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昭雪平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李霄先前的报捷奏章,李正明处理得非常迅速,在李霄后续奏章到达时,五万精选的新卒以及相关的军械辎重都已经备办齐整,这也有赖于萧得功在京城练兵,士卒集结挑选便利。
对于李霄报捷奏章中提到的要求在黄坡城建立马市,以便和西秦进行马匹贸易,李正明予以了批准,并且授权李霄建立马军,也批准了减免黄坡城百姓一年的赋税,李霄也算是完成了对黄坡城百姓的承诺。
对于李霄在奏章中提出的军制改革建议,比如要求所有的士卒都要会弓弩,每一名军士都要配备弓弩等建议李正明也都很爽快的准奏,并且予以李霄方便,可以自行对军队按照他的想法编制。
当然,李正明也有他的如意算盘,李霄在军中进行练兵,总会被其余的将领学会一二,当这些将领学会几分之后,便把他们调离予以重任,一来可以剪除李霄的羽翼,二来将来若李霄有叛乱之意,朝廷也能有将可用。
五万精选的士卒以及大批辎重物质准备齐备后,便由江陵北上,取道红河,由红河水军护卫,逆流而上抵达黄坡城,这比走陆路取道道路艰险的巴山郡要快上不少时日。
在大军离开京城之后,李正明便向天下宣告为原右将军,镇北候李沐一家昭雪平冤,并且昭示了李霄的身份。在宣告之前李正明首先下了一道罪己诏,检讨了自己为原太尉崔均家族蒙蔽的过失。
李正明下诏追封李沐为右武卫将军,从一品衔,爵位英国公,谥号景武。追封李霄之母风飘雪为二品诰命夫人。追封李霄长兄李霖为荡寇将军,正三品衔,次兄李霆为平寇将军,正三品衔。至于李霄长姊李嫱,李正明并未进行任何的追封,原因自然是因为李嫱在其心中还有着不可动摇的位置。而李婕也因为李正明不知她的生死下落,没有进行追封。
虽然诏书传告整个大唐境内,但是李正明原本计划要隆重安葬李沐棺木的计划没有成行。整个“暗夜”把京城秘密地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李沐,李霖,李霆的棺木,至于自杀于家中的风飘雪那更是无迹可寻。这个消息禀报给李正明之后,让他极为惊惧,深感一定还有暗藏的力量不为他所掌控。无奈之下,李正明只得宣诏将来收复商阳之后,将在商阳为李沐立一塑像以示君恩。
当李霄的身份被正式宣告之后,整个京城为之轰动,尤其这是在西军大捷之后。许多百姓都张灯结彩祷告上天,感谢上天李沐还有后人存活于世,百姓们的心都踏实了不少,李沐有后人活着,那自然能保佑百姓生活的安宁。
对于这种民意,李正明自然很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好在他事先下了一份罪己诏,百姓自然没有过多的去想皇帝的过失,更何况李正明还着刑部公开宣判了崔均家族的罪责,并且在京城最热闹的市集公开行刑。至于崔德文之女崔玉莹以及其他女眷,则将被犒劳赏赐西军的队伍押送到黄坡城由李霄处置。
对于西军大捷,李正明是厚加赏赐,有功将士也是大大封赏。其中范阳擢升为前将军,从三品衔,晋爵东海伯,封号讨逆将军,仍为西军副将。诸葛云擢升为监察御史,从三品衔,晋爵越郡伯,封号平靖将军,仍为西军监军,暂时负责黄坡城的公务,待今年三月殿试之后,从及第的士子中选派出新的黄坡城官员后再免去此职,同时诸葛云也将负责与西秦的联盟谈判。
至于孟子杰则被正式任命为马军偏将军,也有了一个伯爵爵位。顾云飞被擢升为步军偏将军,同样有了一个伯爵爵位。李霄当初在京城平乱禁军时发现的骆兵以及武成也都升职为步军校尉。至于其余将校每人都多多少少有升职或者物质赏赐。
西军的胜利自然离不开李霄的运筹,不过李正明并没有擢升李霄的军职,理由是朝廷反对意见很大。原因之一自然就是那些名门大族的反对,另外一点则是一些中立的官员比如郑定国周邦兴等人认为李霄过于年轻,军职升得太快易使其骄纵,不利于李霄以后发展。
李正明自然接受了这些意见,没有擢升李霄的军职,不过李霄由忠勇伯晋爵为忠勇侯,封号平逆将军。
率领犒赏西军的队伍的是李正明心腹,内廷总管杜知秋。队伍不仅携带着大量的绸缎,千坛御酒,万两黄金和五十万两白银,还押送着崔家女眷。自然杜知秋等人是在册封皇后大典之后出发的。
萧君玉被正式册封为皇后,萧得功也水涨船高擢升为左武卫将军,从一品衔,仍为兵部尚书,晋爵博望公。

久悬不决的皇后位置终于定了下来,尽管现在还有战火,但是有英国公的后人,忠勇侯李霄披坚执锐,所以对于南唐百姓来说,生活就又有了希望,整个南唐平静稳定了下来。
南唐盛兴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杜知秋率领的队伍刚刚离开红河水军军港乌衣港,率军北上秘密侦察北汉军港建设的吴廷玉,蔡香儿历时近四月终于返回了红河水军大本营。
“廷玉,香儿,辛苦你们了,此行如何?”红河侯吴纲亲自迎接满是风尘的吴廷玉与蔡香儿回营。
“父亲,”吴廷玉看了一眼军港似乎有过大军出动的迹象,但是父亲却并未率军出港,压下心中的惊异道,“此行还算顺利,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噢?”吴纲目光一亮,“走,入内室谈!香儿你也来。”吴纲一拉吴廷玉手臂,回头象随在后面的蔡香儿道。
到得内室,吴纲道:“这么说发现了北汉军港了?”
