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射天狼(四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荒草坡上,梁师泰的尸体已经被士兵抢回,现如今战场上则是盘陀和徐乐在交锋。
两匹骏马往来冲锋,两条马槊上下飞舞,如同两条巨龙在赌斗神通争夺宝座。
徐乐和突厥人交手不止一次,也会斗过许多来自草原的英雄好汉。
突厥民风剽悍人皆尚武,加上军队的组织度和纪律性并不能和中原王朝相比。
这种环境很容易出现武艺高强勇力过人的猛将,以个人武艺论,突厥勇士并不比汉家豪杰差,徐乐对此也有心理准备。
但问题是,像眼前这个突厥人一般,能把马槊使得如此出神入化的突厥大将,还是生平第一次遇到。
要知道突厥和汉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治乱之别。
突厥崇尚力量强者为尊,导致草原上社会动荡征战不休,部落之间仇杀吞并都不算稀罕事。
这种环境下固然容易诞生勇士,但是也同样导致很多东西无法传承。
毕竟技艺的训练需要时间,像徐乐这种训练方法,得从小打基础,再大一点教授功法循序渐进直到最后武艺大成。
对草原来说,这无疑是奢侈的。
十几岁的后生就可以骑马拉弓,舞刀杀人了,自然就要投入争夺与杀戮之中贡献力量。
所谓武艺也都是在这种杀来杀去的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很少有所谓传承,更别说成体系的东西。
从兵器上看,突厥人也很少使用马槊。
除了因为草原上缺乏制造马槊的材料之外,再一个就是成本问题。
草原上人命贱如草芥,而且苦寒之地民穷财匮,就算是那些贵人,购置马槊也会觉得肉疼。
就算买得起也不愿意买,毕竟没什么实际意义。
说难听话,对突厥人来说,一个武士的命还不如一杆马槊值钱。
给人配这么奢侈的兵器,岂不是亏本到家?
有这个钱多置办些战马或是弓箭才是正道。
是以草原上那些武士兵器千奇百怪,单刀铁棒什么都有,说到底就是为了节省开销,找到什么就用什么。
可面前的盘陀并非如此。
可以说除了他身份是突厥人以外,其他方面和汉人没有任何区别。
兵器是中原斗将才用的马槊,施展的是正宗汉人武艺,而且还不是那种寻常军汉的野路子,而是正经的将门手段。
和徐乐练的功夫一样,也是从小练功一步步积累起来,最终达到内外兼修的地步。
练法、打法、杀法样样精通,周身上下肌肉灵活,五感六识也极为敏锐。
如果换个战场,这就是个标准的汉家武功勋贵家族培养出的一等斗将。
和他相比,以往那些使用弯刀、铁棒以及各色兵器的突厥猛将,就有点上不了台面。
这突厥武人的膂力既强技艺也高,实在是沙场上一等一的斗将之选。
平心而论,如果现在和他交战的不是自己而是尉迟恭,恐怕已经被打落马下了。
阿史那金狼骑,果然不可小觑!徐乐心知这等人物必然出自阿史那军中,也只有金狼汗麾下,才会有这种厉害人物。
从前次交手到现在,已经可以看出,始毕可汗所图甚大。
不同于执必部执着于抢掠,阿史那想的可能是把整个中原之地永久变为突厥牧场。
所以他有意识对自家部落进行整顿,在保留草原民族特色同时,也开始努力装成汉家军伍。
不管是兵马还是大将,都有一些汉军特色。
别小看这种改法,只有真正的人杰,才有这种目光以及魄力。
昔日南北朝时侯,真正坐稳北地江山的几位雄主,都有类似的行为。
由此可见,这位始毕可汗想的可不是河东或是关中的财货女子,而是整个中原天下。
可惜,你遇到我,就注定所谋难成!就先让你碰个头破血流再说。
要说武艺,盘陀的本领距离宇文承基还是有些差距,自己肯定能胜他。
但是这个时间是多少可是难说的很。
而且盘陀和寻常突厥武人不同,并不是那种见面就要分生死的悍勇打法。
相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防守战术,往往是攻三守七。
也别说突厥人,就是汉人武将也很少有这种战法,毕竟武人都是急性子,没几个人有耐性一点点磨。
能够专门练这种防守技艺,而且保持这个心态就已经不是容易事。
而这也确实是当下最为有效的办法。
毕竟徐乐和李世民只有两人,盘陀只要拖住徐乐让其他人可以出手对付李世民就够了。

这场交锋的主动权,还是在突厥人这边。
只要他们能够拖住时间,就能占先手。
只不过眼下并没有人跟上来,山下诸军严守默契,都看着盘陀和徐乐两人交战厮杀。
徐乐很清楚,他们是在等,等一个够分量的人出现,随着命令采取最后行动。
不过他们是在等,自己又何尝不是?
