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歆玥自皇上赐婚后,平日里最怕听到的,就是慈宁宫的宫人们在她面前提到胤祯和她的婚事。若遇上那些心怀嫉妒的丫头话中带刺的奚落嘲讽,她还可以淡然一笑装作不知,怕就怕云妞、曹公公等人,似乎一下子就和她拉开了距离,小心翼翼中还带着几分恭谨,俨然已经把她当成半个主子。只有一次云妞在闲谈时聊得兴起,居然有些忘乎所以地询问她和八阿哥、十四阿哥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笔糊涂帐。糊涂帐,这真是她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糊涂帐,除了对云妞苦笑着摇头,她还能更详细地解释什么呢。在宫中多年,早已浸染得无比老到的云妞本已懊悔自己不该多嘴问了不该问的事,见她这样更是三缄其口再也不提。看到和她还算知心的云妞尚且这样,歆玥不免更多了些惆怅,难道连她身边难得的这点友情也要失去了吗?
皇太后自然是早已知晓此事,可在她面前依然不动声色,并未对她加以特殊优宠,仍把她当作一向倚重、喜爱的丫头歆玥。只是不知有意无意,凡是有了去永和宫德妃那里的差事,总喜欢差遣她去办。如果这真是出自太后的一片苦心,歆玥可真有点勉为其难,无法领情。德妃自认定她为攀高枝有意勾引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一向不对她正眼瞧上一眼,动辄便是冷言冷语、讽刺挖苦。现在既是皇上赐婚,德妃纵然再不甘心不情愿,也无法开口相阻,可是只怕在心里更会对她多了几分嫌恶。歆玥自塞外归来以后,虽受皇太后差遣到永和宫跑了几趟,每次却不是逢上德妃歇息,就是有别的主子在场,所以对她的态度总是淡淡的,根本看不出所以然来。胤祯到还是那副不管不顾的脾气,依然故我,不时到慈宁宫来找她,全然不理睬这样做是否合宜。可是看到他来时周围那些躲躲闪闪的眼光和调侃暧昧的笑容真让歆玥无比窘迫。她简直有些搞不懂,古代不是一向讲究男女大防的吗,已经订婚的两个人不是该互相回避不能见面的吗?难道是他们毕竟来自关外,受中原文化的浸染还不够彻底,所以胤祯才这样毫无顾忌?
歆玥躲在后院鸟房里,名为给那几只鹩哥喂食,可是手中的动作却越来越迟缓,想着桩桩件件的烦恼,最后索性干脆在黑虎的笼子边停住了。外面虽然纷纷扬扬飘着大片的雪花,可是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忙碌和兴致。歆玥站在鸟房里,可以不时听到纷沓的脚步声和杂乱的喧闹声。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热闹的恐怕不只慈宁宫,哪个宫里都在准备祭灶的仪式,必定都是一样的忙碌。歆玥不当值,乐得偷个清闲。这些日子,她似乎越来越喜欢和雀鸟、小狗为伍,也只有这些无知无觉的小动物可以让她彻底放松,不会再给她增添烦恼。
她不知在这里站了多久,云妞忽然从前院寻了过来,带进鸟房中的一阵潮湿寒气立时把她惊醒。她还没来得及开口,云妞抢先笑着说:“我就猜到你不是在这儿伴着这几只饶舌的鹩哥,就是去陪那两只小狗了。老佛爷派了你个差事,虽是下着雪,还要烦你往永和宫传个话。”云妞的眼神和笑容中透着些许了悟,显然对皇太后派歆玥去德妃那里的意图也看得一清二楚。
歆玥放下手中的食碗,故作糊涂地笑着问:“老佛爷有何吩咐?”
