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盛极而衰,后人闲暇笑红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没写,我找个借口,没有灵感呀,不怪我撒
~~~~~~~~~~~~~~~~~~~~
此时距隋炀帝杨广死去过去三年。
三年前,李渊称帝,国号为大唐,年号为武德。此时中土黎民经过五胡乱华惨案,百年动乱,激起了血性,人人重武轻文,是为武德。
此时,魔门大兴,佛门早就各方高手出世对抗魔门,更有高丽,波斯,扶桑等国的武林高手来中土,虽然道门因为一件事情避世,但隋唐年间的确是中原继洪荒黄帝争霸年间,商周封神,春秋百家到秦汉至三国枭雄乱世之后再一次武道兴盛达到了顶点。到后世宋代年间重文轻武,武学已远远比不上前朝,明代之时武风又复兴了一时,此后中原武学终于没落,被另一种文明所取代。
其实此时的武风流行,也是取代了上古之时的文明。上古之时全是大能之人,没有修炼方法不用怕,这些牛人自创就是,人人自创,以至于修炼方法多如牛毛,而武者更是继承自其中一个强大的种族“巫”,当时巫有很多派系,研究战斗的,灵魂的,祈祷的,武者的修行便是从战巫中学来。
各种文明发生剧烈冲突,引发天地杀劫,方有洪荒破碎,封神大战。后来各种文明冲突程度在春秋时代减小了一些,百家争鸣。
后来武道一途的秦始皇得天下,焚书坑儒,除了武道一门,其它书籍全部烧毁,以致其它文明,修行方法几乎全部失传,武道独尊,也可以说是巫道独尊。据说,我是说据说,秦始皇便是巫的后裔,真乃千古第一帝。如此逆天人物,也难怪被黄石公,徐福这些学法术的围攻致死。
焚书坑儒后,武道大兴,成为练气士之首。三国时候,其他练气士联合起来,对抗武者,哪里知道当时武者中出现一个比祖龙,霸王还要天才的人物,便是卧龙先生诸葛氏,诸葛一出,左慈,张角,南华老仙等全天下练气士围攻都不是对手。而诸葛亮是一个比祖龙秦始皇还要狠的人物,史书传记中总是说他引北斗七星之力,为蜀国延续气运而死,其实不然。想这武者一道,识天数却不尊天数,历史中逆天的人物几乎全是武者,什么蚩尤就不说了。诸葛亮这么猛的人哪里顾忌什么天命,气运,分明就是以自身的大神通,斗转星移,把七星之力对准了当时其他练气士的集中的老巢,也不知当时死了多少人。无知市民还以为是老天爷震怒了,后来有个成语叫,天发杀机,斗转星移,不知是不是是说的这件事情。
当时除了武者外,其他练气士全部联合起来,隐居山中的老怪物都出来了不少,联合起来光是天道高手就就上百,诸葛亮要以一人之力全部杀死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直接就引七星之力下来,弱者当场立死,天道高手以及更厉害的虽然没死,也被诸葛亮轰入了另一个宇宙空间,断了他们在地球的跟脚。卧龙先生做的事的确比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还要狠,自身也落得个身陨的结局。此后,武道终于是中土大地上唯一的修炼方式。
只是天数注定,大兴之后有大衰,武者没有了外部竞争,只有内斗。武者不思进取,只要美酒佳人相伴,笑傲红尘便是最大的愿望。武道衰落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千百年下来,竟然只出现了几个破碎虚空的人,到后世连一个先天境界的人都无敌了,呜呼!
各位看官有所不知,这远古的历史说来有何用,却是这些历史与后面的发展情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不知,故提前道来,暂时却与此时的情节无关,可当作笑谈。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兵攻打王世充,双方僵持不下。
天气转热,进入了五月份,全国战乱,粮草严重不足,和太原李渊结盟的突厥人在南方没得到什么好处,收回了大量兵力回草原去了,免得被饿死。
李世民在这场战斗中无疑大方光彩,应该是李世民的十三个光头护卫放光华,他们就是嵩山少林寺的十三棍僧,人人都是宗师高手,组成十三棍阵,可挡千军万马。后世之人无法领悟十三棍阵的奥妙,从里面参考延伸出了罗汉大阵,也是闻名天下了。李世民有了十三棍僧,安全无忧。此时与十三棍僧齐名的其一就是四大圣僧,只是现在只有两个了,还有就是幽州侯罗艺的燕云十八骑,十八人在马上可以把几千人的大型骑兵队伍冲杀,曾大破东突厥。当然,里面说的千军万马都是指不会武功的人。毕竟会武功的都当武林人士,或是大将军了。普通的士兵,会点九流的武技,估计能肉搏现在的十几个特种兵,就无敌了。很多现代的特种兵穿越到古代耀武扬威,用什么空手道,军体拳,擒拿手对上古代的武术,打遍天下无敌手,不知是不是真的。
洛阳战事且不提,阴癸派出身的林士宏却因为少了祝玉研的支持,心里愤恨,判了阴癸,去投了巴陵。萧宪得林士宏相助,声威大涨,成如日中天之势。
