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六天(一定要看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欲界六天
大地水轮之下,至他化自在天,皆名欲界,以其犹有**也。自下至上,共有六天:一四王天(四大天王分领四大部洲,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齐于日月)、二忉利天(梵语忉利,此言三十三。中间为帝释所居,八方各有四大臣辅之,***成其数,故名。非自下至上之三十三也。去地八万四千由旬)、三夜摩天(此天以上,为仙家所不知,故道书无此名色)、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六天每过一劫,皆有火灾坏之。其间寿命长短,及宫殿城邑,身衣轻重等,详载《藏经》,兹不繁举。
一四王天
六欲天之一。又作四天王天、四大王众天、四大天王众天。系指四天王所住之天,即谓多闻、持国、增长、广目四天王及其眷属天众之住处。依《长阿含经》卷二十〈世记经-四天王品〉所述,须弥山的东、南、西、北四方各千由旬处为提头赖吒天王(持国)、毗楼勒天王(增长)、毗楼婆叉天王(广目)、毗沙门天王(多闻)所居之城。城名依次为贤上、善见、周罗善见及可畏、天敬、众归(后三城均为多闻天所住)。各城纵广六千由旬,周匝均有七重栏楯、罗网、行树,并饰以七宝。又,各城可以相通。
四天王与天众之寿量为五百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其身量则为半由旬。天衣长一由旬,广半由旬,重半两。初生之时,即相当于人间五岁幼童,色相圆满并着衣。又于欲界六天之中。此天之境域最为宽广。
二忉利天
佛教用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据说须弥山顶四面各有八天,中央即为帝释天所居。帝释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简称“释提桓因”,意为“能天帝”。他居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为三十三天之主。因其为欲界诸天,所以并未断七情六欲。佛教相传帝释天曾率领诸天与阿修罗王大战,后来帝释天皈依佛陀,信奉佛教,并率诸天以牛头栴檀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以各种卧具和美食供养佛陀及其弟子。
中国佛教一般认为玉皇大帝住在忉利天。
忉利天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三十三天。这三十三天不是由底向上来数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合到三十三层,所以称为三十三天。而是东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这四八共三十二,分布在第三十三天的四边,而它在中间,这叫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天主叫帝释。这帝释在佛教里头,只是一个护法。
阿弥陀经》上所说的释提桓因,就是这个帝释;在楞严咒里边所说的南无因陀啰耶,这因陀啰耶也就是帝释天。他虽然在天上做天主,但是在佛教里只是一个护法;他不单不能做主,而且连坐的位置都没有,只是在门口站着。这位天主,就是一般人所谓的万能的上帝。
不错,他是万能的,他不只管天上的事情,也管人间的事情。但他和我们人间的人没有什么分别,为什么?他也有淫欲,也有饮食,也有睡眠这三种欲念,只不过他轻一点,没有我们人间的人这么重。我们人间的人,在饮食方面,几天不吃饭,就饿得受不了;几天不行淫欲,也就觉得很不自在;几天不睡觉,那更觉得精神不够。可是这位帝释,就是一百天不吃饭也可以,两百天也可以,三百天、一年不吃饭,都可以的;一年不睡觉,也可以的;一年没有淫欲,也可以。虽然这样,不过,他还是没有断欲。
忉利天人的寿命是一千岁。以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做为忉利天的一昼夜。你想一想:他的寿命虽然一千岁,但是比我们人间多多少年?
忉利天有八万由旬这么大,城池的墙壁是七宝造成的,光是城池就有六万由旬。忉利天天主所住的城叫善见城,所住的宫殿都是用最名贵的宝贝造成的。所以他生到这个地方,就不愿意走了,而愿意在那儿做天主,也就是这个道理。他的前后左右、四维上下,都是珠宝,房子也是珠宝造成的。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么美丽的宫殿,所以他的欲心也就不会停止,以为这样就满足了,可以在那里安然享受天福。他认为这是最快乐的地方,所以希望一切众生都生到他这个天国,他的世界。我的世界是这么快乐的一个世界,谁欢喜来,我都欢迎的!因为他很欢迎一切人到他这里来住,他认为他是很慷慨;但他不知道他自己的生死不能了,也就因为贪着这种快乐。
那么讲了半天,这个天主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从地下往上升,先做地主,然后升做天主?广州有个风俗,家家都供奉地主。是不是由地主升做天主呢?或者由地主做人主,再由人主又做到天主呢?不是的。那么是怎么做天主的呢?