“前两天德主子来请安时,说她那里正着人誊写《金刚经》呢。老佛爷想起过了年,三月初二是佛祖的生日,所以想让德主子那里多誊写一卷经文,留给老佛爷上供时用。”
“哦,那我这就过去。”歆玥虽然心里直打退堂鼓,脸上却没露出半点踌躇,和云妞一同出了鸟房,回屋拿起油纸伞就出了慈宁宫。
永和宫属东六宫,位于东二长街东侧,与偏于内宫西南一隅的慈宁宫本就隔着不近的距离。这傍晚时分偏又飘着鹅毛大雪,歆玥一路行来,更觉着空气阴冷、道路湿滑,不仅露在外面的脸和手都被冻得通红,那寒气简直象要浸入骨髓,把五脏六腑都冻结起来。
她从永和门进了前院,正殿内灯火通明,隐隐还能听到殿内的说笑声。候在殿门口的太监看到她,急忙走进内间通报,然后引领她一起走了进去。隔着通往内间的垂花门,她就已经听到四阿哥的声音,恍惚间似乎是提到了胤祥的名字。歆玥走进去以后,屋内的交谈顿时停住了。她把头压得低低的,也不知除了德妃和四阿哥,还有没有其他人,在离暖炕几步外的地方就远远止住脚步,躬身请了安才低声说:“奴婢给德主子请安,德主子吉祥。”
德妃没有马上吭声,只听到一阵碗勺叮当声,然后才板板地说道:“起来吧,还不去见过两位阿哥。”
歆玥这才敢微微扬起头来,只见德妃靠在暖炕上,正拿着绢子在轻擦嘴角,刚刚放到炕桌上的,似乎是一小碗银耳莲子羹。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正坐在一边靠墙的两张椅子里。胤禛也许是因为正说起胤祥被责令闭门思过的事情,脸色有些难看,看她过来请安,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不经意地点点头,就端起身边的杯子品起茶来。胤祯看到她,显然有掩藏不住的意外惊喜,虽然碍于额娘在场不好多说什么,可是发自内心的笑意仍让她感到一丝温暖。
歆玥自然知道德妃一定是盯牢了自己,不敢错了半步规矩,只是望了胤祯一眼,脸上仍然是那副淡漠的神情,又迅速转身走回了面对德妃几步远的地方站定,依然半垂着头望着暖炕前放的脚凳。
德妃收起绢子,又朝胤祯看看,这才挑挑眉毛提高声音问:“太后那里有什么紧急的事吩咐,这大雪天还要劳动歆玥跑一趟?”
歆玥见德妃开口发问,便抬起头来望着她回道:“也不是什么紧急的事,不过是老佛爷前几天听德主子说起誊写《金刚经》的事,所以想烦德主子这里多誊写一份,老佛爷留着佛祖过生日时上供用。”
“好,我知道了。”德妃简短地说了一句,点点头。
也许是因为胤祯在场,德妃居然没有多为难她。歆玥传完了话,更不想在这里多逗留,见德妃冷冷的也不发话,连忙小心地说:“德主子若没有别的事吩咐,奴婢这就告退了。”
看到德妃默然点头,歆玥暗自松了口气,正转身要走,胤祯却突然起身说:“额娘,您若没事,儿子也先告退了。老祖宗咳嗽多日,胤祯一直疏于问候,今儿个趁便和歆玥一起去趟慈宁宫,问问老祖宗的病况。”
胤祯话音刚落,歆玥几乎在心里暗骂他糊涂,偷眼看看德妃,果然如预料中的那样,脸绷得更紧,眉头也皱了起来。
“胤祯,你不是刚才还说要仔细和我讲讲建府的事吗?怎么现在就象被勾了魂一样坐不住了。”德妃带着满脸不豫之色,嗔怪地看着胤祯说。
胤祯显然没料到额娘会这样大惊小怪,为难地搔搔头皮,一时到不知该怎样对答。
胤禛忽然放下杯子,轻咳了一声对德妃说:“额娘,刚才歆玥提起佛祖生日,到让儿子想起,额娘不是提过三月初二想到碧云寺进香的事吗?若真想去进香,过了年就要提早安排了。儿子也想陪您一起去呢。十四弟既想趁便去看看老祖宗,就让他去吧,省得他一听这些求神拜佛的事就要打瞌睡。”
歆玥诧异地瞥了四阿哥一眼,显然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出头为胤祯化解难堪。胤禛的目光也正朝她移过来,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眼底带了点若隐若现的笑意,可是一瞥过后又移开了目光,重新端起杯子,眼睛也不再离开面前的清茶。
