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国文课变成了讲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三学习总是那么紧张,还有一个月,就迎来了所谓的人生转折点。
高三(18)班,此时正在上国文课。
18班的国文老师,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也是这所中学鼎鼎有名的语文高级教师。
[如水的人生总让我想到一个词:“清欢”。“清欢”语出苏轼的一句词:“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淡的人生充满着睿智与修为,这是一种境界。
站在宁静的湖畔,远远有一人撑篙而来。张孝祥立于舟头长吟:“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邀我看夕阳,激起粼粼细浪。”他的人生就有如舟下的水,恬淡清逸。谁能否认,他在这淡如水的境界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步入竹里馆内,只听一阵清越琴音飘然而出,穿枝拂叶,盘旋林间,萦绕于耳。摩诘独坐馆内,于平淡中体味人间清欢。看遍世间轰轰烈烈,变幻万端,王维寻到了他的辋川山居,抚篁竹,弄丝弦,琴声如水,生命如水,他用心领悟。
举杯邀月,踏雪寻梅,诗意的生活很清瘦,如水,柔弱恬淡中却犹见风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水般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大城市光怪陆离,异彩纷呈,在其中能饮到果汁,能品到咖啡,或甘甜,或醇厚,却很难咂摸出矿泉水的清淡与纯正。只有回归原始的淳朴,才能懂得什么是清欢,什么是如水人生。
青藏高原上的藏民们,他们的生活很平淡,甚至单调,如雅鲁藏布江的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也许他们天真无知,可他们却爱着自己阳光般的肤色,爱着自己一手的草香与奶香,享受着淡如水却暖人心的生活。躺在那香软的草地上,仿佛伸出舌头就能舔到那清凉薄荷味的蓝天,你会感觉时光如水般在四周徜徉,如水般清淡的人生如此奇妙。
在如水的江南,清欢更有着独特的诠释。哼不完的摇橹小调,梆梆地浣洗细绢的秀雅女子,郁郁葱葱的秀木,绵绵流淌的河水,一切更像一幅水墨画,或是一个不可轻易企及的梦境。在这里,淡淡的水样人生会让你的心开出朵朵涟漪。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颗琥珀的心。繁忙的生活中,饮一杯淡淡的矿泉水,哪怕是片刻的清欢,也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感受。]
投映将高考满分作文投出来,国文老师,提了提鼻梁上的眼镜,声情并茂地朗读。
完了,年轻的他笑道:“这是08年的福建的满分作文,今天我要请你们点评一下,欣赏一下,到底好在哪里?”
座位上,学生们开始了讨论。
老师很高兴自己学生学习的活跃,心中暗自想着再有一个月就来临的高考,到时候自己这个语文成绩一向第一的班级肯定会考好。
他扫视教室四周,却不由气急。
靠窗一个学生正无聊地看着窗外,数着树上的绿叶。
那个学生他不大知道,只是知道他就是那个上次语文不及格的学生,因为这个他在学校里也是鼎鼎有名的,因为一来他就向学生会几乎所有实际的部门下挑战书。
他叫赫连名动。
“好!停!”老师喊道,“现在先请几位同学说说看!楚少南!”
一个瘦弱的少年站起来,道:“这篇文章文辞优美,一开始就用了苏轼的词句,让人立刻感觉到作者积累丰厚,有文学修养。”
老师点点头,让他坐下。
“梁国胜!你有什么看法!”
“入题快而有味,用词精妙。大家看第一段,‘偏爱’,‘执着’,对同样一个喜爱有了更深的见地!如此后文很多,不再举例!”
“不错,这篇文章紧紧扣题,入题也快,让改卷老师一下抓住了重心。而文辞优美,更是一大亮色,也是文章满分的原因。”
“哼!”一声冷笑响彻教室。
老师往下看去,果然是那个吊车尾赫连名动。
“赫连名动,你有什么高见?”老师压下心中怒气,道。

全班目光就落在那个少年身上。
“这篇文章辞藻华丽,可见作者确实下了工夫,我也佩服。”赫连名动没有拘束,大方道,“然而,这篇,乃至几乎所有为高考而作的作文其实都不过是为了换作分数的符号,毫无意义。”
这一句话咄咄逼人,让那位老师无话可说。
全班学生都看着这个才转学来不久的学生,眼里满是惊奇。
“可是你能写出一次及格的作文吗?”那老师恼羞成怒,反击开始。
“写不出!”
“那你所说能让谁信服?”
“是不能让谁信服。中国这个地方,什么都不错,就是迷信专家。所有什么事情,专家说是说非,人们就跟着牛马似的乱转。这是社会的弊端,包括很多地方。那些令人信服的专家们,听说很多有参加什么一些和他们毫无关联的事情,就比如去年两会那个山东代表提出建设一个预计300亿的文化城,就有好多所谓专家的签名,而这些专家都是干什么的呢?我也不知道!”
全班寂静。
“我只是说说对这篇文章看法。作者很好,很厉害,至少他抓住了如今作文的要点,成功拿到了满分。他很优秀,要责怪的绝对不是一个遵循社会潜规则的人,而是社会。就像是一个被逼入妓院的女子,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最后都会自己去卖笑。这一切无可厚非,因为要生存。”
“如今也是一样,几十年来高考这项制度把所有在这个国度的人们潜移默化。什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什么读书并不是唯一出路,屁话。家长们会这样说,却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教育已经悲哀的演化成了一项人们用于攀比用于玩乐的务事,就像金钱,权力和女人是男人用来炫耀一样。所以中国什么特长班很多,什么补习班很多。大人从来没有真真正正思考,比如送自己孩子去上一个钢琴班为的是什么?如果有去想一想,他就会发现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在同事,或者其他人面前自己虚伪的虚荣心的满足感。如今的教育也是这样子!”
“所以我说,那位前辈很不错!”
全班同学一阵错愕,忽然有一丝感动。
不知道谁先带头鼓了一声掌,接着全班都鼓起掌来。
那老师哑口无言,本来想借机会教训这个年轻人,不想反被将了一军。
赫连名动抬手让大家停下来,道:“我上次质检所写的作文不及格,因为我写的是一篇批评时事的杂文。大家也知道,我们的老师早提醒我们不能写什么批判党什么的文章,会得到低分。其实现在看来,我们的高分作文,其实就和我们现在批判的科举八股文一样,格式化。现在当我们讲起科举,好像它是多么愚昧,那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令许多人心理崩溃的高考,数百年后,会不会也和我们现在讲科举一样呢?”
“其实我们那些教育专家们,根本没有什么资格去批判科举,说什么科举没有让国家得到人才。他们看好的高考,难道给了中国很多人才?或许给了,但我们中国这么多年,谁得了若贝尔奖?虽然它不是说衡量人才的标准,但难道13亿人都不屑得这个奖?难道也出不了一个能够得这个奖的人?其实原因里就有我们的高考,说是筛选人才的机制。一个真正有专项才能的人,往往被筛下去,得不到好多机会去深造,而筛上去的是能够各科得分的人才,而这些占去了好的教育资源的人才,却又继续着安安静静的得他们的高分!所以说如果有机会,我倒还不如回到科举的时代!”
一节国文课,就这样成了一个转学生的讲演课。而这次讲演,又让这个转学胜名声大振!
-------------------
(开头是网上随便抄来的文章,如果内容有冒犯作者,请权当做小月嫉妒心作祟!
大家支持本书,有票的猛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