在迦叶佛时,这位天主原本是个女人,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什么不得了的。这个女人发心为佛造一座塔庙,她是什么因缘发起这个心呢?因为她看见一座破庙,已经没有屋顶,没有天花板了。这破庙里有尊佛像,每逢刮风下雨,就会把这尊佛像所贴的金面,从脸上一道一道的冲下来。她一看,就生了一种难过的心:哎哟!这佛像已经都脏了,现在又被风吹,又被雨打,啊!这太不好吧!于是她发心要把这座庙修造好。
她想造庙,但自己又没有钱,于是就找她的朋友亲戚,说:我现在要造庙,但没有钱,你们大家可不可以帮我的忙呢?你们有亲戚就找亲戚,有朋友就找朋友,我们互相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把这座庙修好。她的亲戚朋友说:可以,我们大家互相合作来造一座庙。这么一找,恰恰就找了三十三个人﹣﹣她是其中的一个发起人,另外又有三十二个,这三十二个大约多数是女人。这在历史上已不可考,也考察不出来了。若有男人,也很少的。因为男人呢?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欢喜造庙,说:这个让女人去做。所以就由三十三个女人把这座庙造好了,又造了一座宝塔。大家都拿出一点钱,共同拿出所有的力量来造庙造塔。

塔庙造完了,这三十三个人的生命结束之后,全都生到天上去了,每一个人有一层天,所以三十三个人就有三十三天。而这三十三天的中间就是忉利天天主──帝释。这是忉利天的由来。
天,是什么意思?没有意思,要是有意思,就不叫天了。为什么没有意思呢?天以自然为义,「自然」就是它的意思。也就是由这三十三个人业报,他们的业力所感,而现出来的这种天。要是没有这三十三个人,这三十三天也没有,所以我说没有意思。你若想到那个天上去,那才没有意思,所以我们不要到那三十三天去。
三夜摩天
佛教用语。夜摩天又作炎摩天、焰摩天等,意为善时分、善时、妙善。是六欲天中第三层天,在佛教诸天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处于最下层,他们虽然也是“天”,但他们常住处并未超出须弥山,因此被称为“地居天”。而自夜摩天起,已是距须弥山八万由旬的空中,因此自夜摩天以上之诸天被称为“空居天”,而夜摩天居于“空居天”的最初层。相传夜摩天界光明照耀,生于此天界之诸天,身体轻盈洁净,互相亲爱,享受种种欢乐。
四兜率天
佛教用语。欲界六天中第四层叫兜率天,又叫兜率陀天、喜乐天、喜足天等。生于此界众生欢喜具足,因此称喜足。据佛教说,每当佛陀降生人世之前,都要先在兜天上,为诸天讲说佛法。兜率天宫分为内外两院,其内院据说是准备即将降生于人世的菩萨,即佛教所说的“一生补处”菩萨所居之处。按佛教教义说,我们这个世界,自释迦牟尼佛去世后,将来会有弥勒佛降生说法,教化众生。这弥勒佛就是未来佛。弥勒佛在降生人间之前,现在就在兜率天宫的内院中说法。相传弥勒菩萨能为众生解说在佛法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难,因而我国古代,自东晋至唐代,有关弥勒的信仰非常盛行,弥勒净土也是我国早期净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东晋时我国著名的僧人释道安就是信仰弥勒净土,我国佛教史上另一个著名的僧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唐代僧人玄奘法师,也是弥勒净土的信仰者。
兜率天(梵名Tusita,巴Tusita,藏Dgah-idan),又译作睹史多天、兜驶多天等,意译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为欲界六天的第四天。
在此天之人,多于自己所受,生喜乐知足之心,故有此名。《弥勒上生经宗要》云:“六天之中是其第四天,下三沉欲情重,上二浮逸心多,此第四天欲轻逸少,非沉非浮,莫荡于尘,故名知足。”《慧苑音义》卷上说明此词有喜事、聚集、距大海三十二万由旬,于虚空密云上,纵广八万由旬。有内外两院,“外院”是凡夫所住的秽土。“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即将成佛者)居住的净土。释迦牟尼佛为一生补处菩萨时,也曾在此天修行,然后由此处下生人间,现为补处菩萨的弥勒今也在此处说法教化。
此天天众寿量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加以换算,其寿量相当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天众行欲时,男女执手即成阴阳。初生之儿如人间小孩八岁大,色圆满,衣服自备,七日**,身长四由旬,天衣长八由旬,广四曲旬,重一铢半。
五化乐天
(界名)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日一夜。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儿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间十二岁之童。梵名尼摩罗,须涅蜜陀。智度论九曰:‘化自乐天。’仁王经上曰:‘化乐天。’俱舍论十一曰:‘乐变化天。’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仁王经上曰:‘若菩萨住十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
六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
佛教用语。欲界六天中最高一层为他化自在天,又称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居于此天的众生以他人所化之乐中得自在,因此称他化自在天。
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腰,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此二天均离开大地,因此称地居天,夜摩天以上诸天,居忉利以上的空间,因此称为空居天。据《翻译名义集》卷二称,所谓天,清净光洁,最胜最尊,所以称为天。众生因修上品十善,所以离开五道,投生于天趣。其中若是未修禅定,不能离于地者,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四天,因禅定力故,不依于地,居于空中。但因其定力未到,即未能入根本禅定,所以还未能脱离欲界。即如端坐摄身,调和气息,泯然澄静,身如云影,虚豁清净,而犹见有身心之相,便名为欲界定,是为欲界诸天所修之定。如能修根本禅,离欲界之粗散,便生于色界。
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sacute;avartina,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佛教中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