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往事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9
元力之便是纵横二力,这两个力应该说是同等级的存在横力势如怒涛,摄人无数,千军莫敌,施术范围极广,可使被术者出现短暂的幻觉。
而纵力就没有横力那么霸道,虽然只可摄一二人,但术的时间很长,几乎没有破绽。
对于此二力真正的力量除过元道宗,外人极难知晓。
“元道宗最强盛的时期是在光明朝初,相传光明王便是一位拥有横力的元道武者。”闵君臣仰望天穹,似乎在回忆什么。
“光明王?八域之洲最负盛名的王者,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啊。”关于光明王的传说极多,但是唐云没有想到光明王的另一层身份竟然与元道宗有关。元道宗拥有如此恐怖的力量,也难怪被人视为妖邪了。
“晚年的光明王兼修纵横二力,将两力融会贯通,甚至达到了传说传说的入化境界,可谓一代奇才。”无论谁说起光明王时代的传奇都是一脸神往,便连闵君臣也不例外。
闵君臣忽的睁开细长的双眼,一道犀利的光芒从双眼流转而出,直直向唐云射来。
唐云瞧得一惊,知道接下来闵伯父所说的将是最重要的部分——
光明朝时,独尊释教,而光明王更是被释教尊为现世佛,佛即如来。《阿含经》中说:“是时目连礼世尊足,即于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
经文中的奇光如来即是光明王如来。而光明王的名号便是出自此处,可见光明王与释教的渊源之深。
光明王执政晚期,南冥近海突显奇象,一座巨大的圆锥形山峰突然从海底缓缓升起,最为奇特的是首先冒出水面的是圆锥形的底盘,也就是说整个山峰是呈倒锥形缓缓浮现,当然山峰的形状渔民是事后才知道。
刚开始浮现时,海面只是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呈圆形的黑斑,比当时最大的迦叶城还要大。黑斑犹如无底的黑洞一般,将海水倒吸而入,云海之间出现了无数道巨大的水龙,好像是在恭迎黑斑的升起。
渐渐的黑斑周围的水域旋转了起来,以黑斑为中心形成了一道超大的水龙,像一道擎天巨柱。周围无数道细小的水龙渐渐被吸引了过来,然后融合,壮大。掀起一道道数十丈高的滔天巨浪,将整个闽越两大牧州淹没大半,如此凶恶的水灾,是前所未有的,百姓自然死伤无数。
如此奇灾整整持续了一个月,黑斑在擎天水柱的保护下慢慢升起,其间不时还发出犹如万鬼嚎哭般的惨叫,声势滔天,仿佛炼狱中被开启的鬼门。
一个月后,整个倒锥形的山峰已经完全浮现出来了,擎天水柱也在完成任务后消散了,大海复归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凭空悬浮在海面的倒锥形山峰却将人们硬生生的拉回残酷的现实。
是的,海面出现了怪物,一座悬浮在海面的大山,而且还是首尾倒置的悬在海面,奇怪的山峰岿然不动,好像本该在那里一样。远远看去,巨大的山体表面覆盖有繁密的树林,甚至连瀑布都能清晰的看到,所有的草木都是倒着生长的,连瀑布都是自下向倾泻。
这种画面是相当有震慑力的,如此巨大,如此不符合常理。一切都没有错,只是山体翻转了过来。如果倒立着去看,一切都还说得过去,尖尖的山顶,缓缓的坡锋,庞大的山脚,然后是向生长的繁密植物,向下飞泻的壮观瀑布,但是那山顶无垠的海浪呢?所以这注定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情。
“第一次出现是在光明朝,那么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唐云颤声问道,如此奇事已经超出了唐云的理解范畴了,应该说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
“第二次是在二百年前。”闵君臣脸色阴沉不定,只是在讲述的空当不住的猛灌烈酒,因为身体的颤抖是不由自己的,必须用酒来麻痹。

南冥鬼山一瞬间传遍八域,举国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朝野下震动莫名,此时的光明王已达入化境界,亲率朝都十万精兵十万火急的赶赴南冥海域。
五千艘战船浩浩汤汤的向鬼山驶去,十万人马方登鬼山,平静了半年的海域异象又起,擎天水柱凭空再现,整个海域又仿佛变成了炼狱,滔天巨浪向四处扩张,将光明王和十万部下紧紧困在鬼山,不等朝臣率举国之师前来救驾,整个鬼山突兀的消沉在海中,无踪无迹,令人愕然。
雄才伟略的光明王就这样被鬼山带走,可想而知那时的八域是何等的混乱,悲痛之余,无奈之下,朝臣只得重新择主,于是光明王的孙子光耀王继位,这才稍微稳住混乱的局面,但是光明王的消失无疑成为整个光明朝最大的阴影。
一百年过去了,就在百姓渐渐忘却那段恐怖最悲痛的时期之时,一艘破败的楼船无声无息的停靠在南冥近海。
除却楼船的破败不说,便那涂满黑漆的船身,还有船头斑驳掉渣闪烁着金光的“慈悲之眼”,人们也猜的到这是什么船,那只金眼正是光明王军队的图徽,历时百年,当时被鬼山卷走的五千战船,竟然潜回来一艘,任谁也猜不透这其中的秘辛。
朝野再次震动,但是仔仔细细搜索了几十遍,除过装在檀木盒中的三本羊皮卷,整个楼船竟是空空如也,什么也无。
“那本难道就是佛国城的传世三宝?”唐云屏息凝神,生怕漏过了任何一句话。
除过檀木盒中的三本羊皮卷,其实还有一封光明王亲笔的遗诏。没有人知道此遗诏于何年,因为光明王在世时从未提过此事。
经过光照王光照王是光耀王之子和朝臣商议后,决定遵循光明王的遗诏所写的那样,将三本羊皮卷交与滇牧州佛国城主保管,传承后世。
当时人们也打开过那三本,却发现面一字也无,无论用什么方法查验都不能使三本空白的页浮现出字迹来,当然极端的方法比如浸水火烧是不被允许的。
“啊?难道,难道我这本是真迹,没有被人掉包,因为本来就是空白的。”唐云听到这里惊呼而起,显得激动莫名,脸因兴奋而变得通红。
“没错,说了这么一大堆,就是想告诉你,你不用感到内疚,因为你拼死守护的东西还在,一直都在。”闵君臣一脸释然,轻声道。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光明王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相大白过后,唐云如释重负。
光明朝时的元道宗可是最鼎盛时期,光明消失百年后,在释教中出现了一位实力仅次于光明王的存在,他就是佛智和尚。
朝臣实在没有办法破解光明王遗存下来的三本奇,虽然很想知道中所,又怕中的内容牵扯光明朝的根基,毕竟当时光明王消失的时候,是朝臣擅作主张拥护光耀为王。毕竟已经是百年前的事情了,就让秘密成为永远的秘密,于是三本奇被原封不动的秘藏在佛国城的藏经楼中。
而佛智和尚正是佛国城的师。三本奇几经波折终于传到了佛智和尚手中,知道这时三本奇的秘密才被揭开,但由于中所记述太过耸人听闻,至死佛智和尚都没有将其中的秘密公之于众,只是将读的法门秘传给其子弟。
“究竟如何才能读得此?”唐云双手捧着羊皮卷,因兴奋而浑身颤抖不止,可见唐云是多么想了解中的秘辛,了解父亲为何如此执着的原因。
本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