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会所一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是指表演民间传统音乐舞蹈的群众性团体。此类团体名称一般以所在社区地名加主要表演的艺术形式命名,如“东园法鼓会”,“东园”村名,“法鼓”是它表演的艺术形式名。团体的办公或集合地点称为“公所”;团体的主持人称“会头”。团体的各种活动,如会众扮装后到繁华街道去表演时,边表边舞,谓之“行g会),民间对行会和停留一地的表演则统称为“出会”;行会中,会头对沿途的机关衙署、著名商号、团体、士绅富户等投递本会红纸大字拜帖以示敬意,称作“拜会”;上述各处以茶水和糕点、茶叶数十斤为礼品,约请一个会在自己门前停留作表演活动,叫做“截会”。据传清光绪以前有狮子、中幡、跨鼓、杠箱、重阁、旱船、秧歌、花鼓、十不闲、高跷、大乐、鹤龄、绣球、鲜花等20余类,每类艺术形式都有几个表演团体,每个团体即为一道会。这类民间歌舞团体均在重大的节日或庙会上进行街头表演活动,娱人兼自娱,或者完成酬神的信仰活动。天津的传统音乐舞蹈形式与内容都极其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深受天津人民群众的喜爱。
法鼓会法鼓本系佛教音乐,传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法鼓会乐器由鼓、钹、铙、铬子、铛子组成,以鼓为主居中央;钹左、钹右各七八人;铬子、铛子各二人都在鼓后。开始演奏称作“开”,先击鼓数声,继之头钹连敲四声,之后各乐器按谱齐奏。行会时只由铬子、铛子打《常远点》曲牌以整齐步伐。表演时各种手持乐器要“耍”,并要轮流“独奏”。法鼓曲牌约十几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摇通鼓》等。著名的法鼓会还有龙亭的井音法鼓、芥园的花音法鼓、侯家后永音法鼓等。
太平花鼓会传成立于清咸丰年间,由凤阳人传到西沽。在津仅为西沽一地独有。行会时由8名十三四岁少年依据水浒故事扮装表演,依次分成4对。四对乐器分别为霸王鞭、小太平鼓、小锣、花鼓。表演时先打花鼓奏“八板“曲牌后,开始耍唱,4人为一班,轮流托唱,笛子伴奏,檀板指挥,唱凤阳花鼓调或昆曲,有时也唱文人新编的曲词。曲词新奇动听。行会时有头锣、门旗各一对,高照一对,软、硬对各一付,花、素茶炊子各一对,点心盒两对,设摆筲两对,后面是二锣、三锣、笛师和保护少年会众的武会众。
五虎杠箱会全名“北城根公议集善五虎杠箱老会”。五虎扛箱不同于各地的丑角扛箱官,而是以武技的娴熟表演为主。五虎保护扛箱,装扮仿京剧巴家五虎,劫杠箱者仿濮天雕等人,表演时穿衣勾脸,真刀真枪,听锣指挥,分对对打,精彩处十分动人。杠箱的表演全在前面的抬者。他在行进中作翻滚等高难动作,但立地后杠箱竹竿必须落在肩头,多人轮流抬演,走耍轻快利落,箱要颤动优美,箱上灯、旗不倒。出会时用大乐开路,继之是灯牌、旗、锣,后面是五虎棍,最后是杠箱。
重阁老会重阁又名“节节高”。最享名的是“陈家沟子德善重阁老会”,传创于清道光年间,也是子孙会。初剧中旦角概由男童扮演,最后一次出会有十几个女孩参加表演,为天津人出会之首创。节节高是下面一个成年男性角色驮一旦角,二人即算一级,共八组,每组以一出戏曲为内容。此一戏曲中的主要道具经特别处理即作为上面旦角立足之地,高据男性角色头顶二三尺处,且须表演歌舞,十分惊险。出会时边走边舞,上下配合一致,由锣、鼓、唢呐、钹、笛伴奏,乐声悠扬。跨鼓中

幡是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表演的会,由厨行同业所办,会名“乡祠前远音跨鼓中幡会”,传建立于清康熙时,乾隆时曾因接驾表演精彩而获赏赐龙旗两面、鼓手8人每人一件黄马褂之殊荣。跨鼓队是大鼓八面,用黄绳系于颈间,鼓手人穿黄马褂;铛子八面,击者每人穿黄坎肩;另有双髻文童12人,各著鲜衣,手托花篮;武童亦12人,手持对钹。演奏时,跨鼓声轻重缓急不同,铛子打点。文童轻歌,唢呐伴奏。武童则击耍对钹和人体摆字,常摆的吉祥词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变换极迅速。中幡队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红布里。幡顶斜插旗子两面、灯笼两个、伞盖三把,并系缀铜铃若干,每架各有长幌绳两条(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条)。每架总重超过百斤,行会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头。表演时则顶上额,或伸臂托塔,表演者作各种惊险动作,但幡竿不能离身,不能倒地。
高跷汉族节日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表演艺术。高跷历史久远,六朝以前称“跷技”;宋代称“踏桥”;清代始称高跷。天津方言谓高跷表演为“踩高跷”。表演者双足缚于1~3尺高木棍制成的“跷腿”上,边行走边表演。清代中叶高跷盛行时,高跷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以走唱为主,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诸如倒立、翻筋斗、叠罗汉、跳高桌劈叉等难惊惊险动作。天津高跷多属武跷,其舞扭动作,如倒立翻滚、前奔下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观,气氛红火。清代以来,天津城郊高跷会最为普遍,多以戏曲名目相标榜。表演时按戏目分项进行,演员在锣、鼓、铙、钹击打伴奏中舞蹈翻跌。本世纪30年代未以来,因战争和社会经济破败,各种社火活动消失。70年代末,社火会活动逐渐恢复,多数是高跷老会。
秧歌汉族节日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艺术,天津方言称为“地秧歌”。在京津一带,地秧歌有两种区别:一是踩跷与否,踩跷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与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种形式中,唯不踩跷、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者,仅配以服装彩绸,随锣鼓伴奏碎步舞扭。至于“跑旱船”、“跑驴”等艺术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会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跷会后,作为大剧目间的一种缓冲表演项目或短节目后的补充项目,在热烈火爆之后,诙谐曼舞,使观众情绪为之一舒。
耍狮子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狮子有大小两种,大狮子扮演须二人,小狮子由一人扮演。狮子头由竹藤作胎架,外罩著色珍珠线,全身也由珍珠线织成。因行头、道具价值昂贵,早年天津城乡各村狮子会只三四道,以城西姜家井的“捷兽老会”为最有名。捷兽会由五个大狮、四个小狮表演,拿手节目有“大痒痒”、“小痒痒”、“一柱香”、“马驮象”等。其中马驮象是两三个大小狮子站在一个大狮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这一动作纯是力的显示,总是获得全堂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