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赤壁之战(十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阵清脆的掌声响起,众人徐徐回望,见过来人,纷纷躬身行礼,口中道出两字:“主公!”
刘备大步流星步入厅堂,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分立台阶两端,刘备目注在场文武,真可算成军以来,最为宏大的一次君臣相聚。柔和的眼光之中一一扫过在场诸人面相,刘备轻启嘴唇说来:“备深感各位将、官拳拳为民之心,今有此等江夏繁荣,均与在场诸位密不可分,而今所有强敌虎视,备雄心不灭,誓同曹贼一决雌雄。之前备在堂外曾听言借箭求需一法,深为子强将军能想出如此妙策暗自叫好,后再得子强将军一番推测,也颇感曹操大军绝难想到吾军晨袭实乃求取利箭一途,何况现在曹军水军主将乃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之流,其才智更在曹操及其手下一干谋臣之下,因此此计定会如愿以偿。唯一不足之地,不知诸位可曾想到,那既是……”
刘备故意留出一个悬念,再次用深邃的眼神览过每个聚精会神聆听训示之人,在场多数人面露不惑,均不明这堪称妙计而又还带有小小瑕疵的破绽到底出现在那,其中不乏还有马良等才智也不低下之人。不过也有几人神色轻松,面带微笑,同大部分人不明就里之人形成鲜明对比,这当中就包括诸葛亮、庞统以及周翔几兄弟。
张飞第一个又跳将出来,扯开破锣一般的嗓子放声大叫:“大哥!何必学那白面书生那种文绉绉的性子,说句废话都要咬文嚼字半天,反正俺老张想不通透,何不说将开来,尽做那吊人胃口之事。”
刘备指着张飞一张黑脸笑骂道:“就尔黑炭多事,不说话就真憋闷死汝不成?”环首看过面色沉稳中的几人后,对于诸葛亮、庞统的才学,刘备相信定难不住其看透问题之所在,遂还是回到提出借箭一法的周翔面上,对其缓缓说道:“既是子强将军提出此计,不妨将备刚才所言中的破绽之处告知于众,免得某三弟耐不住性子又在此大呼小叫。”
面对刘备似乎还有考验意味的话语,周翔当然无惧,既然求箭之法已近提出,当然就预备着接受军师等之提问,当下冲着刘备抱拳一礼后说道:“回主公!此计最大的问题所在就是吾军缺船!想必诸位同僚都十分清楚吾军船只,特别是具有攻击能力的船只少之又少,之前吾军千里转移,其坐船多为江岸渔舟,这些小舟搭载运送个十来人当不是问题,可如今需要同正每日加紧操练的曹军精锐水军战船相比,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根本无法靠拢不说,在行驶速度之上就输掉一成据刚才私下问过吾之兄长子丑将军,得知吾军正真能勉强运用得上的水军战船,其数目不过在千艘左右,连曹军水军战舰的以小部分都比之不上,因此,吾军不得不求助拥有江中之霸的江东水军。至于吾军求箭一事,这不光关系到吾军缺少利箭,想必江东水军也会在诸如这些战略物资缺乏很多,汝吾军独自使用此计,或能充分得到曹军锋利箭矢,但也可能会失去江东水军之援手。因此,借箭一事,定需供其江东水军一部分作战利箭,以加深吾两军同盟关系。是故,再加上吾军缺少战船,不妨邀请江东水军共同派出战船使用此计,其所获取利箭数量,当在吾军单独使用此计之上。即免了吾军因为战船稀缺而所获不多,也可促使吾两军结盟更加根深蒂固。”
“说的好!难为子强将军看的如此明白,实乃吾军之福也!”刘备赞过之后,紧接着伸手抓向案台之上的令牌篓,取过两支令箭后,大声下令喝道:“周翔、彭忠听令!”
“末将在!”两位英武将领躬身答道。
“着二人明日开始,收寻可用战船以备求箭之需。十日之后回报实情,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周翔、彭忠上前接过刘备递出的令箭后,转回己位。
“孔明听令!”刘备紧接着下令。
“下官在!”
“明日启程再次前往江东柴桑,向江东孙氏禀明此举何在,务必让其多多提供战船,以其不日之需。”
“亮明白!”
“赵云赵子龙听令!着其一同护送诸葛军师前往柴桑,务必保全军师性命,不容有失!”
“云,遵令!”