王浩也不知在哪里拿的一身麻布衣服,总算遮住身体,遇到城市,又取了件好的绸缎子衣服穿上,径直回了巴蜀。有的人问,取衣服要讲道义,取了要给钱,不给钱也要取富家贪官的,老百姓的东西不能乱拿。老兄,王浩一生都在与时间争锋,用在修炼上面,不然以后被老死了,如果还去调查什么贪官之类的,不是浪费他宝贵的时间么?惩恶扬善,劫富济贫,英雄救美,这些事王浩没有时间做,就算现在他修炼有成,寿命大增,他也不可能做这些无聊的事。世上太多的天才把时间献给了光明,正义,和平,结果不为自己着想,只能被时间淹没。这与时间争斗的事情困难无比,稍微松懈,便输了,结果等着被老死,王浩既然选择了追求无上大道,超脱一切,人世间很多有趣的事就与他无缘了。千年后,如果王浩能证得永恒,无聊了,说不定会感受一下人间的生活,体会一下当正义大侠或是恶霸的滋味,但绝对不是现在。

独尊堡改了名,叫圣楼。以前的独尊堡成了阴癸派的一个分部,也算是规模宏大了,虽然中原每个城市都有阴癸派的分部,能有独尊堡这么大的还是很少,毕竟以前是暗中活动。
蜀都的街道上依旧热闹,虽然高层势力换了,但这些不怎么影响百姓的生活。
迈进独尊堡里,王浩也看见了圣楼的字样。只是这么大的地方差不多全是女子,很多生得娇媚动人,让人以为圣门只收女弟子了。
此时的阴癸派也是空前的壮大,原本应该内斗不止的势力因为天下这个更大的目标团结,人心倒还凝聚,如果要内斗也是得到天下后的事情了。
此时距离巴蜀之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四大圣僧中的嘉祥战死可谓让天下大惊,现在人们的思想也平复了一些,巴蜀等地本来就没有战事,现在倒也是好的安生之地。
乱世之民本来就好教化,接受能力比较强。现在大多数巴蜀老百姓都不拜观音菩萨,拜圣楼中的圣女去了,没有了慈航的阻碍,阴癸派的媚功用来迷惑老百姓,真是太容易了。巴蜀中的上千佛寺,全部被拆了,现在老百姓只知道一位拿着千斤大刀,三头六臂,高八丈,腰也粗八丈,天神下凡的宋缺,还有圣楼中仙女下凡的,美貌无比的圣女,哪里知道慈航静斋,还有什么天竺的阿弥陀佛?
王浩看着一路上到圣楼朝拜的人,称奇不已,如此下来,阴癸派有了老百姓的朝拜,供奉,资金是大大的充足,正大光明的压榨钱财,简直和原来建寺庙吃老百姓供奉的和尚有得一比。如今阴癸派利用美人计,也成了南方武林的白道人物了,供奉也有了,名声也有了,只要有的吃,有的穿,有大把银子,就是阴癸派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做去干抢劫,杀人放火这些事啊。
圣楼作为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大地方,把原本独尊堡中好看的建筑拿来当作黎民百姓朝拜的殿堂,里面更有工匠大师不知多久前就赶造出来的雕像,取代佛寺里菩萨佛祖的作用,给平民跪拜用的。
雕像中最大的,无疑就是以为异常美丽的圣女像,虽然蒙有面纱,但是这白衣赤足,身姿婀娜,两眼慈悲的样子,完全把参拜圣女的迷死了。
雕像第二大的,却是位男子,虽然面容模糊,双眼模糊,却依稀可以从上面看出一个无比俊美的样子,腰间一把宝剑。
王浩深吸一口气,一锭银子丢给了一位朝拜的人,指着雕像中的男人,道:“那人是谁?”
朝拜的人得了银子,大喜,将王浩和雕像来回看了几次,道:“那是圣门的护法金刚,专门保护圣门中的圣女。”
王浩差点吐血,回内堡了。
婠婠仍是一脸温柔的笑意,等着王浩回来。
白衣赤足,身姿婀娜,完美的脸,完美的笑容。
王浩盯着婠婠完美的胸脯,良好的眼力下,胸脯上两个点似乎微微起伏,先前的所有情绪都变成了欲火,有一个月没感受到女人身上的温柔了吧。
王浩终究是个冲动的少年,男人。
婠婠顺着王浩的眼睛已经知道了他看的地方,俏脸微微一红,胸部似乎起伏得更加厉害,眼里都露出了水雾。又是一个春天。常言豪情未了,红颜却老,这婠婠莫非是不老的红颜,佳人一笑,春回大地?
王浩和婠婠两人在床上喘息了两天,疲倦不已。婠婠迷糊的抚摸着王浩的脸,道:“怎么这么猴急,饭都不吃了?”
王浩问道:“玉研呢,她的身子可真是迷人,我好久没尝到味道了。”
婠婠一脸幽怨,道:“你怎么能和婠婠同床的时候想师傅呢?嘻嘻,师傅是不会从了你的。”
王浩道:“不管她了,她不从我,我从了她就是,难道她还是我的对手不成。”爬起来走到门外,抬头看着天边的第一丝阳光。
婠婠道:“你不为我们把你传成圣门的护法生气了?”
王浩轻轻感受阳光射入眼睛里的滋味,道:“既然你这么辛苦服侍我,我又早就入了圣门,些许小事,何必生气?”
“况且,我本喜欢独来独往,外界的一切名声都与我无关,没有影响,无论我是什么地位,都可以随时脱身而出。这就是孤身一人的好处呀,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束缚住我,我这一生求的就是超脱呀,你学武也当如此,一切事皆靠自身,外物都不可凭,记住了么?”
婠婠难过得想哭,她当然知道王浩说的什么意思,王浩不是为了女人要死要活,可以牺牲一切的人,他如果真的倦了,厌了,就是脱身而出的时候。她却能为了王浩付出一切,却是紧紧搂住王浩,不愿放手。
王浩轻轻抚摸婠婠头上的秀发,三千青丝如她人一般温柔,忍不住就会让人沉迷进去。
一缕发丝在王浩手上绕指几圈,王浩满眼的迷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