听了四阿哥的话,德妃又定定地审视歆玥片刻。这丫头人虽不大,可脸上那种不悲不喜、无嗔无怒的样子,实在让人捉摸不透。而且自从她踏进内间的垂花门,一直谨小慎微,没有半分逾矩,确实无可指摘。德妃再看看胤祯,儿子恳切的目光正牢牢对准自己。她终于点点头对胤祯说:“你去吧,见了太后,替额娘问候一声。”

胤祯得了这句话,喜笑颜开地跟在歆玥身后走到正殿中堂,披好狐裘氅衣,戴好暖帽,这才和她一起走出永和宫。此时天色暗沉,雪势丝毫不减,地上那层积雪越发深了。刚走出没几步,胤祯就动手脱下氅衣,要给歆玥披上。歆玥慌得连忙推拒,一边躲闪一边低声说:“不行不行,歆玥现在毕竟只是个宫女,不能坏了规矩。若是在路上被人看到,传出去对大家都不好。”
“你怕什么!”胤祯不顾她阻拦,硬把氅衣披在她身上,拉着她垂在身边那只冰冷的手说,“看你冷的,刚才殿里炭火烧得那么暖,你的手都没暖过来。再说过了年你就要嫁过来,被别人看到又怎样。”
“什么?”歆玥惊得一愣,立时停住脚步,有些吃惊地望着他。
胤祯开怀地笑笑,拉着她快步向前走。“我本来想先不告诉你,到时给你个大大的惊喜。前些天皇阿玛宣召我到乾清宫觐见,把西直门内一处前明王府旧邸赏我建府,过年以后要不了多久府邸就能完工。依皇阿玛的旨意,似乎是要我在搬出宫后尽快娶你呢。”
建府!完婚!两个惊奇接踵而来,歆玥一时简直无法相信,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呆呆地听着他亢奋地滔滔不绝说下去。
“我一直留住宫中,其实就是为了能时时见你。皇阿玛既已指婚,我也不想在宫中多住下去。建府一事,多亏八哥、九哥多方帮忙,才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八哥特意为我筹集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款子,对府邸的设计、修建也给我出了不少主意。这份大大的人情,只有待日后再慢慢找机会还了。”
胤禩,又是胤禩。自从他被复了贝勒爵位,歆玥仍然没有见过他。现在从胤祯口中又听到他,而且是带着如此真诚的感激和信赖,对她不啻为一种加倍的折磨。他为什么还要如此热心为他们奔忙,难道仅仅是出于对胤祯的兄弟情义吗?
胤祯似乎终于察觉到她的沉默,用力握握她已经带了一丝温热的手说:“歆玥,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就要脱离宫中这个樊笼,难道不开心吗?”
歆玥抬头看看他,那双细细的眼睛在夜色中闪着两道精光,正炯炯有神地凝望着她。她有点心虚地对他笑笑,看到他压抑不住的喜悦之情,忽然又多了点感动,吸吸鼻子低声说:“不是,只是这两件事来得太突然,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她顿了顿才又苦笑着说,“胤祯,也只有你才会这样傻,娶个无父无母,没有权势地位,更没有财富的卑贱孤女,不知会被宫里多少人暗笑,自己还象捡了宝一样开心。”
胤祯也憨憨地笑笑,快走两步冲到她身前,忽然转身将她紧紧抱住,凑在她耳边满怀**地说:“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就算你一无所有,也依然是我心中的珍宝。”
胤祯就是这样,虽不能象胤禩一样让她激动、让她燃烧、让她忘乎所以,可是在那一刻却给她带来温柔的感动,虽然置身漫天风雪中却不会感觉寒冷。然而回到慈宁宫以后,已经迫近眼前的婚事终于变得越来越真实,不再是那个遥远的,仿佛与自己无关的梦幻。因为有它梗在心头,歆玥在过年时也无法轻松畅怀,始终游离于沉浸在节日喜庆中的人们之外。在正月宫里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宴会上,她总算又见到了胤禩。几个月不见,他好象又瘦了许多,脸上苍白的皮肤几近透明,仿佛能透出下面的经络和血脉。那张一贯温雅平和的笑脸依旧是不卑不亢,无悲无喜,淡淡如一池清泓,看似清澈见底,其实已经深得看不出潜藏的任何激流暗涌。