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委以重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会议室内,十几位公司主要负责人都已到齐,廖方介绍道:“公司又招聘了一位管理人员。鉴于目前公司创建已一年有余,但工作一直走不上正轨,每天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为此招聘于钢为公司总经理,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我不在时,也可以行使董事长的权利。简单地说,他就是我的全权代表。今天这个会主要议一议生产问题,不论是投资还是设备,都已不少,为什么就干不出产品来?”
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一个人。于钢顺目光望去,只见那人五十左右年纪,中等身材,方面大耳,亮亮的额头,给人一个智者的印象。
那人不急不忙地站起身,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发言稿,清清嗓子开始发言。
廖方轻声对于刚说:“技术部经理韩易升,公司唯一的高级工程师,原是国家某研究所的副所长。”
“……经过一年多的试生产,公司已初步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经过科学的计算,明年计划生产一百万套,总产值一点五亿元人民币,具体的保证措施是……”
于钢看看表,已过了一个多小时,与会者已有人眯起了眼打瞌睡。他看了眼廖方,廖方满眼的迷茫。又看了眼郎立欣,朗立欣摇摇头。等到念完,于钢说:“韩经理的全年规划很让人振奋啊!”
韩易升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具体执行措施也很周密,当然,我刚来,对公司情况还不太熟悉,想先提个问题向大家请教。公司全体员工干了一年多,投资五百多万,却没出来产品,原因究竟在哪里?”
韩易升看了眼郎立欣说:“主要是技术问题,主管技术的是郎部长,请郎部长介绍一下吧。”
郎立欣有些紧张地说:“技术部早有分工,机加车间的技术工作是邓蕊工程师负责,请她谈谈吧!”
邓蕊个头不高,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了个髻,身材瘦弱,但透过近视眼镜的眼睛却十分有神,她不急不忙地说:“我来公司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对公司的生产情况了解得不太全面,但据我所知,机加车间现有设备,多是一些通用机床,要达到韩经理的生产纲领的要求,就得组建流水式生产线,这得需要一定数量的高效专用设备。不论是订设备还是建流水式生产线,都需要有具体的生产工艺才行。据我所知,公司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的产品制造工艺规程,更别说零件机加工艺和装配检验规程了,因此暂时还无法建线。也就是说产品还处在试制阶段,不具备进行大批量生产……”

韩易升立即说:“没工艺工人怎么干出活来了?”说着从包内取出一分图纸拍到邓蕊面前问,“这是什么?”
邓蕊脸一下红到脖子根,刚要说什么,于钢抬手制止了她,走过去拿起那张图纸看了看说:“这是一份零件图,也就是说,是零件装配时应具备的尺寸规格。但如何在加工中保证这些尺寸,就要有一个科学细致的加工步骤,也就是说,根据刚才韩经理所做的计划纲领,为达到这个纲领,该使用什么样的加工方式,定出每班的具体产量,然后才能决定该选择设备的型号、数量,所需技术工人和各种管理人员的数量自然也就有了。这一切一是靠专业人员的科学计算,二是靠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来确定。就拿这张图纸来说,“如果机加工人按图纸上的尺寸加工合格后,电镀过后就很难和另一个零件组装到一起……”
韩易升立即说:“于总经理,镀层只有千分之四毫米,根本就不影响装配。”
于钢停顿了一下,看了眼面露得意之色的韩易升,刚想说什么,邓蕊接话说:“是的,就单面来说是有点微不足道。可两个螺纹连接,共有四个接触面,再加上螺纹越长积累误差越大,恐怕就很难拧到底了。据我所知,加工这种需要电镀的零件,一般都选用间隙螺纹尺寸!”
廖方不满地看了眼韩易升说:“难怪产品试装,不是装不到一块,就是达不到技术要求,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学问。”
于钢低声对廖方说:“韩经理的计划可行不可行,先不忙讨论,公司各单位领导都在,还是先谈一下存在的问题,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干吧。”
韩易升说:“于总经理言之有理,我看咱们不如进到现场去办公,免得在这里无的放矢。”
廖方想了想说:“也好,先去哪里?”
韩易升立即说:“既然认为机加车间的问题最多,就先去那里吧。”
一行人跟在廖方和于钢后面,走进了机加车间。车间内桌椅板凳摆得很乱,地上烟头、切屑、方便面袋随处可见。于钢皱了下眉头,喊住一名工人说:“通知你们主任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