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广东人的早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吉蓉说:“既然你已悟到功夫茶的真谛,咱们就开始喝早茶吧。”她把一张单子递到于钢面前说,“这全是广式早点,喜欢什么自己点吧。”
于钢不解地问:“不是喝早茶吗?怎么又变成吃早点了?”
吉蓉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后才笑着说:“你太咬文嚼字了,广东人的早茶,就是北方人的早餐。不过北方城市中摆满街头和小店的那种形式,我们叫大排档,属低层次,广东各地也有。但我们这一带人要么在家中喝早茶,要么就去有一点档次的餐馆喝早茶。”
“那那些大排档岂不没生意可做了?”
“他们主要是挣打工仔的钱,我们这个县的打工仔比原住民要多得多!”
于钢心中有些泄气地想:看来我这个打工仔别把自己看得太高挡了,要不是沾这位县长千金的光,自己决不敢贸然进到这么高档的地方喝早茶。他看过价目单,虽然净拣便宜的要,也有四五十元了,那壶功夫茶,光那些茶叶怕也得几十元。唉,以自己内地的几百元工资,只能与大排档套近乎了。吃了几个虾仁包子,又尝了几张荷叶饼,只觉得清淡无味,就说:“像这样喝早茶,一次得一个多小时吧?如果没事的时候,作为消闲到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我听说广东人几乎天天都要喝早茶的,那样就是经济能承受得了,时间怕也没那么宽裕,听说广东人的时间观念是很强的。”
吉蓉推开一扇窗,向于钢招招手。两人凭栏而望,只见下面大厅中已是座无虚席。人们三一群或俩一伙,在桌前轻声细语。侍应小姐步履轻盈,神态谦和地送往迎来。每迎来客人,引至桌前坐下,熟练地冲好一壶茶,,每人面前斟上一杯,递上一张卡片般的单子,款款离去。几辆摆满各式精制糕点的小车,在厅内行云流水般来去。顾客选好食物,随手取出,侍者按档次在卡片上勾画为记,作为结帐的依据。
吉蓉轻声说:“我们这的人喜欢在饭桌边谈生意。如果你带着北方人无功不受禄的观念,不好意思吃人家的情,人家就视你不给面子,还怎么再谈生意!”
于钢开玩笑地说:“那你请我喝早茶准备谈什么生意啊?”
吉蓉脸红了,停了一会才轻声说:“也许你和别的打工仔有点不同,对你的过去和近几年的一些情况,珠姐也向我介绍了一些。不过,既然出来了,就得把全部才智用到工作上,站稳脚跟后,向廖方一样,作一番事业。”
于钢叹口气说:“谈何容易,我又没阔亲戚!”
吉蓉两目柔情地看着于钢说:“你能用杂志上情人岛上的几十个字的信息改变廖方的命运,难道自己身临其境反倒无所措手足吗?”

“你们俩还挺谈得来!”两人闻声回头,吉蓉欢快地说:“爸,你今天是最守时间的一次!”
“我可不想在女儿的新朋友面前留个不守时的坏印象!”
于钢拘谨地喊了声:“吉县长。”
吉县长眼光很快地在于钢脸上扫过后,热情地说:“来,咱们坐下慢慢地谈。”
于钢在吉县长对面坐下,仔细看了一眼,吉县长有五十来岁,个头不高,黑瘦,发暗的眼圈显出睡眠不足。说的是粤语味很浓的普通话,于钢听起来很费劲。说了几句家常话后,吉县长看看表说:“按说你刚来,咱们又是初次见面,有些话该等以后再说。可这几天要外出开会,有些话还是先说为好。福基公司成立了一年多了,投资已达五百多万,可就是生产不出产品来。而阿方最近又做了个追加一百万元的预算报告,还压在我这里。实话实说,县上的财力有限,不尽快的干出产品是拖不起的!听阿方说你对机械加工经验很丰富,希望你帮阿方尽快把生产搞上去。你的职务已给你安排好了,月薪是三千元,不算太高。只要你能把工厂搞好,很快就能加薪;要是起色不大,不等三个月试工期满,就得被炒鱿鱼!特区特薪特殊制度,凭贡献衡量人!”
吉蓉看了眼有些发愣的于钢,递给他一杯茶后推了一下吉县长的胳膊说:“爸,看你,人家刚来你就这么直通通的说话,总得有个适应过程嘛!”
吉县长叹口气对于钢说:“投这笔钱办实业,我是担了很大风险的!工厂办到如今这种样子,我很担心。阿方和阿珠对电器元件生产熟悉,对机械加工就差一些。我们这里不缺钱,只缺技术管理人才,听说你来了,我感到轻松了不少。”
虽然廖方在信中早已把话说清,但于钢仍感到脸上发烧,幸好吉县长没提出看文凭验职称,但于钢神态仍不自然。他想解释一下,但又不知廖方都向吉县长说了些什么,盲目一说怕闹出乱子来。又一想,这几年跟师父学的机械加工方面的知识,应付这种工厂的生产该不会太困难。何况吉县长又这么信赖,也不能让他失望,就说:“吉县长既然如此看重我,我自应加倍努力工作。只是还不知厂内具体情况,不敢表态,等我熟悉后,一定拟一份可行性报告给县长。”
“那好,我有事先走了,让阿蓉先陪你到处去玩玩吧。”
于钢放下茶杯送吉县长出门回来后,突然想起海珠的叮嘱,千万不要忘记给吉县长敬一杯茶,怎么就忘了。再看吉蓉,正对着那杯茶发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