那双眼睛中的神采依然不减,只是澄净中又多了几分深邃,隐藏了许多她无法读懂的内容。元宵节那天乾清宫里的家宴上,席间他照旧和同坐的几个阿哥谈笑风生,根本看不出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失爵、复爵的跌宕起伏的打击,对周围人们各样的猜度和复杂心思也象浑然不觉。只有当身边那几个阿哥忽然说起胤祯的婚事并以此为籍口开始闹酒时,他唇边的笑容才有刹那的扭曲,连手中的酒杯也在微微颤抖。可是等歆玥擦擦眼睛想留神细看时,瞬间的异样便都已消失不见,让她几乎以为刚刚看到的完全是自己的幻觉。
过完二月,胤祯建府的工程已近尾声,迎娶歆玥的日子也正式订了下来。眼见出嫁的时刻一天天临近,知道胤祯也在忙碌地为她准备一切,歆玥心中的犹豫渐渐变成了恐惧,甚至期待着能发生什么变故把这场婚礼一直延拓下去。她终于也体会到“落跑新娘”中那种对婚礼的惧怕了。如果是在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现代,她可能真会不顾一切,自私地一走了之。可是现在,在插翅难飞的高高宫墙之内,她连逃跑的可能都没有。
就在出嫁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恰逢歆玥当值。她看时辰已近,正准备伺候皇太后歇息,太后却忽然把她拽到身边说:“歆玥,过了今天你就不必再过来伺候我了,过几天就要做新娘,自己也该做些准备了。”
太后慈爱的笑容猛地勾起她心中几分委屈,几分不舍,一下跪在她面前哽咽地说:“老佛爷,歆玥本来就身无一物,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这几天就让我在您身边多尽尽心吧。”
“傻孩子,”太后笑着拉她起来,指指炕边的脚凳示意她坐下,略带感叹地说:“你入宫这几年,难得和我这个老太婆还投缘。知道你父母早亡,我本来还一直为你的今后操心,自从许给了老十四,才总算安下心来。”
“老佛爷,”歆玥终于抽泣起来,拉着太后青筋凸起,满是皱纹、斑痕的手,忽然冲动地说,“歆玥情愿不嫁,一直留在您身边。”
“这可不又是傻话了。”太后拍拍她手背,忽然叹口气说,“我自己身边的丫头,我还有什么事看不明白。你那点心事,其实我早就知道。那些汉人不是有个说法,婚姻大事都是月老手中的红线把男女硬拴在一起吗。可见世上多的是有缘无份的痴男怨女,再怎么不甘心,也拗不过命中注定的安排。就象当初我嫁给先帝为后,当时明知道他已经废过两个皇后,董鄂妃宠冠后宫,先帝对其他女人难得瞧上一眼,我再无奈、再不情愿不还是嫁入皇宫,在这金丝笼里一住竟然也是几十年。我知道你心里喜欢胤禩,可是这孩子心太高了,偏偏额娘身份又太低贱,我看将来也是命运多舛,难以逆料。何况映雪蛮横跋扈,眼里也难容别的女人。你若真嫁了他,未必会幸福。胤祯喜欢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冷眼瞅着,对你用情不可谓不深,应该算是个好归宿。人不能和命搏,在这个时候,也只有认命了。”
歆玥再也猜不到太后竟然看破了自己的满腹心事,泪眼模糊中看到她宽容的笑脸,泪水更象断线的珠子一样不停滑落下来。太后沉默地看着她嘤嘤哭泣了一会儿,这才又拍拍她手背说:“傻孩子,快别哭了,去把抱厦里那只紫檀木箱打开,把我前几天让你收的那套羊脂玉首饰拿出来。”
歆玥抹抹眼泪站起身来,依照太后的吩咐,用红漆木盘将前些天西域回部刚刚进献的一套羊脂玉首饰捧来。
太后朝木盘看看,点点头说:“你服侍我一场,一直尽心尽力,这套首饰,就留给你出嫁时做嫁妆吧。以后做了侧福晋,没事也多进宫来看看,陪我这个老太婆说说话。”
歆玥也低头看看托盘中在烛光映衬下莹润无比的白玉,沉默地点点头,跪下谢了恩,又服侍老佛爷睡下,才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回到自己屋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