧,没什么可犹豫的了,命都在人家的手里捏着呢。
陈三儿聪明好学,面对吕布所画得草图总能举一反三,做出更加精美的东西。不久们就脱颖而出,跟他师傅张老树一样,成了木匠作坊的管事之一。
陈三儿的突出表现很快就被送到了贾诩的桌案前。老狐狸看着陈三儿的资料,对着手下阴阴一笑,道:“就是他了。”
茫然无知的陈三儿新婚蜜月还没过完,就被军统的探子带到了训练基地,经过了半个月的训练和洗脑,就立刻送进了曾家马车场。随行的还有两个军统的密探,他们跟着装扮成了陈三儿的师弟,准备打包送给糜家,用来打探江东的消息。
很快,在军统的安排下,糜家的两个来长安采购的掌柜偶然间跟陈三儿搭上了线。两个掌柜许下了重金才说动了陈三儿和他的两个‘师弟’跳槽。跟他们到风景如画,美女如云的江南去发展。
两个掌柜也不要自己的货物了,连夜带着三个人和手下伙计出了城,换人不换马的赶向了洛阳。在那里,他们将坐船顺黄河出海,再折而向南,赶向会籍。
陈三儿站在船舷边,心里一片茫然。他只是一个小任务,只想本本分分的在这乱世中求生存,向和自己的妻子生几个大胖小子为自己陈家传宗接代。可现在,一切都变了,自己竟然走上了这么一条道。不知道秀儿怎么样了?她肯定该盼着自己回去了,答应她的彩月轩的胭脂也没买到。师傅呢?他是知道自己被带到什么地方了,不过,他是不敢说出去的,这些人太恐怖了,来去无踪,像鬼一样。
胡思乱想了一阵,陈三儿使劲儿摇了摇头,在海上走了两天了,晕船也渐渐好了。什么都别想了,把头子交代的事办好就行,三年之后,自己就能回去了。
会籍位于钱塘江口,杭州湾南岸。
刘备自得了大半个扬州,就把治所迁移到了军事位置更重要的扬州城,而会稽则交给了糜家,糜竺做了会稽太守。有钱有势,又有会稽这个大本营,糜竺的野心一下膨胀开来。不过,他清除糜家的一切都是来自刘备,只有牢牢跟随刘备的脚步,绑在他的战车之上,糜家才能继续飞黄腾达,成为天下第一家族,摆脱商人世家这尴尬的名字。

因此,扬州刚稳定下来,他就立刻张罗着想要把妹妹糜环嫁给刘备,让他们这利益同盟更加牢固。他当然也听过刘备已经成为阉人的消息,可这又怎么样呢?只要他手里有权势,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女人不一直是家族的砝码和工具吗?何况,妹妹是最听话董事的,只要好好跟她说说,她一定会答应的。
就这样,刘备和糜环的婚事被定了下来。在陈三儿到达会籍的那一天,也是刘备到会稽迎娶糜环的时间。
陈三儿三人显然被忽略了,一个管家把他们安排到一个别院的偏房之后,就匆匆离开了。比起糜环出嫁,陈三儿显然太过渺小了。
这也正好便于他的两个‘师弟’活动,当夜其中一个就趁着混乱出了府,摸黑进了一家蜀锦铺,联络上了埋在此地的暗子。
蜀锦铺的掌柜是雍州天水人,原是一个蜀锦商的伙计,为人沉稳,眼光独到。被贾诩选中,派到扬州钉在了会稽,谁料刘备不按规矩出牌,把治所迁到了扬州,贾诩只好另派人往扬州安插了。他来此地时间甚短,刚刚站稳脚跟,自然是打探不到什么消息。这个密探跟他约定了联系的时间和暗号,就溜回了糜府。
七天之后,糜竺送亲回到会稽,才见了陈三儿三人,询问了不少事情,就派出一个管家跟他们一起去建这个工匠作坊了。当然,他开出的工钱足有吕布的两倍。
不出意外的,陈三成了作坊里的大师傅,两个密探也成了主管,虽然暂时只能管工匠,不过,只要时间久了,他们就能得到更大的权力那时,就是他们往长安输送情报的时候了。
陈三儿不像他们那么多算计,临行前,他就被告知,自己只要认真做活就行了,其他事情由他们两个人去做。所以,他很快就沉浸在了各式各样的木器之中,看着一根根的原木变成做工精美的家具,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开始,他并没有制造出太过精美的家具和马车。就像在长安一样,众多的木匠大师们每日里除了检查质量,就是聚集在一起研究各种家具了。他们研究出来的图纸足有一尺厚,可很多都没有被制造出来,这些是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投放市场的。陈三身为主管之一,自然知道那些家具的图纸,反正会稽离长安那么远,他可以随时制作新的家具来保持领先地位,保证自己的位置,为两个打掩护。
只是偶尔他还是会想其妻子秀儿,想要回到长安,回到妻子的身边,那里,才是他的家。不过,他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这一切。白天,他依然要精神饱满的工作,小心翼翼的说话,以免暴露身份。
像陈三儿这样的密探,在贾诩的零号档案柜中还有很多,他们无一不是自己行业之中的精英,也正式有了他们,军统才能成功得打进哥哥诸侯的内部。仅从一些微小的、看似毫无用处的情报之中,打探出诸侯的势力范围、兵力分布,乃至下一步行动的目标。
相比他们,还有一些更加隐秘的间谍被安插进了各个诸侯的身边,他们不需要打探任何情报,唯一要做的,就是出人头地,获得诸侯们的信任,以便在战争中发挥最大的优势。在贾诩那里,甚至没有他们的档案,唯一一份名册和联络暗号也是用拼音所写,被送到吕布的书房,放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
拼音字母是吕布整理成册,交给贾诩的。除了最高级的间谍,没人知道如何去翻译、破解。这些,是吕布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军统的高层才有资格知道。
不但是军统,还没有成立的内部调查局也将有自己独立的联络方法和特殊文字。只有保证内部调查局的神秘性,让它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悬在官员们的头顶之上,才能让他们远离糖衣炮弹,不做出背叛吕布、欺压百姓的事情。
(对不起大家,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只好换个角度试着写了。自己感觉也是有很多不足,我会加快情节,尽快转到战争上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