“是的,”吴廷玉坐了下来答道,“不出萧离预估,北汉新在建的军港有两个,一个在望海府与濒海府交接处的小渔村,我和香儿给这个军港命名为东港。这座在建的东港得到了东海之外的桑绥国支持。”
“桑绥国?”吴纲眉头一皱,难道北汉已经和桑绥联手?
“父亲,”吴廷玉继续道,“北边有一座在建的军港,位于辽东府管辖的一座岛上,这座岛形状似葫芦,因此我们命名为葫芦港,葫芦港规模要小一些,种种迹象看来似乎得到了邦兹国的支持。”
“邦兹?”吴纲脸色难看起来,“邦兹和桑绥昔年曾经进犯过华夏帝国,如今与北汉联手,莫非又有了进犯登陆之意?”
“这还不好判断,”吴廷玉谨慎地道,“往来这两座军港的输送物资的似乎不是桑绥与邦兹官府,都是民间的商人。但是这很难说这些商人没有这两国官府的默许,在东港我们就遇到了桑绥国商人,从他们携带的身份证明来看,有桑绥国官府放行证明,这些商人输送的都是粮食,造舰用的木材等等战略物资,没有官府的允许,这些商人也不敢乱来,从这可以断定为北汉和这两国有了协议。”
“好,很好!”吴纲在吴廷玉肩上重重拍了一下以示嘉许,“北汉,桑绥,还有邦兹,哼,我大唐水军可不是吃素的!此事宜早不宜迟,为父将立刻上书朝廷,我们得早做准备。”
“父亲,”吴廷玉面有难色,犹豫了一下道,“我们水军自然不惧怕他们的水师,但是我们水军若为北汉,乃至力量更强的桑绥以及邦兹牵制,北汉的陆军强渡过红河,我们腹背受敌那是必败无疑啊!”
“噢?”吴纲眼中掠过一丝赞赏之色,次子越来越成熟了,“你说得很对,如果是昔日,我们自然会穷于应付,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我大唐又出了陆上帅才,而且还深知水战!”
“你是说萧离?”吴廷玉顿悟道,一旁的蔡香儿眼睛也是一亮。
“哈哈哈,”吴纲笑了,捋了捋胡须道,“不错,是萧离,不过他真名不是萧离……”
“啊?”吴廷玉和蔡香儿对视一眼,满眼的惊异。
吴纲站起身来,双手背后,在室中踱了几步,缓缓道:“他是我大唐右武卫将军,英国公,沐公第三子,李霄!”说到最后,吴纲眼睛有些湿润,心中既为老友的昭雪而欢喜,也为老友的悲剧而感慨。
“李霄?”吴廷玉呆住了,幼时李霄的模样印入了他的脑中,渐渐的和现在李霄的影子重叠。
蔡香儿一双美目圆睁,幼时曾经见到过李沐,吴纲如此一说,她回想起来,李霄确实和李沐有几许相像,心中既是欢喜又是失落。他出身名门,会记得我这个从村野里出来的吗?
吴纲感慨了稍许,回过身来道:“李霄如今官拜前将军,统帅数万大军驻守在黄坡城。在你们走后不久,西秦便突然进犯我大唐。李霄当时正在京城,临危受命,率领西军击败了西秦秦珏!”
“他击败了秦珏?”吴廷玉心头一震,秦珏的威名他早有所闻,这可是能和楚云亭抗衡的西秦名将啊,回首看了看蔡香儿容色,心头满是凄苦,自己还是比不上他,不管他是李霄还是萧离。
察觉吴廷玉神色有异,吴纲瞄了一眼蔡香儿,向吴廷玉嘱咐道:“李霄为沐公之子,很多事他将身不由己,廷玉,你不可心生妒念,你和他私下交好也许会柳暗花明。”
吴廷玉心中满不是滋味,低垂着头,情绪很是低落。
“义父,”蔡香儿突然出声道,“我想向您辞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