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春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李为领着王世济来到那座怪坟前,王世济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座被盗的坟墓。
盗墓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职业,最初从军中发展壮大,其目的也是为充斥军饷,后流传至民间,经多年演变竟形成了一门理论、技术都相当完备的“学科”。从事盗墓活动的人都要遵守一系列规则和禁忌。比如盗墓的时候尽量不能破坏墓**的风水,拿的时候要给墓主留下一两件,不可取尽。可到了如今,一些懒惰之徒、奸邪之辈为不劳而获也从事了这类活动,但他们大多不讲究“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盗之处搜刮殆尽。像民国时期的东陵大盗孙殿英,为了聚财竟炸毁了明清多处皇陵,给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王世济指着那个洞说:“这就是盗洞。虽说不大,但对一个身材小巧的人来说,足够出入了。里边那些木板应当是棺材板,为了谋财砸毁人家的棺材,这伙盗贼!”说完从怀中摸出三只南香点燃,并排插在坟头,口中祝告道:“尘归尘,土归土,借吾香烛,特飨尔魂。”这几句话是向墓主说明:我们此来并无恶意,带李为向你道歉,请看在小孩不懂事理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只见香烟袅袅上升,与平常香火无异,并没有凝聚不散。王世济松了口气,知道这便是墓主答应原谅李为了。
祝告完毕,王世济顺手将倒地的墓碑扶起,拂去碑面上的尘土,只见碑上刻着几个隶书字体“梁星源之墓”。王世济微一愣神,心中想起了一个人“原来是他!”
墓主梁星源,字石泉,1789年生,1852年卒,陕西岐山人。嘉庆21年举人,历任广鹤山、新安知县。道光21年(1840年)5月,同林则徐领导抗英斗争,旋即被调南海知县。道光30年(1850年)改湖北布政使。咸丰2年,太平军攻打武昌,城破身死。死后乡党拼死抢回尸身埋骨于此。
自己和金台观主张致远谈史论道时曾听过此人事迹。张致远对此人评价是“忠于职守,猛于御敌,未敢轻言放弃,然为人太过迂腐,不通变达,故官止于布政,遂亡。”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光知道埋头苦干,不懂得巴结领导,所以一直提不了干,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
或许此人身死之时心中本有怨气,骨殖运回家乡后没有超度便入土埋了。人讲入土为安,可这梁星源却无法安生,怨气愈大。又有无良盗贼盗墓砸棺,推到墓碑,这股怨气正没处撒,恰逢李为在他门口撒野,梁大人心中大怒“小小毛孩竟上门欺人”遂借怨气冲了李为的体。谁知被王世济三掌震散鬼气,同时也把老梁拍冷静了“小孩子,跟他计较作甚?”今天王世济领着李为前来又烧香,又祝告,享用了香火之后当即作罢,不再纠缠。那句“尘归尘,土归土”也将他从迷茫中点醒,太平军早已消亡,盗墓贼不知去向,李为又年少无知,想到此,一股怨气竟不知该去恨谁,该去怨什么了。
鬼类滞留人世就凭一口怨气,怨气消散便可轮回转世,如此老梁没了怨气就可以去投胎了,这样一说,梁星源还要感谢李为和王世济。

王世济扶起墓碑,单手打了个稽首道:“梁大人,在下王世济携世侄李为特来探望,墓碑已正,至于盗洞,世济定寻人修补,望梁大人莫恋红尘,早日超生。”说完让李为在坟前磕了三个头。
下山时,王世济找到本村村长,向他说明梁星源墓被盗的事,不料村长正是埋骨之人后代,听说此事二话不说,马上安排自己两个儿子拿着铁锹瓦刀去修坟。
大事已了,王世济拉着李为缓步向山下走去,落日的余晖将这一老一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梁星源事件之后,小李为收敛了两天,又开始活蹦乱跳,整天不是在外爬树掏鸟窝就是跟同学们打架、斗鸡(陕西小孩的一种游戏,单腿着地,另一只腿盘起来用手揪住裤腿,用膝盖互相顶,谁先双脚落地就算输,输的人要付给对方两个玻璃球或五张烟盒。)没有一天回家不是灰头土脸的。王抗英吓唬他:“你爸过两天就回来,看我不告你的状!”
李庆功出差回来,李为爸长爸短地谄媚,**汤灌的李庆功晕晕乎乎,不知道东南西北,完全忘记了问他的表现。王抗英刚想说两句,李为早已搂住他脖子起腻撒娇了,气得王抗英翻着怪眼骂:“你这个两面派!”
一天李庆功下班回家带回一个好消息,厂里为了表示对职工的关心,决定明天带人们去秦岭山春游三天,允许带家属。听了这个消息,娘俩一个高兴一个悲哀。李为仰着头,一脸渴望地问:“王伯伯去不去?”“当然了,”李庆功回答:“你王伯伯还没去过秦岭呢,下班我碰见他,问他他说去。”
冲霄无线电厂这几年实行改革,也搞开放,走市场经济道路,积极搞活生产,竟成为了宝鸡市同类企业的龙头。所以厂里福利不错。为了留住年轻人,关心老职工,每年都举行类似活动。只不过是分批进行,老同志春游,踏青登山,年轻同志体育比赛、聚餐。
李为辗转反侧地熬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四点钟不到就穿上了衣服,推开父母卧室,拉着了灯,呼吁二位赶快起来。李庆功连哄带骂地把他搡出门,又倒在了床上。
李为好容易又煎熬到六点,俩人终于系着扣子打着哈欠走了出来,王抗英去刷牙洗脸,李庆功去上厕所。李为牙都快痒痒掉了,使劲踢厕所门“您能不能快点儿——”,过了一会李庆功满足地从厕所出来去刷牙,王抗英又钻了进去。
等一家人收拾好行李物品来到家属区门口集合地点,三辆大轿子车已经坐了不少人了。李为跳起来往车窗里看,正好看见王世济靠在椅子背上闭目养神,叫了声:“爸妈,就这辆吧,王伯伯在上头。”话音没落就蹿了上去,在王世济旁边的空位坐下。李庆功两口子随后也上来,一边放行李,一边跟车上的人们打招呼、开玩笑。
带队领导清点了一下人数,除了不去的同志,连职工带家属一共三车一百四十二人,看看时间差不多,领导一挥手“开路”,三辆车载着人们高唱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浩浩荡荡向秦岭山进发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