忽然间战场的情况为之一变。
就在自己和盘陀厮杀之际,眼见高坡下尘土飞扬,一支精骑正以极快的速度飞速推进。
只看他们冲锋的速度,就知道其和之前刘武周等部完全不同。
他们不是来观察情况,而是真的要来拼杀的。
变数!任何计划都会面临变数,计划的越周密变数就越多。
自己和李世民此番的计划,就是针对宋金刚这种善于用谋却不敢轻易行动的沉稳统帅,以及突厥首领这种一肚子诡计,总想要保存实力同时削弱他人的奸诈之徒。
所谓疑兵,主要在于疑而不是兵。
对方主帅越是好谋多疑,就越是容易上当。
反过来说,当然是最怕遇到二愣子。
不管不顾上来就打,疑兵计策自然就没用了。
宋金刚迟迟不动,就是担心自己有伏兵。
若是这支人马杀上高坡还不见伏兵出现,虚张声势的把戏也就不攻自破。
徐乐眉头微皱,心内暗骂,这是哪来得冒失鬼?
真当我杀不了你?
就在徐乐准备发力之时,却听下方军阵中阵阵号角声响。
号角声急促尖利,显然是在传递某项命令。
紧接着就见这支骑兵的行进速度略略放慢了一些,可是随后就又快了起来!这时候徐乐已经注意到,导致这一切变化的,主要是一支规模约莫百人的尖兵。
原本在军令发出后,这支骑兵已经放慢速度,可是随后这支尖兵就猛地突阵而出继续向前,其他部队就只能跟着往前冲。
毋庸置疑,这支尖兵就是敌人主帅所在。
正是他的一意孤行,部下才不得不跟到底。
再想想也就明白了,这事多半和自己刚才杀死的那个持槌大汉有关。
这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沙场上结仇是最平常的事,顾虑这个别吃这碗饭了。
不就是杀了个人么,又算得了什么?
李世民手中大弓已经端起,瞄准的却是盘陀。
如果对方杀上来,自然要先解决盘陀这个劲敌,然后再和徐乐并肩厮杀和那些军汉交战。
有这么个人在,不管是战是走都不方便肯定得优先清除。
可是没等李世民松手,只听得军号再响。
这次不光是号角响亮,还夹杂了鸣镝破空之声。
随着这尖利的破空声接连响起,那支原本气势如虹的队伍,就像是中了什么法术神通一般,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饶是那支尖兵依旧想要前进,后续的兵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紧随不舍。
就连这支尖兵自身也逐渐脱节,只有约莫三分之一的兵力还在保持前进势头,其余的都在尖利的哨箭声中慢下来,直到驻足不前。
而这些坚持往前冲的骑兵,很快就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只见那依旧前冲的三十余名骑兵行不多远便有人从马上落下,而且落下的人一个接一个,显然是有意为之。
直到落马人数达到一半以后,这种情况才停止。
剩下的人依旧紧催坐骑冲向高坡,可是经过这么几番削弱,真正接近高坡的骑兵只剩下十几骑,比起之前的千军万马差了一天一地。
军令!号角鸣镝都是突厥军令,最后更是用了突厥军中的抽杀法,惩戒这些不守命令的骑兵。
只不过即便是再残酷的大汗,也最多是十抽三杀,这种抽一半来杀的惩罚,只能证明主帅已经愤怒到了顶点,同时证明这支骑兵不是突厥本族人,所以才能杀得这么肆无忌惮。
侥幸逃生的那些人其实也没了退路,就算现在回去也是个死。
他们显然也明白这点,因此战马跑得更快,以一种慨然赴死的态度,毅然冲向徐乐、李世民!既然活不了,就把仇家拉下去垫背!不管是千人还是十人,总归是要打的,也就不用管那么多,放开手脚大杀特杀就够了!李世民见此情形猛然调转弓箭,把原本对准盘陀的羽箭改为瞄准逐渐接近的骑兵,猛然间松动弓弦口内高喝一声:“着!”
随着这一声大喝,弓做霹雳弦惊,一名骑兵应声落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