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出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三天,就是母亲的生日。
雨淋淋,路难行,可心存行路,哪又难行?我与妻子、儿子踏着泥泞之路回到了老家。
次日,是清明节,我上山拜祖坟,说实话,因种种原因,也是10多年没去拜坟了。记忆中,从后山通往祖母的墓地是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今这条路早以淹没在荆棘丛中,根本找不到了。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并成了路。这里原本是一条路,没有人走了,也就没有路。
家乡人少,二十多年前,这里大人小娃总共只有26个人,后来因为嫁的嫁,迁的迁……都远走他乡了,只剩下老爹老妈和大哥还住在老家,所以那条路早也没有走过,即或每年上坟,也是绕道而去。
我凭着原有的记忆,在杂草中穿行,在荆棘中慢慢地找,结果还是无法找到原来的路线。一会,我到了一个绝处,左边是悬崖,右边是高坎,穿行的巷道前面是极为严实的红籽刺与和尚刺挡住了去路,没有选择的余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爬岩也不是,跳坎更不是,我陷入茫然中——
虽然祖母去世近三十年了,但我深深地记得,她对人总是喜欢微笑。一次,我不小心掉下院坎去,上不来,她帮我拉上来以后,微笑着讲了一个“秀才与坑”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一个秀才应试,考了10多次,一次次都名落孙山,失去了信心,家里又贫穷,无法过日子,只好去帮长工,有一天他黑了才回家,因醉酒倒在路边一个坑里,迷迷矇矇,环看四周,觉得无法爬上来,希望有人路过帮他的忙,等呀,等呀,一天一夜过去了,等待无望,饥寒深深,他在绝望中说:“我怎么只有这点福气,连帮工的日子也干不出头。”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石块在坑坎上凿脚梯,一直花了两天时间,最后一步一步爬上来了。从此,他重新拿起书本,用爬坑的精神去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三年后不但金榜题名,而且文章也做得好。孩子;路在自己的脚下,走得远不远,主要在于自己……”正如曾国藩所说:“靠天天踏,靠地地陷,靠墙墙倒,靠人人去,唯有自己才靠得住。”
我回忆祖母的笑容,就想起那个故事,内心十分感动,致使心中难以放弃去她坟前缅怀。于是,我拿起石片开始砍掉红籽刺与和尚刺,一边砍一边使劲地向前挤,经过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虽然我的衣服被刺烂了,手上血糊糊的,身上也到处是伤,但心里充满着胜利的欣慰和喜悦。

我知道,是祖母引导了我,是祖母滋生了我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依然没有忘记她所说的话,在人生的历程上,艰难地跋涉那泥泞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短暂而漫长,有时是无数的坑坑洼洼,曲曲折折,泥烂水滑,让人多么难走;有时是荆棘丛生,杂草成林,挡住你的去路,使之茫然;有时是高岩绝壁,滑坡下坎,让你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甚至看破红尘;有时……但不管这样,只要依靠自己,勇于进取,什么困难都迎刃而解。
其实,人活在世上,于不断改造和战胜自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主要看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而矣,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改变现有的环境,**常说:“困难好似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天无绝人之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要有悲观失落的情绪,要用强烈的求生**和生活信心面对眼前的现实,幻想未来的希望和幸福。有一个哲人说:“人生之路漫长而曲折,只要信仰之灯长明,终会勇气倍增,战胜挫折,笑对人生,奔向光明。”
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可他发奋图强,志在千里,成为朝中少得的人才,在保卫国土,抗敌入侵中,令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最后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下乐而乐!”周文王牢中不失志,日夜写《周易》,创造了最古老的东方哲学,而且成为治理周朝的一代明君。鲁迅先生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在困难和挫折到来时,生活扑朔迷离,暗淡无光,感觉没有出路,谁都免不了有一时的消沉和彷徨,但只要用笑脸去迎接,用一颗热烈的心去点燃信仰的明灯,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又何愁没有光明?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
人生的出路在自己的心中!
人生的出路在自己的手上!
人生的出路在自己的脚下!
2005年5月19日于晓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