“其余将官,各施其责,不容有半点疏忽懈怠。倘有闪失,定当法办严处。”
众人哄声领命……
大江北岸,荆州襄阳牧主府内。曹操正火气难消,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予了蔡瑁、张允等人充裕的时间训练水军,眼看就要过去大半年,虽有起色,但还远没达到曹操心目中所要求的水军气势。贸然出兵攻击败逃的刘备虽说问题不大,但难免不会引起江东猛虎之子孙权水军的注意。未曾出兵新野之际,郭嘉弥留之时就曾提到:“江东氏族皆无惧,独惧水军之猛悍。”此语曹操记忆犹新,渐渐的又怀恋起故去之郭嘉,不仅潸然泪下。虽说麾下谋士如雨,但却无一人可同郭嘉相提并论。但有郭奉孝在,又那轮到诸葛匹夫肆意用计谋害吾数万大好儿郎。

愤然下,曹操提笔胡乱的书写,其中写得最多的名字不是已故甚为怀恋的郭嘉,也不是恨之入骨的刘备,反而是乔莹,乔霜之名,欲问此二人是谁,在江东可是家喻户晓,原来二人即“江东二乔”,乃江东故主孙策之妻与正值壮年风流倜傥的美周郎周瑜之妻,貌美如花,不可方物,以至于连远在许昌的曹操都曾听闻,并且留意上心。其实这次兵伐荆州,曹操就私下打算一劳永逸,在可能的情况下诛除刘备之后,顺势也将盘踞江东多年的孙氏一举清除,并看看这流传甚广的江东二乔到底是何模样,有没有真如传言之中的那般楚楚动人。
“主公!三江口急报!”。门外许褚大嗓门的吼叫声打断了曹操遐想,将之手中豪笔随手丢弃,曹操坐回主位,这才对着府门喝道:“传!”
粗壮的许褚领着一精瘦文士,匆匆奔进厅堂,对着高坐的曹操恭敬的说道:“主公!此人自称是九江人士姓蒋名干,字子翼,与江东水军大都督周瑜乃同窗,说能为主说降周瑜,末将不敢怠慢,故才将其领见主公定夺。”
曹操摇手示意,不用再说下去,许褚识趣,也就赶紧收口禁言,默默的来到一侧昂首站立,好似一尊天神,勇猛不凡的直愣愣瞧着精瘦之人。
留有三道鼠须,身影略显佝偻,蒋干上前两步方止,倒头拜叩,口中含糊不清的说道起来:“小人蒋干,见过大汉丞相大人。”
“尔寻吾处,是何用意?”曹操才没心思打听跪下之人姓甚名谁,只想知道既然来找吾,究竟想做些什么。
“小的幼时曾同江东水军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同窗学艺,相交甚笃,近日听闻丞相欲攻取江南之地江夏,小人心知丞相大军不利水战,欲打算自荐丞相麾下充当说客,去往江东説服江东水军出力一助丞相攻占江夏。”这个时候,蒋干没了结舌,或许是看见曹操不似传闻之中那般凶霸,胆气足了许多。
“哦!汝就这样有得把握了解吾意如何?”曹操最恨被人猜出用意,得知蒋干如此答话,语气就比之刚才严厉许多。
“回丞相,小人不敢猜度,只是听闻大军一路南征,目的都是以之前占得新野的刘备军为主,故而才得之丞相用意。”蒋干背后的冷汗开始冒起,这才明白曹操原来还真是不怒自威,不能轻触虎须,引其不快。
“那汝又何来把握可说得周瑜小儿全力辅助吾军攻打刘备之寄身处江夏呢?”曹操开始眯皱起细眼,悄然隐蔽起眼中的精光,不让其轻易被眼前之人看透。
蒋干一听,知或有转机可立功而得其投效曹操麾下,忙口齿伶俐起来说道:“周公瑾此人心高气傲,生性风流,自诩文武皆备,而小人曾数年与此人同窗就读,对其性格特点了若指掌,因此也明白其内心忌讳和担忧之处。如今丞相天军初将,大势已席卷半壁江山,何况麾下战将无数,谋士无双,多有才智勇猛之人争相来投,干不才,自恃口才尚可,定能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将丞相如今形势说将于周瑜小儿之耳,想必周瑜得知丞相之威,乃天意,定当早日弃暗投明,报效丞相麾下。”
曹操颇觉好笑,可也未曾点破,心想:既然有人愿意出使江东劝降周瑜,何乐而不为,反正又不许一兵一卒,如能得已成事,当又免去往后对战江东之时的凶险不少。不成事也不要紧,大不了折杀眼前之人,对整个征讨大事也无关紧要,影响不到什么。于是也故作心动,恍然起身,疾步如飞走向依旧跪叩着的蒋干,将其一把扶起说道:“子翼大才,操慢待子翼也!如非子翼道出原委,操今日就欲错失一大才之人,待悔之,恐晚矣。”
“子翼不敢!”见曹操如此热络,心头一热的蒋干也谦虚起来。
曹操带住蒋干瘦弱的身子,跨步走出堂外,一指江东方向,对其豪迈说道:“子翼请看,江东离吾水军大寨任有千里之遥,不过未雨绸缪,操不得不事先将之盘算进征讨刘备军战事之内,因此才小心翼翼,好在子翼愿意为某孤身前往江东,了却操之后顾之忧,待其事成回返之日,操定当远出襄阳城外,亲自迎接,并授上高官厚禄,待之如贵宾重臣。”
蒋干差点感激涕零,赶紧再次朝着曹操跪下,信誓旦旦的说道:“子翼定不负主公厚望,当早日劝得周瑜投效主公,再有不济,也当劝其成为吾主助力,助主公攻打江夏之一臂之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