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寻“平汉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唐地理条件优越,鱼米之乡甚多。既拥有丰富的资源,也因为濒临大海,可以与大海之外别的国度贸易,赚回许多银两,所以南唐不仅百姓富足,还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富豪,而象孟祖德这样的家族家财也是十分庞大的。
南唐自立国以来,在军事上十分保守,一方面是因为缺乏陆上的大将之才,即使李沐家族在南唐世代为陆上之将也终究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南唐水泽甚多,巨额的军费支出主要投入到了水军建设,水军将领更热衷于打击海盗,而不愿意北上攻击北汉,因为打击海盗往往会有丰厚的战利品,付出的代价还不高,没有海盗可以打击,保护商船队也是一个高利润途径。
重视水军建设,带动了造船业的繁荣,即使限制商船队的商船大小规模,还是直接带动了南唐海外贸易的繁荣,也由此使得南唐的商业十分兴盛,历代皇帝都把商农同等对待,与北汉、西秦重视桑农渔牧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南唐虽然按照习惯仍然这样称呼“士、农、工、商”,而实际上商人的地位和前两者是相等的,仅比“士”地位低一些。
李正明登基以来,对百姓无论是“士”还是“农、工、商”采取的政策更加接近平等,对百姓利益也比以前历代皇帝更为看重,所以李正明的皇位虽然染上了弑兄的血,但是三年以来的国泰民安,连年丰收,使得百姓完全认可了这个皇帝,那些富商对皇帝更加是踊跃的支持。
虽然北汉南下不足一月就席卷了红河以北所有土地,让南唐百姓一度陷入了惊惶,失去了信心,不过当知道红河侯麾下水军使汉军只能在红河以北饮马,皇帝也下旨厚恤阵亡将士,严惩临阵脱逃者后,信心又重新树立起来。当李正明要求所有五品以上文武官员进献平汉策的消息被泄露出去后,百姓的热情达到了极致,街前巷尾,酒肆茶楼,到处都是议论平汉策的百姓,许多文人士子纷纷卖弄自己的文才学识,寄希望自己的策略能够为当今皇帝赏识,从而飞黄腾达。
南唐首富,楚郡人柳明晦为了表示对朝廷对皇帝的一片热忱,于江陵镜湖湖畔搭设楼台,悬赏白银一万两,邀请奔赴江陵的有名的文人士子到楼台切磋才学。如有平汉策的则交于其女柳如月进行评比甄选,每个人的策略内容不公开,如有一策可行都能得到赏银,如果策略内容获得了柳如月的认可,则能获得一万两的赏银,在柳明晦上交朝廷得到皇帝认可后将再得到一份厚礼。
柳如月,江陵才女,据见过其人的人相传,柳如月有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的容貌。本来这些恃才傲物的文人士子对让一个商人来搞这样的活动是很不屑的,不过当听说是江陵才女柳如月亲自甄选评比后一个个都趋之若骛,因为有传言,柳明晦这么做既是为了向朝廷表示忠心,毕竟民间的智慧也是不可小觑的,还有要为其女挑选佳婿的意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南唐皇帝李正明扬着手上的告示,盯着跪在地上的孟祖德和崔均,“朕要文武进献平汉策的事只有你二人最先知道,怎么如今这么快全天下都知道了?这岂不是是北汉早有防备吗?!回答朕!没有合理的解释你们就一直跪着吧!”说罢把手上的告示扔给二人。
孟祖德拿起一看,正是闹得满城沸沸扬扬的柳明晦召天下才士寻求平汉策的告示。
“皇上,其实这件事不是坏事。”孟祖德沉吟片刻道。
“恩?讲!”坐于龙椅上翻阅奏章的李正明抬起头盯着孟祖德。
被皇帝盯得心里发毛的孟祖德一边暗惊这个皇帝现在越来越威势了,一边擦了擦额前渗出的冷汗,赶紧回答:“回皇上,民间这样的举动固然闹得天下皆知,但是从另一面来说这是民心可用的表现。因为是要从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那里寻求平汉策,所以不可能能够完全保密,相信北汉无孔不入的间谍也一定能知道此事。既然不能保密,我们可以大张旗鼓的宣扬此事,以此展示朝廷上下坚决抵御北汉的决心,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民间把一些假消息散播出去,迷惑北汉,让他们不知道我们真正选择的策略是什么。”
“言之有理。就这么办吧,你们可以回去了。”
孟祖德与崔均叩首后离去。
