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关上的感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秋天,又是一个阳光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因为丰收的希望,我确然远离家人的生活圈子,远离同事们的欢笑,被派往黔渝两省(市)交界处的边关镇守烤烟外流。
近一个月来,这个落寞的山坳有风吹过,有雨下过,有阳光晒过,另意过往人的脚印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也未曾有人背烟偷渡这里,或许因为产地收购点收尽收了烟农的心情,或许因为……一天一天,朝朝暮暮,总希望守出个意外的发现,然而透过心里的山坳依就是一片阳光。
我听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当初的想法不是作镇守边关的备用,而是想一举之下,将匈奴人淹没在没有阳光的暗夜里,结果没有挡住匈奴人的太阳,却遮住了自己的眼睛,何曾知道那关外的变化。万里同天,一个太阳,阳光没有因为秦始皇的起心之恨而不照耀关内,也不因为这一墙之隔而失去关外的每一个角落,恰恰墙里墙外,墙上墙下,墙头墙尾,都透着温暖无私的阳光。
阳光永远是温暖的,阳光永远是无私的……阳光因为温暖而可爱,因为无私而美丽。久雨久阴,霉气沉沉,希望有阳光来翻晒;朝阳发霞,清晨回霜,向住留住阳光,不致有失去的遗憾;云卷云舒,然则云开化日出,总算见到了阳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去向人生,可望明天又是一个阳光的日子。
阳光是一种语言,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她默然东西阡道,定向移动,争艳永古的时空。每一个清晨,她远道而来,走过山坳,同时打开千家万户的窗子,轻轻地呼唤人们:“我来了,起床吧!”睡眼惺忪的农民,急起直追朝阳的绚丽多彩,草草将疲劳的余温折叠在被子里,妻子大声道:“走呀,趁凉快,去打谷子(稻谷),娃娃些进学校了!哦;今天是星期六,也要起来写作业,不许睡懒觉!于是,有的背打谷机,有的扛打谷斗,有的拿镰刀,有的挑箩筐,也有的赶着牛羊……一切都在阳光的路上,田间接连不断的打谷声,还有阳台上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读书声,争响金秋的喜悦。
阳光是一件赠品,藏在落日之后的暗夜。夕阳西下,滴血流尽,山坳里晚风徐徐,感觉不是昨夜。大海是落日的温床,所有的温暖与无私,真情与爱恋,又在一夜间铸就新的伟大。

阳光比谁都起得早,当月影淡散,晨星疏落之时,已经悄悄地起床了,正如她悄悄地躺下,没有闹钟提醒,没有他人呼喊,因为心灵那一份温暖与无私的责任。
前天中午,一个人说:“我是元老了,应该休息,你们还有希望,我们算了,所以现在……”我看他一幅老迈龙钟,未老先衰的样子,常言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他已不过年近四十,就怎么说不行了?生命的征途还长着呢!他心态不平衡,认为世道不公,风水轮流转,转去转来,没有轮到自己,那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却远走高飞了,自己还是原地踏步,由此消极人生,以此推脱责任,我觉得他不是一种常人的心态。此时,看到一个老农人,挑着粪桶过路时,也在呼风唤雨:“天呀,下雨!大点下,像我那几天晒包谷一样,一天晒几次收几次……”分明是晴朗的天日,很多人在抢割田间的稻谷,又怎么盼望下起雨来?看到别人收获,面对自己的阳光荒废……又何不是上人的心态。一时间,我不觉有些伤感,一阵寒意吹来,每一片褪色的树叶都在告诉我,已是深深的晚秋了。
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是太阳,阳光如一位少女,缓缓地,微笑着,从山坳里向我走来,仿佛在告诉:因为温暖而来,因为无私而来,大地需要我,人间需要我,特别是那些阴暗与潮湿的地方!
我拿起一本书,端坐在边关的门口,油然许许多多的心情,就像定格的织布机,那清凉与落寞,任柏杨树哗哗地翻阅,我在书中读到了一种叫《高尚的责任》,那就是阳光的温暖,阳光的无私。这时,我不由想起边关的山坳里,那黔渝交界处的界门上那副对联来:“上来多坦途一色清明呈晓景,下去需留意微风荡漾现南龙。”试想:人生何处不是一色清明,微风荡漾?
阳光不能同时照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要被阳光照到,被阳光照到的地方,慢慢地又失去了阳光;没有被阳光照到的地方,慢慢地又得到了阳光,只是早迟而已,有的地方是早晨,有的地方是中午,有的地方是下午,还有的地方是在夕阳下,阳光会流到每一个角落。
2008年9月21日于柒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