看着离去的二人背影,李正明暗道:这个老家伙的确有点本事,虽然这件事是让人很恼火,不过他说的也不错,至于北汉是否真会被假消息迷惑那也无法由自己决定得了,不过对于平汉策北汉一定会千方百计设法获得,看来得加强对北汉密谍的打击追捕了。

沉吟片刻,李正明让杜公公去叫“猎鹰”。
“现在又有几件紧迫的事需要你们来办,本来御史台有隶属的情报机构,不过朕现在不太放心。一是立刻查寻泄露平汉策一事的情况,不要声张,有任何进展直接汇报给你后转呈给朕;二是北汉密谍看样子在我大唐境内十分猖獗,你们要会同御史台的情报机构追捕这些间谍,主要由你们负责,御史台的情报机构肯定有内鬼;三是代替朕私下接触一下柳明晦这个人,让他聪明点,既要从民间给朕找到有用的策略和人才,还不能把这些泄露给北汉的密谍,否则唯他是问。当然也向他转告对于他此举的忠心朕铭记在心。”
“猎鹰”躬身施了一礼后,随风而逝。
商阳,郡守府。
“你说从江陵传来消息,南唐的皇帝在向所有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寻求平汉策?南唐所有的百姓都在议论此事?甚至南唐的首富搞了一个悬赏一万两白银向文人士子寻求平汉策的活动?”楚云亭吃惊的看着静立于堂下的“九尾狐”,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有那么一个人在那里,楚云亭几乎怀疑这个内堂只有自己一个人存在。
“是。”言语冰冷,简洁。
“看来南唐皇帝其志不小啊!”楚云亭于堂中来回踱步。
片刻之后,楚云亭拿定主意,“一定要想办法搞清楚这个平汉策是怎么一回事,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一定要设法把真的平汉策搞到手。另外,这个富商得监视起来,派人接近其女,如果不能获得其心来得到平汉策的民间版本,那么就设法盗取,当然盗取是下下策。如果你的直接下属无人具备此条件,本帅将上书皇上,让皇上着枢密院选人专门负责这个叫柳如月的女子。如果既能得到平汉策,又能得到这个人及其背后亿万家财,那是上上之策!”
“枢密院。”
“好,本帅即刻修书皇上让枢密院派人。萧离一事要尽快,好了,没有别的事了。”楚云亭以前同“九尾狐”打过交道,所以对其特点是见怪不怪。
一阵风过之后,楚云亭坐下提笔书写奏章。
蘸好浓墨,正要下笔时,楚云亭猛然想到一事,唐军水师加强在红河江面上巡逻,在其庞然大物——楼船战船的威慑之下,要想修建港口十分困难,如今南唐自皇帝以下似乎非常渴望击败大汉,那么处于前线的水军势必会增加巡逻密度,如此情况下要想建立水师将十分困难。
放下笔,楚云亭陷入了沉思。
良久,楚云亭想到了办法,立刻奋笔疾书,写好了奏章,叫来信使,要其八百里加急送往枢密院,转呈皇上。
乌衣军港红河都督辕帐。
吴纲坐在案几后,环视坐在帐下的诸将,道:“汉军如今已经被我水军死死压制,至今也没有建好军港,这对我大唐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不过北汉终究还占据着我大唐许多土地,当今皇上睿智,志向不是仅仅保全社稷江山,因此皇上已经下旨要求所有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向朝廷进献平汉策。另外皇上将于今年除夕至元宵佳节之间选黄道吉日举行大婚,立皇后。据悉,皇上希望平汉策能在其大婚前献上以便喜上加喜,而且献上此策的人将和先前抵御北汉立下战功的将士一同拥有参加皇上婚宴的殊荣。”
顿时帐下诸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砰!”吴纲敲了一下案几,制止了帐下的喧闹道,“北汉压制我大唐数百年,本督自得到皇上这个旨意后,反复思考,一直未曾想到良策,所以寄希望帐下诸位,希望有人能想到办法,否则到时候我们红河水军上下颜面都不好看。在这里大家公开讨论,你们都是本督信得过的人,相信也没有哪个兔崽子敢把今日的谈话内容泄露给敌人。希望广开言路之下我们能找到几点对策。”
帐下诸将再次议论纷纷起来,未几范阳大声道:“大人,末将等人要说指挥军队战场厮杀那自是非常胜任娴熟,可是现在这么个平汉策听名字就知道是方方面面都要涉及的,这是一个战略层次上的问题,我想我们可能很难想出办法来。”
“你能想到这个平汉策要求的是战略上的对策已经相当不错了。”吴纲颔首赞许。
“我想到了一个对策。”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请在书评讨论区谈你们的看法意见,我会选择吸收,对于这本书我将努力写完,因为我自己已经被构想的情节吸引了,所以不会TJ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